书城保健养生杨力谈老年养生
23884700000030

第30章 长寿秘诀篇--有因可循,百岁老人不是梦(2)

事实证明,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却较前更易积累“感情势能”。在文明程度不高的社会发展阶段,人们毫不隐讳地表达情感,因而随时可以求得心理平衡。比如上古时代,人们以谋得一饱为乐,很少有其他奢求,也许两人会为争一猎物而决斗,但却不抑制感情,哪怕决死相争都当即将“感情势能”宣泄一空。

现代社会竞争虽然激烈,但却要束缚自我,斯斯文文,即使心里极不痛快,也不能任意施行“感情宣泄”。科学家们曾考证,当今社会中男性平均寿命一般比女性少5岁,这显然是与男性社会负担沉重造成较大的心理损伤有密切关系。因此,要想长寿,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一点一滴地积累“感情势能”。

听音乐助养生长寿

“紧张是百病之源,松弛可以常保青春”这条养生保健的定律,以为医学界所公认。如何放松,成了养生的一大问题,研究发现听音乐不但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起到帮助放松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治病。

音乐不但能调节人的精神状态,提高人的情趣,达到怡情畅神的功效,而且有的音乐声波还能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其他神经,使人体生化功能兴旺,细胞代谢活跃,内分泌协调,阴阳平衡,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起到健康机体的作用。欣赏音乐不仅有艺术的愉悦、美的享受,而且还有助于缓和紧张、忧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并可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灵活性。一些生物学家称音乐是神经系统的“维生素”和“保健操”。为什么音乐能使人长寿呢?事实上音乐可以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怡情益性的物质内啡有益健康生理活性,提高人类的热情和快乐的情绪,而正是这些因素,老人们才会长寿。

音乐之所以能够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主要是由于音乐的节奏造成的。一般来说,节奏轻快的音乐具有使人心情愉快的作用,而沉稳的音乐具有使人忧伤的作用。音乐不仅能调节人的情绪,而且还是治病的“良药”,经常听听音乐对身体健康也是非常有益的。下面是一组音乐处方,不妨作为您的参考。

催眠,治疗神经衰弱:《二泉映月》、《平湖秋月》、《烛影摇红》、《军港之夜》、《渔舟唱晚》、《仲夏夜之梦》和《催眠曲》等。

增进食欲:《花好月圆》、《欢乐舞曲》和《餐桌音乐》等。

用音乐镇静:《塞上曲》、《春江花月夜》、《平沙落雁》。

排遣抑郁情绪:《喜洋洋》、《步步高》、《金蛇狂舞》、《采茶扑蝶》等。

辅助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等:《平湖秋月》、《姑苏行》、《雨打芭蕉》、《江南好》、《鹧鸪飞》、水龙吟》,亦可选用外国巴赫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

经常听音乐和唱歌,老人的心情就自然放松,同时老人的一些内脏器官也得到了锻炼,其生理活力自然显现出来,人也就年轻了,长寿的出现也是顺其自然的事。

杨力谈养生:

影响寿命的生活方式因素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的文化、经济、社会、风俗、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等。

当今,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起居、饮食、工作和学习节奏在日益加快;人际关系复杂化、生活条件现代化、生活方式多样化日趋显着。

随之而来的是生活方式病空前增多。诸如:各种原因引起的综合症,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性疾病,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各种肿瘤以及家用电器病等。特别应该指出的是,生活方式病中,饮食结构与三餐比例,烟、酒嗜好,睡眠时间,住宅小环境,家庭结构与婚姻状态,夫妻性爱等占重要位置。

老年保健重在做“人”

美国老年学会曾为老年人设计了6条保健准则,每条准则的英文第一个字母拼成了“PERSON”(“人”),便于老年人掌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现列举如下,供老年朋友在做“人”上下功夫。

目的(P):生活要有目的性,经常想想做什么,甚至可以写个计划,随时提醒自己,使人生有一种内在的动力。要保持对人生的乐观态度,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锻炼(E):能坐着不要躺着,能站着不要坐着,能活动时不要站着,尽量“以步代车”,每天至少走路2~3千米。此外,还要行脑力锻炼,做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娱乐(R):要学会“玩”,要自我享乐,开怀大笑,笑是最好的医要,“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12个)医生”。

睡眠(s):保持有规律的睡眠,睡眠时间长短,可因人而异,以后醒后感觉舒服为准则。无睡意不必服安眠药,看点书或幻想一段故事,可能是很好的催眠剂。

氧气(O):经常开窗换气,多到大自然中吸收新鲜空气。缓慢的、规律的深呼吸,可促进肌体放松,缓解精神紧张,保持头脑和思维的敏捷。

营养(N):要求均衡营养,吃多种食物,吃粗粮,吃新鲜水果,多吃蔬菜,少油低盐无糖,控制主食量。

杨力谈养生:

积德者长寿

当今长寿老人中,寡私欲,乐助,安闲知足者并不乏其人。他们“老有所教”、“老有所学”,不断接受政治思想教育,孜孜不倦地学习科学和保健常识,不受歪理邪说所诱惑,不信封建迷信,遇事处以公心,凡事想着人民,心中没有烦恼,有利于保持心理平衡,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调节好血液循环、神经系统,增强了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功能,因而能健康长寿。所以说,养生莫如养性,养性莫如养德。修身养德或积德行善,定会长寿延年,并非唯心之论。

垂钓既考验意志又锻炼身体

垂钓可以锻炼人的毅力、信心、机敏和果断。无毅力和信心何以能安心坐钓,无机敏和果断何以掌握时机举竿有获。故钓鱼是一种性格和反应的考验,可潜移默化地陶冶人们浮躁任性、心猿意马、愚滞不前、优柔寡断、信心不足等心理缺陷。古人云“钓鱼雕意”即在于此。垂钓时,思想能高度集中,平衡阴阳,调和气血,个体与大自然浑然一体。故而身心得以健康,生机得以旺盛,这焉有不防病、治病之理。故垂钓可为治疗慢性病的手段。安神经之中枢,纳新鲜之空气,享阳光之沐浴;动静相间,心神专一,有利于神经衰弱,慢性呼吸道病、慢性胃肠病、早期心血管病的康复。渔友每每谈及,均有此感,非药物可比也!然,重症心血管病、风湿病活动期,当忌钓。

钓者对渔具的选择、选窝与喂窝、季节与气候,甩钩与饵,起竿的时机、提鱼的方法,均有讲究。故初学者,应与常钓者同行数次,得以指导,记于心,习于常,积累经验,即可达到“十钓九娱”。

钓者,应识天气,辨季节。有道是“钓翁、钓翁,勿钓南风”。春钓雨后早、中、晚,夏钓雨后满塘欢,秋钓雨后取中间,冬钓雨后回家玩。”

俗话说:“钓鱼先选窝,窝好鱼穿梭,用一把米,静等鱼来临”。经验者深知“春钓浅水滩,夏钓树荫畔,秋钓坑潭中,冬钓向阳面”。以及“深水钓边,浅水钓渊”等等。掌握鱼的习性,识别其栖身之所乃钓鱼之要诀。

挂食下钓,讲究鱼饵。“蝗蚓聚杂鱼,面食上鲤鲫,色黄鱼易辨,色红诱鱼吞”。可见,鱼食对鱼的吸引,亦不可等闲。

垂钓下水,当全神贯注鱼漂的沉浮,“托漂需快提,切莫多迟疑;漂沉宜挑拉,抄罗捞大鱼,缓拉轻轻挑,抄头勿心急。”

垂钓可磨练人的意志,提高涵养性,有利于克服暴躁易怒的情绪,减少高血压、脑溢血、心肌梗死等疾病的诱因。

杨力谈养生:

养鸟能驱散人的疲劳

养鸟是一项极为有益、适合老年人的活动。家庭中饲养一二只观赏鸟,在闲暇时间里,聆听它婉转的啼鸣,观赏它动人的跳跃姿态,欣赏它艳丽的羽毛,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驱散人的疲劳,增添生活的乐趣,有益于身心健康。

观赏鸟的品种很多,适合家庭笼养的品种也很多,它们大都小巧玲珑、羽色艳丽、鸣声悦耳。一般有以下类型:

鸣声婉转的鸟有画眉、蓝点刻、鹊鸲等。羽毛华丽的鸟有红嘴蓝鹊、黄鹂、蓝翡翠等。

能歌善舞的鸟有云雀、百灵、绣眼鸟等。

善解人意的鸟有黄雀、金翅、朱顶雀、蜡嘴雀等。

聪明伶俐的鸟有八哥、鹦鹉、鹩歌鸟等。

老年人四季养生事宜

春季养生

春季,万物复苏,百花绽放,绿意盎然,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故养生者在精神、饮食、起居等各方面,都必须顺应春天阳气可升、万物始苏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使阳气畅达。

精神调养。春应于肝,肝喜疏泄调达而恶抑郁,生气动怒易导致肝气郁滞不舒,久之易患肝病。故在春光明媚之日,应踏青郊游,登高观景,游山戏水,加强户外活动,务使精神愉快,气血调畅,学会制怒,不生闷气。

起居调养。春天,人的阳气开始趋于体表,皮肤腠理逐渐舒展,肌表气血供应增多而肢体反觉困倦。宜晚睡早起,舒展形体,在户外呼吸新鲜空气,信步漫行,并注意防风御寒,养阳敛阴。居室“宜卫生”,室内勤打扫。置物要有序。

饮食调养。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多食酸收之味,尤其应适当食用麦、枣、豉、花生、香菜、葱、姜等辛温发散食品。对生冷黏杂之物、米面团饼,不可多食,饮酒不宜过量,以免损伤脾胃。

运动调养。春季气候很适宜体育锻,应早起锻炼身体,到空气清新之处,打球、跑步、玩拳、舞剑、放风筝、做健身操等,取其所好,尽量多活动。

防病保健。春日温暖,温热毒邪开始滋生,致病微生物生长繁殖,感冒、流感、肺炎、麻疹、猩红热、流脑、急性支气管炎等传染病多有发生、流行。故应加强防御,多开窗户,让空气流通;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用食醋熏蒸法或室内置薄荷油,或口服板蓝根冲剂等以预防疾病。少接触毒物,慎用或不用有损肝脏的药物,注意自我保健按摩,均属防病措施。

夏季养生

夏季炎热酷暑,雨水较多,闷热难当,昼长夜短,万物竞长。应之于心,夏季养生要顺应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养护阳气。

精神调养。情绪“宜防躁戒怒”躁能生火,应息其怒,静其心,安其神,使人处于宁静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