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急救
中暑处理法
1.迅速将患者移往通风处, 头放低, 解开衣服, 让体温慢慢下降。
2.可用冷水将患者身体冲湿, 让其浸泡在水里, 或用棉布包冰块擦拭患者身体, 再为其进行四肢按摩, 促进身体血液循环,让器官维持正常运作。
3.大量给水, 可以口服或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补充。
注意患者体温下降的速度, 如果体温下降缓慢, 可以让患者稍微吹风, 最好测量其肛温, 如果温度降至38℃以下, 就不要再让患者受风。 可用一点大蒜汁滴入鼻孔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不清、 器官衰竭现象, 如小便尿不出来,血压、 心跳改变, 皮下出血, 甚至昏迷, 就要赶快送医院。中暑后可用霍香6克、 连翘10克、 半夏10克、 陈皮6克加水煎服, 一日一剂。
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有粥样斑块出血,血栓形成或动脉痉挛导致管腔急性闭塞, 血流中断, 局部心肌缺血坏死。
1.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前的先兆
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前, 一般都有先兆。 这些先兆信号可以在梗塞前1~2天发出来, 有些甚至在梗塞前1~2周就发出了。 如果能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治疗得当, 防患于未然, 对于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1)首次发生的心绞痛, 或严重心绞痛发作后1月内为危险时期。
(2)原来的心绞痛发作常常有情绪改变或体力过劳等诱因, 但最近的心绞痛变得在安静或夜间发作了, 且程度加重, 疼痛范围扩大, 持续时间延长, 含服硝酸甘油也不易缓解。
(3)心绞痛伴有恶心、 呕吐、 大汗及明显心动过缓。
(4)心绞痛伴有心功能不全症状或原有心功能不全加重。
(5)心电图较原来示ST段一时性上升或明显降低, T波倒置或高耸, 以及出现心律失常。
(6)心绞痛患者表现有头痛、 头晕、 血压下降。
有些老年人梗塞前的先兆症状可不明显, 有的可能会出现神志淡漠、 疲乏无力、 腹泻等症状。 只要我们仔细观察, 是不难发现一些线索的。
2.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
不同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极大, 其主要表现有:
(1)疼痛: 常为最早出现而最突出的症状, 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似, 多在胸骨后, 心前区, 可波及剑突下或上腹部。不典型的疼痛部位还有胸、 下颌、 颈部、 牙齿等。 疼痛性质是压榨性有窒息感。 常伴有大汗及烦躁不安, 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小时或数天, 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亦不能使疼痛缓解。
约有25%的患者可无疼痛, 多见于有急性循环衰竭的患者, 疼痛可能被其他严重症状所掩盖; 也可见于老年人或神志不清患者, 可能由于感受迟钝所致。
(2)休克: 常发生于心肌梗塞的早期。 病人表现面色苍白、 焦虑不安、 大汗淋漓、 皮肤湿冷、 尿少、 脉搏细而快、 血压下降,甚至晕厥。 血压下降可持续数小时至1~2天。 有时可反复出现。
(3)心功能不全: 主要是左心功能不全。 患者突然发作肺水肿为最初表现, 事先无预兆, 有的患者数小时或数日前有心绞痛前驱性症状。 发病时觉胸部压闷, 窒息性呼吸困难, 端坐呼吸, 呼吸有哨音, 肺部可闻及水泡音等。 咯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 出汗、 紫绀。 也可进一步发展为右心功能不全。
(4)心律失常: 经监护观察, 在心肌梗塞起病的3天内,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达90%以上, 且为急性期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5)胃肠症状: 在发病早期, 特别是在剧烈疼痛时, 常发生恶心、 呕吐, 还可有上腹部胀痛、 腹部胀气、 呃逆等。
(6)发热: 是由于坏死物质吸收所致, 多在发病第2天开始,体温在37.5℃~38.5℃之间, 一般都在1周内退至正常。但老年人心肌梗塞的首发症状往往是不典型的, 临床上常以以下几种形式出现:
(1)无痛型心肌梗塞: 国内外报道老年人无痛型心肌梗塞占15%~75%。
(2)心功能不全型: 国内外报道的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首发症状, 表现为心功能不全的占20%~70%, 因此当老年人突发原因不明的心衰时应注意心肌梗塞。
(3)胃肠型: 表现为食欲减退、 恶心、 呕吐、 上腹痛, 甚至体检时上腹部可有固定性压痛和反跳痛、 肌紧张。
(4)脑循环障碍型: 主要表现为突发的精神萎靡、 意识模糊、神志不清、 头痛或晕厥等。
(5)异位疼痛型: 表现为咽喉痛、 牙痛、 颈部痛、 肩背痛、 左前臂痛。
3.心肌梗塞的预防
心肌梗塞的预防应首先坚持冠心病的一、 二级预防。
一级预防又叫病因预防, 是预防冠心病发生的根本预防措施, 是对没有发生冠心病的人群, 针对形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病因采取干预措施而进行的预防。 一级预防必须从幼年开始, 其预防内容包括: ①控制血压。 ②合理饮食结构及热量摄入, 避免超重。 防治高血脂症, 降低人群血脂水平。 ③戒烟。 ④积极治疗糖尿病。 ⑤饮用硬水。 软水地区需补钙、 镁。 ⑥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及过分激动。 ⑦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每人可根据自己本人的特点选择一至两项有益的体育锻炼项目, 坚持长期锻炼下去。二级预防指已患有冠心病者, 控制其发展和防止并发症, 使其更好地康复。 二级预防要做到“三早”, 即早发现、 早处理、早治疗。 只有做到三早才能使冠心病后遗症减到最小程度。 一级预防的所有措施, 对于二级预防都十分重要。 同时应避免冠心病发作的诱因, 如饱餐、 大量饮酒、 过劳、 精神紧张、 情绪激动、突然的寒冷刺激等, 并定期接受预防性体格检查。 在上述方法效果不满意时, 应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副作用小的扩冠脉药物、 β-受体阻滞剂等, 以防止冠心病的发作与发展。 一旦有冠心病的急性发作, 如严重的心绞痛, 应严格卧床休息, 立即用扩冠药物, 最好就地治疗, 待情况相对稳定后再送往医院。 这样可以减少心肌梗塞的发生。 近年来不少学者主张长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 能有效地防止血小板凝聚状态, 从而预防冠心病的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禁止搬过重的物品, 对于有发生心肌梗塞危险性的人群,应禁止搬抬重物。 搬抬重物时必然要弯腰屏气。
(2)精神放松, 愉快生活, 保持心境平和, 对任何事物要能泰然处之, 加强个人修养, 正确对待生活、 工作中的矛盾。 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 但应避免竞争激烈的比赛, 即使比赛也应以锻炼身体、 增加乐趣为目的, 不以输赢论高低。
(3)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 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 水温太高可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 大量血流向体表, 可能造成心、 脑缺血。 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冠心病较严重的病人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洗澡。
(4)注意气候变化, 持续低温、 大风、 阴雨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诱因之一。 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 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 或适当加服扩冠脉药物进行保护。
(5)冠心病病人日常生活中各种保护措施非常重要, 同时还要懂得和识别心肌梗塞的先兆症状并给予及时处理。
4.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处理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十分危急、 病死率极高的病症。 一但发病, 急救处理是否及时和妥当, 对急性心肌梗塞转归十分重要。急救处理的第一步就是现场应急处理, 这往往比医院急救还要重要。 那么, 急性心肌梗塞院外处理怎么进行呢? 凡是疑有急性心肌梗塞者, 应就地休息, 争分夺秒抢救, 切忌让病人行走或搬动病人, 立即平卧或半卧位, 绝对休息, 有条件者可高流量吸氧,含服硝酸甘油, 及时与急救站和附近医院联系。
就地抢救时应做到下列几项:
(1)镇静、 止痛、 稳定病人情绪, 保证病人安静休息;
(2)吸氧;
(3)含硝酸甘油, 如有条件, 可静脉给硝酸甘油;
(4)抗休克或预防休克, 静脉滴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
(5)充分利用条件进行心电监护, 发现心律失常应及时处理。心动过缓者, 可皮下注射阿托品1毫克; 有室性早搏者, 可给利多卡因。
经过上述处理后, 病人心绞痛得到控制, 心率、 心律及血压基本稳定, 可由专人陪送, 乘急救车送往医院, 在送往过程中尽量避免过多搬动病人。
正确服用速效救心丸
速效救心丸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 根据中医“不通则痛, 通则不痛” 的理论, 优选活血、 化瘀、 开窍之中药川芎、 丹参、 冰片等, 使冠状动脉的“不通” 转为“通”, 达到活血止痛之目的,对治疗冠心病、 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但是服用此药时应注意:
1.使用此药前, 患者应找到自己心绞痛的发作规律, 如胸闷、心前区不适、 左肩酸沉等, 当这些先兆症状出现后应速含服, 切勿等待心绞痛发作后再含服; 开始时剂量宜小, 一般4粒, 含服时将药丸放在舌下, 通过舌下黏膜进入血液循环, 以达到控制心绞痛之目的。 有时为了更快地发挥其药效, 可用牙齿将其咬碎后再含在舌下, 比口服胃肠吸收疗效好。
2.含服本药时应取坐姿, 因为站着含服头部位置较高, 常因周身血管扩张而致血压降低, 引起晕厥。 躺着含服因心脏位置较低, 大量血液回流心脏致使心脏贮血量突然增多, 加重心脏负担, 心绞痛反而不易得到控制。
3.本药的用量一般每次为4~6粒, 含服后5分钟起效。 如果用药10分钟后症状仍未缓解, 可请示医师酌情再服用一次; 若连用两次仍不能奏效, 应考虑是严重的心肌梗死, 需立即送附近正规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