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此纸时,心如春江水,春花随我开,春水随我起。”
他进入了人生最顺畅的时期,他得以走出国门,遍览群山,含英咀华,一偿数十年的夙愿;他研习大师们的作品,追踪他们的足迹,更明确了自己的追求:东方的意趣,西方的实感;西方的缤纷,东方的空灵。灵感如喷泉般汹涌,他的作品宛如自然生成:它们获得了自己的生命,洋溢着浓郁的诗情。他的艺术到了晚年活力依旧,而愈加炉火纯青,随心所欲。
打击再一次降临,这次是疾病。父亲是坚强的,在得知身患顽症后并没有消沉,他说:“你们放心,我不会吓自己,更不会骗自己。”在病床上他读到杨绛所译的一首小诗,英国诗人蓝德的《生与死》,反复吟诵,非常欣赏。原诗是这样的:
生与死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他认同诗人的价值取向,赞赏他的达观与从容,指点我们领会译文之妙:生命之火已不再旺盛,所以要双手“烤”着取暖,一个“萎”字写尽了那渐进的过程。“译得多好,一字也不能改呀!”他感叹着。
但是他还是改了。他为母亲抄录了一份:
绿荫息影偶读杨绛所译英国诗人蓝德小诗《生与死》,顿感弦音轻拨,甚合心声。原作立意高,译文韵味好,因摘其前五句,改写后两句,以作座右之铭。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只要火苗还在。
自有春晖满怀
火苗仍在旺盛地燃烧,他感觉到时间的紧迫。
得知患病后的三年半,他做了精力充沛的健康人也难以完成的工作。治疗期间,他读,他写;治疗间隙,他画;他参加数个全国性大型画展,所送多为新作;2005年他于浙江博物院,母校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故址举办了生前最后一个个展,展出作品100幅,18幅为患病以来新作;出版了两本画集,《湖上春风——苏天赐作品回顾展》和《缤纷与空灵——苏天赐油画作品选》;他整理作品,准备出版自己的全集。稍有余力,他还要去写生,洞庭,皖南,最后一次是武夷山。这是一次中德艺术家互动的创作活动。登山那天,同行的德国老艺术家都坐上了滑竿,父亲执意谢绝了,手拄拐杖攀上了最高峰。第二天一气呵成完成了作品《万古相依》。他很看重这幅作品,他有了很多新的感受,他还要继续发展新的思路。回到南京他找了一幅最大的画布,稍加改动构图。稿子起得很好,气氛味道很对,他跃跃欲试,却迟迟没有继续。他在积蓄着精力和体力,他要一鼓作气完成。遗憾的是,命运没有再给他机会。
父亲再次住进了病房。他在病床上完成了长文《我站在画布面前》——他艺术历程的总结。同房的病友马老向我告状:要管管你父亲了,他半夜三点躲在厕所写文章。原来父亲夜里睡不着,怕影响病友休息便悄悄起床,进了卫生间。马老也正失眠,见他许久不归,怕出问题过来查看,见他正坐在厕具上写作。对我们的劝慰,他不以为意——他要以意志抗衡病痛的折磨。他因肺部感染,做了氧分压测试,数据之低令医生不敢相信,接连做了三次,看着依旧气定神闲的父亲,医生无论如何不相信手中的数据:氧分压32,早就该昏迷了呀!直到带上呼吸机,父亲依然幽默:“你看,我成铁面人了,是路易十二还是路易十四?”
翻开他留下的日记和文稿,没有抱怨没有哀叹,最触动人心的一个词是:感激。感激大自然给他的爱抚和启示;感激上苍让他选择了绘画作为终生的事业;感激此生得遇恩师林风眠先生;感激病中家人对他的呵护;甚至感激命运,让他在与沉疴共处的日子里,没有失去他的工作能力和感受能力……父亲执教数十年,桃李满天下,深得学生爱戴。除了专业方面的指点,更有精神上的激励和呵护。
他的一生从来只是埋头默默耕耘,不怨尤,不争锋,将全部精力灌注到他的艺术事业之中。他说:“我的能力不是天生的,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现在他能使我自慰,使我无大憾于一生。”
秋天素来是父亲丰收的季节,写不尽的《秋山》、《秋水》、《秋江》、《秋澄》、《秋林》、《秋韵》……今年秋风又起,父亲,你在哪里?遥望天际,似见满天满地霜叶如丹。
苏天赐先生逝世周年感怀
舒卫
苏天赐老师离开我们已经有一年了。人们会说这是自然的规律,是自然的法则,是一件不可回避的事情。但对于那些亲近他的人、曾受益于他的艺术思想的人、那些喜爱他的艺术的人来说,消逝的时光、停下的脚步,并不意味着遗忘;甚至可以说当我们离他越远,他的身影反而越清晰,因为我们现在可以从他那完整的一生中,看到他是如何在艺术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如何地克服了各种困难而奋力前行,如何地似杜鹃啼血般发自肺腑地唱响了他的艺术之歌。
80多年前,当苏老在广东阳江那座溽热而美丽的南方小城来到人世时,生活于他并不特别眷顾。时局的混乱、生活的艰难、物质的匮乏等等这些现实状况似乎并没有泯灭他对美好事物天生的向往;而一些早期的艺术尝试更使他看到了美的力量,看到了改变现状、创造更美好未来的精神力量的强大,以至于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崎岖艰险的艺术之路。
多年以后,提起当初的学习经历,苏老就会以他遇上了林风眠先生为幸。海外留学多年并且对中国的过去和现状有着痛切感受的林风眠,高举着“为艺术战”的旗帜,力主通过艺术来改造人的灵魂从而改变当时黑暗的社会。他是20世纪初中西文化大碰撞漩流中的领航人,赵无极、朱德群、席德进、吴冠中这些日后各有建树的艺术大家也都是他的学生;是林风眠的身体力行以及他融合中西艺术以创造时代艺术的宣言打破了五千年文明的沉寂,为古老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打开了新世纪的大门。
然而求学之路并不平坦。苏老曾在日军飞机的轰炸下独行千里从家乡前往国立艺专当时的所在地重庆考学;上学的前两年间曾用仅有的五张铅画纸反复地画了又洗、洗了又画地完成了素描学习;因颜料画布紧缺,在整个的三年学习过程中仅仅正式地画过三张油画;为了进一步求学于林风眠,他曾在毕业一年后又前往回迁杭州的母校,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每天几乎只靠食用山芋打发。这些在今天的幸福学子们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的事,在他是一种珍贵的回忆。他在林风眠的指引下博览群书,走过了国内外千百年的艺术历程。《黑衣女像》、1940年代的《林风眠像》等作品就是他当年实现融合中西之理想的经典之作。
与此同时在马列主义指引下的中国革命正逐渐为中华民族的生存找到了出路。社会革命的风暴扫荡了中国大地上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遗存,重建了社会结构,无形中也使西湖边上多少有点专注于纯艺术研究的沙龙气息烟消云散。
然而从林风眠的画室走出来的苏天赐,已具有在新中国的艺术天空中翱翔的能力,尽管他必须穿越意识形态的云层,必须进行艰巨的适应性转变。面对祖国大地上欣欣向荣的焕然一新如何艺术地去表达,他做了大量的尝试。在五六十年代陆续创作有《带徒弟》、《书记送饭到田头》、《黄海渔民》、《黑媛》、《穿维吾尔族服装的少女》、《苏北姑娘》、《富饶的海湾》、《沸腾的高炉》、《春风又绿江南岸》等一大批融合了中西艺术特点的作品,当时在全国就有一定的影响。当时关于油画如何民族化的大讨论很多,对于什么是油画也有过思辨式的争论,还有的尝试是要用一种固定作画步骤的模式来培养油画家。然而早就对于西方油画艺术的精髓有过潜心研究的苏天赐一向就认为,任何一种油画技法都只是一种方法而已,对方法的学习绝不可能替代艺术本身的创造;真正的中国油画应当是既有不同于国画的特质,如具有体积感、色彩感、质地感,又能贯注进民族艺术的飘逸、空灵、意境;更重要的是应当面对我们身边的现实,发挥自己的直觉能力去表达真实的感受,这才无愧于泱泱大国的艺术风范。
但是,现实又在变化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基础变革完成之后,上层建筑的革命又伴随着隆隆的鼓声拉开了帷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场触及人类灵魂的社会运动,它要求几乎一切的上层建筑领域都必须回到近乎原生态的状况下去寻求其生存意义,确认其存在的价值,以调整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这种情况对于创作中的画家苏天赐来说,犹如“烧了一半的水又停下来了”,他必须去学习、反省、劳动。一段时间里的艺术活动只是运用他在西湖边练就的造型技艺去画巨幅的毛主席像。所幸的是学校的正常功能几年之后又开始运作了,苏老要带学生到基层去深入生活、搞创作,这使他非常高兴,因为他又可以继续画画了。当他又一次登上了太湖缥缈峰、俯瞰着脚下的万顷波涛时,诗兴油然而生:
朝云举天醒,春草随意青。
廿年寻旧句,登山逐云影。
云深雀更啭,峰高花愈明。
荆丛有通道,尤珍两鬓青。
神思逐波远,彩笔裂苍冥。
在这首诗中,一位锐意进取的艺术家的赤子之心跃然纸上。从现存的这一时期的许多幅先进工作者的肖像上、十数幅的大海、几次为创作收集素材的不同地域的专线写生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苏老在表现各不相同的题材时游刃有余的卓越的掌控能力,而且令人称奇的是在那些画面上无不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光——那是一种精神的光,是时代精神的光芒,落落大方、坦坦荡荡,洒落在一草一木、男女老少的脸上。
随后的1980年代是值得记取的年代,因为在经历了严酷的政治运动之后,整个国家开始了她迈向全面现代化的新征程。艺术家们开始享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创作自由,行动自由,经济自由。重回大自然苏老的心情犹如放飞的云雀,尽情地讴歌着万物的复苏、自然的伟大。当然宽松的环境也让他能一了夙愿,亲身前往欧洲诸国考查油画艺术的渊源脉络。1987年在他65岁时,他来到了巴黎。他忘却了自己的年龄,日复一日在充塞着大街小巷的各种博物馆、美术馆里穿行,常常是带着面包在展品前一站就是一天,以至膝盖剧痛还不知是怎么回事。近距离的观察使他弄明白了原先通过印刷品所无法解答的问题:用笔的方法、着色的层次使他知其然;流淌着的塞纳河、运行在风景如画的巨大城市里的轻轨列车里坐着的各色人等使他知其所以然。法国艺术的特点,正是来源于博物馆外错落有致的大街上,来源于高卢人兼收并蓄的对美的绝对崇拜,来源于法国民族的灵魂。进一步地放眼望去,任何民族所值得骄傲的文化建树,恰好就是将某种外来样式打上了本民族的烙印。
令苏老意想不到的是在这个名符其实的世界艺术之都里,他还看到了许多在国内都从没看到过的中国古代艺术品。它们熠熠生辉,静静地躺在橱窗里,与任何其他展品相比都毫不逊色。它们所带来的不只是亲切和熟悉感,更是自信和自豪感。
多年后苏老回望巴黎之行时写道:“一切成功而有恒久价值的作品都显示着画家的自信专致而不理会已成的成法。这种自信来自于自身的底气,这种底气尽然产生于画家自我的气质和经验及视野之宽广。”这既可以看做是他的考查总结,也是他从西湖边一路走来所越发明晰的实践心得。底气十足,正是他这些年作画的特点。不论是花卉还是人体、风景还是静物,用笔的老辣精准,用色的浑然天成,即便画的是妩媚的春天,也带上了几分阅尽人间沧桑的悲壮。一向不事张扬的苏老也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铜奖,赴德参加海姆巴赫国际艺术节并举办个展,第二届中国油画展,赴新加坡访问并举办画展,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优秀作品奖,赴日讲学并举办画展,中国油画肖像百年展,赴美讲学并举办画展……进入2000年后的苏老更是渐入佳境。他常会将一个主题反复推敲,充分提炼其中的造型因素,往往是越画越简洁凝练、越画越超脱潇洒,越画越大象无形、越画越与大自然的灵魂融为一体。于是这些题材相近的画就会演变成一个个系列,《春水》、《霜晨》、《晨光》……他的年龄越大,艺术生命力就越旺盛,人们对他的关注程度也越高:“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中国当代艺术五十家画展”、“苏天赐——中国油画十家”以及好几个全国性大展和展于不同城市的两次大规模个展,还有一些国际性交流互动接连展开,他的艺术和他笑眯眯的容颜总是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苏老是个从艺60多年的老教师,知识渊博、循循善诱。他要求学生在短期内就应解决掉基本的技法问题,更主要的是应开阔眼界多吸收各种营养,培养艺术素质;然而上升到艺术思维层面上的练习他则认为无成法可循。他会帮你分析前人各不相同的造型方法,启发每个人要发挥自己的个性,发掘自身的潜能,找自己的路。他会满腔热情地发现你画面上的独特的东西,帮助你将偶然的闪光点扩展成下意识的表现方式,从而锻造成富有个性的艺术语言,这是他在教学中所最为看重的。
但凡从他那个时代过来之人,都经历过那种在政治运动中不知明天会发生什么的、犹如行走在刀尖上一般的压抑感觉。而不论身处顺境逆境苏老都是个童心永在的艺术家,他在外地参加运动时却也不会忘记按时在信纸上画上一束鲜花遥祝亲人生日快乐。
当艺术品开始进入经济领域、变幻莫测的市场行情形成某种风气时,他对此也从不理会。他不愿为此打湿自己还要高飞的翅膀。即使在不请自来的病魔和死神面前,他也是心静如水,坦然面对。他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履行他艺术家的使命,最后带着深深的遗憾在初秋的漫天红霞中悄然离去……唯愿苏老信步而行的足音永在。
艺术的见证
舒卫
不觉苏老已经离开我们有一年了。当纷繁的思绪平静下来,当最初的错愕回归常态,当我们的视线投向我们面前苏老的这批画作时,他似乎又回到了我们身边,用他的画笔展示着他用毕生精力锤炼出来的艺术造诣,展示着他对这个世界、对大自然的无尽的爱……认识苏老的人大都会说他是个低调的人。生活上的恬淡与随意、待人处世的率真与简略,却反衬出他在艺术上的追求是那样的殚精竭虑、那样的永不满足;熟悉苏老作品的人在这些画面前也大都会有一种新鲜之感,因为在这些画中显现出的雍容大气、挥写自如的遒劲笔力,明确无误地宣示出一个千年古国的文明传统在现代环境中的新生。那种明丽而清新的色彩、朴素而亲和的主题,却如静水流深,让人们感受到了超越画种的华夏精神、中国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