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73年的一批风景写生,我觉得可能基本上就形成了。尤其是一批小风景画,我刚才很细地看了画册,觉得那批小风景一下子就出来了。1973年跟当时中国的美术状况是有联系的,1972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恢复了。而1973年苏先生的那种画风,就是他个人的那种风格逐步地形成了。并且,与当时千人一面很多苏式油画风格发挥到极致相比,苏先生的个人风格已经相当突出了,其实这就是讨论当代中国美术现实主义跟现代主义的一种关系。是的,这是很值得,很能够继续去探讨的一个问题。那么,苏先生的艺术风格就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而且,可以和吴冠中先生共证。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下面有请李永林教授发言。
李永林:我的这个看法和想法,跟徐虹女士和郑工谈的思路有不约而同的地方。就是说我觉得苏先生首先是一个很重要的有历史地位的一个艺术家。那么,从中国近现代和当代美术史的考察角度看,确实就是一个是徐悲鸿这样的一个写实体系,一个是后来包括这个苏联油画的影响力和林风眠先生所代表的这个系统吧,这些构成了20世纪中国油画的一个明显的两条路径的轮廓。而后者显然相对来讲要弱势一点,就是从这个势头上说的话,不管是哪些方面,这里面有政治的原因,也有教育的原因。但是,我想苏先生应该是后面,就是林风眠先生这条路径上的,我觉得他是一位比较突出的代表人物。这是我的基本看法。
另外一个就是说,刚才开幕式上面,吴冠中先生的发言对苏先生是非常敬重的,评价非常之高。他们两位特别是六七十年代以后,在风景画的探索上确实有一些相通的地方。那么,作为认识艺术系统来讲,作为意象油画的这个系统,中国油画的这个意象表达的追求,他们的一些共同的东西都是看得见的。但我个人感觉,苏先生和吴冠中先生比较的话,好像应该更加的自然。哦,就是自然,没有别的,我觉得很难再说别的词。
他的真诚,他画的任何东西,我觉得都是在这个范围里面涵盖的。这样说,我就进一步说一个想法。我觉得苏先生的油画在我看起来比较像是一个20世纪的原生态中国油画,就是这种感觉。因为他没有留过洋,他直到1980年代才去了巴黎。就是说,他一直心所向往的绘画作品,他是在1980年代以后,已经进入到一个年老时期,才有幸看见大师的油画原作。那么,早期他进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时,跟过林风眠学习时,当然也看到过很多所谓的精美画册和明信片。但是,我们知道在1930年代、1940年代,甚至1950年代,对西方油画的这个资源利用是十分有限的。而我们画油画的在这么一个狭窄的范围中间,也没有意识到原生态。因为油画本身这个语言和这个艺术形式是一个西方的形式,大家总想多一点“西化”。相对来讲,我觉得苏先生作为一位大家,有历史地位的大家,应该是最原生态的一位中国油画家。所以,他对于中国当代油画的历史性推进,是有独到贡献的。我讲这些,仅表示我自己的看法。谢谢。
主持人:好,谢谢。下面我们请南京艺术学院前任院长冯健亲先生为我们今天这个研讨会做一个总结发言,大家欢迎。
冯健亲:总结实在太难,一来因时间非常有限;二来苏老师的艺术成就实在太丰富了。所以,还是只能按照本来的思路说几句。今天前来参加会议有苏老师的很多学生。
现在最老的学生是裘沙先生,那么研究生这一代就是沈行工老师,还有丁方老师。而我,可以说是他的首届本科生,就是1957年的那一班。
当时油画班的学生只有四位,但这个四位是我们南京艺术学院地道的首届油画学生。我有幸在首届油画班做了苏老师的学生。直到后来我留校任教以后,也经常有很多创作任务,也跟着苏老师。所以说,对苏老师的教学特点,我和沈行工老师感同身受,确实是身教重于言传。苏老师的那个“言传”,是广东话,是广东普通话也不容易听懂的。我接触时间长一点,到后来也可以大致听懂,但是更多的确实是感受到他的身教。
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还与苏老师接触较多,一同谈论创作和教学。1989年以后,我一下子脱离了教学岗位,担任了行政工作,这以后就跟苏老师接触少了,由比较直接转到间接,但彼此往来还在。所以说,我和苏老师有着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师生情谊,对苏老师的一生,他的艺术成就,话说起来确实就非常多了。
下面我引用一位海外华人学者对中国现当代历史作的形象概括,其实就是一句老话,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说,从1919年到1949年的30年,从1949到1979年的30年,从1979到2009年,尽管还没到,但是快到了,也是30年。这个30年正好是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时期。我觉得这一段历史对于中国是非常惊天动地的新时期。那么,苏老师的艺术生涯最为出彩的大部分时间也正好就在这段时间里。对于他的人生道路,对于他的艺术追求,我觉得今天吴冠中先生讲得十分精彩:“有的人留下脚印,有的人没有留下脚印,苏天赐老师是留下了深深的脚印。”那么,反过来说,每一个人的历史,时代也会在他身上留下脚印。这些脚印也会因为他个人的感受不同,有深也有浅。然而,苏老师的这个脚印是历历在目的,可以给后人留下寻觅与探讨的足迹。
正因为是有这个历史的足迹,所以苏老师作为一名中国油画家,他到65岁才有机会到法国去,亲眼看到这个油画故乡。正如他在自己的文章中所说他是去朝圣。苏老师的这个朝圣,我觉得更是一种成熟者的朝圣。因此,我在这里读一段苏老师写的文章,他说:“油画来自西方,作为一种文化,西方油画画家已经将其发挥到极致。然而,作为一种材质,我认为,如何运用,取决于人的智慧。中国人可以从西方画家的实践经验中得到启发,却无需一成不变。其实,西方传统油画的标准在近百年来早已逐步化解。
中国油画可以和西方油画并列,问题是怎样做出出色的创造。”苏老师还有一段话:“当我们从东方眺望西方艺术的高峰时,觉得遥不可及。经过细细寻找,可以辨认出来的都是人类心迹的颜色,他们达到的高度都是有迹可寻的。无论东方、西方都是一样,我们相距其实并不遥远。”苏老师的几句话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表明他是以成熟的心境去巴黎朝圣的。苏老师带着这种理解,带着这样认识,来创造他的艺术境界。苏老师是我们大家值得学习一辈子的先师。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冯院长这个精彩而独特的总结发言。最后请苏天赐老师的夫人凌环如教授致辞。
凌环如:听了大家在这个会议上,对苏天赐艺术所表达的理解和喜爱以及高度评价,我很感动,我觉得没有什么要讲的了,谢谢大家。
苏先生夫人凌环如女士在研讨会发言主持人:最后还要向今天没有来得及发言的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歉意,特别要抱歉的是苏老师的许多学生、南京艺术学院校友还有其他可能我没有想到的来宾,表示一个歉意。感谢大家的出席,谢谢大家!
苏天赐年谱
李立新
1922年
(壬戌·民国十一年)诞生
苏天赐,乳名阿源,又名天趣,广东省阳江县人。
谱主于民国十一年七月一日(公元1922年8月23日)生于广东省阳江县北门街70号。
自幼于父母慈抚,诸兄姐关爱中成长。
祖父苏季荣,原籍阳江织箦横山圩大陂头村。清同治二年客家人械斗,季荣公只身逃至阳江城北门街定居。
父铭溪,于阳江县城设“河水安”糕点铺艰辛养家。
母沙氏。
长兄天乙,二兄天德,小兄早夭,大姐佩洁,二姐佩瑜,三姐佩芳,天赐排行第七。
是年林风眠22岁,吴冠中3岁,朱德群2岁,赵无极1岁,熊秉明生,颜文梁创办苏州美术专科学校。
1923年
(癸亥·民国十二年)1岁
1924年
(甲子·民国十三年)2岁
1925年
(乙丑·民国十四年)3岁
1926年
(丙寅·民国十五年)4岁
国民革命军由广东北伐
1927年
(丁卯·民国十六年)5岁
幼小时,常独坐门槛面对大自然出神,“我心潮涌动,朦胧着的心灵深处只感到一种激励”,此为性格之形成时期。
1928年
(戊辰·民国十七年)6岁
随同长兄就读于私塾。常在塾师讲道时伏案临摹小人书《绣图杨家将》插图,忆画重阳节时父亲在家门口北山上放风筝之情境。此为最早的艺术尝试,是一生绘画艺术之起点。
1929年
(己巳·民国十八年)7岁
插班入阳江第四小学二年级。
1930年
(庚午·民国十九年)8岁
读三年级。
1931年
(辛未·民国二十年)9岁
得梁颖初先生鼓励,始用水彩作风景写生画,由此而爱好绘画,成为终生之追求。
146
1932年
(壬申·民国二十一年)10岁
读五年级。
1933年
(癸酉·民国二十二年)11岁父病逝,至痛。家事由天乙长兄掌理。
1934年
(甲戌·民国二十三年)12岁
8月
入阳江县立中学学习。
1935年
(乙亥·民国二十四年)13岁
阳江县立中学学习。
1936年
(丙子·民国二十五年)14岁
继续阳江县立中学学习。
1937年
(丁丑·民国二十六年)15岁
抗日战争爆发。
4月
参加学潮,停学。
秋,考入广东省立两阳中学高中部。随兄辈进步青年参加县立民教馆组织的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因当时两阳中学校址设于县城郊外数里地外,遂申请走读,购自行车一辆早出晚归,参加街头读报、歌咏、演街头剧及制作墙报等工作。
1938年
(戊寅·民国二十七年)16岁
秋,广州沦陷,两阳中学被敌机空袭炸毁,撤学。县城屡遭空袭,民教馆活动停止。随兄辈挚友许章衡、谭保赤等三人绘制抗日连环画,配以文字,针砭时弊,取名《大众壁报》,贴于当衢,很受群众喜爱。刊至第三期,触犯当局,被国民党政府派人撕毁,随即禁止。
1939年
(己卯·民国二十八年)17岁
春,加入群众救亡团体大中文化社,任专职干事,住社工作。
夏,大中文化社社址遭日机炸毁,社长陈政华随地下党员许高卓赴陕北,大中文化社解散。
秋,加入江流剧团,参加演出《蜕变》及抗日救亡的短剧多种,赴乡下巡回演出。
1940年(庚辰·民国二十九年)18岁
年初,江流剧团被国民党县政府解散。时两阳中学已迁邻县阳春。
2月
赴阳春春湾松柏山区复学,并于临时校址旧祠堂两相对峙的两面高墙上制作巨型壁画,各题名《日寇暴行》、《问良心,你也应该知道怎么做》。
秋,因不喜山区闭塞,停学。受邀至阳江织篑镇奋兴中学附小执教。小镇古朴优美,教余画下大量写生作品。
1941年
(辛巳·民国三十年)19岁
春,广州市内各中等学校与邻近沦陷区中等学校合并,成立中枢临时中学,设址恩平,随即转学至恩平。
1942年
(壬午·民国三十一年)20岁
母亲去世,至痛。
夏,毕业于中枢临时中学。秋,受聘至阳江笏朝乡村小学任教,作远行学习艺术之准备。
1943年
(癸未·民国三十二年)21岁
5月
赴重庆。取道阳春、广西、贵州,沿途几经日军飞机轰炸,盘缠告罄,月余始达。
8月
于众多考生中以第一名考入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国立艺专),校长陈之佛。
1944年
(甲申·民国三十三年)22岁
继续国立艺专西画科学习,升二年级。新任校长潘天寿。
1945年
(乙酉·民国三十四年)23岁
抗日战争结束。
秋,入林风眠画室。同学有陈泽浦、谭训鹄、梅先芬、刘颐涌、谭雪生、徐坚白、罗汉武、席德进、任元良等。与刘予迪、陈泽浦、刘颐涌、梅先芬、席德进组织“西画研究会”。随程曼叔学法文。
1946年夏毕业后,返回广州1946年。
(丙戌·民国三十五年)24岁
6月
毕业于国立艺专。
秋,执教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
1947年
(丁亥·民国三十六年)25岁8月因不满校方开除进步同事,遂辞去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教职,赴杭州,借居于西湖卧龙桥畔之郭庄,再学于林风眠先生。眠师与之常相过从,畅谈艺术。
1948年(戊子·民国三十七年)26岁
暑期,于西泠印社茶亭,眠师邀其任助教。
9月
受聘国立艺专,协助林风眠画室工作。
开始新的艺术探索与实验。
是年作品有:《林风眠像》、《蒂娜》、《蓝衣女像》、《女同学》等。《蒂娜》为林风眠先生所赞赏,挂于林宅客厅直到1978年。
1949年(己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7岁
5月
杭州解放。
9月
江丰、刘开渠、莫朴等接收国立艺专,开始招收新中国第一批新生。主教一年级第三班素描,月余,调教第一班。
是年创作《黑衣女像》。
1950年
(庚寅)28岁
国立艺专更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
5月
与同为杭州国立艺专毕业的低班同学凌环如结婚,主婚人为林风眠,证婚人为刘开渠,介绍人为邓白。
在杭州林先生家的园子里9月
晋升为讲师,受派遣赴苏州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
是年画《干部与农民》、《新朋友》。新作与《黑衣女像》被指为资产阶级形式主义的典型,俱受批判。
1951年(辛卯)29岁
1月
政治研究院学习结业。
2月
调任青岛山东大学艺术系。大女儿苏凌生。
是年画《拟古风的肖像》。
1950年于杭州国立艺专师生下乡体验生活前左一、庞薰琹左二、江丰左三、凌环如左四、林风眠左五、关良1951年在青岛山东大学校园里1952年。
(壬辰)30岁
春,文艺整风。秋,全国院系调整,山东大学艺术系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合并为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刘海粟任校长,臧云远任副校长,校址设于无锡。
暑期全家应林风眠邀,赴杭于眠师家居一月。
1953年于无锡华东艺专9月迁无锡。
11月
二女儿苏青生。
12月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成立。任讲师、创作教研组副组长,授二年级创作课。
1953年(癸巳)31岁
1月
带学生下申新九厂。
10月
与系主任俞成辉赴苏州太湖东、西山,为创作教学选择深入生活基地,随即与创作教学组长高孟焕分别带领二、三年级学生百余人赴东、西山进行教学月余,此为近二十次旅居太湖地区写生作画之始。
是年画《黑媛》。
1954年
(甲午)32岁
3月
又和俞成辉、高孟焕东山选点。
5月
与俞成辉带二年级学生赴西山石公。
11月
与张仲则等到东山白沙写生。
是年林风眠与关良至无锡写生,师生又聚。创作《节日试新衣》、《无锡近郊的残雪》、《海滩》、《太湖》、《菜花》等。
连环画《海马》由新美术出版社出版。
在无锡1955年
(乙未)33岁
1月
作品《雪》、《夕山》参展。
5月
赴无锡东亭教学。
7月
和毕颐生、徐近慧赴北京参加全国美院油画教学座谈会。马克西莫夫主持会议,推出“苏派”画法。画《穿维吾尔族服装的少女》。
是年单幅画《节日试新衣》、《无锡近郊的残雪》出版,作品《太湖》刊于《美术》第12期。
1956年
(丙申)34岁
华东艺术专科学校任教。
7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