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东方兵圣——孙武
2426500000004

第4章 求索时光(1)

一、拜鬼谷子为师

不平凡的人总会有一些不同于常人的思想和做事方法,也会有一些不同于常人的经历。当他小的时候,他的不同之处就会渐渐地表露出来。孙武在十三岁这一年,父亲孙凭奉命出征,没有时间再教导他,只能由孙武自己学习。

在父亲出征的这段时间里,孙武不但没有荒废学业,在努力学习的同时,依然关心着战争的进程,关心着父亲的安危。终于有一日,前方传来了消息,父亲大胜而归。孙武高兴得活蹦乱跳,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个大快人心的好消息告诉了小伙伴们。

几天之后,胜利的大军凯旋进入临淄都城,百姓欢呼,人声沸腾,鞭炮齐鸣,锣鼓震天,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而胜利的将士更是自豪,露出欢快的笑容。这种热烈的场面,使得孙武终生难以忘怀。父亲孙凭因为在作战中立了大功,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并获得齐景公以及朝臣们的极大礼遇,这一切令孙武无比自豪,同时也更强化了他对戎马生涯的向往。

公元前508年,十五岁的孙武到了该学习“六艺”中“射”、“御”两科军事技术的年龄。这两科都是他最感兴趣的科目。这时,他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所以,就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认真学习,努力练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很快,他就在同辈贵族少年中处于出类拔萃的地位。

孙武对军事技能的学习几乎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整天沉迷于军事技能的训练。他成了一员名副其实的勇将,不仅掌握了高超的射、御技能,而且有足够的军事指挥能力。孙武并没有被眼前的成就冲昏头脑。他知道,单单只是掌握精湛的射、御技能,略通一些军事常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成为一个有勇有谋的名将,必须精通韬略。因此,他更加刻苦地研究有关军事典籍,提高军事理论素养。

父亲孙凭看出了儿子的军事天赋,他想:“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成才。”为了不埋没儿子的天赋,应该找一个好老师来教授他,那么他的才能才会充分显露出来,更加出色地发挥。

但是,哪里有这样的好老师呢?孙凭派人四处打听,找寻精通兵法者。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后,终于打听到蒙山深处,有一号称鬼谷先生者,精通六韬三略。于是,孙凭给鬼谷先生送去一份厚礼,然后又命人将孙武送到那里,在那里专心地学习。自此,孙武拜了鬼谷先生为师,在这里他的所有生活费用均由家里支付。

鬼谷先生究竟是何方高人?他姓王名栩,外表高大英俊,虽年近花甲,但头脑清晰,眸齿伶俐,腿脚灵便,隐于此间研究兵学已四十余年,世间各大战役他无不知晓,而且都分析得头头是道。他将这些战争成败的原因穷加研究,写成理论,著于简中,故其兵简已堆积了数个房间。传说如果把这些兵书集中在一起,完全可以堆积成一座小山。

要成为一个圣人的徒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在收孙武为徒之前,鬼谷先生已经考察了他的六艺,尤其仔细考察了他的书与礼二艺。鬼谷先生也明白孙武确实是一个军事奇才,对一些基本知识的掌握绝对超过常人,认为此人将来肯定前途无量。

刚开始,鬼谷先生允许孙武翻阅他所著满室的书,并没有教他太多的用兵之道。孙武对此非常听话,没有半点埋怨,按老师指点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在孙武一篇一篇翻阅这些书之后,不知不觉被鬼谷先生的思想所折服,翻看这些书就如走进一所知识的殿堂,总是会有一些新奇的思想冒出来,瞬间能够让他的灵魂变得活跃起来。

两年之后,孙武已经将这些书几乎全部熟读,不知不觉中已经学到了许多军事韬略,而对于书中的一些精华更是熟记于心,能相互融会贯通。

这天上午,天气晴和,微风吹拂,杨柳依依,鬼谷先生说道:“你已把我所著之书全部阅读过了,对兵法有什么看法?”

“略有一些见解。”孙武坦然回答。

鬼谷先生继续说:“你聪慧过人,相信你肯定有自己的见解。那么我问你答。当一个指挥作战的将帅,拥有数倍于敌的大兵,他能否夺取这场战争的胜利呢?”

“皆有可能。善于用兵者胜,反之则败。”

鬼谷先生听了孙武的回答,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掠了掠胡须,点了点头,用鼓励的目光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孙武得到了师傅的肯定,于是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桓公二年,齐国强大的军队向鲁国进攻,弱小的鲁国前往迎战,而齐以强败,鲁以弱胜。所以我说强胜弱胜皆有可能。”

“你明白胜败的原因么?”鬼谷先生问。

孙武答道:“齐,之所以兵多而失败,因为不善于谋略,不懂得用兵;而鲁国兵少,反而取胜,关键在于善于谋略。善谋者,避其锐气,击其惰气。”

鬼谷先生听到这里,哈哈大笑起来,不由得双手鼓掌,高兴地夸赞道:“你对兵法大略已通,兵贵谋败,不在愚搏。”

鬼谷先生继续说道:“你明日就可离开我,前去查阅古今战史,走访古战场,向当地父老了解战斗过程,仔细研究导致成败的各种各样因素,结合我的理论,去创造你自己的理论。”

孙武得到了名师点拨,按照老师的教导开始了考察、走访、分析、侦察。他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自己将来也一定要著一部总结过去、开拓未来的兵法巨著。

回去之后,孙武把老师的教导说给祖父孙书听,孙书也觉得鬼谷先生的做法有道理。于是,就上书齐景公,请求允许其孙儿孙武查阅“秘府”(国家图书馆)所藏列国军事图书。

齐景公对孙武的出众军事才能也早有耳闻,对于孙书的请求,他很快就同意了。于是,这年冬天,孙武进入了秘府。

二、迷上战争

齐国的秘府设在首都临淄东南,戒备森严,其中收集了天下各种图书,种类一应俱全,均用古籀大篆写就。孙武在这个“书籍的海洋”里,博览群书,与古人对话,然后与一些知识丰富、学识渊博的前辈切磋较量,在研究探讨中得到了很大的收益,为以后的著书立说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秘府的环境优雅,清静,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各国史记、诸家所记大大小小战役,都被他一一翻过。这些真实的记载,血与泪的结合史,无不引起孙武的阵阵感叹,他时而叹气,时而兴奋,时而沉思,时而漫骂,各种感情都融进了书里,把自己置身于书中所描述的故事中。

这段时间,孙武的生活就是与书为伴,整个人除了书里的故事之外,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扰乱他的心神,更没有人可以让他从那些战火纷飞、杀声震天的战争场景描述中回到现实。白天看过的资料,在晚上,就如一幕幕活的历史剧在他的脑海中重新上演一遍。有一天晚上,月色已经笼罩了整个秘府,周围寂静清幽,除了偶尔几声蟋蟀的歌唱外,别无其他声音。孙武回到自己休息的馆中休息。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照在孙武的床上,他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这时,白天所看的内容再一次在他的脑海中上演:

今天看的是一段关于周襄王二十二年的故事,那时他即位不久,晋文公就开始煽动秦穆公,两人各自率领强大的军队,想要联合消灭掉郑国。因为晋文公当年流亡在外、路过郑国时,郑国不但不以礼相待,还背叛晋国与楚国结盟。晋文公此番邀请秦国共同出兵,就是为了报当年之仇。

郑文公知道秦、晋大军压境,绝非本国可以抵御,立即派人去与楚国联系,请求出兵援救。楚国为保持自己实力,拒绝了郑国的请求。当时的郑国,国小兵微,城池也不坚固,根本没有能力与晋、秦两个国家相抗衡。只要开战,肯定不费多大的兵力就可以得到郑国的土地。

当晋国与秦国的强大军队来到郑国的城下时,郑文公决定让烛之武去游说秦穆公,先劝走秦穆公,然后逼着晋文公撤退。郑文公相信烛之武的能力,他是一个能言善辩的人才,真可谓“三寸之舌,强于十万之兵”。

当夜幕笼罩了整个郑国的土地,只有对方攻城军队里有一点明火忽明忽暗,人影晃动。郑文公命人将烛之武用绳子放下城去。烛之武来到敌军的军营前,要求谒见秦穆公。他对秦穆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仔细地分析了这次战争的利弊,让其明白真正获利的并不是秦国。烛之武说:“如果要打仗,郑国肯定是虎口之肉,毫无反抗之力。胜利之后,晋国许诺会给秦国一块郑国的土地,事实上秦国根本不可能得到这块土地,也根本没有能力管辖这块土地。因为郑国同晋国相邻接,而秦国却在晋国西方,不与郑国接壤,要隔着一个国家来管理另外一个国家,这个难度对于任何一个国君都是再明白不过了。与其要一块自己管理不了的土地,不如留着它,作为东行路上的接待者。何况,晋国向来是不守信用的,当年晋惠公答应割出河北五城答谢秦国,事实上,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开始筑城抵抗您,毫无答谢之意。您难道觉得所受到的欺骗还不够吗?”

烛之武的这番话让秦文公明白了自己究竟该怎么做,立即跟郑国订立了盟约,留下人来帮郑国守城,然后率兵归国。晋国见秦国不打招呼就私自撤退军队,十分气愤,可又没有理由谴责秦国什么,而且晋国非常明白,只要秦国一撤退,楚军肯定会援助郑国,那样晋军便会腹背受敌,于是,晋军只能立即撤兵回国。结果郑国不战而解。

孙武把这次不战而胜的战争前后想了好几遍,最后终于想通了。他兴奋得从床上跃起来,激动地搓着手,脸上露出了笑容,自言自语道:“妙哉!妙哉!这一战例蕴含的道理真是太深奥了!”

他抑制住自己心情的激动,急忙拿来笔墨,飞快地写道:“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句话,成为了日后所著兵法中的精要,至今仍为各国政治家、军事家所重视和运用。

时光如梭,转眼间两年过去了。在“秘府”苦心研读了两年后,孙武已经出落成一位英武青年,对于兵书也是熟记于心,有了很大的收获。他从所阅读的各国战史中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战争经验。他把这些经验与战例一一记于简端,足有一百余卷,命人运回孙府,留待日后参考。

孙武回家后,亲人都恭而敬之,举家欢欣。大约十天过后,孙武得到了父母的同意,也遵循老师的叮嘱,离开家庭,开始了古战场实地考察的艰苦历程。

孙武考察的第一个古战场就是位于今天山西安邑境内的鸣条,这里是著名的商汤率军灭掉夏桀的战场。这里是一片宁静,一片和谐,山青水秀,红花绿叶,鸟鸣鱼戏,完全感觉不到当年曾是万马嘶鸣、兵刃交接、尸骸覆地、鬼泣神愁的征战之地。

孙武无心赏景,他仔细地考察着这里的山势地貌,询问当地父老,然后翻阅一些古书来具体了解当年商汤灭夏桀的那场战斗经过。最后,孙武惊奇地发现,当地的百姓各自说法不同。孙武对各种说法进行总结,然后根据古书的记载,对当年的战争有了一个系统的阐述和概括,而且从当年的战争中,总结出了一些用兵打仗的技巧。

孙武将自己第一次考察古战场的情景详细地记录下来,其中包括当地的地形地貌的分析、当地居民不同版本的叙述,以及自己总结出的一些兵法韬略。

孙武考察的第二站是葵丘。它位于宋国国都商丘北部的农村,从宋都到葵丘需走五天的路程。这里地势陡峭,柳树成荫,柳絮纷飞,环境清幽。大约公元前651年,以齐桓公为首,鲁、宋、郑、卫等国诸侯会盟于葵丘,缔结不改变黄河堤坝的盟约。

这次盟约是最特别的,没有采取当时流行的以动物为牺牲、举行歃血的传统仪式。而是采取了道德的一种做法,把一纸盟约供奉在捆绑的动物身上。在这次缔约之前,这里曾经是一个是非之地,无数次大小战争、黄河水肆无忌惮的泛滥,淹没农田,毁坏家园,造成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这次缔约是非常成功的,一百多年来,参加缔约的各个国家都严格遵守缔约的规定,黄河之水不再用于战争。这说明尽管战争连绵,天下不宁,但人世间还有可以依赖的东西存在。

在这里,孙武并不能得到过多的历史资料,也并不能得到更多的可以记载的有价值的东西。孙武一边就地考察,走访当地父老,一边翻阅史册,努力从史册中得到一些关于当年的有价值的材料。

几天后,孙武又来到了黄河支流的泓水河畔,这里是当年宋楚争霸的场地。周襄王十四年时,宋襄公觉得自己的国家已经非常强大,兵力也非常精锐,它不甘心有其他的国家与之同时成为一个地区的两个强国。

这时,惟一可以与宋国相抗衡的只有楚国,于是宋襄公把目标集中在楚国的身上。他先去攻打依附于楚的郑国,引诱楚国派兵前来救援郑国,分散楚国的兵力,然后再挥师与楚军交战。宋襄公在泓水河北摆好了阵势,准备在这里与楚国进行决战。而楚国这时正在忙于渡泓水河,在队伍还没有完全登陆时,宋军司马子渔请求宋襄王趁此良机赶快下令攻打楚军。谁知宋襄公以君子不乘人之危为由,拒绝了司马子渔的请求。待到楚军完全上岸,所有的士兵已经养足了精神,摆好了战争的阵势,宋襄公才攻打楚军。由于楚军早已养精蓄锐,士兵斗志昂扬,战斗刚一开始,所有的士兵都如猛虎下山奋勇争先。而宋军已经坚守阵地好几天,士兵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锐气,根本没有力气反抗楚军的进攻。宋军大败而归,所有的士兵都狼狈撤退,就连国君也身负重伤。

这个故事,孙武早就听祖父、父亲讲过多遍,也从老师鬼谷子和秘府的藏书中读到过。但此时身临当年的战地,感觉又大大不同。孙武看着滔滔而去的河水,思考着当时的战争场面,为宋襄公坐殆战机而惋惜。他认为:兵以利动,善于作战之人,不应该放过任何一个打败敌人的机会。

告别泓水河,孙武又去了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在周襄王二十年,晋楚曾经为了霸主之位在这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在这次战争中,晋军选择了楚军薄弱环节,先击溃由陈蔡组成的楚军右翼,然后再让自己的主力军伪装退却,诱使楚军左翼追击,然后回头夹攻,杀得楚军大败而逃。这次战争完全是一个智谋与兵力的较量,双方的兵力和武器都是相当的,结果之所以会如此悬殊,主要是由于领导者聪明的谋略运用。

通过实地考察,孙武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兴起了著书立说的念头。

可是,俗话说:想着容易干着难。要自成一家之言,使其所立之“法”放之四海而皆准,并非易事。很多时候,为了阐明一个规律或者说明一件事情,足足要反复研究思考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但孙武不怕困难,埋头苦干。他决心写出一部兵法上的宏观巨著。

三、潜心著书

著书立说是孙武少年时代即已萌生的梦想。只不过,那时候,他学问有限,只能想想而已,并不能实际实施。

自从蒙山求学和秘府苦读后,孙武又遵循老师的叮嘱前往古战场进行实地考察,寻访百姓,分析地形,查考史册,得到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样,著书立说的条件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