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东方兵圣——孙武
2426500000006

第6章 求索时光(3)

司马穰苴无辜遭此打击,而且又被小人陷害,十分沮丧气恼。此后,他心情沉闷,气火攻心,沾染沉疴,身体崩溃,一直就卧床不起。大约在景公三十年(公元前518年)抱病而猝死,成为田氏家族在齐国卿大夫倾轧争斗中的牺牲者。司马穰苴的猝死,给孙武也带来了很大的打击,进一步看透了齐国统治集团内部的昏庸和黑暗,明白了自己继续留在齐国也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甚至可能像司马穰苴一样,也成为卿大夫之间倾轧斗争的殉葬品,遂最后下定决心,离开齐国,再找机会。

既然决定了要离开齐国,那么去哪个国家呢?这成为孙武最关心的问题。这时,孙武环顾海内,仔细分析着各国的形势,以便做出明智的选择。晋国就如齐国一般,尔虞我诈,互相勾结,互相排挤,不是首选。楚国国君昏庸无能,权贵把持政权,排斥英才,政局不稳,也不是合适的选择;秦国地处偏远,人稀地薄,自己也不会有所作为;鲁国落后贫穷,重文轻武,权臣挡道,也不是明智的选择;宋、郑、卫等国家更不是合适的选择。惟独吴国,处于东部沿海、长江下游一带,东靠大海南与越国接壤,西和强楚为邻,北同齐晋各国相望,地域辽阔,物产丰富,自从公元前585年建国以来,发展迅速,政治清明,国泰民安,重视各种人才,这应该是自己最佳的选择地。

终于,孙开决定了去吴国。

四、逃往吴国

孙武已经决定要离开齐国,去吴国寻找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可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情,不得不使自己离家出走的计划提前,而且不再是自己离家,而是逃往吴国。

在齐景公统治时,孙书、孙凭父子深得恩宠,政治地位也非常高。可他们并没有瞧不起军中那些小将们,经常对他们慷慨解囊,解决他们的生活所需。他们还在全国范围之内大施恩惠,扶助贫弱孤寡者。正因为此,孙家父子深得民心。

齐景公的忠臣晏婴见民心尽归孙氏,就建议齐景公宽刑罚、薄赋敛,兴发补助,对百姓遍施恩泽,以挽留人心,稳固朝政。齐景公虽然没有接受晏婴的意见,可明显疏远了孙氏。因为此事,孙氏宗族无不抱怨晏婴。在以后的战争中,晏婴总是与孙氏的意见发生冲突,偶尔双方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从此之后,孙家与晏婴总是有难以说明的矛盾。

没过多久,高昭子密谋陷害晏婴,预谋发动谋杀或驱逐晏婴的暴乱,一直在寻找借口,可是条件还没有成熟时,他的一切都已经暴露。高昭子知道阴谋失败,不知晏婴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处置他,为了避免麻烦,提前举家逃离。这一切活动本来与孙家没有任何关系,可晏婴与孙家一直都有过节,孙书担心晏婴会借此除掉孙家。

担心果然成了事实。晏婴认为高昭子反他,肯定是受了孙凭的指使。孙凭知道,必须赶紧出逃,否则必遭诛灭。然而,以孙凭的个性,他是不会逃离的,他认为:好汉做事,应敢做敢当,站着一根,躺着一条,任凭晏婴发落。惟一让他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家人。

经过反复的思考,孙凭决定让孙武带着家丁出逃,去他早已经决定的吴国,在那里开辟属于自己的天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天清晨,秋雨潇潇,云雾蒙蒙,两名家丁护送几辆车出城,所有的人都以为是孙府的太太们出去游玩,谁也不会料到车里坐的是踌躇满志的孙武和他著书立说的所有资料。辰时过后,所有送孙武的家丁都已经回去了,只有孙武带着两个家丁继续朝前方走去。孙武谨记祖父孙书、父亲孙凭的叮嘱和教诲,离开齐国乐安老家,南奔新兴的吴国,打算到那里施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秋是凄凉的,禾枯草黄,落叶萧萧,万木凋零,深秋的夜晚更是寒冷的,秋风呜咽,雾霜湿衣,枭鸟啼鸣,一弯残月,孤行伴月,闪着凄清悲凉的光。空旷的树林中,时而传来呼呼的风声夹杂着树叶的沙沙声,家丁与孙武经过一天的奔波,人人筋疲,个个力尽,谁也不觉得风寒露凉。他们铺薪卧沙,露宿野外。两个家丁睡得十分香甜,鼾声若雷,孙武却怎么也睡不着。他站起来,持剑漫步林间。想起家中年迈的祖父,还有那个秉性刚强的父亲,他们曾经都是驰骋沙场、英勇无畏、受人爱戴和尊敬的英雄,可如今竟要面临迫害之苦。而自己身在壮年,却无法为他们分担忧愁。想起这些让人伤心的事情,孙武也不由自主地湿了眼睛……

奔波了几天,孙武来到了楚国。其时,正是秦、晋两国相互攻伐的时候,楚国渐渐强盛起来。楚庄王曾饮马黄河,问周九鼎,是春秋五霸之一。可是,在楚国境内,一切并没有孙武想象的那样和平、安定,也是如中原一样,腥风劲吹,血雨飘洒,到处是阴谋、罪恶和屠戮。孙武打消了在这里停留的念头,继续向南走去,转眼又是几天过去。

经过长途跋涉、数月颠簸,孙武他们到了太湖东岸。他们从临淄向南,绕过泰沂山区,过了徐州,这里千里沃野,万里平畴。南观太湖漾漾碧波,北眺穹窿巍巍青山,确实是一个美丽富庶的好地方。孙武几个人很快就来到了吴国都城。这时,大约是公元前517年(齐景公三十一年,吴王僚十年)。

在吴国的都城内,更是宫廷院苑,前朝后市,左宗右社,府宅民居,鳞次栉比,店肆兴旺,货物充沛,街市整洁,民风尚武……这里比孙武想象中更加美丽,安宁,平静,和谐,欣欣向荣,百姓安定,孙武暗自庆幸自己没有选错地方。

初来乍到,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到安身之地,然后是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政治动态。他们在馆驿住下来,然后以吴宫为中心,每天去接触吴地商贾、兵卒、官员、庶民等各阶层的人士,了解了吴地的民情习俗、军政动态和各诸侯国的情况。不久,孙武就熟悉了吴国的生活环境,学会了当地人的装束、口音、习惯,很快融入了吴国的社会生活,乍看上去与吴人无异了。而且,孙武对吴都周围的山水、险阻、高阜、平原、湖泊、河流、道路、街衢都了如指掌。

为了长期在吴国生活,孙武决定选择一个固定的地方居住下去。他们毕竟不是游客,长期住旅店也不是办法。最后,他们发现了一处特别好的地方,太湖东岸,东南走向,有一座最高的山——穹窿山,这里林木常绿,浓荫蔽日,山川秀美,幽竹修篁,珍禽异兽,飞瀑鸣泉,桑林片片,茶园若烟,紫楠装饰,黄檀点染,红花绿叶,青草碧水,蓝天白云,景物极其秀美,而且水土肥沃,非常适合种植一些稻麦瓜果菜蔬。除了清脆的鸟鸣和瀑布的喧闹以外,给人留下的就是清幽静雅,闹中取静,确实是一个离尘脱俗、养生冶性的绝好佳地。

选定地方,孙武决定在这里建造房屋。他按照处山处水驻军的原则选择建房的位置,并亲自设计房屋的样式,然后就雇工营造。

一伙人在山间忙碌着,给寂静清幽的山间增添了许多人气。孙武每天与随从们忙得不亦乐乎,他们翻山越岭,运送材料。一天,天气闷热,没有一丝风,只有平静的湖水偶尔掀起阵阵波澜。孙武忙背着材料,走到穹窿山北的一座桥上时,已是大汗淋漓,浑身上下湿透,舌燥口干。

他刚一抬头,就发现不远处谷场旁边有一口井,一农妇正在自家谷场旁劳动。孙武不忍打扰农妇工作,就径自走到井的旁边,提着木桶打起井水。当他正准备畅怀大饮时,突然大把谷糠撒过来,漂浮在水面上,弄得井水不能喝了。

随从正准备发脾气,农妇却微笑走过来打招呼,并用浓软的吴国话说:“水太凉,不宜饮用。请二位到寒舍饮茶。”

孙武看到农妇这么热情,自愧地一面连声道谢,一面跟着农妇走进她家。在饮茶之际,孙武与农妇攀谈起来,了解其家的生活状况,顺便问了一些吴国的基本情况。

孙武兄弟喝足了茶水,身子凉爽了许多,再次道谢,告别上路。

农妇的态度,让他感慨不已。只有快乐富足的国民才有如此温和友善的态度啊!这说明吴国的政策确实比其他国家优越。看到吴国的百姓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的生活,他明白,吴国正在如生长期的青壮年一样,迅速崛起,逐步扩大。吴国大有希望、前景光明,自己在这里,必有一番作为。因此,他暗暗庆幸自己“避乱奔吴”的选择是正确的。

孙武在这里建起了五间正房,三间东厢,两间西厢,与随从在这里安居下来。草房倚山而筑,坐北西南,背有高山遮风挡寒,前边开阔向阳,可保冬暖夏凉。在房屋的后面有一条清澈的小溪,从绝壁流出,用竹管接到东厢,溪水清澈甘甜,可供饮用。用竹子编制成门与篱笆,形成一道别致的风景,院内浓荫蔽日,宁静幽雅,与青山绿水相应,显出一份独有的世外桃源景象。

孙武在这里的生活非常惬意,他每天伴随着鸟语花香,自耕自作,悠然清静。这也是孙武的一种独特“示形”方式。他满怀信心地来吴国施展理想和抱负,却蕴而不露,以庶民的身份出现于人前,却又经常跟政坛人士接触。这更方便他了解吴国的情况,为未来的大展宏图积蓄力量。

公元前517年(齐景公三十二年),孙武来到吴国后,在这里过着安居乐业的闲适生活。他知道,虽然自己具有雄才大略,但毕竟是初来乍到,举目无亲,人地生疏,不可以贸然去求见吴国国君,更不能投靠权贵。另一方面,他打算利用这难得的清闲,完成兵法著作。

孙武居住的罗浮山,距当时吴国的都城姑苏约百余里,也就是今浙江省吴兴县以南一带。这里的景色宜人,环境幽静,实在是一个躬耕隐居、撰著兵书的理想场所。这段时间,孙武的写作欲非常强烈,精言妙语如同清泉一般从笔端源源涌出,酣畅淋漓,一发而不可收拾。他很快就写出了《孙子兵法》的初稿,计十三篇约五千余字。

就在孙武认真撰写兵法的时候,吴国的邻居楚国发生了一场宫廷动乱。当时的楚国君主是楚平王,名叫弃疾,本是昏庸之辈。他当国君的主要目的不是富国强兵,也不是为了振兴国家,而是为了满足自己吃喝玩乐的私欲,所以在当上国君之后,他便不理朝政,生活奢侈糜烂,办事说话不遵典章,也拿不出治国方略,且又忠奸不辨,弄得朝臣个个苦不堪言。平王六年时,任命伍奢为太傅,费无极为少傅,负责太子的教育工作。

太子迎娶新妇的日子,朝廷上下一片欢腾,而昏庸的楚平王却被太子妃的美貌所吸引,企图父占子妻,并杀太子太傅伍奢,灭其九族。伍奢之子伍子胥侥幸逃脱。

伍子胥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少年时期就在同辈中脱颖而出,被众人誉之为“少好于文,长习于武”、“文治邦国,武定天下”。可是,他在楚国却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被奸臣所害,过着被人诬害的生活。父亲伍奢和兄长伍尚惨遭楚平王的残杀,而自己也被迫仓皇逃亡。正是青春年少的伍子胥,苦于一身的文武才华,却没有适合的地方施展,只能怀着丧父失兄的痛苦和报仇雪恨的大志逃离故国,流落四方。他首先逃奔到宋国,不久又避难于郑国,辗转乞食,大约公元前522年,伍子胥来到吴国。

伍子胥入吴后,先是投在吴国宗室公子光的门下做了宾客,并通过公子光见到吴王僚,建议吴王僚发兵伐楚,然而却被公子光当场否定。其实,这时伍子胥的主要目的是报父兄被害的私仇。而他也非常明白,这时攻打楚国,只能是凶多吉少。遭遇了这次献计的尴尬之后,伍子胥收敛了许多,把内心的仇恨隐藏起来,更加忠心地为吴国做事。但他并没有忘记家仇,时刻在寻找复仇的机会。他发现了公子光想要成就大业的秘密,于是,他决定助公子光成就大业,以便有朝一日借助公子光的势力,灭楚报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遍访吴国各地寻找能人。

花开花落,三年时间一晃而过,伍子胥听乡间人盛传罗浮山上隐居着一位大贤,于是,就想拉拢他,一起来为公子光打天下。伍子胥经人指点,徒步来到一个名叫栖霞居的山间住所,按照礼节,轻叩柴门,这时有一个男仆上来毕恭毕敬地询问客人有何见教。伍子胥作揖,微笑着道:“烦你去通报你家主人,伍子胥慕名前来拜访。”

仆人应声向里屋走去,伍子胥门外等候,顺便观察周围景色。竹篱青藤,院里有各色蔬菜,也有一些花朵,屋后是清澈的小溪,远处是青山绿水,鸟鸣水幽,确是一个绝好之地。能够选中此地的人,眼光必然不凡。

栖霞居的主人孙武听到有人慕名前来拜访他,马上预感到自己隐居的日子快要结束了,该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了。于是,急忙出来迎接。行礼之后,互相通问。伍子胥把自己的身世,以及逃亡吴国的原因和自己慕名拜访孙武的原因详细地告诉给孙武。然后伍子胥恭敬地说:“久闻大贤之名,前来拜访,以求教诲。”

孙武非常同情伍子胥的遭遇,忙答道:“你我二人可谓同命,又一同避难吴国,相互扶持,理所当然。”于是,孙武把自己的家世以及逃到吴国的原因告诉了伍子胥。

孙武把伍子胥请进房间,以茶相待。伍子胥看到孙武的床榻案头都是竹简,有的墨迹尚未干,知他正在著书立说。伍子胥也对军事非常感兴趣,从小就学习过军事,懂得兵略,所以就与孙武痛快地畅谈军事,议论用兵之略。两个血气方刚、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男儿,相遇在他乡,又各自都有自己远大的理想,所以谈得非常投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

子胥听说孙武正在著一本兵法,很想看一看。孙武就慷慨地将书简交给他,请他指点。

伍子胥如获至宝,细细地翻读这本著作,只见其中有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等共十三篇。只见第一篇写道:“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日道,二日天,三日地,四日将,五日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民弗诡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看完了第一篇,又看第二篇,很快把这本书通读了一遍。书中有着严密的论证、深邃的思维、精妙的高见,真是宇字珠玑,处处都闪耀智慧的火花,将战争中大到战略、小到战术都揭示得清清楚楚,伍子胥不由得大声赞叹:“妙,实在是妙!佩服,佩服啊!”

接下来,两人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不知不觉日已西垂,伍子胥将要告别,就劝孙武暂时在此隐居,所缺食用均由他送来,并一再叮嘱,如云游他国,务要让他知其去处。

如此一来二去,孙武和伍子胥便成了莫逆之交。孙武在伍子胥的言谈举止中领略了楚国军事文化的风采和魅力,进一步开拓了自己的思路,特别是楚国军事文化的权谲应变特色,使得孙武对中原军事文化中崇尚“礼乐”的传统进一步开展反思并予以否定,从而完善了自己的军事思想体系,使之更能适应现实军事斗争的迫切需要。这对他日后修改《孙子兵法》大有好处。

孙武从日常的谈吐中,发现伍子胥绝非等闲之辈。伍子胥更觉得孙武有经天纬地之才。他暗下决心,找适当的机会把孙武推荐给公子光,好为自己以后伐楚国报家仇增添一个左膀右臂。

在孙武和伍子胥的交往中,他们都在等待时机,都在寻找机会。此时的吴国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前夕,一场大变故正在酝酿之中,这也给孙武和伍子胥提供展示才华、施展抱负的机会,一切都在期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