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鼻烟壶鉴赏及收藏
2429200000018

第18章 鼻烟壶的鉴赏及收藏(9)

从赵汝珍的《古玩指南》问世以后,国内关于鼻烟壶的研究似乎并没有什么进展。只是到了本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扩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文物收藏的兴趣日益增加,很多人也把古代鼻烟壶看作是重要的收藏品。与此相适应的是,关于鼻烟壶研究的文章也开始不断地见诸一些杂志和报纸,其中比较主要的是故宫出版的《紫禁城》和国家文物局文物研究所出版的《文物天地》。

1983年出版的总第二十二期《紫禁城》上,集中发表了四篇关于鼻烟壶的研究和介绍文章,其中傅秉全的《鼻烟与鼻烟壶》介绍了清代鼻烟壶的流行、鼻烟壶的制作和鼻烟壶的传入中国。朱培初的《清代北京和宫廷的鼻烟壶》首先介绍了鼻烟和鼻烟壶在北京的流传,然后介绍了康熙皇帝创办工厂生产玻璃鼻烟壶、乾隆期间生产的鼻烟壶最为精美和名扬海内外的内画鼻烟壶。同期发表的林嘉长的《中国鼻烟壶》与前两篇文章的内容差不多,而木叟的《隆福寺街的鼻烟壶商贩》实际上并没用太多笔墨谈鼻烟壶的买卖,更多地谈了昔日隆福寺的其他行业。1986年出版的第五期《文物天地》上,发表了华义武和赵增娥合写的《鼻烟壶与鼻烟》,以及华义武的《蒙古族传说中的鼻烟和鼻烟壶》。1988年出版的第五期《历史大观园》上,发表了张健、张荣合写的《漫话鼻烟壶》,文章分鼻烟的传入和鼻烟壶的兴盛、鼻烟壶何以能引人入胜、雍正乾隆的推崇、社会身份的象征、重要的馈赠、赏赐、进贡品以及今人依然喜爱的艺术品六个方面,对鼻烟壶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但是,一方面因为在中国文物界,鼻烟壶并没有为人所重视,另一方面因为中国的鼻烟壶收藏并没有形成气候,第三方面是因为发表上述文章的杂志均是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主的,所以,在鼻烟壶的研究方面,还停留在一般的介绍上,研究得并不深入。直到朱培初和夏更起(鼻烟壶史话》的出版,才给长期以来较平淡的鼻烟壶研究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鼻烟壶史话》是1988年由北京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全书共五万字,分为五个部分,其中前四个部分由朱培初编写,后一部分由夏更起撰述。

第一部分是吸闻鼻烟的由来。作者用了占全书近五分之一的篇幅,详细叙述了鼻烟习俗的产生及其传播到中国的过程,特别是对欧美人士吸闻鼻烟的情况,进行了生动的描写。作者借鉴了大量国外研究者关于吸闻鼻烟这一习俗在欧美等地的盛行状况,如1677年(清代康熙十六年)帕拉德(MarquisdePrade)在巴黎出版的《烟草的历史》。1927年在伦敦出版的《抽烟的世界》等,在详尽考察欧美吸闻鼻烟的历史的基础上,引出烟草向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移植的历史背景,认为中国吸闻鼻烟实际是与中外贸易、文化交流、医药、民俗、农业、政治、经济、宗教、文比艺术等方面密切联关的。但作者对后者的描述,显然是很简单的。

第二部分是精巧的鼻烟壶艺术。作者在这一部分.共写了七点:其一,清代英国人笔下的广州鼻烟壶;其二。广州产的瓷、珐琅鼻烟壶;其三,广州制作的其他鼻烟壶;其四,清廷传教士和鼻烟;其五,清宫鼻烟壶工场;其六,博山料鼻烟壶;其七,鼻烟壶——综合的手工艺品。这一部分也占全书的五分之一。很显然,作者掌握了大量外国学者关于中国鼻烟壶的研究资料,在我国鼻烟壶研究资料缺乏的情况下,非常有利于我们对鼻烟壶的认识和了解,特别是让我们知道了在鼻烟壶流行的那个时代,外国人是怎样看待中国的鼻烟壶的。我们认为,在这七点中最为成功的,是关于广州生产鼻烟壶的研究。

第三部分,是中外交流的奇迹。作者在这一部分,从意大利的玻璃和绘画、法国珐琅和鼻烟盒、英国玻璃和玻璃盒、俄国大使和鼻烟盒、俄国和波希米亚玻璃、画珐琅和玻璃绘画六个方面,通过对一些历史现象的分析,认为“鼻烟壶不仅是玻璃、绘画、书法、诗词、玉器、瓷器、珐琅、葫芦、竹、漆器、犀牛角雕刻等多种文化艺术综合为一体的手工艺品,同时也是广泛吸取了欧洲,阿拉伯国家的鼻烟盒、珐琅、绘画、玻璃、玻璃绘画、金属工艺等艺术的长处,特别是意大利和波希米亚的玻璃、法国的鼻烟盒和画珐琅艺术。所以,中国鼻烟壶是中外艺术交流的奇迹。”

第四部分是流传世界的珍品。作者在这一部分主要描述了中国鼻烟壶在清代康熙年间以后,通过欧洲商舶、罗马教皇的使节、各国的使节和传教士、官员们流传到欧美、日本等国的情况。为此,作者列举了一些中国鼻烟壶的私人收藏家,对外国部分博物馆里的珍藏,也有所涉及。认为中国的鼻烟壶能为世界所衷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能工巧匠们卓越的技艺和伟大的艺术才能。”

第五部分是清代皇帝与鼻烟壶。这一部分占全书的不足十分之一,是由夏更起撰述的。在这一部分,作者简单描写了宫廷鼻烟壶的创制和珐琅、玻璃、玉、瓷、漆、牙等主要御制鼻烟壶的生产情况及工艺特色,认为皇宫在鼻烟壶的创始、制造、交流、收藏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清代的鼻烟壶热中,皇帝是主要角色。清代的皇宫也是鼻烟壶的荟萃地,是收藏最丰富的场所。

总之,在《鼻烟壶史话》这本书出版之前,我国的鼻烟壶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缺乏深入的探讨,因此它在我国当代鼻烟壶研究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当然,由于作者的出发点和对鼻烟壶认识的角度、掌握资料的范围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认为,还很有必要使读者更全面、更系统、更清晰地去加强对中国鼻烟壶这一小巧玲珑、精美可爱,虽只是文物大海中一小粟,却又闪耀着灿烂光华的鼻烟壶的认识。

另外,在中国当代鼻烟壶的研究方面,鼻烟壶研究会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也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个鼻烟壶研究组织,其全称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鼻烟壶研究会。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鼻烟壶研究会是由我国从事鼻烟壶设计、生产制作、收藏、研究、经营,管理等单位和个人自愿组织的半学术性、半业务性团体组织,是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领导下的一个专业性研究会。成立鼻烟壶研究会的主要目的,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活动,来增强中国鼻烟壶的理论研究、艺术探索、创作设计、经营管理、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工作,以促进联系,出版专业刊物,发展中国鼻烟壶工艺的新水平,使之为社会主义建设、开展国内外交往发挥更大的效用。鼻烟壶研究会的会员,或是在鼻烟壶的设计、生产方面有十年以上历史,并有较高的工艺水平者(不足十年,成就突出者亦可),或是对鼻烟壶的收藏及经营管理有突出成绩者,或是对鼻烟壶的鉴赏或评论有较高水平者,或是热心支持鼻烟壶工艺的发展或在积极开展鼻烟壶事业活动方面有突出贡献者。

鼻烟壶研究会章程规定:“本会最高权力机关为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理事若干人组成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主席、副主席和常务理事,并决定聘请名誉主席和顾问。”“会员代表大会五年召开一次,理事会二年召开一次,常务理事会根据需要召开之。必要时常务理事会可决定提前或延期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研究会的活动,主要是不定期举行全国鼻烟壶展览,开展各种活动,同时向国际鼻烟壶协会及各有关客商、国际友人发出邀请,并开展烟壶贸易活动。

当然,由于我国鼻烟壶收藏、鉴赏和研究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因此鼻烟壶研究活动还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更多的人对鼻烟壶收藏、鉴赏的重视,鼻烟壶研究会一定会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十一、国内市场上鼻烟壶的价格

从总的来说,我国的文物市场发育得还很不健全,因此,在文物的买卖中,也很难充分体现文物的价值。在过去的很长时期里,曾对由国家所管辖的几十家文物商店规定了价格标准,但由于国家经济情况及人民币与外币汇率的变化,由于我国的文物市场上买方还是以境外居民为主,所以这种定价也是很不稳定的,一般来说,只能以国家规定的价格标准为依据适当上浮,不会下调,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难整齐划一,市场活动毕竟要遵循市场规律。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的文物市场政策做了一些相应的调整。首先是从1988年开始,恢复了国内文物市场,因此部分乾隆六十年以前的所谓线上文物也投入了市场,其销售对象主要是国内群众。其次是部分省市相继允许旧货市场的存在,而这些旧货市场上所经验的货物中,许多都属于文物。

现在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的旧货市场上,都可以看到鼻烟壶出售,其定价很随意,但其中有很多鼻烟壶实际上是当代制作的,即使有清代的鼻烟壶也都是地下交易,成交价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例如,笔者曾在北京劲松旧货市场上见过—件仿马少宣的内画鼻烟壶,内容为牧牛图,题款“李鸿章大人鉴赏,光绪二十三年马少宣”,卖者要价三千元。在国家设立的文物商店,大部分都有鼻烟壶出售,其定价少者二、三百元,多者五、六千元。随着我国鼻烟壶研究的不断深入及鼻烟壶收藏和鉴赏者的不断增多,国内鼻烟壶的价格肯定还会上升。

十二、欧美的中国鼻烟壶收藏

古代中国的鼻烟壶如同古代中国的其它文物遗物一样,倍受海外人士喜爱。近百年来不知有多少鼻烟壶流出国境,成为海外人士的手中珍品,那娇小玲珑、品类繁多的造型,那炉火纯青、工艺精美的装饰,使人们爱不释手。

中国鼻烟壶的外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鸦片战争以来,不少欧美人士以传教士的身份来到中国,足迹踏遍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在传教的同时,有些传教士大量蒐集古代器物,离开中国时携带而去;第二,建国以来,由国家开设的文物商店公开出售各类文物给外国人及其他境外人土,鼻烟壶是他们最喜爱的古代中国器物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仅从1981年至1985年,天津工艺品进出口分公司便以各种方式向境外销售鼻烟壶4万多个,建国至今,全国共向境外出口了多少鼻烟壶,恐怕难以统计;第三,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上半叶的战乱时期,西方列强在武装侵略的同时,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掠夺,包括抢劫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遗产,许多文物被他们在枪炮的掩护下抢夺而去,造成了中国文物的严重破坏和大量流失,同时,从建国至今,不法之徒为获取暴利,也大量走私中国鼻烟壶。除上述三个方面以外,一九四九年,在蒋介石政府不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败往台湾之时,从北京故宫运走了大量文物精品,其中鼻烟壶也占了很大的比例,使本来是以清宫收藏为一个整体的鼻烟壶,从此分居北京、台北两地。

在本节,我们将主要介绍美洲和欧洲收藏中国鼻烟壶的概况。

美洲

我们在本书之始已经描述过,美洲大陆是鼻烟的故乡,面旦还有不少研究者认为,鼻烟壶也是诞生在美洲大陆的。虽然如此,绝大部分美洲鼻烟壶爱好者所衷爱的并不是美洲大陆所出产的鼻烟壶,而是从遥远的太平洋彼岸获得的泊来品。在美洲,中国鼻烟壶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加拿大这两个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国家。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主要通过这两个国家的私人和博物馆的收藏,来观察美洲收藏中国鼻烟壶的状况。

中国鼻烟壶最早进入美洲,可以追溯到1784年,即清代乾隆四十九年的八月二十八日。这一天,第一艘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在长笛声中到达广州的黄埔港,它不仅揭开了中、美两国贸易的序幕,也开创了中国鼻烟壶流往美国的先河。“中国皇后”号在返回美国时,不仅带走了中国的特产瓷器、茶叶,刺绣、丝绸等传统中国出口货物,也带走了大量鼻烟壶。当时,来华的美国商人对中国的鼻烟壶倍感亲切,他们认定若把中国的鼻烟壶带往美国,一定能够嫌大钱。商人的眼光往往是很准的,没有多久,一些美国和加拿大的传教士、政府官员、学者相继来华,专门艹鬼集中国鼻烟壶。到上个世纪末,在美洲已经出现不少中国鼻烟壶的收藏家和鉴赏家,而美国也在收藏者的推波助澜、不懈努力下,成为全世界收藏中国卑烟壶最多的国家,这一点,恐怕使我们自身也不得不望之咋舌。而美国不仅收藏中国鼻烟壶数量多、品种丰富,质量也很高,其中不少在国内也难得一见。收藏者本身也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发展非常熟知,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

美洲收藏中国鼻烟壶的主要有以下令人和机构:

史密斯夫人(Mrs.G.T.Smith),是本世纪初美国最杰出的鼻烟壶鉴赏家,她收藏的中国鼻烟壶品种丰富,有瓷器、玉石器、料器、云南大理石,犀角、核桃雕,以及内画鼻烟壶等共数百件。1913年,史密斯夫人根据她的收藏,出版了《古代中国鼻烟壶藏品目录》,收录了她所收藏的四百七十一件作品,我们从中可以得知,史密斯夫人的收藏以瓷器为主,最早的作品是清代乾隆年间制作的彩绘“百子图”,在一件能握于掌中的小小鼻烟壶上,逼真地描绘了一百个童子,他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形象地表现了当时儿童的天真烂漫和游艺习俗。玉石鼻烟壶有水晶、玛瑙、碧玉、孔雀石、琥珀、绿松石,珊瑚、翡翠等品种,由于鼻烟壶的制作者能够巧用俏色、因地制宜,精巧施艺,使这批玉石鼻烟壶颇多佳作。例如玛瑙羊和如意鼻烟壶,是用半透明的乳白色玛瑙琢碾而成的,雕琢的羊羔在洁白润泽的质地上,温顺可爱,利用“羊”与“祥”的谐音,表达了吉祥如意的寓意。紫晶葡萄鼻烟壶,在一块天然紫晶的外表,雕琢了数只晶莹的葡萄,饱满欲滴,更为巧妙的是,制作者并没有满足于葡萄的雕琢,因为即使雕琢得再好,也难免单调和呆板。于是,制作者又利用紫晶上所具有的灰、白、棕等杂色,精心雕琢了青灰色的松树和竹丛,在松树和竹丛间,有一只棕色的松鼠和五只展翅欲飞的白色小鸟,顿时,这件静静的鼻烟壶便活跃了起来,显示了制作者巧夺天工的技艺。云南苍山大理石鼻烟壶,构思精巧,匠心独运;利用大理石那天然生成的纹理,稍加雕刻,便出现了一幅大自然的真实画面,我们从这幅画面上,看到了起伏的山峦,葱翠的丛林,飞泄的瀑布,飘忽的流云,画家用笔墨怎能描绘出这么逼真的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