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女职工疾病预防手册
24350200000023

第23章 如何预防内科疾病(5)

沿着肋间神经发生带状疱疹后,有时可发生神经痛。也有因感染、外伤和手术等引起的肋间神经炎而导致神经痛。既有因缺少维生素的代谢性神经炎以及由酒精、铅等中毒性神经炎等所引起,也有因胸膜炎和肋骨、脊椎、脊髓、脊髓膜等炎症或肿瘤等所引起。

此外,还有因肋间肌和皮下组织的结合炎症引起肋间神经痛。因此,一定要认真检查致病原因。

本病无前驱症状,沿肋间神经走向可突然出现剧烈疼痛。肋间神经虽是由脊髓前根与后根结合而成的一根神经,但后根受到刺激后也可引起类似肋间神经痛那样的疼痛。若前根受到刺激,可以出现同部位的肋间肌与腹肌痉挛。

交感神经同时受损时,可伴发血管扩张和收缩。压痛点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异,可在脊椎两侧、肋间神经中央、胸骨侧或腹直肌(沿腹中央纵走的肌肉)附近等。当压迫这些部位时,就会出现疼痛。

治疗肋间神经痛,一般是对致病因素进行治疗,一旦消除了致病因素,肋间神经痛也就不治而愈了。

对致病原因的治疗由于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对既存的疼痛可并用镇痛药、镇静药等对症治疗,也可用维生素B12和痛痉宁等,植物神经阻滞剂对此也有疗效。

患者要尽量保持安静,避免刺激,睡眠要充足。疼痛频发时容易出现不安,要注意保持精神稳定,注意保温。

31.坐骨神经痛的防治方法

坐骨神经是身体中最长的神经,在各个部位都容易受机械性压迫或炎症影响而引起神经痛。很少有原发性,大多数因某种原因所致。

致病因素多种多样,其中最多的是椎间盘脱位,约占80%。因脊椎变形症、腰椎结核、骨盆、脊髓、脊髓膜疾病等使坐骨神经受到压迫或发生炎症,也可引起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鞘的肌膜与肌肉等炎症也是致病原因之一。因挫伤或剧烈运动以使坐骨神经发生障碍,也是引起神经痛的原因。

此外,还有糖尿病、动脉硬化、梅毒、中毒、炎症等各种原因。因此,为鉴别这些疾病需做各种检查。

疼痛主要是由臀部向下肢后部扩散,一般越向股部、下腿部扩散越痛。疼痛剧烈时,不能站立与行走,但下肢不致麻痹。因疼痛下肢大都弯曲,若伸直,疼痛则加剧。若伸直下肢髋关节曲屈时,大腿后面可出现剧烈疼痛,这叫作拉塞格氏征,以协助诊断。咳嗽、打喷嚏、用劲、排便等都可加剧疼痛。站立时疼痛侧下肢不能承受压力,所以有时可见脊椎弯曲与骨盆突出。

治疗要针对病因。疼痛严重时,根据症状可使用镇痛药和镇静药,对局部封闭也有效。进行腰部硬膜外封闭时,作为合并症有时可出现血压下降、恶心、呼吸停止等,所以封闭后至少在1小时内要注意血压、呼吸、脉搏等变化。此外,为了缓和疼痛可用腰圈固定控制腰部运动。疼痛严重时,要注意安静、保温。

32.脑血栓的防治要点

脑血栓是在脑血管、血液成分及血液动力学等改变的情况下发生的。

本病常见于高血压病及动脉样硬化的中老年职工。60岁左右发病率较高,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50%。某些颅内感染和头颈部外伤等,也可引起脑血栓形成。

起病一般比较慢,病前数日常有头痛、头晕,或短暂性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以后逐渐出现偏瘫、说话不清、失语、口角歪斜、共济失调等表现。脑血栓形成一般在脑血流缓慢、血液粘度增高的情况下发生,因而病人常在安静或睡醒时发现肢体不灵,一般神志清楚。有时也可呈急性发作,甚至昏迷。一般发病后几天内病情趋于稳定,由于侧支循环建立,病变区水肿消退,症状逐渐减轻。如果被堵塞的血管继续发展下去,又无良好的侧支循环脑组织就会发生变性、软化和坏死。

根据患病职工临床表现,经CT检查,就可明确诊断;进行腰椎穿刺,可见脑脊液清晰无血,这是与脑出血鉴别的要点。

除一般护理外,发病早期正确而又合理的治疗,对减少后遗症和缩短病程非常重要。

治疗中要注意调整血压及原发病的处理。及时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10日;或复方丹参液10~2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7~10日为1疗程。若能同时用胞二磷胆碱250~500毫克静脉滴注,则疗效更好。在急性期尚未发生脑水肿前,或发病24小时内,可适当给予血管扩张剂,轻症而无水肿者,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如起病24小时至2周内有脑水肿、血压下降或有血压下降趋势者,禁用血管扩张药。常用的血管扩张药有罂粟硷30~60毫克加入5%葡萄糖液250~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10日。烟酸、山莨菪碱也可酌情使用。有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者可用甘露醇、山梨醇,快速静脉输注;抗凝剂肝素、双香豆素应慎重使用;溶栓酶制剂如链激酶、尿激酶、清栓酶等可酌情使用,但一定要注意其副作用。

另外,在恢复期可选用维脑路通、脑益嗪、抗栓丸等。特别要注意加强护理和功能锻炼。针灸、按摩等对瘫痪肢体功能的恢复亦有明显的作用。

本病的预防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宜过多食用高糖食物,防止血液粘笛度加重;饮食不宜过咸,食盐过多容易导致血液凝滞;吸烟、饮水过少、不吃早餐等生活习惯都可使血液粘稠度增遍而诱发血栓形成。平时饮食结构搭配要合理,荤素互食,晚上活动少,血流速度变慢,晚餐更不宜食原味应以清淡为主,多吃些含维生素的食物,如各种新鲜蔬菜及水果。

(2)保证足量饮水。饮水不足则体内血液粘稠度会增高,囤积的废物也难以排出。如晨起空腹饮一二杯白开水,可降低血液的粘笛度,使血管扩张,以利改善机体新陈代谢,减少血栓形成。平时还要及时补充足量的水分,以满足生理需要。

(3)适当选用预防血栓形成的食物。如大蒜、洋葱、番茄韭菜、芹菜、海带、紫菜、黑木耳、银耳、桃仁山植、香瓜、木器厂瓜、草莓、柠檬、葡萄、菠萝、鲑鱼、鳝鱼、沙丁鱼等,对降低血粘度,减少血液中不正常凝块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4)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可增加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对动脉硬化有极重要的防治作用。同时,还可提高血液中的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活性,以防止血凝过高,有效地预防或延缓动脉硬化。

(5)保持情绪的稳定。情绪过于紧张、激动、大怒,都可以引起血管痉挛,血压骤升,血液变稠,从而影响人体正常血液循环,诱发血栓形成或血管破裂。因此,中老年人日常应心情开朗、乐观,以使情绪保持相对稳定。

33.偏头痛的药物治疗

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多在青春期起病,女性多见。多有家族史。本病是由于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致。

典型偏头痛发作前有先兆,如各种视幻觉、偏盲、闪光暗点、麻木、轻偏瘫等,历时10~20分钟后消失,即开始一侧头痛,头痛剧烈呈搏动性、钻痛,伴恶心呕吐,患侧面色苍白,眼鼻黏膜充血,皮肤青紫水肿,多汗、流泪,心率加速或减慢。个别病人可伴眼肌麻痹。每次发作数小时或数日不等,周期性反复发作和缓解。

偏头痛发作期可给予以下药物治疗:

麦角胺咖啡因

开始服1~2片,半小时后若无效再用1~2片。如患者头痛剧烈并伴呕吐,不能口服者可用酒石酸麦角胺注射液05毫克皮下注射。高血压、冠心病、肝肾疾病、孕期等禁用。

镇痛剂

可用阿斯匹林。痛重,用麦角胺无效者可用可待因。偏头痛持续状态可给予强的松40~60毫克/日。

氟灭酸

发作先兆时服药可防止发作。发作期服用可每小时服2片,总量不超过6~8片。

β受体阻滞剂

可选心得安、氨酰心安、倍他乐克等。注意药物禁忌症。

钙通道阻滞剂

可选尼莫地平、氟桂嗪、异搏定等。尤以尼莫地平效佳。

34.结核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任何部位的关节都可发病,但最容易发生于髋关节,其次依次为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肩关节、手关节。

本病大部分呈慢性经过。局部有轻微疼痛和压痛、肌肉痉挛,随后出现关节活动受限。以后关节上下肌肉呈废用性萎缩,致使关节呈梭形肿胀。

结核性关节炎治疗可使用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钠、雷米封、利福平等抗结核药。对以上药物有耐药性或出现副作用时,可使用乙胺丁醇、卡那霉素、乙硫异烟胺等。抗结核治疗有的要持续几年,要注意链霉素和卡那霉素引起的副作用(听力障碍)。由于这种听力障碍先是高音受到损害,所以在一般生活中很难注意到。

由于病变部位的骨质很易损坏,所以可固定局部,或安装使脚不直接接触地面的特殊装置。

由于该病只用抗结核药治疗很难治愈,所以可做手术清除病灶。关节固定手术是一种广为使用的有效方法,但由于关节不能活动,会给工作、生活带来不便;关节整形手术,是在抗结核药治疗的基础上,将关节的结核病灶彻底清除,并尽量恢复关节功能。

35.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防治措施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如累及其他脏器,可引起心包炎、心肌炎、胸膜炎,还可并发血管炎以及末梢神经损害等。

本病患者可出现关节症状和关节外症状。

关节症状的早期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红肿热痛,常见四肢小关节指间近端关节梭形肿胀,掌指(跖趾)、腕、膝、肘、踝甚至颞颌关节等肿痛。晨起关节僵硬,午后逐渐减轻,为本病重要特征。中、晚期表现为:随着病情进展转为慢性、迁延性,关节滑膜渗出发展为增殖、肉芽病变,关节活动受限,继而侵蚀骨、软骨,引起关节面移位及脱臼,加上韧带、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组织破坏,致使关节变形。

关节外症状表现在皮肤、眼部和骨骼肌内系统。部分患者出现皮下结节,多发于受压和受摩擦的部位。结节可呈移动性或固定性,无痛或稍有压痛,圆形或椭圆形,质地坚韧如橡皮,直径1~3厘米大小不等,一般有结节的患者,多示病情活动,预后较差。患者常见巩膜或角膜周围深层血管充血,视物模糊,表现为慢性结膜炎、巩膜炎、虹膜炎、脉络膜炎、角膜结膜炎等。还可出现肌炎、腱鞘炎、骨质疏松所致的病理性骨折等。

本病患者严禁风寒、潮湿等诱发因素,出汗后不可当风。根据身体状况,适当活动,可减轻症状,有利于康复。要保持情志畅达,避免消极情绪。

治疗此病可用以下药物:

(1)水杨酸类:阿斯匹林,成人每日3~5克,症状控制后剂量减半;扑炎痛1克,每日3次。本类药副作用大,常有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

(2)二线药物:为改变病情的药物。适宜于经过一线药物治疗后不能控制病情者,或开始治疗时已有骨侵蚀者,可任选一种。一般用药3个月以上方能生效。

(3)金诺芬:每次3毫克,每日2次,口服金诺芬比使用金诺芬注射剂用药安全、方便。但需定期复查尿常规及肾功能。

36.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进行性全身骨钙量减少,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减少,从而易于骨折的一种疾病。

骨质疏松症发病隐袭而缓慢,如无骨折等并发症时多无症状,部分病人周身骨痛,以腰背部为主,呈持续性,活动时痛甚从而导致活动受限,日久则有下肢等处肌肉萎缩。骨折以脊椎常见,并可导致驼背、身长缩短。

本病患者宜多食富含钙、磷、蛋白质的食品,如豆制品、牛奶等。富含维生素D及C的食物亦有裨益。应戒烟戒酒。坚持体育锻炼,定时晒太阳,每日户外日晒不少于半小时。可适当选用食疗及保健品,如核桃、黑芝麻,或更年康、龙牡壮骨冲剂等。可采用以下药物治疗此病:

(1)钙剂:葡萄糖酸钙片05克、活性钙冲剂5克、甘油磷酸钙2克,每日3次。

(2)维生素D:阿尔法D3025毫克,每日2~3次。

(3)钙尔奇D:每日1片(600毫克)。

(4)氟化钠:20毫克,每日2~3次。

37.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腰腿痛为主症的病症,好发于青壮年,但以体力劳动者较多见。发病原因多由于持续及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体位需要随时变换,腰背部肌肉较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椎间盘受到挤压、牵拉及扭转的机会较多,容易引起脊椎内外的平衡失调,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形成神经根、马尾或脊髓的压迫症状。由于人体下腰部的活动最多,负重量也最大,所以临床中以腰4、5椎及腰5骶1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最高。

本病患者感腰腿痛,疼痛可随步行、弯腰、伸腰、坐起及咳嗽、喷嚏等动作加剧。严重者,影响坐卧翻身、站立,甚则出现步态跛行。疼痛可以呈持续状,也可以呈间歇状。腰腿痛多呈单侧状(侧偏型),也可呈双侧或马鞍区(中央型),或是两侧交替发作。但腿痛呈逐渐向下行放射状。一般先由臀部开始,再向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至足(足踝、足外侧至小趾、足背及拇趾等)。多表现为胀痛、刺痛、麻痛。久病则可出现放射疼痛区域的感觉麻木,如小腿外侧、足背小趾、足掌、大趾等。

本病急性期疼痛剧烈者应绝对卧硬板床休息2~3周,不可坐起或下地站立,进餐、排便均应取卧姿,以减少脊柱垂直压力。

本病的治疗分牵引治疗、推拿治疗和中西药物治疗。

牵引治疗

最好采用仰卧式骨盆持续牵引法,牵引重量10~15千克。足跟部的床角应垫高15度左右。腰部可加垫用纸裹成的硬卷,直径约10厘米。开始加腰垫时,患者会感觉疼痛加重。此时垫的时间不宜太久,撤掉休息后可继续垫,待疼痛不明显后再延长加垫的时间。

推拿治疗(患者俯卧位)

在腰、臀部施用滚法,再点按肾俞、关元俞、环跳、殷门、委中、承山、大溪、昆仑等穴,以缓解疼痛。

按、捏、拿两侧腰肌,松解痉挛。

侧搬腰法,先健侧后患侧,搬时用拇指按压侧凸部,用力不宜过猛。

搬腿后伸压腰,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伸拔牵拉下肢,同时在腰部施用手掌按压脊柱。

中西药物治疗

药物髓核溶化治疗。

口服西药消炎痛、布洛芬,或口服中药木瓜丸、小活络丹、舒筋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