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女职工健康指南
24351700000030

第30章 女职工富贵疾病与健康(1)

1.肥胖症对健康的危害

通俗地说,肥胖就是体内脂肪积聚过多。如果一个人每天摄入食物中所含的能量大于机体的消耗量,多余的这部分能量就可能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久而久之,这个人的体重就可能超过正常的体重标准。

肥胖症指的是:由于机体能量摄入长期超过消耗量,从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一种疾病症状。

肥胖症会导致内分泌、代谢紊乱。肥胖症患者的糖尿病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发病率可增加10倍。肥胖者恶性肿瘤发生率高,女性患者子宫内膜癌比正常妇女高2~3倍。此外,肥胖还易使皮肤脆性增高,易发生皮炎、擦烂、并容易合并化脓性或真菌感染。

预防肥胖症应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治疗。控制摄食过多,营养应适度,女性为4900~6270千焦(1200~1500千卡);蛋白质每天每千克体重为1克,碳水化合物每天150~200克,其余以脂肪补充,并给以足量的维生素;控制动物脂肪的摄入,低盐饮食,戒除烟酒,改变吃零食及甜食的习惯。

(2)增加消耗适当增加运动量,以增加热量的消耗。

(3)药物治疗。

(4)胃外科手术。垂直胃成形术是最常使用的手术,但有时候也会用鲁氏胃旁路术。这两种方法都能减少可供利用的胃容量。它们在短期内减肥有一定效果,但长期结果仍有争议,况且正常胃肠解剖结构发生不可逆改变。如能正确适用,这种外科手术确实能够挽救患者生命,确保由手术带来的危险小于继续肥胖对身体造成的危害。

2.糖尿病的防治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该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胰升高血糖素不适当地分泌过多所引起。多见于40岁以上喜食甜食而肥胖的病人,城市多于农村,常有家族史,故与遗传有关。少数病人与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主要表现为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乏力、消瘦等症状。严重时发生酮症酸中毒等,常并发急性感染、肺结核、动脉硬化、肾和视网膜微血管病及神经病变。糖尿病是影响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伴发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等,严重时危及生命。本病的主要防治措施如下:

饮食疗法

饮食治疗的关键是控制碳水化合物进入量,即控制主食和忌糖。一般轻型的糖尿病病人往往只需饮食治疗,即可使症状逐渐消失,就是注射胰岛素的重型病人,用饮食治疗后,也会使病情逐渐稳定。具体地说,患者要严格控制入糖量,如糖果、饼干、糕点、白糖、果子汁、淀粉、蜜饯、红薯、土豆、粉丝、粉皮等,如一定要吃时,必须用主食交换,相应减少主食入量。平时吃饭时,对主食应有一定控制,若休息时,每日200~250克。此外,对于性味大苦、大辣、大寒、大热的食物,要绝对禁止,以免加重病情。糖尿病人因为代谢紊乱,蛋白质分解过速,丢失过多,容易出现负氮平衡,所以膳食中应补充适量奶、蛋、鱼、瘦肉和豆制品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为预防动脉硬化,最好选用各种植物油,并要限制高胆固醇食品,特别注意少吃鱼子、脑髓、蛋黄、肥肉及动物内脏等。糖尿病人主食减少后,维生素B1摄入不足,所以要注意维生素B1的补充,否则易引起各种神经系统疾患。新鲜水果及果干,如梅、杏、桃、柿、荔枝、桂圆等也甚相宜,可能常食。若常服少量蜂蜜,会使血糖降低,与病相宜。糖尿病人平时还应多食蔬菜,如白菜、芹菜、萝卜、橄榄菜、丝瓜等。还必须指出,糖尿病的恢复是很缓慢的,饮食疗法,必须持之以恒,针对病情进行选食。

针灸疗法

(1)体针:主穴为肺俞、脾俞、肾俞、三阴交、照海、少商、膈俞、胃俞、中脘、关元、施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每日1次,尿糖阳性者,取足三里、三阴交、关元;合并高血压脑病者,取百会、风池、曲池、足三里、太冲;并发坏疽者,取曲池、足三里、八风、三阴交;有视网膜病者,取承泣、四白、巨髎、三阴交、足三里、内庭;局部坏疽,创口经久不愈,取关元、气海、足三里、肾俞、脾俞等,用灸法。

(2)耳针:常用穴为内分泌。多饮加肺、渴点;多食加胃;多尿加肾、膀胱。中等刺激,留针15分,也可埋针。隔两天换1次。

推拿疗法

尿糖阳性时,捏脊柱两侧,揉背部俞穴,捏捻脚趾。合并高血压脑病,按督脉,揉捏背部膀胱经,左右分推法;有视网膜病者,按、推、摩上丹田,点按双眼内毗部,轻揉上、下眼睑。

预防调养

精神因素在本病的预防和治疗中亦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内热关系密切,但内热的产生,很重要的是由于情志失调、肝气内郁、生热化燥而成。因此,无论预防和治疗本病,都要重视精神调护,避免不良精神因素的刺激,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

3.高血压病的防治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升高。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标准,即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即诊断为高血压。

每个高血压病人的年龄、病变性质、病变严重程度各不相同,有的病人甚至还有其他严重并发症,所以,治疗方案也必然不尽相同。也就是说,治疗高血压病不会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而只能有下列的一些基本原则。

(1)将血压控制到一个适当的水平,消除高血压带来的种种不适感,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2)尽量减少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并且逆转已经形成的损害。事实证明,高血压病人经过降压治疗后,心、脑、肾并发症明显减少,而对已有的并发症进行治疗,又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命。

(3)在降压治疗的同时,要防治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其他危险因素,如左心室肥厚、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等。

(4)治疗方案应尽量简便,容易被患者接受,能够坚持长期治疗。

(5)坚持治疗方法个体化的原则,要针对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作出治疗方案。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非药物治疗均应如此。

(6)提倡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强调医生与病人要密切配合。

4.高脂血症的防治

高脂血症系指血浆中脂质浓度超过正常范围。由于血浆中脂质大部分与血浆中蛋白质结合,因此本病又称为高脂蛋白血症。当食物中摄入胆固醇过多或肝内合成过多,胆固醇排泄过少,胆道阻塞,都会造成高胆固醇血症。甘油三酯是食物中脂肪经小肠吸收后,被消化为非化脂肪酸及甘油三酯,进入肠腔,经肠黏膜细胞再合成甘油三酯,并形成乳糜微粒,经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同样,甘油三酯也可在肝内利用碳水化合物——糖类为原料而合成,可见多食糖类亦可使甘油三酯升高。

血浆中的脂蛋白是脂质与蛋白质结合的复合体,按密度不同,可分为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四种,其中高密度脂蛋白是高脂血症的克星,高密度脂蛋白愈高,血脂利用率愈高。

高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又可引起胆石症,所以危害很大。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饮食疗法,以低脂低糖食物为主,无效时可适当加用一些降脂药物。

在现代医疗条件下,高脂血症是可以防治的,其对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合理饮食

合理的饮食是治疗高脂血症的基础,任何高脂血症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之前,都应先行饮食治疗,只有在饮食治疗无效或病人不能耐受(常需半年至一年)时方才使用药物治疗,因为饮食治疗是最合乎生理的和有效的措施。不论何种降脂药物,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即使在用药物治疗时,也不应放松合理的饮食措施。

适量的体育运动

运动锻炼可增加消耗、改善脂质代谢,防止体脂和血脂增多。运动可使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血脂含量完全降至正常水平。不仅如此,运动还能提高人体血液中一种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改善心脏功能,增加心脏的侧支循环,从而也起到防治冠心病的良好作用。健康情况良好,又无冠心病的高脂血症患者,应该进行经常性运动,如长跑、骑自行车、游泳、打球、爬山等。但对已合并有冠心病以及有严重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者则不宜进行剧烈的运动。这类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根据病情进行适当的医疗体操、太极拳、气功等锻炼。

适当的理疗

在实行上述方法效果不好时,应辅以其他的物理治疗,如矿泉浴、肝区电磁疗法等。肝区电磁疗法可以调节肝脏代谢紊乱,从而纠正高脂血症。

药物治疗

对顽固而严重的高脂血症,可适当给予药物治疗,目前还没有很合乎生理要求的降脂药物。多数降脂仅有短时疗效,而长期用则出现明显副作用。所以,药物治疗应被看作是治疗冠心病高危者脂代谢紊乱的万不得已的措施,且需与非药物疗法联合进行。

5.冠心病的防治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冠状动脉供应心脏自身血液,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塞,使心肌大面积坏死,危及生命。冠心病的防治措施如下:

(1)合理调整饮食。一般认为,限制饮食中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同时补充维生素C、B、E等,限制食盐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2)加强体力活动。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从事一定的体力劳动和坚持体育锻炼的人,比长期坐位工作和缺乏体力活动的人的冠心病发病率低些,同时体育锻炼对控制危险因素(减低血脂、降低高血压、减轻体重),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液循环也有良好的作用。

(3)控制吸烟。吸烟在冠心病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据调查,在35~54岁死于冠心病的人群中,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多4~5倍,吸烟量多者危险性更大,可高达4~5倍,戒烟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和冠心病的死亡率显著减少,而且戒烟时间越长效果越大。这足以说明吸烟的危险性和戒烟的重要性。

(4)治疗有关疾病。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与冠心病有关的疾病,尽可能消除和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对防止冠心病是十分重要的。

6.中风的防治

中风是因大脑血流阻塞而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它会导致肢体瘫痪、记忆和说话能力丧失甚至死亡。大多数损害都是因脑神经细胞死亡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