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2—约1298)
字公谨,号草窗、四水潜夫、弁阳老人等,济南(今属山东)人。
前期作品主要是寄情山水,吟花咏月,多伤感语;后期作品主要是故国之思,黍离之情,多悲慨语。
阮郎归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注释】
同云:即彤云,指将雪之时天空的阴云。三关:即淤口关、益津关、瓦桥关。鸾(luan)辂(lu):皇帝的车驾,代指徽、钦二帝。
【简析】
这是一首伤悼旧君之作。上阕写行进在大雪迷漫的鄱阳道上,联想到被囚禁在漠北苦寒之地的徽、钦二帝,柔肠寸断。下阕倾诉内心不可抑制的亡国之恨。词写得慷慨悲壮,感情强烈,其忠君爱国之心显露无遗。
闻喜鹊
吴山观涛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
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注释】
鳌:传说中背负着海上仙山的巨大海龟。蛰:蛰伏。快风吹海立:
化用苏轼“天外黑风吹海立”的句意。鬟:喻山峰。一杼霞绡红湿:形容江面上的红霞似一幅巨大的红绡。
【简析】
本词为作者钱塘江观海潮所作。周密的词风一贯是以清丽而著称,而此词一反常态,以壮阔而见雄伟。钱塘江海潮本是自然景物中壮美的画面,作者的词锋笔调亦和之,此词颇有东坡遗风。
曲游春
禁烟湖上薄游,施中山赋词甚佳,余因次其韵。盖平时游舫,至午后则尽入里湖,抵暮始出,断桥小驻而归,非习于游者不知也。故中山极击节余“闲却半湖春色”之句,谓能道人之所未云。
禁苑东风外,飏暖丝晴絮,春思如织。燕约莺期,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漠漠香尘隔。沸十里、乱弦丛笛。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
柳陌。新烟凝碧。映帘底宫眉,堤上游勒。轻瞑笼寒,怕梨云梦冷,杏香愁幂。歌管酬寒食。奈蝶怨、良宵岑寂。正满湖、碎月摇花,怎生去得?
【注释】
曲游春:施岳创调。禁苑:皇宫园林,南宋定都杭州,因此称西湖一带为禁苑。漠漠香尘:红尘带着香气。西泠:西湖桥名,在孤山西侧。帘底宫眉:楼中丽人。堤上游勒:堤上乘马游人。怕梨云梦冷:担心梨花之美如梦一般消逝。杏香愁幂:杏花之香被将射之愁所笼罩。
【简析】
这首词描写寒食节前后西湖游春的盛况。极写当年西湖游览的赏心乐事。起笔由宫苑春光引出“春思”,接下来写湖波花丛撩拔人的赏春之情。又以纪实之笔,描写出西湖春游的热闹景象。下阕写堤上游人,鞍上公子,宝车佳人,更将西湖夜景和盘托出。但春色是观赏不尽的,月影入湖,桨动水溅,游兴不衰,引出末句“怎生去得”,呼应开头“春思”,心中无限惆怅,对西湖春色的钟情表露无遗。全词意象清丽,用语凝炼,为游记词中精品。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注释】
朝天:去京城朝见皇帝。天低:似从唐人“野旷天低树”诗句。宝带:丝织的印绶。金章:官印。尊:同樽,酒杯。茸帽风欹:略带得意的样子。秦关汴水:泛指中原一带。方回,贺铸字。黄庭坚诗云:“解道江南肠断句,世间惟有贺方回”。(《寄方回》)公瑾以方回自比,谓残年垂老,隐居江南,又有谁来念及呢?“方回”,当包括所有眷恋前朝的江南遗民而言。
【简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陈君衡,名允平,一字衡仲,号西麓。素与周密交厚,携游倡和之作今尚存多首。宋室倾覆以后,陈允平应元王朝征召,至大都(今北京)做官。周密则隐居不仕,“以无所责守而志节不屈”著称。临别之际,词人感慨特深,只是未曾道破罢了。但作者对陈允平的晚节不固,应召仕元是有微辞的,只是表达得比较含蓄。“折尽梅花,难寄相思”,看似情谊无限,相思苦极,实含难言之意,责怪、失望、感伤等等,尽在不言之中了。于陈君衡出处,不加褒贬之词,仅言江湖投老,见两人穷达殊途,新朝有振鹭之歌,而故国无归鸿之信,意在言外。则其寄意委婉,述情忠厚,与一般赠别之作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