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聪明孩子的8堂口才课
24525800000010

第10章 好口才的先决条件(4)

如今,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他们身上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乱发脾气,有的孩子甚至比小雨还要过分。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乱发脾气是孩子意志薄弱、缺乏自控能力的表现。乱发脾气的孩子常常希望别人都顺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当别人不赞同自己的想法或与自己意见相左时,他们就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大发雷霆。孩子的乱发脾气会影响他的知识获得,影响人际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从而不利于孩子今后的成长。

那么,怎样教孩子控制不良情绪,不要让坏的情绪影响孩子的口才和生活呢?

1培养孩子的容忍度。

想要孩子不乱发脾气,就要培养他的挫折容忍度。有这样一个故事:

以前,有个脾气很坏的小男孩,总是乱发脾气。一天,父亲给了他一大包钉子,要求他每发一次脾气,就用锤子在他家后院的栅栏上钉一颗钉子。第一天,小男孩就在栅栏上钉了37颗钉子。

过了几个星期,小男孩逐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愤怒,每天钉在栅栏上的钉子数目不再增加了。他发现控制住自己的坏脾气比往栅栏上钉钉子要容易得多。后来,小男孩变得不再爱发脾气了。

他把自己的这一转变告诉了父亲。父亲又建议他:“如果你能坚持一整天不发脾气,就从栅栏上拔掉一颗钉子。”过了一段时间,小男孩终于把栅栏上的钉子都拔掉了。

父亲就拉着小男孩的手来到栅栏边,对小男孩说:“你现在做得很好,我为你高兴,但是,你看那些钉子在栅栏上留下了很多的小孔,栅栏不会再回到原来的样子。当你向别人发过脾气后,你说过的话就会像这些小孔一样,会在别人的心中留下疤痕。无论以后你说多少次对不起,那伤疤依然存在。其实,口头上对人们造成的伤害与伤害别人的肉体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乱发脾气。”

小男孩记住了父亲的话,随时随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从不随便发脾气。

生活中,父母要告诉孩子,在发脾气前试图将自己冷静下来,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情绪,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后果。其次,当孩子发完脾气时,要让他自己静下心想一想是不是值得发怒,然后父母需要帮助孩子找出烦恼的根源,以利于孩子控制情绪。

2不要过分溺爱,助长孩子的“肝火”。

如果父母总是一味地放纵孩子发脾气,这无异于一种助长,如同火苗遇到氧气一般。有的父母认为孩子还小,等大一点再管也不迟,只要孩子一闹就让步,孩子一发脾气就随他,任其为所欲为,有求必应。孩子在察言观色中学会利用父母的弱点,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这样长此以往,只会使孩子变得任性、养成暴躁的性格,和别人交流时有一个好口才自然与他绝缘。

3让孩子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宣泄。

乱发脾气的发泄方式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反而会使孩子变得恶语相加。让孩子找到适当的发泄方式,父母可以在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的时候,带他们出去走一走,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或是找个好朋友一起聊聊天,谈谈心。

4奖惩矫正。

当孩子固执、乱发脾气时,家长应立即指出他的错误,并对他的态度冷淡下来,不理睬他,直到孩子“软”下来,再给他讲道理。而当孩子有所进步,如同样一件事,孩子在以前会乱发脾气,现在不再乱发脾气或乱发脾气减轻了,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希望孩子能坚持下去。长此以往,孩子正确的行为得到巩固,错误的行为会逐渐消除。

可以说,情绪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只有让孩子学会在人与人交流时,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让孩子成为善于交际的人,进而使他们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所以,父母一定要对孩子乱发脾气的行为进行疏导、教育。

摆脱紧张,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

那些滔滔不绝的雄辩者,他们的每一句话,都能打动人们的心弦;他们的举手投足间,似乎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魔力,可以影响到周围空气的松弛与紧张,具有口才的人,到哪里都会赢得羡慕的目光。

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由于缺乏自信,开口说话便紧张、心跳加快。孩子的这种紧张心态,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使孩子不敢说话,怕说话,进而影响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正常发挥。而孩子总是紧张,这一方面也与家庭环境不无关系。

父母经常当着聪聪的面吵架,使聪聪整天诚惶诚恐,只要开口说话就会紧张得不得了,有时甚至还变得口吃,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连贯。

记得他第一次走上讲台,那是参加班干部竞选时的演讲。当聪聪看到台下黑压压的人时,紧张极了,浑身打颤,手脚冰凉,脑子里一片空白,把背得滚瓜烂熟的演讲词全忘了,最后,聪聪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发言稿来念。然而,由于太紧张,聪聪读起稿子来结结巴巴,台下的同学哄堂大笑。

从那以后,同学们就给聪聪起了个外号叫“小结巴”,而聪聪也因为遭到同学的嘲笑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了。

对于绝大多数的孩子而言,紧张是很普遍的心理,紧张使孩子心悸敏感、情绪不良,如同聪聪一样,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语言表达。所以,帮助孩子战胜紧张恐惧的心理,恢复自信,塑造出勇敢大方的性格,才能为他们走上社会成功地与人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拥有一个良好的口才。

不敢正视别人的眼睛,一说话就手心冒汗,在众目睽睽之下脸红心跳……如此这般都会影响孩子与别人的正常交流。

其实,开口说话,并非难事,作为父母要经常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使孩子摆脱紧张的情绪,让说话变得轻松自如。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克服紧张的心理呢?

1教孩子学会正视自己。

很多孩子自己本身都不清楚为什么一开口说话就紧张、心跳加速。父母要做的就是让孩子明白地问自己,到底在怕什么,让他们学会正视自己。然后,家长再告诉他们自己摆脱紧张之后所带来的好处。比如,孩子由于胆怯不敢问路时,家长就要告诉他们,如果不能摆脱自己的紧张情绪,羞于开口的话,你永远也找不到正确的路。

2告诉孩子把紧张的心理说出来。

当孩子在同别人交谈时,心理往往会产生胆怯、恐惧、紧张等消极情绪。家长就要告诉孩子,当面对这种情况时,不要把这种紧张的感觉窝在心里,不妨将这种感受说出来,比如:“我紧张死了,心里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连舌头好像也不听我使唤了。”当孩子说出自己的胆怯后,他的情绪就会慢慢趋于平静,语言表达就能够流畅起来。

3不要什么事情都为孩子做主。

现在有些父母或爷爷奶奶,总是担心孩子受到伤害,因此所有的事情都由自己做主。久而久之,孩子的生活圈子总是那么小,所以,他也不敢说话,总想着依赖父母。

李刚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他是家里的“独苗”,所以,爷爷奶奶就很宠着他,甚至连幼儿园都没让他去,生怕他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欺负。

李刚渐渐到了3岁,一天,他在楼下的小花园里看到了一个叔叔手里拿着乒乓球。他很想玩,但是自己却迈不开步子,因为他非常害怕。这个时候,叔叔看到了他,走过来摸着他的头说:“小朋友,你是不是想玩乒乓球呀?”

直到这个时候,李刚依旧不敢开口说话。他叫了几声“爷爷”,但爷爷正和一群人聊天,根本没有听到他的声音。李刚心里又着急又难过,嘴里一个劲儿叫着爷爷,最后在叔叔的面前大哭了起来。

李刚这样,相信每一个家长都不会喜欢。所以,想让孩子大胆地说话,那么,就请父母和家人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这样,才是培养孩子良好口才的关键方式。

4让孩子学会自我暗示法。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家长要教孩子用自我暗示法突破这种开头难的阻力。比如,每到陌生的场合,自己感到紧张时,可用自我暗示法来暗示自己“不要紧张,没关系,勇敢一点”,或者采取深呼吸的方法,既可以提神,又可以为自己“打气”。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努力镇静情绪,当他们摆脱掉紧张的时候,心理压力也就得到了缓解,从而能做到说起话来轻松自如。

5鼓励交往很重要。

只有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孩子的口才才能得到锻炼。父母要鼓励孩子积极与同学、伙伴交往,在家人面前多讲话,慢慢地,孩子接触的人多了,讲话也就会自然起来。

归根结底,想要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父母的培养和教育是关键。给予孩子良好的语言环境,帮助孩子摆脱紧张情绪的困扰,缓解其心理压力,树立自信心,提升勇气,去除心理上的消极意识,这样,孩子说话时才能脱口而出。

养成一个稳重的性格

诚然,孩子年龄尚小,因此会表现得比较爱说话、能说会道。但是,有些父母会认为,这样就是孩子的口才好。其实,这样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孩子不分场合地说话,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人来疯”甚至是“多动症”造成的,可以说,这和好口才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如果孩子总是话多,那么就有可能遭到他人的反感,久而久之,就没人想和他说话了。

蔡先生这段时间很苦恼,这份苦恼,就是由儿子小涛带来的。

小涛出生后,学会说话相对比较晚,3岁半以后,吐字还算清晰。后来蔡先生逐渐发现,儿子一个人玩耍时总是自言自语,甚至还喜欢给玩具娃娃讲故事。起初他和妻子感觉很欣慰、很自豪,认为这是孩子锻炼口才的最佳方式。

可是到了今年,小涛已经5岁多了,却让他们反而越来越担心,儿子爱说话成了毛病,老惹家里人对他产生厌烦。就连幼儿园老师都反映说,小涛上课时爱说话,以至于牵连其他小朋友也跟着犯错误,由于屡禁不止,老师希望家长予以配合引导,让儿子发挥其所长。

可是不管蔡先生和妻子如何努力,小涛爱说话的毛病还是没法扭转。蔡先生不止一次对同事说,只要儿子走进门,脱鞋、看电视、吃饭、看图画书等,凡是映入他眼球的事,不是提问题,就是浮想联翩。一次坐公交车竟然和司机聊天聊得不下车,不停地向司机问东问西,害得司机差点出了意外。全家人都很担心,小涛将来成为一个只会动嘴皮的“废物”。

其实,孩子爱说话,只要在正常范围内,那么家人就不必多担心。但是如果像小涛这样,那么父母就必须注意了,这和好口才完全是两码事。

那么,孩子为何如此爱说话?归根结底,是因为孩子没有一个稳重的性格。具体就口才方面而言,孩子想拥有好口才,那么就必须学会倾听,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叫会说话。

所以,父母一定要培养孩子,养成一个稳重的性格。要让孩子明白,和别人说话是为了交流,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别人说话或表达思想时,要让孩子耐心倾听,并且不会因为对方的想法荒唐而嘲笑对方,这是与人相处过程中对别人最起码的尊重。只有让孩子懂得了这个道理,孩子的口才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除此之外,有些孩子爱说话,是为了揭露别人的短处、说明自己的优秀。这个时候,父母还要告诉孩子,说话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而不是要找出别人的缺点,所以倾听别人的时候不要有意去找别人的漏洞。这就是让孩子在倾听的时候心平气和一点,并面带微笑正视对方,伴随着对方的说话,不断地作出回应,这样才能让别人说得愉快。孩子听到的信息更多,知道该说什么,这样,谈话也就更顺畅了。

那么,父母具体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拥有一个稳重的性格?

1进行一些倾听的动态训练。

听写训练:你跟孩子说一段话,让孩子把这段话写出来。先让孩子听正常语速的话,不宜随意减慢语速;随后重复一遍,可以适当停顿;最后再以较快的速度重复一遍,让孩子自己检查修正。

听后复述训练:给孩子讲故事,在讲之前向他提出要求,必须在听过若干遍之后,由他复述一遍,讲出来给你听,并鼓励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整复述故事。

听问训练:要求孩子学会倾听问题和要求。比如,爸爸问儿子几个问题,之后让儿子复述这些问题,以判断孩子是否认真倾听,以培养孩子倾听时的专注度。

2要营造良好的倾听环境和氛围。

在你和孩子交谈的时候,尽量选择安静的环境。如果是在家里,那就要尽量将电视、收音机等音量调低或关掉,给孩子一个无干扰的环境。如果当你和孩子交谈的时候,孩子很兴奋,你可以给孩子几分钟的调节时间,让孩子定下神来。跟孩子说话时要尽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等孩子来到你面前看着你的时候再说,或者你走到孩子身边慢慢说。聆听时,告诉孩子必须看着对方的眼睛,因为人们喜欢通过对方的眼神来判断他是否在聆听。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和孩子交谈,会使孩子逐渐养成倾听的习惯。

3相机诱导。

家长要利用一切可以用来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机会,对孩子加以启发和诱导,特别要注意运用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事情来教育孩子,使孩子受到启迪和提高。例如,爸爸妈妈带孩子上街玩,看到了别的孩子在其父母和别人讲话时插在中间吵个不休而受到批评,就可以问自己的孩子:“刚才那个孩子做得对不对?为什么?你喜欢他吗?”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

4教给孩子一些倾听的具体要求。

比如,告诉孩子倾听时要专心,不能想着别的事情;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再发表自己的看法;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可以让孩子记下来,在对方发言之后再指出来,并表达自己的想法;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再学会虚心接受,并采纳别人观点中好的部分。

通过这些训练,孩子就会明白,到底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该听,这样,轮到他自己说话时,别人才愿意聆听他的描述。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行为,孩子的口才不仅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出一个稳重的性格,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