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24535000000015

第15章 影视艺术(1)

电影的诞生

电影的前身是活动照相。1878年,美国摄影师梅勃里奇为证实马在奔跑时四蹄同时离地面,他用40架照相机在相等间距下拍摄马奔跑时的照片。1880年,当他将这些连拍的照片在幻灯机上放映时,原来静止的一张张照片,变为一匹马快速奔跑的活动画面。

1888年,法国生理学家玛莱首次研制成功“摄影枪”,他将感光药膜涂在可转动拍摄的纸条上,将海鸥飞翔、动物奔跑等拍成了连续照片。

188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视镜”。这种视镜像一只大柜子,上面装有放大镜,里面是十多米长的凿孔胶片,首尾衔接,绕在一组小滑轮上。马达开动后,胶片以每秒46格的速度移动,循环放映,这就是现代电影机的雏形。不久,法国里昂照相器材厂厂主卢米埃尔兄弟将爱迪生的“电影视镜”改造成“连续视影机”,制成了当时最完善的活动电影机。这种电影机,既能拍摄,又能放映,还能洗印,功能完备。它以每秒16格的速度拍摄、放映,还能将影片图像映射于银幕。

1895年3月22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科技大会上,首次放映了他们摄制的《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12月28日,该影片公映,这一天也成为电影的诞辰日。

电影科技原理:电影是近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它综合运用了电学、光学、声学、化学等多方面的科技成果,为人类创造出另一个前所未有的人类世界。

电影艺术应用的科技原理是“视觉暂留”。“视觉暂留”,一种从人类有视觉时就存在的现象,如在黑暗中将一根点燃的火柴快速划一圈,就会看到一个完整光圈。现代科学发现:视像从眼前消失后,仍将在视网膜上保留0.1~0.4秒左右。电影依据经精确测定的“视觉暂留”原理,创造出了活动画面。经多次试验,现代电影以每秒钟24个画格的速度进行拍摄和放映,每个画格在观众眼前停留132秒。这样,电影胶片上一系列原本不动的连续画面经放映后,就成为活动的影像。

近代照相术的发明,为电影技术打下了直接的基础。电影也必须先“照相”--摄影。只是这种“照相”是以一定速度将连续影像拍摄到胶片上,而且电影胶片可经过剪接技术处理,并按一定速度连续放映,从而产生活动的画面。

从黑白到彩色:大自然色彩缤纷,人们现在看到的影视片多数是还原出大自然本色的彩色片,生动、逼真。然而在电影诞生初期的几十年里,只有黑白片。爱森斯坦拍摄的《战舰波将金号》,为让“黑旗”变为红旗,以手工涂色方式,给影片逐格涂上红色。1865年,奥地利人科伦和朗松纳特男爵利用三种不同底片拍彩色照片,被认为是彩色电影的前身。1935年,美国导演罗本·马莫里安拍摄了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浮华世家》。

不久,德国生产出35毫米的多层乳剂彩色胶片,该胶片能在一条胶片上印制出供放映用的彩色胶片,又能复制光学声带,从而解决了彩色影片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此后,彩色影片得到推广。

黑白影片在层次上变化丰富,仍不失为一种艺术,所以现在依旧有导演在拍黑白片。

从无声到有声:早期的电影,没有声音,观众只能看到活动画面及人物讲话时开合的嘴,却听不到说话声。这个阶段的电影被称为“默片时代”,电影的这一时期经历了约30年时间。

无声电影在艺术上力求更佳,它不靠语言--台词,而靠动作、靠画面--电影语言取胜。无声电影仅凭动作、画面,就可叙述完整的故事,刻画活生生的人物,表现深刻的主题,风格或优美或壮美。无声电影很少有戏剧因素,更合乎电影本性,更像纯粹的电影,它拥有有声电影无法取代的魁力。

无声影片时期,卓别林的《淘金记》、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普多夫金的《母亲》等,都具有极高艺术价值。无声电影获得“伟大的哑巴”的美誉,但电影无声终究削弱了环境的真实气氛和艺术美的和谐统一。无声片在圆满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后,观众渴望电影艺术能同时满足他们的听觉美感要求,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终于使这一要求得以实现。

光电管的出现开启了有声电影时代。第一部有声片是1927年10月放映的好莱坞拍摄的《爵士歌王》,该影片同时拥有音响、对白、音乐和歌唱,它的出现标志着电影这门新兴的现代艺术具备了画面、声音两种造型手段,趋于成熟。

小知识

电影艺术的构成

电影可实现时空的自由转换,它通过间接的活人--变为影像的演员呈现给观众。电影还可通过各种特技创造出戏剧舞台上难以刻画的场面。

电影艺术的构成,通常首先要有电影文学剧本,然后由导演根据文学剧本创作出分镜头剧本。按分镜头剧本拍摄出来的电影,包括在导演构思、导演艺术统帅下的表演艺术,以及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艺术成分和表现手法,其中演员的表演占主要地位。

电影艺术利用了先进的科技成果,同时综合各种艺术成分及表现手法,因此电影艺术具有丰富强大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电影风格

艺术家由于其生活经历、立场观点、艺术素养、个性特征的不同,在处理题材、驾驭体裁、描绘形象,以及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上,必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光彩,集中体现在作品内容与形式各要素上,就形成各具特色的风格。

电影(包括某些电视剧)风格主要通过编剧、导演和摄影体现,尤其通过导演的个人风格来完成。

纪实风格:纪实风格的影片强调逼真性而摒弃假定性,少用人为强化的冲突和情节,最好按生活原型“纪实”。电影艺术家多用这种风格处理重大历史题材及人物传记,使史诗题材富含纪实性,令观众信服。纪实风格的影片,常采取在扮演镜头中穿插纪录片镜头的方式,或以彩色和黑白相区别的方法,或使彩色镜头“老化”,以引起“历史回忆”的方法拍摄。

重要镜头常在历史现场拍实景,避免对历史人物的神化、丑化,甚至用特型演员扮演近现代历史人物。非历史题材的纪实风格片,尊重生活原形,并按原形构建作品,使作品的叙述方式尽量显示生活的本来痕迹,结构一般多层而分散。

情节方面力求非戏剧化,对人物和矛盾的复杂关系不人为雕饰,如同未经艺术铺排,如同生活一样自然。它追求反映生活本身存在的“戏剧性”,重视生活细节的真实描写。技术上采取拼帖法、长镜头、无技巧剪编等。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作品《罗马十一时》、《偷自行车的人》和中国的《见习律师》、《开国大典》等都是这类风格的影片。

溶合风格:溶合风格即把几种不同的风格溶合为一种风格。在传统的戏剧分类中,正剧、喜剧、悲剧的风格样式历来泾渭分明,而实际生活却是复杂多样的。艺术家为了反映真实生活,有的在严肃的正剧中渗入喜剧的幽默和讽刺;有的又在喜剧中渗入悲剧的痛苦与哀伤;还有的甚至把悲剧、喜剧、闹剧、打斗等杂糅在一起,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卓别林的影片就是悲喜交集的严肃作品。

共现风格:过去,电影拍摄风格分“戏剧式电影”,如《于无声处》、《陈毅市长》、《茶馆》等;“诗的电影”,如美国片《黑马》、法国片《红汽球》等;“散文电影”,如《苦恼人的笑》、《巴山夜雨》、《乡情》等;“史诗性电影”,如《列宁在一九一八》、《从奴隶到将军》、《南昌起义》等;以及绘画式电影、小说式电影等。

共现风格,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前出现在前苏联电影文学的一种新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其反映形式也必然随之变化。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已从初级综合走向高级综合,因此,电影在综合各种风格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共现风格”,以便更全面、更真实地反映生活。共现风格的特点是采取多线索、多层次、多角度结构,艺术概括复杂、广阔,形象的发展也是多侧面的,容量比过去扩大了。共现风格的代表作品有《恋人曲》、《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

绘画风格:绘画风格,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电影风格,强调挖掘镜头内的丰富表现力,注重镜头结构、场面调度、影调、照明、色彩变化及各种新摄影法,而且爱用长镜头。绘画风格讲究纯观赏性、造型的图解性,力求以纯画面的、风格化的静态形象表达影片内容,并以此与戏剧化电影相对立。代表作品有瑞典影片《梦幻世界》、捷克影片《非凡的埃玛》、前苏联影片《画家苏里柯夫》等。

电视风格: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该风格要求极高的逼真性,甚至采取“隐藏摄影法”;多用采访片、报导片形式,或近似活的新闻特写;强调及时性,多拍最新题材,播送、放映力求迅速;提倡多集片形式,每集不宜过长,以便与电视的多节目性相协调。如日本片《铁臂阿童木》、英国片《大卫·科波菲尔》、朝鲜片《无名英雄》等。

电影流派

电影流派主要由同一社会条件下思想倾向及艺术观点相近的编导以相近风格创作而逐渐形成,也可由一群志同道合者自觉结合、公开标榜共同的电影主张,并照此创作而形成。

美国好莱坞电影:好莱坞,美国影城,驰名全世界。它制作的《魂断蓝桥》、《罗马假日》、《关山飞渡》、《克莱默夫妇》等大批优秀影片在世界影坛上独领风骚,拥有无数观众。因此,好莱坞也被誉为“梦幻工厂”。

二战前,好莱坞影片在思想内容上往往逃避社会现实生活,缺乏思想深度,但在艺术上精美考究,常采用舒展流畅、循序渐进的叙事手法和戏剧性结构方式。这期间,好莱坞生产了别具特色的警匪片、牛仔片及喜剧片、科幻片等。这些影片多不是通常说的“艺术片”,而是极具娱乐性的“娱乐片”。当然,这些娱乐片也寓教于乐,如其中的西部牛仔片,通常塑造正义、勇敢的牛仔形象,歌颂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主义精神,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性。

20世纪60年代以后,好莱坞的电影品种和风格发生某些变化,如现实主义传统的恢复和发展,及在对艺术的新追求、新探索。现实主义影片《克莱默夫妇》、《金色池塘》等,把镜头对准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和内心世界,并从中反映出某些尖锐的社会问题。这类影片不粉饰、不雕琢,强调和突出纪实性,追求朴素自然的风格,真实深刻地反映生活,表现人们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使人的生命焕发出壮美的光彩。

但好莱坞电影的主流仍是商业化的娱乐片。这些娱乐片色彩缤纷,光怪陆离,满足了各层次观众的欣赏要求,其中最流行的影片类型是科幻片、恐怖片、西部片、警匪片等。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顺应二战后的新形势而产生的。二战战败国意大利,战后社会动乱,人民挣扎于贫困和绝望之中。这时,意大利电影艺术家将其艺术目光从形式主义转到现实主义,竭力反映意大利人民的现实生活,创作了一批著名的新现实主义电影。这股清新蓬勃的电影潮流,影响深远,至今被许多进步电影艺术家奉为标杆。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注意表现日常生活和普通小人物的命运,强调纪实性,反对矫饰,排斥戏剧性因素,追求朴实自然的艺术风格,靠真实情感打动观众,并以此刺激观众思索生活、改变命运。

如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罗马十一点》,故事梗概是:某公司要招聘一名打字员,因失业问题严重,前来应聘的达上千人。天刚亮就有人在排队等候,之后,陆续到达的妇女挤满楼梯,你推我搡,破楼梯突然坍塌,将这些妇女被压在石头下。影片着重从不同侧面描写了十个不同命运的妇女,反映当时意大利社会的贫困、动乱和腐朽。影片结尾新颖别致,余韵悠长:惨案过后第二天,一个幸存者一大早又来排队,因为打字员空缺仍存在。该影片并无任何曲折离奇的戏剧性情节,只是按生活本身的“日常性”加以表现。

新现实主义电影打破传统的明星制,大胆起用非职业演员扮演角色,从而给新现实主义电影带来充满活力的新面孔,使电影更具写实性、更具生活化,如《偷自行车的人》的主演,就是一个现实活中的失业人。

新现实主义电影强调纪实性,影片几乎全用实景拍摄,导演鼓励摄影师扛上摄影机到街头拍片子。这类影片通常无完整的剧本,只有故事梗概或剧本大纲,对话也是即兴式的。另外,新现实主义电影主张画面应以生活的本来面目呈现,不强调蒙太奇的主观性。

法国的“新浪潮”及现代派电影:20世纪50年代末,法国兴起“新浪潮”电影,新浪潮电影反对传统艺术表现手法,强调生活化和纪实性,有的还带有现代派艺术的荒诞性和精神分析特点。

如《四百下》(《胡作非为》),“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作品,它着力表现一个失去家庭温暖的孩子逃学、撒谎、闲逛等一系列不含戏剧冲突的日常生活琐事,全片大部分镜头在现场用实景拍摄,造成一种自然的“生活流”。

“新浪潮”电影用意识流手法揭示人的潜意识,它往往自由转换时空,使时空错位的电影画面成为一种人的潜意识的外化。如被视为电影史上的一颗“原子弹”的《广岛之恋》,大幅度自由运用镜头,电影画面一会儿是40年代,一会儿又回到50年代;一会儿是日本的广岛,一会儿又回到法国的德寇占领区。用对白和音乐将过去和当前两种场景穿插在一起。在法国的地窖里,出现的是日本酒吧间的音乐;在日本又出现法国音乐。影片通过“时空错位”的表现手法,着力揭示、渲染人物心灵深处通常难以显露和表现出来的潜意识。

“新浪潮”影片和现代派电影,有的独具特色,别开生面;有的则晦涩难懂,甚至令人不知所云。有的导演往往只顾表现个人风格,忽略影片内容。如《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这部现代派电影,无故事情节,无人物姓名,只用X、Y代替。电影《蚀》也类此状。

电影放映形式

当代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为电影在外在形式上向宽银幕、环形银幕、全景电影、立体电影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宽银幕、遮幅电影:普通银幕的高宽比为1:1.38,表现宏大场面时显得不够广阔,于是人们研制出高宽比为1:2.55的宽银幕,比普通银幕宽近一倍,其视野宽广、真实感强。最初的宽银幕影片拍摄起来过于复杂、成本高。

1953年,变形镜头问世,它能将景物按1:2的比例横向压缩,再经过“还影物镜”,使形象恢复原状。以后又有人尝试在摄影机和放映机的片窗上安装特制框格,压缩画面高度以改变高宽比例,这即是人们看到的具有宽银幕效果的“遮幅式影片”。

穹幕电影: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北京大栅栏出现一座幕似穹庐的半球形大银幕电影,观众被包围在中间,看到的影像也呈半球形,如在苍穹中,观众的四方都是银幕,伴有立体声环音效果。这就是穹幕电影。

世界第二大穹幕影院--中国科学技术馆天幕影院,于1994年5月在北京落成,其银幕直径达27米,含500个座席,观众可置身于超人眼视觉的电影景观中,领略壮观的艺术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