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尔德客气地拒绝了。
汉斯仍然很客气地与他商量:“要不我给你很多钱,你把你的技术转让给我。”
菲尔德还是摇摇头,说:“我的梦想就是研制出一款世界上最好的手表,你还是走吧。”
汉斯心中一惊,“居然还有人和我的梦想一样。”于是汉斯将菲尔德的住处打量了一番,便离开了。
回到公司后打听到,菲尔德在研究手表的同时,还编织一些草帽维持生计,于是便吩咐秘书:“到菲尔德那里订批草帽来。”
秘书不明白地问道:“我们是生产表的公司,要草帽做什么?”
“如果一个过得很苦的人有一顶草帽可以维持他的生计的话,你觉得他是选草帽还是选自己研制的手表呢?”汉斯笑着回答。
菲尔德在收到草帽的订单后,将手表的研制放到了一边,心想:“这样我就有足够的资金去研制世界上最好的手表了。”于是就忙着编织草帽去了。
汉斯·威尔斯多夫为自己尽快研制出手表赢得了注册和上市的时间,他给那款有着防水和自动功能的手表取名为“劳力士”。
当劳力士手表快速占领整个市场的时候,菲尔德将编好的草帽送了过来,汉斯对他说:“你还是抵不住诱惑,最终导致失败了。”
菲尔德后悔得要命,心想:“当时,要是自己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不起贪念,今天说不定成功的就是我啊。”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是中国人对故事中这类现象的精辟概括。“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其实是不可分割的,“做正确的事”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正确地做事”的支持,再正确的事也永远无法实现。
镜子的用处
灿灿昨天接到一个电话,要她去应聘一家大公司的秘书。她在电梯里遇到一位年轻的小姐对着镜子描眉画眼,心里感到很不舒服。
回来的路上她一直在想:为什么在电梯里装有镜子呢?她想来想去就是不明白,于是就到那个公司去询问。前台小姐看到有位身体有缺陷的老人在等电梯,便对她说:“你和那位老人一起去乘坐一次电梯就明白了。”
灿灿半信半疑地跟了进去,这个老人的轮椅占地很大,他进去以后很难转过身来。灿灿在一旁看着,她心想:“我得留意着这位老人要去哪一层,注意提醒他,别让他坐过了。”
就在电梯开门的时候,灿灿刚想帮那个老人,那个老人像是长了后眼一样,自己摇着轮椅出去了。灿灿纳闷地追了出去:“请您稍等一下,您是怎么知道这就是您要到的那层啊?”老人微笑地回答道:“电梯里设置的镜子帮助了我们。”
这时,灿灿才明白电梯里面装镜子的真正用意。
人们在考虑事情时,习惯于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然而这往往并非事实的全部,事实和我们对它的解释是两回事。而经营企业,最重要的是事实与市场对经营的解释,而不是经营者的解释。
光明的思维
美国有家鞋厂的老板很头疼,最近生产大于销售,生意很不好做。
于是,他决定到海外去开拓市场。
最后,他把目光定在了非洲。
营销总监带着一帮人去考察,不久以后,发来传真:这哪里有什么市场啊,个个都光着脚丫,谁穿不就成怪物了吗?
老板没有死心,他将希望托付给技术总监。一个星期过去了,技术总监对老板说:“这是个好机会啊,市场很大,值得我们去开发。”
老板心中高兴,便委派他为分公司的经理,去开发非洲市场。
一年以后,非洲的公司营业额增长得很快,他们为公司创造了很多价值。
老板对营销总监说:“你可以回家了,以后都不用来了。”
营销总监疑惑地问:“这是怎么回事?”
老板说:“当初,我差点相信了你的一面之词,如今,把你留在身边,看了也是心痛。”
营销总监就这样被开除了。
所谓“机遇”和“粪土”,全看我们是不是能用“光明思维”去看待,从表面的沙漠中看到地下的油田。另一方面,作为老板,在关键决策问题上,为慎重起见,要通过双向思维决策,万万不可偏听偏信。最好通过对立意见争辩论证,再作定夺。
犹豫与后悔
“你们答应我吧,我就要嫁给他。”在印度一家客厅里传来这样的话。
这位女子中意的人是印度一位出名的哲学家,为人和善,长得也很帅气,不知道有多少女子被他所迷倒。
女子冲破家人的阻拦,敲开了哲学家的门,哲学家被眼前的女孩迷住了。
女孩说:“我们结婚吧!我相信我将是你最中意的伴侣,错过我,你会后悔一生的,好吗?”
哲学家被这女孩吓到了,他缓过神说:“你让我考虑考虑吧。”
于是,他一直都在考虑这个问题,他用自己辩证的论述方法将结婚与不结婚的好坏都分列出来,看来看去,还是难做决断。
考虑了十年后,他决定尝试一种新的生活,于是到女子家里求婚。
哲学家问道:“请问,您女儿在家吗,我就是那个她要嫁的人。”
女子的父亲生气地说:“你脑子是不是坏了。我女儿都有三个儿女了,嫁给你吗?胡说。”便把他赶了出来。
哲学家心想:是不是弄错了,说不定是他的小女儿呢!便又敲门。
这次他被更凶地骂了出来。
哲学家走在路上差点崩溃了,他没有想到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消耗了他整整十年的时间,光阴全都浪费了。
在临死前,他将自己所有的着作丢入火堆里烧掉了。
他最后给人们留下一句话:前半生不犹豫,后半生不后悔。
面对人生,既要有当机立断的决心,更要有永不后悔的气魄!
人在面临抉择而无法取舍的时候,应该选择自己尚未经历过的那一个,所有的测验是测验你面对抉择的判断力。
空中飞蛙
池塘里的小青蛙很调皮,总趁妈妈不在的时候惹出很多事,经常被妈妈揍得眼泪汪汪的。
在池塘的对面有座很高的山,小青蛙就看着那座山慢慢地长大了。它从小就想:“在那么高的山上是什么感觉呢?”
于是,它偷偷跑出了池塘,走到山前。它才发现不是山越长越小,而是自己与山顶的距离太遥远了。
它背着吃的喝的很费力地爬到了山顶。
它看着山下的美景,身上的酸痛很快就消失了。它还远远地看到了从小居住的池塘,池塘看起来是那么的渺小。
待吃饱喝足打算下山的时候,它立刻感觉到头晕目眩。山坡太陡了,小青蛙现在才意识到:上山容易,下山难啊。
它坐在山顶上哭了起来:“妈妈,我要回家。我想回家。”
在空中盘旋的鹰听到哭声过来安慰它:“好了,别哭了,告诉我是怎么回事?”
小青蛙抽了抽鼻子说:“我不敢下山了。天都这么黑了,妈妈肯定着急了,我想回家,回家。”
鹰说:“这个好办,我背上你,告诉我你家在哪里,我把你送回去。”
小青蛙手指着池塘,哽咽着。
鹰笑呵呵地把小青蛙送了回去。
小青蛙把自己的经历讲给朋友听,事情传着传着就变了,都说它是会飞的神青蛙。
渐渐地,小青蛙也经不住吹捧,在谣言中飘飘欲仙,真的以为自己能飞。
于是,它再一次爬上山顶,一跃而下。
它再也没能回到家里见妈妈。
纵观中国的历史,前人留下的经验数不胜数。《孙子兵法》、《史记》、《资治通鉴》等均记载着前人无穷的智慧,为后人留下许多的宝贵财富。现代企业中的管理者们频频借鉴其中的精华用于管理中,也有很多人因此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然而,这些并不能代表个人的智慧。
不同的选择
一条毛毛虫,有一天爬呀爬呀过了山河,终于来到一棵苹果树下。它并不知道这是一棵苹果树,也不知树上长满了红红的苹果。它看到同伴们往上爬时,就跟着往上爬,没有目的,不知终点,更不知生为何求、死为何所。
它的最后结局呢?也许找到了一只大苹果,幸福地过了一生;也可能在树叶中迷了路,颠沛流离糊涂一生。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大部分毛毛虫都是这样活着的,不懂得什么是烦恼,什么是生命的意义,倒也轻松许多。
有一天,第二条毛毛虫也爬到了苹果树下。它知道这是一棵苹果树,也确定它的“虫生目标”就是找到一棵大苹果。问题是……它并不知道大苹果会长在什么地方,但它猜想:大苹果应该长在大枝叶上吧!于是,它就慢慢地往上爬,遇到分支的时候,就选择较粗的树枝继续爬。
当然在这个毛毛虫社会中,也存在考试制度。如果有许多毛毛虫同时选择同一个分支,就需要通过考试来决定谁有资格通过大树枝。幸运的是,这条毛毛虫一路过关斩将,每次都能选上最好的树枝,最后它从一枝名为“大学”的树枝上,找到了一只大苹果。不过,它发现这只大苹果并不是树上最大的,顶多只能称是局部最大。因为在它的上面还有一只更大的苹果,号称“老板”,是由另一条毛毛虫爬过一根名为“创业”的树枝才找到的。
令它泄气的是,这个创业分支是它当年不屑于爬的一棵细小的树枝。
接着,第三条毛毛虫也来到了树下,这条毛毛虫相当难得,小小年纪,却自己研制了一副望远镜。在还未开始爬时,它就先利用望远镜搜寻一番,找到了一只超大苹果。同时,它发觉当从下往上找路时,会遇到很多分支,有各种不同的爬法;若从上往下找路时,却只有一种爬法。
它很细心地从苹果的位置,由上往下反推至目前所处的位置,记下这条确定的路径。于是,它开始往上爬,遇到分支时,一点也不慌张,因为它知道该往哪条路走,不必跟一大堆毛毛虫去挤破头。譬如说,如果它的目标是一个名叫“教授”的苹果,那应该爬“升学”这条路;如果目标是一个名叫“老板”的苹果,那应该爬“创业”这支分枝;如果目标是一个名叫“政客”的苹果,也许早就该选“厚黑之道”这条路。
最后,这条毛毛虫应该有一个很好的结局,因为它已具备了先觉的条件。但也许会有一些意外的结局出现,因为毛毛虫的爬行相当缓慢,从预定苹果抵达目标,需要一段时间。当它抵达时,也许苹果已被别的毛毛虫捷足先登,也许苹果已熟透而烂掉了。
第四条毛毛虫可不是一只普通的虫,因为它具有先知先觉的能力。它不仅知道自己要何种苹果,更知道未来的苹果将如何成长。因此当它带着那“先觉”的望远镜时,它的目标并不是一只大苹果,而是一芽含苞待放的苹果花。它计算着自己的时程,并估计抵达时,这朵花正好长成一只成熟的大苹果,而且它将是第一个钻入大苹果的虫。
果不其然,它获得了所应得到的,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第五条毛毛虫……
毛毛虫的故事本来应该到此结束了。因为所有故事的结局都必须是正面的且富有教育意义。但仍有不少读者好奇地问:第五条毛毛虫到底怎么样了?
其实它什么也没做,就在树下躺着纳凉,而一只只大苹果从天而降。因为树上某一大片树枝早就被它的家族占领了。它的爷爷、爸爸、哥哥们盘踞在某一树干上,禁止其他的毛毛虫进入,等苹果成熟时,就一颗颗地丢给底下的子孙们捡食。
如果你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可不要妄想捡到大苹果,因为这样做反而会被砸死的。
鹰的悲剧
鹰王和鹰后从遥远的地方飞到远离人类的森林。它们打算在密林深处定居下来,于是就挑选了一棵又高又大、枝繁叶茂的橡树,在最高的一根树枝上开始筑巢,准备夏天在这儿孵养后代。
鼹鼠听到这个消息,大着胆子向鹰王提出警告:“这棵橡树可不是安全的住所,它的根几乎烂光了,随时都有倾倒的危险。你们最好不要在这儿筑巢。”
嘿,这真是咄咄怪事!老鹰还需要鼹鼠来提醒?你们这些躲在洞里的家伙,难道否认老鹰的眼睛的锐利吗?鼹鼠是什么东西,竟然胆敢跑出来干涉鸟大王的事情?
鹰王根本瞧不起鼹鼠的劝告,立刻动手筑巢,并且当天就把全家搬了进去。不久,鹰后孵出了一窝可爱的小家伙。
一天早晨,正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外出打猎的鹰王带着丰盛的早餐飞回家来。然而,那棵橡树已经倾倒了,它的鹰后和子女都已经摔死了。
看见眼前的情景,鹰王悲痛不已,它放声大哭道:“我多么不幸啊!我把最好的忠告当成了耳边风,所以,命运就给予我这样严厉的惩罚。我从来不曾料到,一只鼹鼠的警告竟会是这样准确,真是怪事!真是怪事!”
“轻视从下面来的忠告是愚蠢的,”谦恭的鼹鼠答道,“你想一想,我就在地底下打洞,和树根十分接近,树根是好是坏,有谁还会比我知道得更清楚呢?”
来自最基层的意见与建议价值最高,因为那是实事求是的真知灼见。在一些企业的管理实践中,一线员工的建议往往到不了总裁那里,尽管总裁很想听到一线的意见,尽管员工的意见非常好,原因在哪里?在于等级森严的企业管理制度,自下而上一级级地汇报导致了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失真”,越级汇报工作一直被视为“大忌”。这样,管理层与基层员工就被“隔离”起来,决策自然难免失误。
无序的音乐
淘气的小猴子,纠缠不清的山羊、驴子和笨手笨脚的熊,准备搞一个伟大的四重奏。它们搞到了乐谱、中提琴、小提琴和两只大提琴,就坐在一棵菩提树下的草地上,想让它们的艺术风靡全世界。它们咿咿呀呀地拉着琴,乱糟糟地一阵吵闹,天哪,不晓得它们奏出的是什么!“停上吧,兄弟们,等一下,”小猴子说道,“像这样是奏不好的,你们连位子也没有坐对!大熊,你拉的是大提琴,该坐在中提琴的对面。第一把提琴呢,该坐在第二把提琴的对面。这样一来,你瞧着吧,我们就能奏出截然不同的音乐,叫山岭和树林都喜欢得跳起舞来。”
它们调整了位置,重新演奏起来,然而怎么也演奏不好。“嗨,停一停,”驴子说道,“我可找到窍门了!我相信坐成一排就好了。”
它们按照驴子的办法坐成一排。可是管用吗?不管用。不但不管用,而且杂乱得一塌糊涂。于是,它们对怎样坐以及为什么这样坐争吵得更加厉害。
吵闹的声音招来了一只夜莺。大家就向它请教演奏的窍门。“请你耐心教导我们,”它们说,“我们正在搞一个四重奏,一点儿也搞不出名堂。我们有乐谱、有乐器,只要你告诉我们怎样坐就行了!”“要把四重奏搞得得心应手,你们必须懂得演奏的技术,”夜莺答道,“光知道怎样坐是不够的。再说呢,我的朋友们,你们的听觉也太不高明了。换个坐法也罢,换个提琴也罢,说到底你们不是搞室内音乐的。”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四重奏什么都准备好了,可就是没有一个懂音乐会弹奏,当然也就奏不出动听的四重奏。要奏出企业项目管理的“四重奏”,一定要选用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内行”并赋予重任,不能搞如同空中楼阁似的花架子。否则,费尽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只落个一事无成、贻笑大方。
失近得远
春秋时,鲁国的宓子贱担任单父的地方官。齐国的军队有一次要攻打鲁国,而齐军的行军路线必须经过单父城。
城中的百姓们听到消息后对宓子贱说:“麦子已经成熟,迟早要收割。如今齐国军队突然要行军到此,恐怕来不及做到每个人自己收割自己种的麦子,请你让我们一起出城收割麦子,这样既可以收割到自己的粮食,又不会被齐国人抢收麦子,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