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必读的508篇经典管理故事
24552300000009

第9章 魅力篇(9)

狮子不知道,人际关系需要有一个适度的距离:太远了就会互相疏远,太近了就会不自在。精明的管理者会恰当地处理好骨干员工以及基层普通员工的关系,他们重用核心人员、骨干人员,但不会过分亲密;对于基层人员,找出机会和时间与他们拉近关系,鼓励他们、关心他们、感谢他们,和不同的人员保持“适度距离”将有助于整个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平衡。

借他人之长

唐朝的王绪是翰林院棋院的招待,也是当时有名的棋手。据传王绪在下棋技艺学成以后,有一段时间竟认为自己棋艺独步,笑傲天下。

有一次他游览京城,住在旅店里。晚上熄灭蜡烛后,他听店主老妇人隔墙招呼她的儿媳妇说:“这么好的夜晚,时间难消遣,下一局棋吧。”

儿媳妇说:“好啊,反正也没有别的事情。”

于是她们就开始下起了棋,王绪只听见老妇人说:“我在第几道下子。”

儿媳妇说:“我也在第几道下子。”她们一起下了很久,最后老妇人说:“你输了。”

儿媳妇说:“这一局是你输了,并不是我输了呀!”

王绪暗暗记下她们下棋的步骤,第二天照着次序重新摆出那盘棋的棋局,她们下棋用意之深,布局之妙,都令王绪自叹不如。

从此王绪悟出艺无止境的道理,把先前自认为下棋天下第一的想法抛弃得无影无踪。

领导者都是一些在某个领域有所专长、有所成就的人,能否像王绪那样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自觉地把自己放在一个虚心学习的小学生位置,对今后能否取得新的成功是非常必要的。常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师”。只有不断地从别人那里汲取长处,充实自身,才有发展后劲,这是被古往今来无数事实所证明了的道理。

找自己

很久以前有一个寺庙,庙里的禅师门下有300弟子,其中有一个小僧的名字叫“零株”。他想请禅师为他改一个好听的名字,禅师却让他自己到外面找个最吉利的名字。小僧非常高兴,于是出门走街串巷找名字。

这天,小僧看见亲友正在为一个死者送丧,他于是上前问道:“这死者叫什么名字?”

送丧的人说叫“有命”。他一听,摇了摇头,又问:“名字叫有命,为何却没命了呢?”

送丧的人嘲笑他:“名字叫有命或无命,仅是一种符号,人都难免一死,你为何这么糊涂?真是的。”

小僧边想边继续往前走,他经过一户富家大院,却看见大门口跪着一个女仆,主人正在用鞭子抽打她。

小僧见女仆非常可怜,就问主人:“你为何这般打她?人要有一颗仁慈的心啊。”

主人气愤地说:“她借了我的钱不还,我不该打她吗?还说我缺少仁慈?”

小僧又问:“原来是这样,那她叫什么名字?”

主人说:“她叫宝玉。”

小僧又问:“宝玉这名字多吉利。为什么无钱还债,还要挨打呢?”

主人听了讥笑他说:“叫宝玉又怎么样,她还是一个女仆,名字只是符号罢了,它与还不还债有什么关系呢?”

小和尚听了,决定回到寺里。在回去的路上,他遇到一个迷路人,他问那人叫什么名字,那人说叫“方向”。

小僧很是好奇,就问他:“你名为方向,难道还会迷路呀?”

迷路人哈哈大笑:“名字只不过是符号而已,叫方向难道我就不会迷路了吗?名字和迷路是没有关系的。”

小僧无言以对。最后他终于抛弃了对名字的偏见,回到禅师身边。师父问他是否找到了满意的名字,小僧懊悔地说:“我不再找了,我还是叫原来的名字吧,它只不过是一个符号而已。找即是不找,不找即是找,名字还是我的。”

名字只不过是符号而已,而现在的姓名、车牌号、公司名称、电话号码等,为什么非要取什么吉祥名字、吉利号码呢?又有多少人为它欢喜为它忧呢?事实上,社会对你的承认,不在于这些外在的东西,而在于你自身的实力及对社会作出的贡献。

思想观念

着名的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汽车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车停在中产阶级社区。

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辆车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一个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后来,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依托这个实验,提出了“破窗理论”。

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破了一座建筑的一扇玻璃,而这扇玻璃又未得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从而纵容自己去打破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玻璃窗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

环境和组织文化对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在一个健康向上、团结互助的环境和公司文化中,管理者会用比较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在一个消极、充满钩心斗角和腐败气息的环境或组织文化中,由于破窗理论的作用,管理者可能以亚文化准则作为行动的指南,甚至破罐子破摔。

宽容的回报

高冰是一家公司的经理,他给手下布置工作时,把完成任务的时间、完成任务的标准、报酬都规定得一清二楚。但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时间到了,该完成的工作却没有完成。

高冰的下属知道高冰是一个严厉的领导,觉得如果如实汇报完成情况,很可能受到他的惩罚,于是大家一致商量后决定向高冰虚报。

高冰在那件不可抗拒的意外事故发生的时候,就已料定大家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他看了大家报上来的数据,心里颇有些怀疑,便私下里做了调查,发现大家串通起来编造谎言骗他。

高冰很是意外自己的下属竟然欺骗自己,他很生气。但过了一阵子他冷静下来想了一下,就不再生气了。因为摆在他面前的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按原则办事,毫不留情地揭穿谎言,对大家进行一定的处罚和教育,这样一来,固然可以让大家知道他的厉害,他的明察秋毫,不好糊弄不好欺负。

但这样一来,他的人缘可也就成大问题了,让大家下不了台,这样的话他就一下子就成大家孤立的对象,大家会记住这一次羞辱,而在以后寻机报复,最可怕的是这将是一群人抱成一团同自己作对。

这样的局面无论是对一个公司还是对作为经理的自己,都是应该竭力避免的。高冰经过仔细思考,他决定用一种比较宽厚的方式处理这个问题,他按当时协议规定的标准付了报酬。

可以想象到,这样的宽容之心使下属们良心大大地发现了,高冰于是深得大家的拥戴和尊崇,在以后的工作里面高冰受到大家的认同,并一起努力工作。

用这种方式对待下属,将使下属对你产生崇敬的心情,进而更加忠实于你。如果严厉惩罚之后,后果将是另一种情况。

爱惜飞蛾缠纱灯

唐朝时在江西有一位猎人,他非常喜欢打猎,但却厌恶出家人。有一次,他追赶一只小兔,小兔为了逃命,慌不择路,竟然跑到了马祖道一禅师的禅院里。

猎人直奔禅院而来,正好碰到马祖道一禅师在寺院门口,就下马问马祖道一禅师:“师父,有没有看见一只小兔从这里经过?”

马祖道一禅师反问:“你是什么人?为何追一只小兔?”

那人回答:“我是附近的猎人。我正在打猎,追着小兔就跑这来了。”

马祖道一禅师一听来了兴趣,接着又问:“那你一定懂得箭术?”

猎人很自豪地回答:“当然懂得。”

“那你一箭能射中几只小兔?”马祖道一禅师问。

那人回答说:“一箭就射一只。”

马祖道一禅师说:“一箭一只,那你算不得懂箭术。”

猎人愣了,有些莫名其妙,不服气地问道:“难道大师也懂得箭术?或者你射得更多?”

“你不相信吗?”马祖道一禅师说,“你是不是想……”

“不敢,不敢,”猎人有些纳闷,“请问大师一箭射几只小兔?”

马祖道一禅师平静地回答:“我是按群射的。”

猎人有些惊讶:“它们都有生命,大师何必非要一箭射一群呢?”

马祖道一禅师反问道:“射一只是射,射一群也是射,都有生命,有什么不同呢?”猎人无言以对。

马祖道一禅师接着说道:“你既然知道它们都是有生命的,你为什么只知道射它,而不射自己呢?”

猎人听后不禁出了一身冷汗,诚惶诚恐地说:“大师叫我自己射自己,我怎么下得了手呢?”

马祖道一禅师说:“你已被困惑很久,今天是该觉悟的时候了。”猎人听后,立即丢弓折箭,拔刀削发,跪在马祖道一禅师面前,决心皈依佛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世间万物皆生灵,何况一只逃命的小兔呢?与“爱惜飞蛾缠纱灯”的佛家相比,我们多给小动物们一些关爱,其实也就是多给人间一些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