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爱因斯坦的圣经
24579200000036

第36章 旧约(17)

温度要恢复正常的话,还需要20万年。但是,哪怕在当时,温度比全新世也热10度,因古新世的正常温度非常之高。

海平面比全新世高出200多米。在新生代,地球的水域会退潮,海平面会下降。

从洪荒巨灾中幸存下来的一些有孔虫类繁殖起来。有孔虫原生动物大规模复苏,这包括品种和数量的激增。

花木茂盛起来,因飞虫很多,腐烂的植物又形成了良好的土壤。种子借风力飞到新的领域,开花植物和树木遍布全世界,成为地球上最茂盛的植物。

多刺鱼类数量大增,品种繁多,许多鱼类已经初具今日鱼类雏形。这些多刺鱼在海洋脊椎动物中数量最大。

珊瑚虫也从小游星的灾难中恢复过来。许多新型珊瑚虫出现了,大珊瑚礁的建造重新开始。因此,珊瑚虫又一次开始建造宏伟庄严的建筑。这些水下建筑会一刻不停地进行下去,直到今天尚没有停下来。现代的海洋因此而充满了彩色珊瑚。最着名的一处是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珊瑚海长达1700公里的大堡礁,它是在古新世建造的。

新生代之第一书,称为古新世

第一章:哺乳类繁殖

有令传下云,女子将分娩产子,且以乳汁哺后。

时在6500万年前,古新世开始。哺乳类演化出繁多种类。有些哺乳类以其他种类为食。另有一些吃更小哺乳类的肉、鸟及蜥蜴。这些食肉动物都有带皮毛的长形身体,跟现代的黄鼠狼很相似。在热带潮湿雨林里,它们从一个树枝跳到另一个树枝,跟现代的松鼠类似。它们靠四条短腿爬到大树枝上,皮毛浓密的尾巴拖在后面,令树枝上下抖动。

有袋类生出幼小的崽。母兽将弱小和尚未发育完全的后代放在自己的袋中。在那里,它们吮吸温暖的乳汁。看起来那些幼兽仍然还是胚胎,因为它们继续发育,就好像那袋子是第二个子宫一样。母兽会喂养这些幼兽达几个月。在别处的田野和美洲的林中,袋类动物也以类似方式产子。数百万年过去了,它们的数量大为增加。

在南美洲,有一些吃肉的袋类动物,看上去如同今天的野狼,只不过它们的身材更小一些罢了。许多袋类动物生活在原生南极洲和澳大利亚洲的大陆上。在渐新世,它们的数量急剧增加。其中有一些长得像今天的松鼠、狐狸、老鼠、兔子、狐猴和熊。数千万年之后,这些动物长成袋鼠、沙袋鼠、袋獾、考拉和负鼠。它们一直活到了今天。

白垩纪晚期的一些食虫类哺乳动物长出了大眼睛和角样的鼻。它们的身体像现代的小松鼠。它们是第一批树獭。它们生活在树上,靠果类为食,也吃毛毛虫和甲虫。另一组食虫类长出了针皮。这些刺猬一样的动物白天有光的时候藏着,晚上才出来觅食,翻找蠕虫、甲虫、小臭虫和爬行的昆虫以及小蜥蜴、青蛙及老鼠。

在原生北美,生活着一种原始灵长类。有一天,一块石头偶然掉下来砸破了它的头,因而死掉。它落下一枚臼齿,这颗牙留存到了今天。

在地质史的这一时期,地球上有许多会下蛋的哺乳类动物,其中大部分是啮齿类。比如,羽齿兽看上去像松鼠一样有很长的尾巴,它们在树上跳来跳去寻找坚果与籽实,它们用两排大牙和刀片一样的牙齿咬开坚果进食。

有蹄动物的祖先出现了,它们是一些髁节目动物。在地质史的这一时期,它们生活在原生北美一带,看上去像毛乎乎的狗,有很长的、适于抓握东西的尾巴。掠食者靠近时,它们会在树上攀爬逃走。它们在地上嗅,寻找昆虫、小动物或者果类。另外一些“古代有蹄类动物”科学家推测它们进化成了小猎狗、野狼或者熊。大部分都是杂食动物。

第二章:鸟类进化

要让飞禽繁殖,

事果如此。

原生火烈鸟、原生鹳类和原生苍鹭演变成火烈鸟、鹳和苍鹭。猛禽的原始祖先,比如猎鹰、猫头鹰、秃鹰、蛇鹫和老鹰出现了。这些鸟只是在地球上空飞翔的众多鸟类的一部分。

古新世时代最大的鸟是营穴鸟属,这是一种猛禽,生活在北半球的大陆上。营穴鸟有钩子般坚硬的喙,站立时高达两米,但不会飞。

一只小哺乳动物死掉了,尸体躺在开阔地里。半打原始秃鹫很快飞来落在它身上。它们用爪子撕开并啄其肉身。飞走的时候,地上只剩一些骨头。

原始鹈鹕及海鸥占领了大陆沿岸。在远海,一只鹈鹕潜入海里,用其铲斗一样的嘴叼住了一条小鱼。其他的鹈鹕也潜下水去如是而行。同时,海鸥却在啄着冲上沙滩来的虾类和贝类。

第三章:古新世晚期

哺乳类继续进化。一种新的动物在脖子和手指间生出了厚厚的一层皮。在一片柏树林中,它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上。一旦飞到空中,它会伸展开双臂,并在空中滑翔。在别处的丛林中,也栖息着原始飞行狐猴。

在原生蒙古,一些有毛的哺乳动物进化出大耳朵、短尾和两对上颚门牙。这些小动物是兔子和鼠兔的原始祖先。它们生有强有力的后腿,在矮树丛和树枝上跳来跳去。

有些古代哺乳类在南美和原生北美生长,一直长到大如犀牛的程度,它们是当时最大的哺乳动物,而且是些有蹄类动物。恐角兽是剑齿类动物,头上生有小角,而冠齿兽却生活在沼泽地里,用它们的獠牙吃一些笋类植物。

在原生法国,一种灵长类出现了,看上去像是现代松鼠放大的翻版。它有长趾和长指,碰巧还生有爪子,能够用来抱住树枝。它们像现代的猴子那样在树上窜动。地球有很多此类的灵长类动物,它们生活在原生北美和欧洲。

第一批贫齿类动物出现了。它们的祖先将包括食蚁兽、树獭和犰狳。但是,在地质史的这个时期,它们看上去像长着长鼻的小狐狸。它们的牙齿全没有了,只剩下前排的犬齿。但是,它们的口腔后部有角质的咀嚼板。它们用爪子在地上翻找,寻找土里的虫子。为避免地球上的猛禽,它们有很长时间是躲在地下洞穴里度过的。

贫齿类动物、原生飞行狐猴、灵长类、原生兔类、有袋类、食虫兽、恐角兽和髁节目动物只是占据地球陆地的众多哺乳类之一部分。

第一批草叶出现了,地球终于有了绿草。风在草叶上吹动,如同有人躲在底下吹动一样。

古新世到了尽头。原生格陵兰开始从原生欧洲大陆后退,两者之间的大陆硬壳后来的确也分开了。地幔上产生一个热点,向该地区输送了大量岩浆。大量岩浆流动,如同地球被撕开。火山在原生挪威的西北边涌出,也在原生格陵兰的东边海岸和原生英伦三岛的东海岸出现。从现在起直到始新世早期,200万立方公里的岩浆在这片土地的表层固化。另有800万立方公里会在地球内部流动,变冷化成玄武岩。

数百万年间,原生澳大利亚向北漂移,并与原生南极洲撕开,令南极洲孤悬南半球。因此,两个新大陆形成: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两个海洋之间是澳大利亚,在南极圈内是南极洲。

蒂锡斯海道的海流自由地从东向西流动。它们从西太平洋开始,经过印度洋和原生亚洲的南部,到达印度洋的北部。然后,海流继续西进,在原生欧洲的南部和原生非洲的北部流动,最后流入大西洋东部。

水体通过巴拿马海道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来回流动,因原生北美及南美彼此是分开的。在第三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都是这样一种情形:南美是南半球巨大的岛洲。至于原生巴拿马,后来它没入水中。

新生代之第二书,称为始新世

哺乳类的王国自此得以建立。

第一章:哺乳类动物的进化

时在5700万年前,始新世开始。曾几何时,某类古代哺乳类灭绝,新的种属取而代之。哺乳类多有繁殖,出现了众多子孙,其中一些体积增大。哺乳类成为控制性的陆地动物,自此,哺乳类的黄金时代来临。

在一片树阴下,三只啮齿类动物在疯狂地啮咬。一只在咬树皮,一只啃骨头,一只在啃某种坚果。它们这样做是要磨平牙齿,因它们的门牙在疯长。一只啮齿动物张开了嘴,它的门牙上下各一对,的确又长又尖。在附近的低矮树丛里,一个哺乳肉食动物悄悄贴近。三只啮齿动物听到声响,一头扎进洞穴。在其中一个洞穴里,一窝小啮齿动物在尖叫。

在原生北美和原生欧洲,不同类型的啮齿动物的数量在巨额增长。在这些大陆上,栖息着众多的原始松鼠类、海狸和各种老鼠。

因环境压力及适者生存原则,有一种哺乳类动物生出了用作翅膀的蹼,那就是地球上的第一类蝙蝠。最后,它的后代甚至比鸟类还会飞行。不久,许多此类的哺乳动物就在地球上空飞翔。它们的头像老鼠、狐狸、牛头犬、驴、猪及猫,但它们的头都很小。白天,它们成群睡在树上和崖壁洞穴里。到了晚上,它们就狂飞起来,吃掉飞动的昆虫。最后,为了了解周围的情况,它们学会了发出超音波测量物体的距离。

在浅海里,有些哺乳动物涉水而过,它们在地表各处的河道里捕鱼吃。尽管有些哺乳动物体大如牛,但是,浮力使它们沉重的躯体得以支撑。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它们的四肢变成了鳍状。

这时间,古生蹄类动物出现了。地球上出现了偶蹄动物、奇蹄动物和南美有蹄动物。此时,有蹄动物都有五趾的蹄,吃小植物和灌木的叶,但不吃草叶,因草刚刚在地球上出现,很少见。许多有蹄类都有尾巴,来回不停地扫动。

南美有蹄动物栖息在南美洲。最小的南美有蹄动物与兔子类似,但有趾,其中较大的一些像马,或者像猪,但有皮毛生长,如同现代的熊。在渐新世,南美有蹄动物大大繁殖,出现了犀牛及熊类动物。在中新世,它们的数量还十分庞大,但自此之后,它们的数量就下降了。经过上新世的美洲哺乳动物大战,进入更新世后,它们就灭绝了。

奇蹄类的意思是“单数蹄”。奇蹄类动物最终会失去后蹄上的两个或者四个趾,而中趾会变长变宽。奇蹄类哺乳动物有一个或者三个脚趾。它们栖息在非洲、亚洲、北美和欧洲,最终变成貘类、斑马、驴、马和犀牛。另外一些,比如三爪三趾雷兽类动物和奇蹄雷兽最后都灭绝了。奇蹄雷兽是一种毛乎乎的笨重动物,高约2米,长约3米。在原生亚洲的丛林里,这样一群犀牛样的动物在啃一些树叶和灌木。在它们的鼻子上面,都生有角,跟现代长颈鹿头上的骨质角差不多。虽然其中一种的角有点像盾牌呈扁平状,但是,另外一些都有圆形的Y形角。在这些雷兽附近吃着树叶的还有另外一些三爪三趾类动物,它们的形状跟现代的马差不多,但是,它们的脚都很大,跟熊似的,而且还生有脚爪。

偶蹄动物后来会失去一只或三只趾,成为双数趾的偶蹄动物。许多会生出触角跟茸角。这些偶蹄动物遍布各大洲,只有澳洲除外。最终,它们会变成羊、猪、叉角羚、水牛、长颈鹿、瞪羚、角马、野牛、河马、山羊、黑斑羚、黄牛、骆驼、大羊驼、鹿和羚羊。

到第三纪,奇蹄类动物的数量远超出偶蹄类动物的数量。但到全新世,情形倒转过来:偶蹄类动物遍布各大陆。

此时,历经数百万年的一系列基因变异后,古新世的一种食虫动物进化成一种刺猬。除开昆虫之外,它还吃青蛙、小蜥蜴、啮齿类、幼鸟和蠕虫。这种动物通过其子孙繁殖了一大批。不久,许多“刺球”动物便在暗夜里爬行在地球的绿色植被里了。这是大自然最早的一批刺猬。

在半新月的夜里,一只有毛皮,看上去像老鼠的哺乳动物前后抽动着它的椎形鼻子。它一定是在嗅蠕虫、昆虫或小型无脊椎动物。天还没有亮,太阳尚没有照亮天空的时候,这种动物就开始在地上打洞,要做一处窝。12个小时后,黑夜重新到来时,它又出动了。这种动物用前爪挠动皮毛,跟现代驯化的猫一样。它还用舌头舔皮毛。在整个北半球,许多类似的鼠形哺乳动物白天都躲在地洞里,晚上再出来活动。身体长得像老鼠的是鼹鼠。身材小巧的是地鼠。有些地鼠非常之小,比一个便士重不到哪里去。大自然的鼹鼠是极高等的挖地洞能手,能够筑造非常精巧的同心隧道环路。

在古代怀俄明州一带的茂密森林里,一种毛乎乎,长得像狐猴的动物坐在树的主枝上,它大大的圆眼在熊一样的头上飞快地眨动。它的名字就是假熊猴。它能够直坐着。大大的兔子一样后腿能够行走,行走时可以拇指和其他手指抓住树干,长长的毛尾拖在后面,为其身体提供平衡,就如同走钢索者的平衡杆。然后,它停下来,它的手伸出去,抓住了一只梨。它就吃下了梨,然后,它的尾巴卷在树干上,就如同安全带一样。

在别处,在原生西欧的黑夜里,一只始新世时代的跗猴将手足紧紧地抓住树干,它的足趾上生有抓握垫。它不像别的动物那样生有手爪,倒长着像人手一样的指甲。总体来说,这种跗猴看上去像假熊猴,但是,它的尾巴更短,毛也更少些。它的腿比胳膊长。它长得像蝙蝠一样的大耳朵不时摆动几下,就好像在听夜间捕食者的声音一样。它弹子一样的大眼睛在仔细打量树叶,寻找上面的小毛虫和爬虫。突然间,它发现另外一棵树上有一只小甲虫。它冲上前去,跳到那棵树上站稳。抓住甲虫就放进嘴里。然后,它的小尖牙就咬进了甲虫的壳。几秒钟,那只甲虫就成了肉浆。

在接下来的5000万年里,许多哺乳动物都发生了剧烈的演变。但是,跗猴却一动不动。因此,始新世的跗猴看上去像是全新世的跗猴,它们生活在菲律宾和周围的岛屿上。因此,跟现代的跗猴一样,古代跗猴的手有四根骨棱棱的手指和一根拇指。

假熊猴和跗猴并非始新世惟一的灵长类动物,因为在整个北半球,有着大脑袋的小动物都生活在树上。它们的手都有手指和拇指,脚上都有一个大拇趾。它们在树干上爬行,在树枝上行走,抓紧树枝来回摆动。用尾保持平衡,利用自己的手来抓握。它们吃昆虫、水果、坚果、籽实和树叶。这些灵长类是狐猴、原生猴子和树嗣一样的哺乳动物。

在印度北部,一种跟猪一样大小的哺乳动物在池塘里翻滚。池塘的泥水经常会漫至脖颈。因此,它伸高头部保持呼吸。数百万年过去了,这种动物生出了长长的嘴,鼻孔生在头部的最顶端。

哺乳动物以乳汁喂养幼崽。这使哺乳动物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红色的血液在它们的体内循环,血液由四个腔室构成的心脏泵出。为了支持它们快速的代谢过程,哺乳动物呼入空中的氧气。所有生活在陆地的动物都有某种形式的毛发,又长又厚的毛发称为毛皮。哺乳动物都有脊椎、骨架和头骨。肌肉令这些动物前进,汗腺帮助它们保持身体的凉爽。少数一些哺乳动物,比如臭鼬,在受威吓的时候还会从一种腺体中分泌出一种难闻的气味来吓走猎物。哺乳动物的体腔分成两个部分,分隔的器官叫横隔膜。较低的部分包含有消化器官,较上的部分包含有肺和心。

此时并以后,地球产生了诸多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地球的孩子,继承了这个世界。在别的许多地方还有髁节兽、犹因他兽、偶蹄兽、肉齿兽、奇蹄兽、灵长类和南美有蹄兽,地球上遍布着奇珍异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