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中华武术
24597400000002

第2章 词源解释

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我国民族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几千年来,一直是我国人民锻炼身体或自卫御敌的一种方法。

我们把中国武术分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传统武术,又称之为国术,是由古代战争和人们街头打架所发展而来的,其本质是一种格斗。而格斗是一种生存游戏,所以传统武术又和崇尚健身的普通武术不一样。传统武术具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不断地积累社会实践,加以丰富融合,最终形成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武术。竞技武术则是由传统武术演化而来的。竞技武术的内容有踢、打、绊﹑拿、柔术等等。竞技武术可以分为散打和套路两种,散打又叫散手,是武术的擂台形势,套路则可以算是武术的表演形式。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对武术概念的表述是不尽相同的,其含义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武术本身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在原始社会,武术被叫做“搏击”,特指人们狩猎活动;春秋战国时被称为“技击”;汉代时出现了“武艺”一词,也是今天被我们所熟知的,并一直使用到明朝末期;清初时人们借用《文选》中的“武术”一词;民国时“武术”被称为“国术”,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依然沿用。

而从其社会作用来看,商周时期,利用“武舞”来训练士兵,鼓舞士气;特别是在周代出现了一部中国武术史上重要的著作《周易》,其中“一阴一阳谓之道”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养生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其“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为后世太极武术学说的基础;春秋战国以后,诸侯争霸,都很重视竞技技术在战场中的运用,齐桓公举行春秋两季的“角试”来选拔天下人才;秦汉以来,盛行角力击剑;唐朝以来开始实行武举制,裴民的剑术、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并称唐代三绝,可见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已经颇具影响力。中国武术自唐宋以后,逐渐传到了国外,日本、朝鲜、越南及东南亚国家习武者也不少,并形成一些武术门派。在欧美国家,中国武术的影响也非常深远,他们称中国武术为“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