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前进,社会也在不断进步。纵观世界发展,知识越来越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知本家,是二十一世纪一个新名词,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他们将使复杂的自然界变得更加透彻,更加明了。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要想傲立潮头,更需要不断地充实自我。
曾经有人问李嘉诚的成功秘诀,他的回答很明确:靠学习,不断地学习!
李嘉诚从小就喜欢学习,到了香港后,他坚持半工半读。父亲去世后,他做推销员时边进修边工作,赚钱养家。他曾深有体会地说:年轻时代,在兴趣的驱使下,如饥似渴地寻求新知识。事实证明,当初学习的冲劲,对日后的事业发展有极大帮助。
也许有人会说,李嘉诚的成功在于幸运、在于机遇。但机遇偏爱有头脑的人,正是由于李嘉诚永不停步地学习,才使得他成为一个人人羡慕的超级富豪。
同样,如果你每天花一个小时的时间用来学习你不知道的知识,那么在几年之后,你就会惊讶于它给你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当然,“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一网打尽。但只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一点一滴地积累,就能每天领先别人一步。一分知识一分力量,知识无穷,力量也无尽。学的越多,懂的越多,力量就越大。
发现自己的天赋,找到自己的出路
战国时期的公孙龙是赵国的风流名士。他手下有三千门客,这些门客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本领。他常说:“一个聪明人应该善于接纳每一个有自己特长的人。”
一天,一个流浪汉来见他,并向他推荐自己:“我有一项特别的本领,想投靠你门下。”公孙龙高兴地问:“你有什么本领,快说来听听。”那个人回答道:“我的声音特别大,很善于叫喊。”公孙龙听了,就转身问他旁边的门客:“你们有谁善于叫喊?”结果没有一个人回答。于是,他就收下了这个人做他的随从。
没过多久,公孙龙和他的门客一起出外游玩。他们来到一条河边,发现渡船在河的另一头,河流很宽,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时,公孙龙想起他最近收的那个人的本领是善于叫喊,于是,他就转过头去对那人说:“你大声叫对面的船夫,看能不能把他叫过来。”那人觉得展示他技能的时候到了,就竭尽力气大声地向对面喊:“喂,船夫,过来,我们要过河。”当他叫声刚停,对面的船夫就摇着船过来了。公孙龙对这个新收的门客非常满意。
这就是“一技之长”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处境如何,一个人拥有一项特殊的本领就不难生存。社会发展到今天,分工越来越细化,相对于全面发展型人才来说,我们更需要有一技之长的专业型人才。
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即使你的精力永远也用不完,也无法完成一件事情的所有环节,因为我们还需要效率。因此,最重要的是,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必须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然后朝着你认定的方向努力,虽然会有很多挫折,但你始终是前进的。如果你认不清自己,什么都想做,又不知道做什么好,在十字路口左右徘徊,刚前进了一段路又折回来,朝另外一个方向出发,不多久发现不合适,又返回来……如此这般,人生到底经得起多少这样的折腾呢?和你一同出发的人已经到了终点,你还在路上摸索,你付出的代价太大,而收获太少。
神仙垂怜两个刚刚丧失双亲的孩子,把他们叫到跟前,慈爱地说:“我要传授你们本领,然后靠本领去生活。”
神仙问哥哥:“你要学什么本领?”
哥哥说:“我想做一名伟大的潜水员。”
神仙点了点头,又问弟弟。弟弟回答说:“请授予我精湛的医术。因为我的父亲母亲死于瘟疫,我要用这项本领拯救那些可怜而无辜的病人。”
神仙满足了他们的愿望,并给他们一道符咒,作用在于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仍然有两次求助的机会。
哥哥做了一段时间的潜水员后有点厌倦,就开启了那道符咒,请求神仙授予他另外的本领。这次他选的是飞行员。结果只学了点皮毛,他又觉得在天上飞和在水里游一样无趣,于是再一次请求神仙授予他本领。这一次他又想学火车司机,神仙仍然微笑着满足了他。这次的时间更短,甚至不到一个礼拜就放弃了——他受不了火车没日没夜的轰鸣声。等他再次开启符咒的时候,突然发觉自己已经没有向神仙求助的机会了。他变得一无所有。
为了生活,哥哥只好一边乞讨一边寻找弟弟帮忙。等找到弟弟时,他简直不敢相信,弟弟已经拥有了一座别墅,他创办的医院和医学院人人皆知。
哥哥不解地问:“难道你没有向神仙进行第二次求助吗?”
弟弟说:“当然求助了,但我每次求助的都是医学上遇到的难题。”
这就是哥哥和弟弟的区别。什么都想学,什么都半途而废,最终一事无成;扎扎实实地学一门自己的特长,日积月累,最终走向了成功。道理很简单,可做到的人却真的不多。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天赋,发现自己的天赋,并坚持不懈地去开发,使它成为自己的特长,这样,就一定能凭借它为自己谋得一个好的出路。
全面是为了更大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一直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所憧憬的社会理想。
如果只谈才的话,那么功能越来越高明的机器人,也许比生物人更像人才。一个受过完美教育的现代人,与智能机器人的根本区别是,他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成员。
哈佛大学曾向加州年仅13岁的鲍尔斯奇——这位被誉为“数学神童”的少年发去预录通知单,使“神童”话题再次成为加州家庭舆论的中心。
鲍尔斯奇经历过数次跳级,从小学到中学,总共只接受了8年的正规教育。但正如哈佛一位教师所说:“一个真正的科学家,除了知识,还要懂得哲学、艺术等多门学科。可鲍尔斯奇的文科成绩很差,这对他将来的发展极为不利。”
我们知道,木桶盛水的多少,不是看最长的那些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是它最终决定了存水的容量。一个人的才能也是综合性的,最长的总要受最短的制约。对于素质教育来说,我们同样需要弥补短的木板。所以,我们在为“神童”的特长而欣喜时,别忘了看看他的短处。对于儿童来讲,学习能力发展失衡如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势必影响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曾经,我们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从其内容上讲,也就是要求学校、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进行综合提高的教育。如果把素质教育比作“木桶”的话,它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能教育五块“木板”组成。
那么,如何使素质教育收到最好的效果呢?也就是说,如何使这只“木桶”装上最多的水呢?
在由德、智、体、美、劳五块“木板”围成的素质教育中,不少老师和家长都非常重视智育这块“木板”的长度。
智育当然是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但是,也决不能因为重视智育而放松了其他方面的教育。
事实上,很多的学校、家庭中出现的问题都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有的因放松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导致了他们犯罪;有的因不重视学生的身体锻炼,结果使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成了“豆芽儿”体型;有的不注意学生的美育教育,导致他们盲目接受社会的反面文化……种种不良的社会现象提醒我们: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社会,都不要单纯地追求某一方面的教育。
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更要让学生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学生的优势特长要保持,但不能“瘸腿”,不能放松甚至完全不顾其他几个方面的教育。
在个人的知识结构方面,木桶定律同样成立。无论是专家还是知识面极宽的人,其知识的发挥机会与其知识结构都直接相关。对于一些存在某类知识缺陷的人来说,其发展总是存在瓶颈,在能力发挥方面必将受到制约。
比如,一个担负决策任务的公务员不懂聚合物和多种示波器的话就不可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技政策;一个市场销售总监如果不了解消费者和产品的技术问题,就无法评估产品的销售特点。
对于墨守成规的工程师来说,他们可以不尊重人的价值而只靠技术进步来评价一切,把人文科学同技术科学割裂开来。但这种割裂是人为的,违反生产力发展的,因为人的价值与技术并非是截然相反的东西,而是相互依存的。
如果说工程师必须了解更多的人文学科,那么人文科学家也必须了解更多的技术。与新兴的工程师相比,我们更需要能驾驭计算机的哲学家。因为,他能超越狭窄的专业范围来看问题,发挥各项才能的协同效应。
我们不但需要能发现问题的人才,还极其需要解决问题的人才。许多人可以做到前者,但两者皆备的人却不多。因此,要想获得顶峰的成就,最理想的办法就是均衡发展,以便把机遇之门开得更大。
那么,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条件呢?
一是要永远充满对新知识的渴望,并善于获取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
二是要有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是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涌动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和激情。
四是要有科学研究的素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是要有脚踏实地、不惧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
要做到这些,一是多换几个职位做做,二是多看一些非专业的书籍,三是拜上三个不同项目的大师为师,四是多看多听少开口。
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生死,这是个人得以全面提升的行动指南。莫让某个短板成为你的“死穴”,全面,你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保持空杯心态,永不自满
心理学中有种心态叫“空杯心态”。何谓“空杯心态”?古时候有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听说某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拜访。老禅师的徒弟在接待他时,他表现得态度傲慢,心想,我是佛学造诣很深的人,你算什么?后来,老禅师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可在倒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却还在不停地倒。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大师说:“是啊,既然已满了,干吗还倒呢?”禅师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干吗还要到我这里求教?
这就是“空杯心态”的起源,象征意义是: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态。如果想学到更多的学问,就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
哈佛大学校长来中国一所著名大学访问时,讲过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
有一年,这位校长突发奇想,向学校请了3个月的假,只身一人来到了美国南部的农村,尝试着过另一种全新的生活。他到农场打工,去饭店刷盘子。在农场做工时,背着农场主吸支烟,或是和自己的工友偷偷说几句话,都让他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愉悦。最有趣的是,他在一家餐厅找到一份刷盘子的工作,干了4个小时后,老板把他叫来,跟他结账,并对他说:“可怜的老头,你这把年纪刷盘子太慢了,你被解雇了。”
3个月后,“可怜的老头”结束了自己的体验生活,重新回到哈佛。此时,原本令他厌倦的事务现在却有趣起来,原本枯燥无味的工作现在却变得新鲜。这3个月恶作剧般的经历,更使他全面地认识了自己。自己原本引以为豪,甚至可以呼风唤雨的哈佛大学校长的职位,自己原本认为的博学与多才,在新的环境中却变得一文不值。更重要的是,当回到一种原始状态以后,他不自觉地清理了心中积攒多年的“垃圾”。
哈佛大学校长的特殊经历说明了一个道理,我们只有时刻保持一种空杯心态,定期倒空自己的骄傲和自满,清除心灵的污垢,才能更好地享受工作与生活。既然空杯心态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塑造呢?
空杯心态要求你随时追求进步
有一个年轻人,他出门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还要多,有时乘火车,有时坐轮船,但无论到什么地方,他总是随身携带着书,以便随时阅读。一般人浪费的零碎时间,他都用来自修阅读。结果,他对于历史、文学、科学以及其他各国的重要学问,都有相当的见地,这使他最终成为一个著名的学者。
那个年轻人有着良好的空杯心态,善于利用零碎时间,最终成就了自己一生的成功。但是,生活中的大多数人却在浪费自己宝贵的零碎时间,甚至在零碎时间里去做一些对身心有害的事情。
随时追求进步是空杯心态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一个人卓越超群的标志,更是一个人成功的征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一个青年人怎样利用他的零碎时间上、怎样消磨冬夜黄昏的时间上,就可以预言他的前途。
空杯心态要求你忘却昨天的成功
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也许你在某个行业十分成功,也许你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技能,但对于新的环境、新的政策、新的对手,你仍然没有任何特别的优势。所以,你需要用空杯心态去重新整理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吸收先进的、正确的、优秀的东西。相反,如果不去领悟,不去感受,不去学习,仍然高枕无忧地躺在过去的成功经验上,那么失败就在不远处等待你。
空杯心态要求你及时给自己充电
小吕在学校学的是会计专业,毕业后去深圳一家五星级酒店做了3年的前台财务主管,之后回到老家郑州,在一家同级别酒店做财务主管。一年后跳槽至某休闲娱乐集团任人力资源经理,现在任该集团主管市场运营的副总经理。
如今,经常被猎头“打扰”的小吕说,自己三次较大的职场转变,都与不断充电有关:“可以说,正是充电让我汲取了知识,最终促进了我的职业发展。”
现代社会千变万化,节奏加快,要求我们抱定“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你也应该记住,最难战胜的劲敌,是一刻也不放松学习的人。
空杯心态要求你永不自满
一天,孔子带着学生去参观太庙。看到一个制作精巧的陶器,就向看庙的人请教它是什么。看庙的人回答说:“这叫敬器。如果装满水,它就会翻倒;如果空着,它同样也要倒下;只有把水装得正好,它才能立着。”孔子听了,深有感触地说:“世界上哪有满了不倒的呢?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这里有很深的学问呀!”
常言道:“满招损,谦受益。”自满是成功的大敌,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每当实现了一个近期目标时,绝不应骄傲自大,而应迎接新的挑战,挖掘新的潜力,洞察新的机会,攀登新的高峰,把原来的成功当成新的起点,从而到达新的人生境界。当然,我们也会在不断的进步中体验到实现自我的快乐和幸福。
空杯心态要求你敢于向经验说“不”
大多数人总是跳不出经验的圈套,它甚至让一些最大胆的幻想都打上了个人经验的烙印,就像我们都听过的一个笑话:“在过去,有一位庄稼汉曾经说,我要是当了国王,全村的粪一个也不给别人拾,全是我的。”因为,在这个农民的经验里,能够垄断全村的粪就是最高的权力和最大的财富了。这似乎就是人们说的“乡村维纳斯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