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之作战谋略
24719300000015

第15章 装甲兵战术(2)

二是,正确把握集中兵力的时机。现代战场情况复杂多变,战机稍纵即逝,要求集中突然攻击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过早或过迟都会带来不利。各级指挥员必须把握战场局势,准确地将兵力集中于需要的地点,达到先机制敌。

三是,为达成集中突然攻击,一般只实施短促猛烈的炮火袭击,坦克部队从行进间展开战斗队形,迅猛地向敌发起攻击。完成任务后,应迅速分散,做到在集中时不忘分散,分散时不忘集中,把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

4.密切协同动作

现代条件下,对坦克的防御已上升到首要位置,装甲兵在作战中应与其他军种密切协同。坦克部队独立执行任务时,以坦克为主组织协同,充分发挥各军种的特长,共同压制和摧毁敌各种反坦克武器,特别是反坦克导弹和武装直升机,克服反坦克地雷场和其他障碍。坦克部队应充分利用各种火力的杀伤效果,以快速的机动力和猛烈的火力消灭敌人。

5.组织及时保障

坦克部队的装备决定了技术、后勤保障的重要作用。随着战场条件的变化,技术保障在装甲兵战术原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战斗中,坦克部队通常要织织完善的技术保障机构,编组具有综合能力的机动修理分队,其中包括坦克技术保障指挥所、坦克抢修所、坦克器材保障所和坦克机动抢救修理组。这些分队,随作战的坦克部队行动,及时修复损伤坦克。后勤保障机构应以综合装载、多批次前送,减少补给层次等办法,及时补充油料、弹药,必要时也可采取空中补给的措施,以保障坦克部队的连续作战。

装甲兵通常采取的战术手段

战术手段是为实现战斗目的而采取的行动方法。由于作战目标、敌我态势、地形、力量大小不同,采取的战法也不同。装甲兵除采用正面突破、翼侧攻击、包围迂回外,通常还采用如下战术手段。

1.穿插分割

穿插分割,各个歼敌是装甲兵通常采用的战术手段之一。其实质是充分利用敌防御的间隙、翼侧,或第一梯队打开的突破口,迅速插向敌纵深或侧后,把其分割成互不相连的数块,单独或协同正面部队将其歼灭。担任穿插分割的坦克部队在敌纵深行动时,应力求首先打敌要害,消灭对己威胁最大的目标。对兵力薄弱孤立之敌,可从行进间将其粉碎。当遇敌顽强抵抗时,切勿与敌恋战,可以一部兵力牵制,主力要迅猛地向既定目标穿插,于规定时间到达指定地区。

2.广泛地实施纵深攻击

纵深攻击是坦克部队深入防御腹地,对各种目标实施攻击的一种行动。其实质在于破坏敌人的防御体系。摧毁敌指挥所、炮兵群、战术火箭分队、直升机起降场等要害目标。目前,苏、美军都十分重视使用坦克部队对敌实施纵深攻击,它已成为现代作战中不可缺少的战术手段。

实施纵深攻击的坦克部队,通常由第二梯队或预备队的兵力担任,若第一梯队发展顺利,也可临时组织力量深入敌纵深。作战编组要根据担负的任务而定,通常以群体式的战斗编成,以坦克营为基础,配属必要的兵力兵器,使其具有较强的独立作战能力。进入交战的时机,通常待第一梯队在敌防御中打开缺口后强行进入,或利用夜暗、不良天气等条件,从敌暴露的翼侧或间隙秘密进入。实施纵深攻击,受敌威胁较大。

通常先以疏开队形进入,接近目标再展开成战斗队形。以小群多路,从多方向突然攻击目标。袭击较大的目标时,可组织几个攻击群联合突袭。为不过早暴露企图,纵深攻击分队要巧妙伪装,隐真示假,尽量避敌强点和优势,战斗行动一般以破袭为目的,不过分强调歼灭敌人和夺占阵地,以便通过纵深奔袭,真正达到减弱敌对正面部队的压力。

3.防御中的机动设伏及越线攻击

设伏是装甲兵在防御作战中通常使用的一种战法,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都曾成功地运用过。不同的是现代进攻战斗具有新特点,要求坦克设伏应进行必要的改进,变过去的预先设伏为机动设伏,通常是在受敌坦克威胁较大的方向,预设坦克发射阵地,并进行可靠伪装,坦克分队配置在翼侧的隐蔽处,当需要实施伏击时,从运动中快速占领伏击阵地。

这种方法比较灵活,主要优点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坦克的作战效能,避开敌侦察和减少敌火力杀伤,更好地达成伏击的突然性和突击目的。越线攻击是装甲兵在防御作战中采用的另一种战术手段,其方法是以防御阵地为依托,适时派出坦克分队,超越防御前沿,摧毁敌重要目标或后续梯队,打乱敌进攻程序。越线攻击时,坦克分队要利用夜暗或其他隐蔽条件从敌间隙进入,采用事先设伏或直接对敌实施攻击的战法,给敌以突然的打击。

这种行动若是大部队反击的开始,坦克分队应当勇猛地向纵深推进;若只是摧毁敌人的重要目标,深入纵深应浅些,并与坚守防御的部队保持密切的联系,任务完成后及时撤回己方阵地。

装甲兵同其他军种的协同

在各种反坦克武器布满战场的情况下,装甲兵只有其他军种密切协同,才能发挥其特长,弥补弱点。同其他兵种的协同动作,通常由合成指挥员根据敌情、地形、上级意图和任务,按战斗目的、时间和地点组织实施。

装甲兵部队的指导思想是:树立合同作战和全局观念,与协同的军部队共同商定作战各阶段采用的协同方式、各自支援和相互识别的方法。协同原则是:步兵配属坦克兵作战时,以坦克兵为主;坦克兵与炮兵、航空兵等协同作战时,应以坦克兵为主。

1.与步兵的协同

装甲兵和步兵同是陆军的主要战斗兵种,是作战中的主要突击力量,能否协调一致的行动,直接关系到战斗的成败。就进攻战斗而言,协同的主要方式有:

一是,坦克引导步兵冲击,一般是在地形开阔,便于坦克行动;能见度良好,便于坦克观察和射击;敌防坦克兵器较少,得到可靠的工程保障和火力支援的情况下实施。战斗中,步兵在坦克战斗队形后适当的距离上跟进,坦克以火力摧毁敌浅近纵深内的目标,步兵主动消灭敌反坦克兵器,保障坦克高速度冲击。

二是,坦克以火力支援步兵冲击,通常是在地形复杂,对方配置有大量的反坦克兵器和防坦克障碍时采用。战斗中,坦克在步兵之后的适当距离上,以超越式间隙射击,保障步兵冲击,尔后逐段跃进,以不间断的火力支援步兵纵深战斗。步兵应主动给坦克指示目标,克服各种反坦克障碍,减少敌近距离反坦克兵器对装甲兵造成的损伤。

三是,分进合击的方式。其具体方法是,坦克和步兵从不同的方向对同一目标实施攻击,通常在夺取敌纵深支撑点或前沿地形有利时采用。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充分利用地形选择冲击方向,发挥坦克和步兵的优长,达成对敌两翼攻击的效果。战斗中,还应根据情况变化,不断地变换协同方式。在穿插、追击以及战场机动过程中,还可采用坦克搭载步兵的方式,但应注意搭载数量、方法及下车地点等,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2.与炮兵的协同

炮兵是陆军的主要火力突击力量,对步、坦能否配合和发挥坦克的快速突击力有重要影响。协同应明确的主要内容是:方位物、阵地、目标编号;炮兵支援坦克兵的时机、任务及方法;炮兵观察所的位置和任务;通信联络和指示目标的方法;装甲兵指挥炮兵转移火力的时机和方法等。战斗中坦、炮还应根据战场上的变化,主动、及时、灵活的组织协同,保障作战全过程坦克能充分利用炮兵火力杀伤效果,以整体作战能力战胜敌人。

3.与航空兵的协同

装甲兵同航空兵的协同,按作战的统一陆空计划进行。当坦克部队独立执行任务时,直接协同作战的强击航空兵、轰炸航空兵、战斗直升机,应向坦克部队派遣作战小组或目标引导组,并按协同计划指挥航空兵。协同时应明确;相互识别、指示目标的方法和安全距离的规定;作战小组的配置位置。纵深战斗中,由于装甲兵脱离主力较远,炮兵火力难以实施有效的支援。因此,航空兵特别是攻击直升机更应主动配合,以不间断的火力支援坦克兵纵深作战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