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地心之火:火山灾害的防范自救
24724200000014

第14章 防范于未然——火山研究(3)

2.在森林中遭遇火灾时,一定要密切关注风向的变化,通过风向就可以断定大火的蔓延方向,这就明确了逃生方向。实践表明,现场刮起5级以上的大风,火灾就会失控。如果没有风的话也不要放松警惕,一定要想办法迅速逃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3.当烟尘袭来的时候,用湿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迅速躲避。如果无法及时躲避,则需要在附近没有可燃物的平地卧地避烟。千万不要到那些低洼地或坑、洞中躲避,因为它们容易沉积烟尘。

4.在被大火包围在半山腰时,一定要快速向山下跑,因为火势的速度比人的速度快,千万不能往山上跑。

5.一旦大火扑来,如果处在下风向,一定要迎风对火突破包围圈,切忌顺风撤离。如果可能的话要主动点火烧掉周围的可燃物,当有一片空地出现的时候,要迅速进入空地卧倒避烟。

6.脱离火灾现场之后,还要注意周围害虫野兽的袭击。集体或者结伴出游的朋友应确定大家都在,如果有成员掉队的话,则需要及时向当地灭火救灾人员求援。

被火山灰烧伤了怎么办

火山喷发时,很多遇难者都被火山灰烫死,那么烫伤后如何处理急救?尤其是青少年!

如果烧伤面积超过体表面积的10%,就会发生休克。(估计体表面积的方法:一个手掌约占1%,一只胳膊或一条腿约占9%)根据严重程度分为1度、2度、3度烧伤。1度烧伤局部皮肤发红、刺痛,一般3~4天可自愈,不留疤痕。2度烧伤有水泡、水肿或局部变白,易发生感染,一般3~4周愈合,愈合后留有疤痕;3度烧伤最严重,易感染,愈合慢,疤痕挛缩严重。

急救:

烧伤后首先要做的是降温散热。

用水冷却烧伤部位10分钟以上,越早越好。不要涂抹无效的东西。不要用酱油、牙膏、肥皂等涂抹伤口,这样非但没有效果,还会带来感染。

轻度的烧伤可以涂一点干净的植物油,对于面积较大、较严重的烧伤,局部降温冷却后,用干净的布覆盖伤口,尽早去医院治疗。

冷水疗法是治疗手足烧伤常用的方法。

冷水疗法的具体方法:

(1)调整好水温:适合冷水疗法的水温为3℃~15℃。夏季水温应偏低,冬季略高。水温过高达不到冷水治疗的目的;水温过低患者有时不能忍受。如果患者家中暂时没有自动调节水温的装置,可在盛水的容器内放置一支温度计,根据温度计显示的水温数值及时调整温度,保证冷水疗法的顺利进行。

(2)尽早实施:实施冷水疗法治疗烧伤,原则上越早越好。如能在烧伤后即刻或数小时内进行,其效果好于24~48小时后进行。冷水治疗每日1~2次,每次1~2小时。

(3)浸泡被烧伤的肢体:浸泡时可轻轻搅动冷水,使水在容器中流动,其目的一是保证接触烧伤创面的水温均衡,提高治疗效果;二是流动的冷水对创面有“冲洗”作用,可去除创面的污物、渗出液、痂皮等,以降低创面感染率。

火山灾害后抗生素的使用

在灾后医疗工作中,抗生素是较为紧缺和大量使用的药品之一。

因为多种因素,在救护人员的过程中会出现使用不当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对于这个问题,相关专家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1.过多使用抗生素会增强耐药性

如果使用抗生素过度,那么临床疗效和病人安全就会受到影响。

同时,多种药物产生耐药的结核病菌会肆意泛滥,对全球都会产生影响。据统计,每年都会有数以万计的结核病人由于耐药而死亡。以往对于青霉素高度敏感的葡萄球菌,现在对其耐药性达到90%以上,原来针对葡萄球菌的一线药物是价格非常便宜的青霉素,如今不得不换成价格相对较贵的广谱抗生素。

2.毒副反应增多

过多使用抗生素会有更多的毒火山灾害后抗生素的使用副反应,有些抗菌药物具有明显的副作用,如耳毒性、肾毒性和肝毒性……有些药物可以造成造血系统异常,有些药物可能影响儿童骨骼、牙齿发育。如青霉素、链霉素、黄胺等抗生素有可能引发人体变态反应,如果处理不当,会危及人体生命。

3.导致药源性疾病或药源性死亡发生概率加大。一项调查显示,由抗生素引起的死亡占药源性死亡患者的43.1%。

4.造成浪费

由于很多抗生素价格比较贵,所以如果在患者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对其使用抗生素,则会为患者带来很多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会给国家的卫生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

如果想要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那么必须对症下药,适度用药。特别是对灾区的灾民使用抗生素一定要在感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于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等病毒引起的疾病时,因为病毒对抗生素不敏感,因此不应随意使用抗生素;对于那些原因不明的发热者,除了病情特别严重之外,不要使用抗生素,否则可能导致干扰临床诊断而延误患者的治疗;对皮肤、黏膜局部感染,除可采用部分局部使用的抗生菌药物,如新霉素、杆菌肽等药物外,应尽量避免其他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以防引起过敏反应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灾后卫生小知识

强烈的火山爆发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灾害——火灾、海啸、泥石流、洪水等,所以灾后一定要注意卫生工作。

1.灾后注意饮食

灾害之后,由食物引发的疾病或中毒事件很多,所以要引起注意。

第一,饮用水必须经过净化、消毒,不喝生水,并要保护水源。

第二,饭菜要熟透加热后方可食用,不要食用死因不明的畜禽肉。

第三,灾后杂乱不堪的环境很容易让食物发生霉变,食物中一旦有霉菌毒素形成,就很难去除。因此,要注意储藏食物的条件,防止食物的霉变,对于已经霉变的食物,千万不可食用。

大灾过后,家园会被严重毁坏,所以一般灾区的卫生环境、饮食环境都比较差,为了防止疾病发生蔓延,就要注意饮食卫生,尤其是餐具的处理。

2.清洗餐具的方法

(1)清洗方法

除去餐饮具表面上的大部分食物残渣、污垢。

用含洗涤剂溶液洗净餐饮具表面。

最后用清水冲去残留的洗涤剂。

(2)消毒方法

可用100℃热水煮10分钟以上。

使用适当含氯消毒剂消毒,餐饮具全部浸泡入液体5分钟以上。

消毒后的餐具应当用净水冲去表面的残留消毒剂。

(3)保洁方法

消毒后的餐具不要用手巾、餐巾去擦干,避免再次污染。

消毒后的餐具要自然烘干。

消毒后的餐具应当及时放入容器内。

3.常用的消毒剂有哪些

(1)次氯酸钙

使用时把次氯酸钙充分在水中溶解,普通片剂应当碾碎后加入水中搅拌溶解,泡腾片可直接加入溶解。可用于环境、操作台、设备、餐具、工具及手部浸泡消毒。

(2)次氯酸钠使用时在水中充分混匀,可用于环境、设备、餐具、手部浸泡消毒。

(3)漂白粉

配制水溶液时应当先加少量水,调成糊状,再边加水边搅拌成乳液,静置沉淀,取澄清液使用。可用于环境、操作台、设备、餐饮具、工具及手部浸泡消毒。

(4)二氧化氯

因配制的水溶液不稳定,应当在使用前加活化剂现配现用。因其氧化作用极强,应当避免接触油脂,以防止加速其氧化。

(5)碘伏

0.3%~0.5%碘伏可用于手部浸泡消毒。

(6)乙醇

75%乙醇可用于手部或操作台、设备、工具涂擦消毒。

4.加强蝇、蚊、鼠害的防治

大灾过后,环境条件会较差,这就为蝇、蚊、鼠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所以要加强对蝇、蚊、鼠害的防治。

(1)蝇害

大灾过后,因为死亡的人和动物的尸体被掩埋在废墟下,在高温的气候条件下,很容易腐败,为蝇类提供了易孳生的条件。大量的成蝇对灾区居民构成严重威胁。

(2)蚊害

灾后,在传播疾病的吸血节肢动物中,蚊类是最主要的,与灾害的关系也最为密切。蚊害可能引发疟疾、乙型脑炎等。

(3)鼠害

山崩地裂过后,鼠的密度短期内可增加数倍,种群中灵敏、健壮的成年和亚成年鼠比例上升,导致病原携带率上升。由于鼠类来自四方,家野混杂,食物缺乏引起活动性增强等,都增加了鼠间病原体的交换。为了控制疾病的发生,必须加强对蚊、蝇、鼠等病媒生物的监测,安全合理使用杀虫、灭鼠药物,采用多种措施,及时有效地开展杀虫、灭鼠等工作。

摆脱火山灾害的恐怖心理

对于人类来说,火山灾害是噩梦,它会在短时间内夺取人的生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它还会给人带来精神创伤,造成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