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晋,不可不善也,其君必霸。逆王命敬,奉礼义成。敬王命,顺之道也;成礼义,德之则也。则德以导诸侯,诸侯必归之。且听所以观忠、信、仁、义也,忠所以分也,仁所以行也,信所以守也,义所以节也。忠分则均,仁行则报,信守则固,义节则度。
一《周语上·内史兴论晋文公必霸》
【要义】
成,指行动符合礼节要求。则德,指遵循规范的道德。分,指均分;行,指行施恩惠。守,指守约。节,指有节度。这段话的意思是:晋国,是应该好好对待的,它的国君一定会称霸诸侯的。因为他们迎接王命的态度恭敬,举行的仪式符合礼节。尊敬王命,这是顺于礼义之道的做法,行礼符合要求,是懂得道德准则的表现。他们用规范的道德标准来引导诸侯,诸侯一定会归顺。而且,礼本来就可以用来观察是否具有忠、信、仁、义的德行,忠可以用来均分,仁可以用来施恩,信可以用来守约,义可以用来节度。有了忠,分配利益就能平均;有了仁,施恩就能得到回报;有了信,守约就能牢固;有了义,节制就能适度。
周襄王十六年(前636年),晋文公重耳即位做晋国的国君,周襄王派太宰文公和内史兴到晋国表示周王室对他的承认。晋文公为此举行了盛大的典礼。作为天子使臣内史兴看到晋文公即位后能够恪守礼制,心里很赞赏他。回朝时就对周襄王说晋君会成为诸侯中的霸主。
内史兴对晋侯的评价,体现了中国这个礼仪之邦的评价标准。礼在中国的历史中有丰富的内涵和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古代,礼被认为是在诸多道德中居于统帅地位的。内史兴的这段话就明确地把礼放在忠信仁义的统帅的地位,而且认为忠信仁义都是礼的组成部分。正是由于礼具有定国兴邦的重要作用,所以能知礼、守礼、执礼的人必定能成为治国的明君,必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内史兴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认为晋文公必定能成为诸侯中的霸主。今天,我们依然强调“礼”的重要性,但是古代的礼中的一些政治伦理和作为国家法制的内容已经被分离出来,我们所讲的主要是指为人处事中的礼仪、礼节。作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后人,我们应该深入理解礼之内涵与作用,并在实际生活中做一个有礼节的人。
【故事】
周襄王十六年(前636年),晋文公重耳即位做晋国的国君,周襄王派太宰文公和内史兴到晋国赐给晋文公侯爵的衣服和命圭等物品。晋文公知道这个消息后,就派晋国上卿在边境上迎接,而晋文公自己也亲自到城郊接待,并在宗庙之中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接受任命,其礼节、宴享、馈赠、郊送等礼仪程序,都按照诸侯接受天子任命的礼仪制度严格执行,而且气氛始终融洽友好。作为天子使臣,太宰文公和内史兴看到晋文公即位后能够恪守礼制,心里都很赞赏他。
回朝见周襄王的时候,内史兴说:“晋国,是应该好好对待的,它的国君一定会称霸诸侯的。”周襄王笑着说:“上次内史过到晋国去,回来告诉我说晋国即使不灭亡,晋惠公也一定会没有后继之人,事实已经证明晋惠公的位置被晋文公取代了。这次你去,回来又对我说晋国的国君一定会称霸诸侯,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内史兴回答说:“臣之所以认为晋国的国君一定会称霸诸侯,是因为他们迎接王命的态度恭敬,举行的仪式符合礼节。尊敬王命,这是顺于礼义之道的做法,行礼符合要求,是懂得道德准则的表现。他们用规范的道德标准来引导诸侯,诸侯一定会归顺。而且,礼本来就可以用来观察是否具有忠、信、仁、义的德行,忠可以用来均分,仁可以用来施恩,信可以用来守约,义可以用来节度。有了忠,分配利益就能平均;有了仁,施恩就能得到回报;有了信,守约就能牢固;有了义,节制就能适度。分配平均就不会使上下有怨恨,施恩并能得到回报就不会财用匮乏,守约牢固就不会行苟且之事,节制适度就不会使民众离心。如果民众不怨恨而财用不匮乏,执行誓约不苟且而民众归心,那还有什么事不能办成功呢?臣进入晋国境内,看到忠、信、仁、义的德行都具备,所以臣敢说晋文公一定会成为诸侯中的霸主。如果君王对他这样知礼的人施加恩典,一定会得到丰厚回报的。”周襄王听从了内史兴的话,派到晋国去的使者络绎不绝,周王朝与晋国的关系也是日益密切。
到了后来,先王周惠王的皇后想立自己的亲生儿子为天子,于是借狄人的军队来攻打周襄王。襄王避难,先是出逃到郑国,晋文公知道这个消息后就发兵送他回国都,重新收复天子之位。在周襄王十六年(前636年),晋文公做了晋国国君,而五年之后,他打败了强大的楚国,向周襄王献上了战胜楚国的战利品,并主持了诸侯在践土的会盟。从此,晋文公称霸于诸侯,成为着名的“春秋五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