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语智慧名言故事
24733700000036

第36章 子叔声伯辞邑

【名言】

吾闻之,不厚其栋,不能任重。重莫若国,栋莫若德。夫苦成叔家欲任两国而无大德,其不存也,亡无日矣。

——《鲁语上·子叔声伯辞邑》

【要义】

厚,大、厚重。两国,指晋国和鲁国。

晋卿苦成叔想拉拢子叔声伯,但被他婉言拒绝了。回国后,子叔声伯与鲍国谈起这件事时,对苦成叔一族必然灭亡进行了分析。

从子叔声伯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先贤的“以德治国”观。孔子继承了这种思想,初步形成了修己、教化、礼制的一整套德治思想。首先,为政者自己须先修德,所谓“修己以敬”、“修已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说的就是君子通过克己修身,成就自身德行,然后才可以以德治国。其次,在治理国家的方式上,主要是教化。第三,教化的主要工具是礼。孔子希望以礼治代替刑法,有德者在位,直接以人格感化百姓。感化所不及者,则济之以礼,使人从善远罪,明耻知礼。孔子的德治思想,到孟子那里转化为“仁政”和“王道”。《大学》则总结出“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理论架构是对孔孟德治思想的综合。可见,德治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

【故事】

晋楚鄢陵之战前,晋国与鲁国达成协议,共同对楚国作战。正在鲁成公将要带兵前去的时候,他的母亲穆姜却要求鲁成公把执掌国政的季文子和仲孙蔑赶走,而让叔孙侨如来执掌国政。鲁成公不答应,他的母亲穆姜就想废掉鲁成公。鲁成公带兵前去参战的计划因此就耽搁了下来。没有参加晋楚鄢陵之战,晋国对此大为不满。与此同时,没能达到执掌国政目的的叔孙侨如又到晋国挑拨是非,说鲁成公没有带兵前去参加晋楚鄢陵之战,是在袖手旁观,看两国相争谁能得胜,楚胜则从楚,晋胜则从晋,自己好从中渔利。晋侯听说之后非常恼火,因而在沙随的诸侯大会上拒不接见鲁成公,并且还要兴师问罪。此时,季文子挺身而出,把所有的罪责都揽到了自己身上。晋侯于是就把他拘禁了起来,而没有怪罪鲁成公,让其回国了。

鲁成公十六年(前575年),鲁成公派大夫子叔声伯出使到晋国去谢罪,请求释放季文子回国。晋卿苦成叔借此机会想拉拢子叔声伯,结为外援,以干预鲁国内政。他想通过请求晋君封给子叔声伯采邑的办法,对其加以笼络,但被子叔声伯婉言拒绝了。

子叔声伯回国后,鲍叔牙的玄孙鲍国问起这件事,说道:“你为什么要辞让苦成叔替您请求晋君封给的采邑呢?是想表明您确实谦让,还是知道他根本办不到呢?”

子叔声伯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不选用厚重的大木料做栋梁,则承受不了房屋的重量。最重的分量没有比得上国家的,最好的栋梁没有比得上德行的。苦成叔家想承担晋、鲁两国的事务,却没有大的德行,他自身恐怕也保不住,败亡就在眼前。这就好比一个人得了瘟疫,我躲开他还怕来不及呢!苦成叔家有三个败亡的因素,缺少德行而得到了晋君太多的宠信;处在下卿的地位却要干预上卿的国政;没有大功劳而想要得到很多的俸禄。这些都会招来很多的怨恨。他们的国君很骄傲,而且身边聚集着许多奸佞之臣,刚刚在鄢陵之战中打败了强大的楚国,一定会封赏一些奸佞之臣当大夫。立了新大夫,大臣之间的斗争会更加激烈。谁顺着人民的意愿,谁就会居于有利的地位;而集中了人民怨恨的人,就会首当其冲的遭到打击。现在苦成叔家从三个方面招来怨恨,可以说是积怨太多了。

他自己的身家隆命都难以保全,哪里还能请求国君封给别人采邑呢!”

鲍国感叹地说:“我的见识的确不如您,如果我们鲍家有什么祸兆,我是不能事先预料到的。今天您深谋远虑,辞让了采邑,一定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