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楚其亡乎?不然令尹其不免乎?吾见令尹,令尹问蓄聚积实,如饿豺狼焉,殆必亡者也。
一《楚语下·子常问蓄货聚马斗且论其必亡》
【要义】
楚昭王时,子常为楚国令尹。这是一个以贪财受贿闻名于世的人,他凭借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在国内残酷地剥削百姓,在国外多次发动战争,掠夺财富。有一次,楚大夫斗且在朝廷上见到令尹子常,子常问他聚集财富和骏马的事。斗且回到家对他弟弟说:“楚国大概要灭亡了!如果不灭亡,令尹大概也免不了祸难吧。我碰见令尹,令尹问我怎样积聚财宝,简直像饥饿的豺狼一样,恐怕是一定要败亡了。”
德与财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在我国古代,对于这一对矛盾主要的观点是以德为本,以财为末,讲究财散而民心聚,财聚而民心散。道德是立国的根本,道德一旦沦丧,想失而复得是极为困难的;而财富是枝叶,去了还会复生。如果统治者重视道德而不争利于民,让财富藏于民间,这样国家才能财用无缺,蒸蒸日上;而如果反之,统治者轻德而重财,施聚敛劫夺之政于民,把财富集中到自己手中而不管百姓死活,那么百姓就会与其离心离德,甚至起而反抗。斗且正是根据这一思想分析子常其人,洞察楚国的危难,显示了他的远见卓识。
【故事】
有一次,楚大夫斗且在朝廷上见到令尹子常,子常问他聚集财富和骏马的事。斗且回到家对他弟弟说:“楚国大概要灭亡了!如果不灭亡,令尹大概也免不了祸难吧。我碰见令尹,令尹问我怎样积聚财宝,简直像饥饿的豺狼一样,恐怕是一定要败亡了。古时候积聚财物不妨害民众衣食的利益,聚集马匹也只是为了满足行军作战,而不损害民众的财用。作为公卿,国家已给予了适当的俸禄,足以家用就可以了,不应超过限度去过分要求。财富和马匹聚敛过多,民心就会离散,民众的生活资料缺乏,就会产生逃亡背叛的思想,那我们用什么来立国呢?”
“从前的令尹子文,家里没有一点积蓄,就是因为他太体恤民众了。
连楚成王都知道他家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于是就在每次朝上见面时准备一块干肉、一筐粮食送给子文。有人对子文说:‘人活在世界上就是为了富贵,而您却逃避富贵,这是什么缘故呢?’子文回答说:‘从政为官的人,是保护民众的。民众大多空无余财,而我却榨取财富,这是劳苦了民众,养肥了自己,这样离死亡就没有几天了,我是逃避死亡的灾祸,而不是逃避富贵呀!”
“现在的令尹子常辅佐楚王,却在四方都没有好名声。民众的贫困饥饿一天比一天严重。四周边境都布满了营垒,道路上饿死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官吏与盗贼结伙,百姓无所依靠。他对这种情况不去体恤,反而大肆搜刮财富却不满足,招致民众的怨愤太多了。他积聚的财物越多,积蓄的怨恨也就越深,不灭亡还等待什么呢?”
“对待民众心中的愤怒,要像提防大河一样,一旦河堤溃决,造成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子常的下场会比成王、灵王好吗?成王不遵礼法想废黜穆王,后来被迫自杀了;灵王不顾民众的死活,全国人民都抛弃了他,就像行人遗弃自己的脚印一样。子常执掌楚国的大政,但是他行事不合礼法,不顾民众死活的程度比成王、灵王更严重,他独自一个人有什么力量抵御祸患呢?”
一年以后,就爆发了吴楚之间的柏举之战,子常逃亡到郑国,楚昭王逃亡到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