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语智慧名言故事
24733700000007

第7章 肃恭明神而敬事耉老

【名言】

肃恭明神而敬事耉老,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故实;不干所问,不犯所咨。

——《周语上·穆仲论鲁侯孝》

【要义】

翥(g6u),指老年人。赋,颁布。问,询问,可引申为依据、根据。咨,咨询。故实,指过去的成例。干犯,二者为互文,均有冒犯违背的意思。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鲁侯能严肃恭谨地奉事神明,恭敬诚笃地奉事长老;颁布政令,执行刑罚前,必定根据先王的遗训,并且咨询过去的成例,从不违背先王的遗训和从前的成例。

周宣王想在诸侯之中挑选一位道德高尚的人来做诸侯之长。樊穆仲推荐鲁孝公,说他可以担任诸侯之长,他的着眼点在于“鲁侯孝”。

孝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其核心的内涵是孝亲尊上,由亲亲而尊尊。孔子把“孝”作为实践人文伦理的起点,他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论语·学而》)给予孝高度的评价。孟子则迸一步扩大了孝悌的价值,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孟子·告子下》)由于孝在宗教伦理、政治伦理方面的重要地位,所以樊穆仲以为“鲁侯孝”是他可以为诸侯之长的根本性条件。对于当代人来说,虽然孝在内涵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传统中封建的东西必须剔除,但是孝亲尊上,不忘自己之所以长大成人,立足社会,是因为父母的养育、长辈的教诲,事父母以孝,事长上以尊,这些思想都仍值得我们今天汲取借鉴,并应该身体力行,在实际生活中坚持并发扬“孝”的美德。

【故事】

感父母养育之恩和孝敬父母长辈是我国自古以来就为人们非常重视的传统美德。中国传统社会非常讲究“孝”,并有许许多多孝敬父母长辈的故事流传至今,读来仍旧感人至深。

在我国清朝康熙年间,浙江平湖有一个叫陆陇其的人中了进士,做过嘉定知县;后来因事罢官回家。康熙十七年(1678年),朝廷诏选博学鸿儒,他就应诏赴京,但是还没来得及参加,就得到父亲病逝的消息,就马上回家奔丧,并日夜为父亲守灵。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陆陇其得到一个机会,成为直隶灵寿县的知县。有一天,有一个老妇人来到堂上,控告自己的孙子。她说自己的儿子和媳妇被强盗杀害了,只剩自己与孙子相依为命,但是孙子却忤逆不孝。

陆陇其叫人把她孙子带上堂来一看,她孙子才十二三岁的样子,还是个没成年的少年,陆陇其心想:这孩子准是没有受到适当的教育,不懂得孝敬长辈的道理。于是他就对老妇人说:“现在我这个衙门中缺一个干杂活的人,反正你的孙子也不孝顺,就先让他留在我这里服役一段时间,等有人代替他,我再让他回去。”

于是,陆陇其就让这个少年跟在他身边服务,不准随便离开。这少年看到,每天清晨,陆陇其在母亲老夫人没起床以前就已经站在门外守候了。陆老夫人起床后,陆陇其就赶紧照顾老人洗漱,并亲自送来早点。到吃午饭的时候,他守候在饭桌旁,把好吃的都拿给母亲吃,还想法哄着老人高兴。母亲吃完饭后,陆陇其才吃饭。到晚上,陆陇其办完公事,就来陪母亲聊天,或者说说古事,或者说说民间逸事,让老人家开心。如果陆老夫人身体稍有不适,陆陇其就跑前跑后地端茶送药,夜里常常守在母亲身边。陆陇其这样无微不至的照顾母亲,从没感到厌烦。

那个被罚差役的少年跟着陆陇其几个月,每天看着他这样照顾他的母亲陆老夫人,很感动也很惭愧。有一天,他忽然跪在陆陇其面前,请求回去看望自己的奶奶。陆陇其说:“你们祖孙经常吵架不和,你回去看她做什么?”这少年说:“我以前不知道做人的道理,更不知道为人子女的道理,现在从您的身上我才学到了为人子女应该孝敬长辈。我真是后悔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所以我希望回去对奶奶尽孝。”陆陇其感到十分欣慰,其实,他把这孩子留在身边,目的也就是让他学习做子女的应该如何孝敬老人。于是,他又对这个孩子语重心长地说:“奶奶一个人抚育你,是多么得不容易啊!你长大了,就应该知道尽孝。”

然后,陆陇其派人把他奶奶接来,这孩子见到奶奶,含泪扑向奶奶怀抱,并向奶奶承认了自己以往的过错。做奶奶的见孙子变了,也感动地哭起来。祖孙二人拜别了陆陇其,回家过起了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