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普林斯顿的智慧
24786300000013

第13章 百花齐放:别具一格的学院巡礼(3)

进入新世纪以后,在玛利亚·柯罗(Maria Klawe)担任第7任院长期间(2002—2006),为使学院的教育和研究臻于卓越,提出了打造顶尖工学院的目标。从2003年秋天开始,学院召开了11场研讨会,参与者包括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员工、学生、校友以及其他高校和产业界的领袖共约750人,讨论的主题涵盖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纳米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特定研究领域,工程与生物学、环境研究、人文、政策制定及产业界之间的关系等,最终产生了超过250条具体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学院凝聚共识,发布了题为《打造更美好世界的工程:普林斯顿的愿景》的报告(Princeton,2005),形成了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

报告为工学院追求卓越的目标设定了四个方面的衡量标准:一是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认同普林斯顿理念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员工、教师以及访问者都应该把普林斯顿视为应该去的地方;二是在校友取得的成就方面,工学院的校友特别是那些进入技术专业领域的校友,在他们各自所选择的竞技场上应该展示出领导力和影响力;三是研究产生的影响方面,工学院的研究工作应该对真实世界产生影响——解决问题、改进生活以及避免不良后果;四是外部声誉方面,涉及同行对学院在工程教育和研究创新的认可情况、学院学术计划和系科的排名情况、教师担任国家工程院和科学院院士的数量、教师获授专业奖项和荣誉学位情况、教师在专业团体中的领导地位、担任期刊编辑情况,以及在公司董事会任职情况、出版的教科书和工具书的广泛应用等等。

4.5 高等研究院

凭借科学伟人爱因斯坦而闻名于世的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由弗莱克斯创建于1930年。该研究所最初设在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大楼,1940年迁至离大学不到2英里的一座3层楼房。距研究所前草坪不远,相隔一条人行道的低洼地,就是游人寥落、无围栏的“大公园”。草地的远处,林木茂密。环视四周,未见人影,万籁俱寂。1930年,爱因斯坦从德国前往美国访问,在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讲学,1933年他在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上台时还在该校。为了免遭德国纳粹政权的迫害,他决定不再返回祖国,应聘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继续潜心理论物理学的研究工作,并定居在这里,直到与世长辞。

普林斯顿的美国高等研究院,号称“聪明王国”、“学者的天堂”。这里是一个汇集了世界上最聪明头脑的学术圣地——19个诺贝尔奖获得者,32名教授获得过数学领域的最高奖,爱因斯坦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虽然和普林斯顿大学没有互属关系,但是有很深的渊源。研究院最早是借用普林斯顿数学系的办公室,主要人员如冯·诺依曼、范布伦也来自数学系。研究院的许多教授也同时兼职普林斯顿教授。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是一个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做最纯粹的尖端研究,而不受任何教学任务、科研资金或者赞助商压力的研究机构。教授们被邀请来此,只是为了能够天马行空地自由思考生命、宇宙及其他一切命题,而不受世俗事务的牵绊和束缚,更不必为谋生而操心。

美国高等研究院分为四个学部:历史研究部、数学部、社会学部和自然科学部,共有26位终身教授,其中三位是女性。此外,每年都有190位来自全世界著名大学的教职人员受邀来此进行一年的博士后研究。不过,跟世界上其他的研究院不同的是,这里不收研究生、没有教学大纲、不开办讲座、没有任何教学课程、没有学术委员会,更没有任何研究项目。在摆脱了经济上的担忧和教学上的负担后,研究院的学者们可以完全自由地追逐自己的学术爱好,不论是哪个方向,也不管耗费多少时间。思考就是唯一的使命。

在研究院,除了爱因斯坦,学术界的其他超级明星包括数学家库尔特·歌德尔,他被认为是亚里士多德以来最伟大的逻辑学家;考古学家霍默·汤普森,他使世界对于希腊文化的理解产生了革命性的改变;永远被定格为“原子弹之父”的罗伯特·奥本海默;世界著名的数学家约翰·冯·纽曼,他在研究院的地下室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高速存储程序计算机;著名历史学家、战略分析家乔治·凯南,是他构建了美国的冷战战略。

除去那些闻名世界的老前辈,现在尚在的大人物有拥有“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的头衔的著名数学家与物理学家爱德华·威滕,此外还包括19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和32个国际数学“诺贝尔奖”——“费尔茨奖”的获得者。

数学家丘成桐是第一位受聘为美国高等研究院终身教授的华人学者。杨振宁教授也曾在高等研究院度过十几年学术生涯的黄金岁月。美国高等研究院和普林斯顿大学在行政上各自独立,但学术上过往甚密。大学的研究生更是高等研究院学术讲座的常客。杨振宁先生曾回忆说:“研究院里有很多年轻人。每天下午,大家一边在大厅外喝茶,一边交换意见,天南地北地闲聊。由于杰出的人很多,所以竞争非常激烈。通过不断讨论,不断竞争,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4.6 本科生住宿学院

居学一体的住宿学院模式在美国以及其他很多国家的高校中正悄然复兴。普林斯顿新巴特勒学院显示了住宿学院模式在适应新的时代需求下在功能上以及建筑设计等方面的演变和可能性,并且与学校自身的教学规划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在线时代”的住宿学院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案例。

传统住宿学院模式最早于11世纪出现在******世界,于12世纪传入法国而被欧化。13世纪在英国,特别是牛津将其发扬光大,影响深远;并于17世纪在哈佛建校时进入美国。之后,住宿学院模式在美国几经兴衰,褒贬不一。但其将教学与居住结合、对学生的思维与心灵进行全方面培养的宗旨则一脉相承。如其倡导者之一,普林斯顿校长威尔逊(Woodrow Wilson)所说,大学“不是一个年轻人寻找职业的地方,而是寻找到他自己的地方”。

2009年秋季,普林斯顿大学的四年制住宿学院巴特勒学院(Butler College)的扩建工程结束并向学生开放。自此该校住宿学院从两年制向四年加两年的转型也正式完成,威尔逊校长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每个四年制学院能容纳400名一二年级学生、100名三四年级学生及10名研究生/博士生;而每所二年制学院能容纳475名一二年级学生及10名研究生/博士生。每个学院配有院长(Master),主任(Dean)和学习主管(Director of Studies)负责学生有关学业方面的指导咨询,学生生活主管(Director of Student life)负责帮助学生建立社区认同感,为学生的个人及社交方面问题提供指点和帮助。另外还会选出15位高年级生作为指导员(Residential College Advisers),与研究生/博士生一起为低年级生在生活及学习方面提供帮助。每个学期还会有一位驻院老师(Faculty in Residence),是本校或者访问教授,住在学院的公寓里,从而与学生有更广泛的交流。

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内总建筑师麦考伊(Ron McCoy,University Architect)认为该校住宿学院的特点之一是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在普林斯顿,学生可以选择住在哪里,也可以选择到其他学院的餐厅或者“饮食俱乐部”(Eating Club,一种为学生提供社交场所的俱乐部)就餐。此做法使各学院学生间的互动机会增多,同时也促进了学院之间,特别是学院及“饮食俱乐部”之间的竞争,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而这一特色的形成却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