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经络拔罐使用手册
24805900000011

第11章 骨科、外科病拔罐疗法(1)

落 枕

落枕又称“失枕”,临床以急性颈部肌肉痉挛、强直、酸胀、疼痛以致转动失灵为主要症状;轻者4~5天自愈,重者疼痛严重并可向头部及上肢放射,可延至数周不愈。落枕为单纯的肌肉痉挛,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成年人,多由于体质虚弱、劳累过度、睡眠时枕头高低不适、躺卧姿势不良等因素,使一侧肌群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过度伸展状态,以致发生痉挛所造成。

中医学认为,本病由风寒湿邪侵袭,使肌肉气血凝滞,经脉痹阻所致。

方法一

〔选  穴〕 阿是穴、风府、大椎、肩中俞、肩外俞。

〔操作方法〕 按摩拔罐法。先在患处压痛点及其他穴位上按摩数分钟,接着用闪火法拔罐。留罐15~20分钟后起罐,最后用点燃的艾条温灸上述各穴数分钟,至皮肤有温热感。每日1次,痛止即止,一般2~3次即愈。

方法二

〔选  穴〕 主穴:患处阿是穴。配穴:风池、肩井。

〔操作方法〕 刺络拔罐法。让患者取坐位,施术者先用手掌根在患侧痛点处用力按揉数分钟,接着用左手拇、食两指绷紧痛点皮肤,右手持三棱针快速点刺痛点3~5下,使出血2~3毫升。止血后用干棉球拭净血迹,采用火罐,留罐15~20分钟。留罐期间,用同样方法点刺风池、肩井。起罐后用艾条温灸拔罐部位数分钟,以皮肤潮红、患部有温热感为度。每日1次,痛止即止。

注意事项

①劳逸结合,按时睡眠,枕头的高低软硬要适宜,并注意肩颈部的保暖。

②拔罐治疗落枕效果显著,配合按摩可立竿见影。

颈椎病

颈椎病亦称颈椎增生症,是颈椎骨质的退行性、增生性改变。其增生部位可见于钩突关节、椎小关节、椎体前后缘、后纵韧带等部位。由于骨质增生,形成对神经、血管及周围软组织直接、间接的压迫或刺激,从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如:颈部酸楚疼痛,活动不利,一侧肩臂麻木、疼痛,后头部疼痛,头晕等等。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骨痹”、“肩颈痛”范畴,多因肾虚精亏,气血不足,身体虚弱,濡养不足;或气滞、痰浊、淤血等病理产物积聚,导致经络淤滞、经脉痹阻而发病。

方法一

〔选  穴〕 大椎、大杼、肩髃、肩井、肩中俞、肩外俞。

〔操作方法〕 梅花针叩刺后拔罐法。先用梅花针在上述各穴叩刺3~5遍,以皮肤发红、有少量出血点为度。叩刺后拔罐,留罐15~20分钟,以拔出淤血为宜。隔日1次,7次为1疗程,2个疗程间隔5天,3~4个疗程有显效。

方法二

〔选  穴〕 主穴:病变椎体周围压痛点或阳性反应物(条索状物、结节物等)、颈椎4~7、大椎。配穴:肾俞、肩中俞。

〔操作方法〕 叩刺拔罐法。先用梅花针重叩颈部压痛点和阳性反应物,再中强度叩刺颈椎4~7和大椎穴,叩刺至皮肤微出血为止。立即拔罐,留罐10~15分钟。各部分出血量不等,一般为0.5~3毫升。用梅花针轻叩两配穴肾俞和肩中俞,叩后拔罐,留罐10~15分钟。起罐后用酒精棉球拭去淤血,再用碘酒消毒。3日1次,7次为1疗程,2~3个疗程有显效。

方法三

〔选  穴〕 主穴:风池、大杼、风门;配穴:天宗、肩井、肩髃、曲池。

〔操作方法〕 取上穴施以煮药罐法。将上药加水煮沸后,再入竹罐煮1~3分钟,取出后用干毛巾擦去水分,迅速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0~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方法四

〔选  穴〕 大椎、颈夹脊。

〔操作方法〕 在病变颈夹脊处和大椎穴,用皮肤针叩刺,使之轻微出血,并在原处连续扣拔罐2~3下后静置留罐5分钟左右,每周治疗2次,7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①睡觉时枕头的高度要适合,注意肩颈部的保暖。

②减少低头伏案工作时间,常抬头作颈肩部活动。

③拔罐治疗时要配合推拿,加强肩颈部的功能锻炼。

胸胁痛

胸胁痛是急诊常见的症状,一般是由胸部疾病引起。胸痛的严重程度与引起胸痛的原因不一定有关系,如胸部带状疱疹可产生剧烈胸痛,而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胸痛有时并不很严重。因此,对胸痛患者应认真检查,尽可能找到引起胸痛的原因,并详加区分胸痛、胸胁痛、胁痛。

方法一

〔选  穴〕 膻中。

〔操作方法〕 以梅花针叩刺出血,拔罐留罐5~10分钟。每隔1~2日一次。

肩周炎

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蜕变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此病以肩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临床特征,多与肩部外伤、慢性劳损或感受风寒等有关。病理变化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充血、水肿、渗出、粘连等,导致肩关节功能障碍。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血气不足,正气下降;或因外伤劳损,气血淤滞,复感风寒湿邪,导致肩部气血凝涩,筋失濡养,经脉拘急而发病。

方法一

〔选  穴〕 ①大椎、肩髃、阿是穴。②身柱、肩贞、阿是穴。③大椎、天宗、阿是穴。

〔操作方法〕 各组穴均采用刺络拔罐法,先用三棱针在穴位上点刺或用皮肤针叩刺,然后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0分钟,每次1组穴,每日1次。也可在患部涂抹风湿油、酒,然后进行走罐。

方法二

〔选  穴〕 ①肩髃、臑俞、天宗、曲垣、巨骨、腕骨;②膈俞、肝俞、肾俞、肩外俞、秉风、肩贞。

〔操作方法〕 单纯拔罐法。上述2组穴位,每次选用1组,2组交替使用。一穴2罐,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方法三

〔选  穴〕 秉风、曲垣、天宗、肩贞。

〔操作方法〕 单纯拔罐留罐10~15分钟。每隔1~2日一次。

注意事项

①拔罐治疗肩周炎有较好的疗效,同时配合按摩和针灸可缩短疗程。

②治疗期间要注意肩背部的保暖,积极开展肩背部的功能锻炼。

腰 痛

腰痛又称腰肌劳损,主要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而引起的慢性疼痛。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发作的腰背疼痛,时轻时重;劳累负重后加剧,卧床休息后减轻;阴雨天加重,晴天减轻;腰腿活动无明显障碍,但部分患者伴有脊柱侧弯、腰肌痉挛、下肢有牵涉痛等症状。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腰痛”、“痹证”范畴。“腰为肾之府”,故腰痛与肾关系密切,外感风、寒、湿邪,也可引发腰痛。

方法一

〔选  穴〕 肾俞、大肠俞、命门、腰阳关、气海俞、关元俞。

〔操作方法〕 单纯拔罐法。根据辨证分型选配主穴和配穴后拔罐;风寒型配风池、大椎、风门;肾亏虚型配脾俞、大椎;气滞血淤型配膈俞、血海。也可只选主穴拔罐。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若症状严重,可在起罐后隔姜片温灸10分钟,以皮肤有温热感为度。

方法二

〔选  穴〕 身柱、肝俞、脾俞、肾俞。

〔操作方法〕 先取伸筋草、透骨草、荆芥、防风、防己、附子、威灵仙、桂枝、秦艽、羌活、独活、麻黄、红花等各等份,水煎取药液。用药罐蘸药液拔罐,留罐10~15分钟。每隔1~2日1次。

方法三

〔选  穴〕 肾俞、腰阳关、阿是穴。

〔操作方法〕 刺络拔罐法。用三棱针点刺,至微出血后拔罐,留罐15~20分钟。隔日1次,6次为1疗程。

方法四

〔选  穴〕 肾俞、阿是穴(腰部压痛点)。

〔操作方法〕 刺络拔罐法。用三棱针点刺上穴至微出血为止。立即拔罐,留罐10~15分钟。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注意事项

①腰痛拔罐治疗期间要静养休息,不作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纠正不良的立姿和坐姿;适当做腰背肌肉的功能锻炼,注意腰腿部的防寒保暖。

②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引起的腰痛忌用或慎用拔罐疗法。

膝关节痛

膝关节痛是指膝关节部位软组织劳损、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骨质增生及良性膝关节炎等引起的膝关节疼痛。主要临床表现有膝关节疼痛无力,走路或上下楼梯时疼痛加剧,或放射至腘窝、小腿或踝关节部位,关节活动受限。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因肝肾阳精不足,风寒湿邪侵袭膝部,流注关节,阻滞气血而引起。

方法一

〔选  穴〕 ①梁丘、血海、膝眼(内外)、足三里;②阴陵泉、阳陵泉、委中、承山、三阴交。

〔操作方法〕 针刺后拔罐法。上述2组穴位,每次选用1组,2组交替使用。先用毫针灸刺,得气后留针15分钟。出针后闪火法拔罐,留罐10~15分钟。起罐后贴姜片温灸,点燃艾条隔姜片温灸5分钟,至有温热感为止。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愈。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不仅侵犯与骨骼连接的滑膜、软骨、韧带、肌腱和肌肉等组织,还影响到心、肺、血管等器官。此病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人体消耗大,致残率高。

中医学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属于“痹证”范畴,与古籍中“历节风”、“风湿”、“鹤膝风”等病的描述相似。

方法一

〔选  穴〕 大椎、阿是穴。

〔操作方法〕 单纯拔罐法或刺络拔罐法。根据病痛部位确定主穴和配穴的配组。上肢病配肩贞、肩髃、曲池、绝骨;躯干病配命门、肾俞、肝俞;下肢病配秩边、殷门、委中、承山。刺络拔罐时至出血1~2滴为止。用闪火法将罐具吸定在应拔穴位,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方法二

〔选  穴〕 曲池、外关、阿是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