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读懂孩子的心(幼儿)
2481600000014

第14章 宝宝的朋友和家庭:重视孩子的人际交往(1)

1.围着妈妈转的孩子

——孩子的依恋心理

涵涵都快5岁了,上幼儿园也没费什么周折,涵涵很合作,与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相处得都还不错,大家都很喜欢他。

可涵涵妈妈反映,涵涵属于那种表面较为开朗而内心依恋感很深的男孩儿。每次妈妈抽出时间来接涵涵,他都表现得特别开心。他会很细心地摸着妈妈的衣服边,摸了一遍又一遍。如果妈妈背着包,还拎着一个装有文件的文件袋的话,他会立即把包接过来,紧紧地抱在怀里不撒手,一直能抱回家。

到了家之后,涵涵表现得更加依恋妈妈。妈妈要做饭,涵涵偏让妈妈陪他看动画片。妈妈要工作,涵涵就坐在旁边看着妈妈,甚至连妈妈上厕所涵涵也要跟着妈妈。妈妈走到哪儿,小涵涵就跟着妈妈到哪儿。稍不留神看不见妈妈,就会非常慌张地喊:“妈妈,妈妈,你去哪儿了?快出来啊,涵涵想妈妈了。”

妈妈很希望涵涵能够成为一个小男子汉,不要再有这么强烈的依恋心理了。

孩子之所以在生活中对父母表现出强烈的依恋心理,主要是由于其内心缺乏安全感造成的。婴幼儿的内心非常脆弱,他们在情感和心理上特别依赖父母或其他亲人。这种依恋关系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是有依靠的,如果遇到危险,婴幼儿会主动到“依恋目标”那里寻找安慰和保护。

倘若宝宝的生活环境突然发生了变化,这种依恋关系暂时不存在了,比如父母突然离开或宝宝阶段性地、被迫地和陌生人在一起,其由亲情建立起来的安全感就会被破坏,宝宝就会表现出烦躁、不安,整天守在爸爸妈妈身边寸步不离等状况。

这个时候,如果父母不能及时发现原因,想方设法帮助宝宝重新建立安全感。宝宝就会有更深的恐惧感,哭闹不止,对父母的依恋状态还会加剧,尤其是对妈妈。

一般来说,婴幼儿的依恋心理是逐渐发展形成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它一般分为3个阶段:

1.对人无差别反应的阶段(从出生到3个月)

这时期,幼儿对任何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见到人的面孔或听到人的声音就会笑,以后还会咿呀“说话”。

2.对人有选择的反应阶段(出生后3~6个月)

这时,婴儿对母亲、熟人和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对亲人会微笑、咿呀和啼哭,对陌生人则很少反应。

3.积极寻求与专门照顾者接近(出生后6个月~3岁)

对依恋对象的存在表示深切的关切。依恋者离开就会啼哭,回来就会高兴。只要依恋者在旁边,他就会安心地玩耍,仿佛依恋对象是婴儿安全的保护者。

婴幼儿的依恋心理有助于培养他们对自己、对父母、对同伴的依恋感和积极的探索能力,为他们的个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如果幼儿总依恋父母,那就会对他的成长产生许多不利影响。

在孩子出生之后,他会与妈妈朝夕相处很长一段时间。如果平时孩子接触的人少,那他就会对妈妈产生一种依赖心理,做什么事情都希望妈妈在身边。

一般来说,孩子小时候都有一点恋母情结,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的人增多,这种情结会逐渐减弱。但是如果宝宝谁都不要,整天只要妈妈,这时妈妈就需多加注意,应采取一定的措施疏远一些。

1.与家人或保姆同时照看宝宝

如果孩子过于依赖,妈妈可以离他远一点或做自己的事情,让他跟家人或保姆玩,但要让他看到你。

2.疏远但不要突然离开

妈妈不要觉得宝宝反正自己会玩,或者反正他睡着了,等他醒后发现妈妈不在哭一下就好了。妈妈的突然离开会给宝宝带来不安全感,造成其不能信赖妈妈的心理。

3.让宝宝接触更多的人

想让孩子不依赖家人,父母可以经常带孩子到公园、游乐场、儿童乐园等人多的地方,把孩子介绍给其他的孩子和家长认识,让孩子与别的孩子一起玩。

4.缩短相处时间

为了让孩子不过分依赖妈妈,可适当减少妈妈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与爸爸、爷爷、奶奶等人接触,比如,以前妈妈和宝宝在一起的时间多达90%,现在就可以抽出30%的时间给爸爸、30%的时间给其他的人,让宝宝逐渐适应与其他人相处。

5.让宝宝学会与别人相处

在日常生活中,若宝宝主要是一个人或与妈妈一起玩。时间长了,自然就会对妈妈有过度的依恋心理。在平时,妈妈可以把两个人的游戏设计为多人游戏,让宝宝学会与别人相处。比如两个人的传接球游戏,可以设计为三人、四人传球,让爸爸和其他人也参与进来。

2.爱和小朋友争吵

——孩子吵架的背后

妈妈单位组织活动,她带着刚上幼儿园的小刚去参加,可是在途中却发生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

当妈妈单位的班车开来时,大家都不紧不慢地上车。小刚抢了一个他认为不错的座位坐下,这时另一个小男孩也非要坐在那个位置上。小刚不肯让,两个孩子便争吵起来,你一言我一语,任凭大人怎么劝说,小刚就是不甘示弱。最后小男孩被妈妈抱走了,小刚则非常心满意足地坐回自己的座位上了。

这已经不是妈妈第一次发现小刚与人争吵了,幼儿园的老师经常向小刚妈妈反映说这孩子太爱和小朋友吵架了。有时,老师都不敢安排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生怕玩着玩着就发生口角。

在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时,有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争吵、矛盾与冲突,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其实,这只是由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无法清楚地表述自己心里所想而已。但是很多家长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冲突是一种消极行为,会引发矛盾,而应极力加以避免。有的家长却刚好相反,认为孩子这是受到欺负了,要“报复”回来。

实际上,父母的这些行为都是非常错误的。其实,冲突能帮助孩子逐渐形成采纳同伴观点的能力,为幼儿的社会型人际关系发展奠定基础。

现在的孩子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个性倔犟,是每个家庭中的“中心人物”,所以容易养成不合群、只顾自己、独占一切的坏习惯。这样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时,出现争吵的现象是难免的。从孩子心理角度上分析,这是因为他们往往以自己为中心,不了解别人的心理和要求,不容易接纳同伴的意见。因此,他们常常是通过争吵的形式来争辩说理,来了解对方的想法。

此外,孩子通过争吵来激发自己用语言表达内心想法的能力,从争吵中学习说话,学会忍让、宽容、接纳别人。孩子一般不会像大人那样因利益冲突而记恨对方,他们争吵以后会马上和好。往往大人气还没消,孩子们就又到一起玩了。因此,父母不要争当幼儿矛盾的“裁判者”,而只需做“观察者”或“引导者”即可,尽量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解决。

所以,家长应当正确地看待孩子与同伴间的冲突,正确认识其中蕴涵的教育价值,在家庭生活中为孩子提供解决同伴冲突的教育契机。同时,家庭的温馨氛围、家长的民主态度和社交能力等潜在的环境因素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家长应注重发挥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幼儿能愉快地和同伴交往,并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著名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任何时候都不要揭发幼儿不良的、应受指责的行为,不要急于把儿童的缺点在集体面前当众宣布,应该让幼儿表现出克服缺点的内在的精神力量,让集体首先看到他好的方面,这就是教育的艺术。”因此,父母应当记住这句话,正确地看待孩子之间的冲突,并因人、因事、因地制宜,处理好孩子之间的冲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如果孩子们一时解决不了冲突或矛盾,老师或家长可适当引导他们分析问题,学习从对方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或放弃自己意见顺从对方,或学会说服对方,使自己为别人所接受。或教孩子们学会“合二为一”,将双方意见有机综合而取得“皆大欢喜”的效果。

面对孩子的冲突,家长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要学会客观地看待孩子们之间的冲突,不能简单粗暴地解决了事。孩子间的冲突也是他们在集体生活中学习交往,学习如何待人接物的一种方式。

通常情况下,孩子间的冲突基本来自于同伴。因此教育孩子解决同伴冲突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教给孩子一些避免和解决冲突的基本技巧

首先,父母可以有意识地教给孩子一些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例如,教孩子如何倾听别人说话,如何向别人道谢和道歉,如何向别人提出要求,如何表达自己的愿望,以及如何展开话题进行交际,等等。这些技能的熟练运用,可以使孩子避免一些冲突,也能使他们学会如何独自去解决冲突。

2.增强孩子自己解决冲突的能力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孩子和小朋友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所有的冲突都让教师参与解决,这显然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而且还会增加幼儿的依赖性,削弱或剥夺他们的独立性。

事实上,由于孩子之间的冲突没有多少利害关系,幼儿自己完全可以解决,因此家长要敢于放手并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责任感。

3.给幼儿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想让孩子不再总是吵架,就要为他提供一个宽松的生活环境。宽松的环境,会让孩子身心放松,可增强孩子身体和心理的活动空间,促进孩子之间融洽关系的发展,避免紧张关系的发生。

一般来说,孩子宽松的生活环境,主要包括活动材料充足,活动场地宽敞明亮,限制性要求少,鼓励性言语多,等等。

3.宝宝是个小霸王

——谈孩子的霸道行为

亮亮这个5岁的霸道“小皇帝”经常让父母非常苦恼。在幼儿园里,亮亮总让小朋友们听他的,不听的话他就会伸手打别的小朋友。

每次吃饭,亮亮的父母总是把好吃的留给亮亮。妈妈每次给亮亮做他爱吃的红烧鱼时,都把鱼头留给自己,鱼身给亮亮吃。于是亮亮养成了一种习惯,每次吃饭都把鱼放在自己面前,先挑自己爱吃的,剩下的才给爸爸妈妈。

爸爸发现儿子这个霸道的毛病之后,决定帮他改正。一次,妈妈把做好的鱼放在了爸爸的面前,亮亮有些不高兴。开饭之后,亮亮的爸爸夹了一大块鱼肉放在自己碗里,又夹了一块放在了亮亮妈妈的碗里,亮亮大哭起来:“鱼是我的,你们不许吃。”爸爸听后对亮亮说:“鱼是妈妈做给大家吃的,为什么不许我们吃?”亮亮却理直气壮地说:“每次妈妈做了鱼都是我一个人吃,所以鱼是我的。”爸爸被亮亮的霸道气得火冒三丈。随后,爸爸便给了亮亮一顿小小的惩罚,不许亮亮吃饭,让他一个人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霸道行为。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类似的一幕:在我们的餐桌上,孩子成为餐桌的中心,所有的菜食都是以孩子为主。尽管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如今有些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爱,似乎已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已经变得没有了节制。

吃饭,这是在每个家庭中每天都会发生的事情,如果父母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强调并确定着孩子的中心位置。那么久而久之,在孩子的心里就会出现这样的想法:我是独尊的,我是一切的中心,任何事情都必须符合我的利益与好恶。

尽管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是,在潜移默化中,父母却培养出了孩子一种“唯我独尊”的心理,为孩子的霸道行为铺了路。

另外,还有一种因素也会导致霸道行为的发生,那就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所导致的与外在世界的冲突。孩子的这种霸道行为,实际上是孩子在成长阶段中一种正常的心理,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视为“自私自利”,说成是思想品德有问题。因为孩子到了3岁左右,就会产生明显的“以我为中心”的意识。他们往往从“我”出发,而不知道还有“你”、有“他”、有别人,从而导致了霸道行为的发生。这种霸道行为,与成人世界中的“自私自利”有着本质区别。所以,父母在适当注意的情况下进行教育即可。

总而言之,孩子霸道行为的外在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父母的娇生惯养

有的孩子深受父母的溺爱,是家里的小皇帝。他们习惯了事事以自我为中心,有着任性、霸道、独占的习惯,所以他在集体中也要小伙伴都听他的,甚至常欺侮别人。

2.家庭关系不和

有的孩子霸道,则是因为家庭关系不和。例如,父母缺乏民主作风,常使用强制手段来教育孩子,孩子缺乏应有的自主权。长期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孩子就很有可能在集体中把受压抑的情绪发泄到同伴身上。或模仿父母的行为,凭借自己个高力大或家庭条件较别人优越,就盛气凌人,强迫小伙伴按自己的意图行事。

3.受到小伙伴欺负

还有一些孩子霸道,是因为他从小经常受人欺侮。一旦他采取对抗行动而获胜后,就有可能错误地将这种对抗方式延续下去。

如果是孩子发展期中正常的“霸道”,那么随着他的长大,他会渐渐地认识到世界并不是仅仅围着他转的。因此,他对别人的控制就会渐渐地减少,专横的态度也会有所改善。即使这个孩子天生就有领导欲,但只要家长做得得体,引导有方,他的霸道行为也会慢慢地适可而止。

但无论怎样,对于孩子的霸道行为,父母必须加以注意并有所控制,否则,便会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长。

1.给孩子适当的关注

孩子有时候蛮横无理,要求很多,实际上,这可能是他希望家长多陪陪自己,是一种情感需求的表达。此时家长应尽可能给予满足,这样孩子的无理和霸道行为就会少些。

2.注意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对待孩子的态度。如果希望孩子不再霸道,那么家长就不要对孩子霸道,而且对孩子的期望和规定应符合常理,适合年龄特点,不要过严过高。

3.给孩子一些责任感

想让孩子不霸道,就要经常训练他们独自承担某些责任。一开始,可以给些简单的事让他们处理,如:拾起地上的蜡笔,帮父母取一本书等。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父母就可以适当地增加难度。要鼓励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而且要克服困难,坚持独立做完。这样,他就不会总命令别人为自己做事情。

4.要适当地满足孩子的控制欲

孩子有控制欲,这本身没有错。所以,父母可以每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适当地控制环境,指挥大人,这也可以减少他们想控制一切的欲望。

5.增强孩子的自我满足感

如果有些事情,孩子不等家长安排而自己主动去做了,这时应赶快给予表扬,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

4.认生的宝宝

——解析孩子认生心理

丁丁2岁半了,看着丁丁一天一个样,爸爸妈妈心里甭提多美了。不管多忙多累,他们只要一看到丁丁可爱的模样,就忘了一切烦恼。爸爸妈妈和丁丁共享着成长的喜悦和快乐,觉得十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