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夜惊,是指孩子在入睡一段时间后出现突然惊醒,瞪目坐起,躁动不安,面露惊恐的现象。在这种状态下,孩子的意识仍呈朦胧状态,同时表现出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瞳孔扩大,出汗等症状。夜惊发作时,一般情况下孩子的脉搏会加快,每分钟甚至可多达180次。
如果孩子在夜惊发作时,父母进行呼唤,孩子一般都很难被叫醒。他们常常不加理睬,而是一直持续处于惊恐状态中,不停地哭泣或叫喊,紧张地抓住任何人,似乎在遭受某种强烈的痛苦。这种情况常常在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又能自行消失,孩子可接着入睡。
与此同时,一部分孩子在发作时伴有夜游现象,即下床走动,做一些简单的、机械的动作,如开抽屉等,但醒后完全不能回忆。夜惊的发作次数不一,可一夜发作数次,亦可几天或十几天发作一次。
若幼儿经常出现夜惊,则往往表明其自身存在着持续较久的焦虑。因此,父母需要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以进行心理疏导。
可以说,孩子的心理因素,是引起他夜惊的主要原因。这里所说的心理因素,包括情绪的焦虑、压抑、紧张不安等。引起孩子夜惊的大部分情绪刺激是短暂或临时的,比如白天玩得太疯狂、晚上看了恐怖惊险的影片或听了恐怖故事等。所以一般来说,孩子偶尔一次出现夜惊父母不必过分担心。
但是如果幼儿长期如此,那么父母就必须关注了。通常情况下,孩子持续的夜惊可能是由一些病理因素引起的。例如,大脑神经营养供应不足,大脑发育有异常,大脑皮层中枢、丘脑、垂体等大脑器官之间的相互调节不好,内分泌失调等原因造成的肥胖,以及严重的钙缺乏症,都是可能导致夜惊发作的病理性原因。如果是因为这些原因,那么父母就需要尽快到医院请医生诊治了。
医学上认为,当孩子出现夜惊时不宜将孩子唤醒,父母们的各种唤醒行为反而会使夜惊加重和延长。父母应该冷静,不再过度惊动孩子,一会儿孩子就会再度入睡了。
夜惊一般无需刻意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待孩子神经生理发育成熟后,或排除了主要的心理因素,夜惊就会逐渐消失了。当孩子出现夜惊症状时,如果孩子白天没有异常,最好是继续观察几天。若每天都出现夜惊的症状并持续3周以上,家长就应带孩子到小儿神经科进行咨询,并根据医生诊断的原因,看是否需要用药或采用心理疗法。
虽然夜惊的诱因很大程度上是生理发育的因素,但父母们还是能够科学地帮助孩子尽量避免出现夜惊症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良好的作息习惯
良好的作息习惯能够有效地促进孩子的身体和大脑的发育。孩子睡前不要吃过多的东西,睡觉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让孩子以正确舒适的姿势入睡,尽量将灯光关闭。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提高睡眠质量,使孩子的大脑正常发育并且得到充分的休息。
2.解除孩子的心理压力
除了生理和身体上的因素,父母们就要尽量避免那些可能引发夜惊症的事情发生,从客观上解除孩子心里的压力。同时,以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他们解除焦虑、放松身心,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在上床后,父母亲切地陪孩子说说话,或共同听一段轻松的音乐,也往往能让孩子心情愉快地入睡,这是避免夜惊的好方法。
另外,应注意培养和塑造孩子勇敢、沉着、顽强的性格,平时注意参与社会交往,避免睡前听看令人紧张恐怖的故事或影片,孩子有惊恐现象时,亲属特别是母亲应宽慰孩子,使孩子安静入睡。
3.增强运动量
白天适度增加孩子的运动量,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促进脑神经递质的平衡。而且孩子白天的活动多了、累了,晚上也容易睡得深,提高睡眠质量。
8.宝贝的“小宝贝”
——孩子的恋物行为
贝贝有个小娃娃,那是妈妈出差的时候给她买的。买回来的时候,贝贝也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喜欢和高兴。当天晚上回家,妈妈把娃娃放在贝贝旁边照相,照着照着贝贝就搂着小娃娃睡着了。没想到从那晚开始,贝贝就每天晚上都要抱着娃娃睡觉。尽管贝贝的玩具箱里有很多娃娃,但她唯独最喜欢这一个。以后,不论是去亲戚家小住还是去旅行,贝贝都要随身携带着那个娃娃,那成了她最重要的东西。
一次去舅舅家拜访时,因为当时并没有打算让贝贝住在舅舅家,妈妈就告诉贝贝不要拿着娃娃了,不方便。贝贝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听了妈妈的话。但没想到在舅舅家玩得太晚,舅舅一家就把贝贝和妈妈留下来住,可贝贝说什么也不肯,哭闹不休。舅妈拿着小姐姐的娃娃逗贝贝,贝贝仍然大哭着要回家。
贝贝的妈妈觉得这样下去后果有点严重,一旦形成恋物癖可怎么办呢?于是此后只要贝贝抱着那个娃娃,妈妈就严厉地告诫她把娃娃放下,告诉她不许恋物。可贝贝一旦没了娃娃,就变得无精打采的。所以,到最后妈妈也未能成功地阻碍贝贝对娃娃的“依恋”。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对某些东西表现出强烈的喜好。比如,当他怀抱着自己的玩具小熊、小狗时,会表现得格外快乐。但是,在1岁之后,孩子们对某种东西产生特殊偏好,借此使身心舒适的愿望和行为就会表现得更加强烈。
为什么孩子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这是因为,当孩子进入1岁之后,他们的行动更加自由,独立性和认知能力也愈发增强。因此,绝大多数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就已经体会到“分离”所带来的焦虑和紧张了,从而也就会随之产生“不安全感”。
正是因为孩子拥有了这样的心理,因此,当父母外出离开后,他们就会感到难过。在大千世界奇异古怪的复杂事物面前,他们会感到内心充满恐惧,这些成长中无法避免的“烦恼”,促使孩子们为了寻求安全感而作出自己的努力。
于是,他们只好选择一个最熟悉的东西,无论周围发生什么变化,这个“宝贝”始终如一。孩子们从这种“不变”中为成长寻求着安全感,这就是孩子出现恋物行为的重要原因。
有的孩子出现恋物行为,原因则比较特殊,主要是因为这些孩子习惯于某种生活模式。这种情况一般在2~4岁的宝宝中比较常见,因为这个时期是宝宝秩序感发展的敏感期。在这个时期内,孩子会在事件的顺序性、生活习惯的固定性、所有物的归属等问题上表现出不容变更的心理和行为,因此也有可能会表现出强烈的恋物心理。有的孩子出现恋物行为,与其成长环境和家庭气氛密不可分。有很多宝宝,因为没有受到必要的关注和关心,缺乏安全感,所以喜欢一些特殊的事物,如娃娃、毯子等。他们幻想它们是自己的亲密朋友,是保护自己的,因而和这些物品形影不离,这种行为是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基本需求。还有的孩子会在妈妈离开时,用一些妈妈的物品来替代妈妈,从而获得同妈妈在一起的感觉。孩子的这种替代性行为,大多数都是暂时性的。当孩子习惯新的生活模式后,恋物现象就会自然而然地消退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孩子本身没有什么恋物行为,他们这样做完全是与成人的反抗。因为成人反对恋物,所以他们偏要恋物。
当然,尽管心理恋物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但这并不代表它就一无是处。当孩子存在紧张或者焦虑心理,但他们又需要自己去面对和处理这些烦恼的时候,一个“宝贝”在此时就会成为一种特别的方法或者工具。它能调动起孩子自身的能动性,让孩子自己变得平静、安详、坚强和信心十足。
通过对绝大多数有恋物情结的孩子的观察,心理学家发现,孩子的慰藉物多是一些毛绒的、柔软的、让人摸起来感到舒服的东西。正如让一个一两岁的孩子玩泥巴、面团等黏性的东西可以安抚他的心情一样,这些“宝贝”的真正作用,就在于帮助孩子自己平息不快和激动的情绪。说到底,为自己找到一个“亲密知己”,是孩子们的一个小智谋,他们依靠这些“宝贝”度过这些暂时还难以对付的情绪或者环境。
所以说,孩子依赖慰藉物的行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能称作“恋物癖”,因而爸爸妈妈不必太过担心。如果宝宝天生就喜欢柔软的、舒适的物品,并常常会无意识地或有意识地对柔软的物品具有好感,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恋物的行为,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正常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不是“恋物癖”,甚至连恋物都称不上,只是一种本能偏好的自发表现。
对于许多父母来说,要抽掉宝宝的奶嘴、旧毛毯、枕头,那可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善良的出发点总是换来宝宝的哭闹不休,心疼不已的父母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妥协。
父母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改掉恋物的习惯呢?首先,家长不要对这种习惯感到奇怪,孩子眷恋与他朝夕相处的物品属于正常现象,千万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的举止是不对的。不管孩子形成恋物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只要与孩子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和依恋关系,让他时时获得安全感,那么很多恋物行为就会不攻而退了。
1.不要轻易改变孩子的生活习惯
首先,父母不要轻易改变孩子的生活习惯,这是最关键的做法。否则,就会扰乱孩子认识世界的方式,使他更加没有安全感。
也许在许多父母眼里,孩子生活习惯的转变,只意味着转学、搬家、父母离婚这类事情,其实不然。由于孩子的自主性还比较弱,很多事情还需要成人的帮忙处理,所以家长的长时间出差、洗澡顺序的改变等,都会引发孩子的焦虑,从而不愿放弃曾经的“宝贝”。所以,尽可能保留孩子固有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模式,这是非常重要的。
2.宽容的心态
随着年龄的增长,绝大多数孩子身上的恋物行为会逐渐消失。所以,父母不妨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对待这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小插曲。不要因为孩子偶尔的、短时间的一种倾向,就简单地认定他“恋物”,进而有嘲笑、责骂,甚至压制孩子的行为。
3.展现有生命的爱
父母可以在孩子表现出恋物行为时,尽可能地让他明白,慰藉物、替代物再好,也是没有生命的,无法给孩子带来丰富的情感交流。所以,父母要做的事情,就是多关注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和交流,让他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和重视。例如,每天保证与孩子有一个小时以上不被其他事情所打扰的相处时间;在与孩子的相处中,要认真而不是心不在焉;与孩子说话时,看着宝宝的眼睛;等等。
4.多多拥抱孩子
要想让孩子摆脱恋物心理,最重要的是要让他感受到温暖,驱散他的孤独感。比如,父母可以多拍抚宝宝的背部和头顶,以解其“皮肤饥饿”。父母应当明白,拥抱和拍抚不是奖赏,而应该是日常的、无条件的。甚至当孩子做错事感到不安时,也可以拥抱他,而且这种情况下的身体接触,比奖励性的身体接触更有意义,因为它代表着无条件的爱和宽容。日常性的拥抱可以给宝宝这样的暗示:我在你身边;我爱你;别怕,有我呢;失败了不要紧;你很安全……
这样,孩子的恋物心理自然就会逐渐消散。
9.“我不要上幼儿园”
——分离焦虑症
勤勤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小女孩,她刚上幼儿园没几天。每天早上来幼儿园时她总是拽着爷爷不撒手,并且嘴里总喊着让爷爷早点来接她。
看到这种状况,幼儿园里的老师一把抱过勤勤,伸出大拇指给她看,那上面画了一个小脑袋,很是可爱。老师扮演大拇指对勤勤说:“勤勤乖,勤勤不哭。”但是勤勤并没有和老师玩多久,就又开始坐立不安,总是不停地问老师几点了,爷爷什么时候来接她。说着说着,还撅着小嘴眼泪汪汪地看着老师。时间过得越久,勤勤越不安。最后竟然号啕大哭起来,边哭还边说,爷爷不来接她了,爸爸妈妈不要她了。
回家后,勤勤对妈妈说:“妈妈,我不要去幼儿园了。”妈妈一脸疑惑地问:“为什么啊?幼儿园有那么多小朋友可以和你一起玩。”勤勤拽着妈妈的衣角说:“你们不来接我,不要我了怎么办?”
勤勤的这种行为,就是婴幼儿分离性焦虑的典型表现。那么,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孩子出现这样的状况呢?
1.家庭过分呵护和溺爱
现代家庭中,通常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往往对儿童的过分呵护、娇惯溺爱,使儿童依赖性增强,独立性差,一旦走出家门离开父母亲人,便不知如何面对社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这是产生儿童分离焦虑症的主要原因。在某些国家,幼儿在幼儿园大班早期就开始独立地上幼儿园了。而国内很多孩子上小学还要成人接送,过分呵护或限制儿童接触外界事物,会影响孩子自理能力和交往能力的发展,进一步则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容易使孩子形成胆小、怕事,不独立的人格倾向。当他们遇到一个新环境以后,就很可能会产生恐惧,容易使孩子形成胆小、怕事不独立的人格倾向,产生分离焦虑症。
2.离开家人,幼儿缺乏安全感
最亲近的人从视线中消失了,孩子会一下子不安起来:妈妈在哪里?我要找妈妈!孩子会用喊叫、哭闹来表达自己的焦虑,呼唤妈妈的出现。大部分孩子从七八个月起,就会明显表现出这种分离焦虑,有些孩子甚至更早。分离焦虑的出现,与孩子的不安全感有关。最初,这种焦虑的出现,是具有特殊的适应意义的。因为,它促使孩子去寻找他所亲近的人,或者发出信号,呼唤妈妈的出现。这是孩子寻求安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但是,由于焦虑中的孩子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寻找亲人上。有时,他们甚至不吃、不喝、不玩,这些平时最能引起亲近的人关注的行为,现在成了他用来呼唤亲人的一种方法。当然,其他的活动可能就进入不了他们的视线了。焦虑还会引起孩子生理上的应激反应,长时间焦虑,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刚入园的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发烧、肚子疼,等等。又称离别焦虑。
一般来说,孩子出现严重的分离性焦虑症时,会有以下这些心理表现:
(1)持续地担心不幸的事会使自己和父母分开,如自己可能会走失、被绑架、被杀,或成为意外事件中的牺牲者。
(2)持续地担心父母受伤害,或害怕他们会一去不归。
(3)预期离家或离开父母时,会大发脾气或哭泣、请求父母不要离开。
(4)持续抗拒或拒绝上床睡觉,除非父母在身边,或拒绝离家在外过夜。
(5)当孩子离开父母时,会出现过度压力或抱怨的情况,如想回家、不停地打电话给父母等。
(6)持续逃避独处,如影随形地跟着父母。
(7)在许多上学的日子或其他预期将会与父母分离的日子,会用生病头痛、肚子痛等方式来挽留父母。
(8)持续抗拒或拒绝去幼儿园,以便留在父母身边或留在家中。
(9)重复出现包含与父母分离为主题的噩梦。
以上这些焦虑心理,都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体现。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注意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觉,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同时也应教给孩子一些放松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