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读懂孩子的心(幼儿)
2481600000004

第4章 培养健全性格:塑造活泼开朗的宝宝(3)

这种“白日梦”式的预演胜利法,在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对于帮助孩子战胜恐惧心理、愉快地接受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5.让孩子发掘自身优势

想要孩子不再自卑,最关键的就是要让他看清自身优势。父母要帮助孩子认识到他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优势。对自己的认识越肯定,孩子的自信心就会越强。如果孩子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足,有时就可能会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而导致失败,并由此产生自卑心理。

当然,父母在给孩子布置任务时,要引导孩子量力而行,提出的要求也应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

6.磨砺孩子的意志

孩子总感到自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意志不够坚定。所以,想让孩子不再自卑,就要磨砺他坚强的意志品质,使失败和挫折变为激励他前进的动力。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要让孩子具备“别人行我也行”的心理素质。

7.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让孩子远离自卑,最重要的就是防患于未然。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避免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或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去和别的孩子的长处比。另外,父母尤其注意不要用一些过激的消极语言刺激孩子的自尊心,以免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5.“谁让她不吃早饭,活该!”

——宝宝没有同情心

一次,幼儿园老师对健健所在的中班进行心理测试,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一个小妹妹病了没有早饭吃,饿得直哭,你愿意借给她你的早饭吗?”结果孩子们半天都不回答。老师点名让健健回答,4岁的健健十分干脆地回答说:“不给!”老师又引导道:“可是,这个妹妹都饿哭了呀!”健健竟然回答:“谁让她不吃早饭,活该!”

可以毫不客气地指出,健健的这种情况,就是缺乏同情心的表现。所谓同情心,即是一种对他人不幸遭遇和痛苦情绪状态产生共鸣,并对其行动表示关心、赞成、支持的情感和由此诱发的“助人为乐”、“伸张正义”的动机与行为。

一般来说,同情心是一种受多种心理因素制约,包含认知、体验、动机和行为成分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状态。

而对于孩子来说,同情心是婴幼儿社会性品质中最为重要的品质之一,是其他一些重要的社会性品质及亲社会行为的基础。

在国外,有专业的调查机构通过研究发现,同情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不可缺。在个体心理发展中,同情心不仅可以抑制攻击行为,而且被看成是亲社会行为最主要的动机源。

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总体状况来看,在低龄幼儿中,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情心等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孩子过分关注“自我世界”,对“他人世界”则关注不够。比如,一位妈妈和女儿看电视,电视上报道一个女生被巨石压在下边,消防官兵在实施救助。当妈妈问女儿有什么想法时,她竟说:“她是为了上电视!”这就是没有同情心的具体表现。

1.幼儿同情心的发展过程

不要小看同情心,其实它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萌芽。通常来讲,其发展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1)孩子同情心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孩子同情心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在幼儿0~1岁之间。一般来说,宝宝出生3个月后,就已出现了同情心的萌芽。比如,3个月大的小宝宝听到别的宝宝的哭声,就会感到不安,继而产生同情,出现移情反应,并因此哭闹起来。

当孩子长到了9个月时,如果他看到别的宝宝摔倒了,就会因为同情而流泪,然后钻进妈妈的怀抱寻求安慰,好像摔倒的就是他自己。在这个年龄段里,孩子的自我意识还没有萌芽,无法区分自己与他人,因此总是把别人的痛苦视同自己的痛苦。

(2)孩子同情心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同情心发展的第二阶段,是在孩子1~2岁之间。这个时候,孩子已经能够清楚地分辨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并且具备了试图减轻他人痛苦的本能。比如,15个月的宝宝看到别的宝宝哭鼻子时,他会拿出自己手里的玩具去安慰哭鼻子的宝宝,或者试图给哭鼻子的宝宝擦眼泪,以此来表示他的同情心。

所以,对于孩子的同情心,是需要很早就开始培养的。如果孩子缺乏同情心,主要会有以下表现:很少承担或不愿承担相应的家务劳动;在家里她(他)最重要;会看不起幼儿园里的某些小朋友;看到老师批评犯错误的小朋友会表现出幸灾乐祸的表情;对自己的物品很敏感,不允许别的小朋友碰;经常会和小朋友打架或者闹别扭。

2.孩子缺乏同情心的原因

一般来说,孩子缺乏同情心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

(1)极端的家庭教育方式。孩子没有同情心,一般都是由极端的家庭教育方式所造成的。

在现代家庭中,有些父母经常要求孩子的一言一行必须听自己的。孩子稍有偏差,便大声呵斥甚至是体罚,这种苛刻的、惩罚性的教育方式会阻碍孩子同情心萌芽的再发展。

除此之外,体罚也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倘若经常被体罚,那么孩子就会很少对同伴的“不幸”表现出关切心理。

极端的教育方式还包括父母过于溺爱孩子。现在的家庭,孩子多为独生子女,父母一般会宠着、娇惯着,生怕自己的“独苗”受到任何委屈。久而久之,易造成孩子自私、蛮横的个性,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因此,不容易理解他人的不幸和痛苦。

(2)家长对孩子的同情心发展漠不关心。在不少父母眼里,孩子的同情心不是关注的重点,他的学习成绩才是应该着力关注的方向。虽说现在提倡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但父母总是更注重智力培养,而忽视对其良好个性的培养,这也是孩子没有同情心的重要原因。

另外,如果在和孩子进行亲子交流时,父母缺乏有效的交流技巧和方式,那么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变得冷淡、自私,处处以自我为中心。

(3)孩子的心理需求未被关注和满足。还有的时候,孩子缺乏同情心是因为父母较少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如果孩子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满足,那么,他的个性就会变得压抑,就有可能通过一些行为,比如虐待小动物来寻求一种心理释放,这样孩子的同情心培养自然就无从谈起。

(4)成人不良的榜样作用。有的父母在带领孩子外出时,看到有人当街乞讨,就会绕道而行。实际上,这就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别人的痛苦和自己无关,不要多管闲事。长此以往,孩子耳濡目染,又怎么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呢?

婴幼儿的智力发展,固然是父母关注的重点方向,但与此同时,父母更要关心婴幼儿的爱心与同情心的发展。这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感和健全的人格,更有利于培养其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其长大后能和谐地融入社会。

培养孩子同情心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温柔地对孩子说话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要想孩子拥有同情心,父母说话时就要有所注意,因为父母说话时的语调与口气将直接影响孩子的语态。倘若父母能够温柔地对孩子说话,在言谈举止间流露出温和与友善,那么孩子就会效仿父母,以同样友善的方式去对待其他人。

2.坚定地指出孩子的粗鲁动作

要想让孩子获得同情心,首先就要教育他,让他懂得尊重别人。如果孩子对父母或是他人有不礼貌的行为时,父母不加以制止,那无疑是对孩子行为的一种默认。所以,当孩子表现出不礼貌的举动时,父母不妨用温和而又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他所做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3.学会对孩子说“对不起”

父母是孩子生活中最常接触的人,所以父母应当对自己的行为多加注意,并以此来影响孩子。每个家长都会有做错事的时候,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诚恳地向孩子道歉。这样,孩子自身的内省力以及对他人的感受力和同情心就会大大增强。

4.通过故事引导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

孩子喜欢听故事,而故事里又包含有很多做人的道理。所以,当父母在给孩子讲生动的童话故事时,不妨多和他们交流一些情感方面的内容。比方说,当父母在给孩子讲《灰姑娘》的时候,就可以提问:“孩子,灰姑娘是不是很可怜?宝宝是不是很同情灰姑娘啊?”

通过故事去引导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3~5岁的孩子已逐渐开始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一个6岁的孩子,已经能够使用自己所掌握的词汇来描述自己的情感与情绪。

5.经常表扬孩子具有同情心的表现

即使再怎样以自我为中心,孩子时而也会有一些充满同情心的表现。当孩子做出充满善意的举动时,父母要告诉他这样做非常好,而且说得越具体越好:“你把你的玩具车给小明玩,真是太大方了!你看他多高兴啊!”

6.让小动物变成孩子的“好朋友”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生性都是善良的、纯真的,因此他们天生就与动物有种亲密感。

正因为如此,要想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父母不妨在家养一些小狗、小猫,让孩子天天给小动物喂食,并写观察日记。一旦小动物有异常状况,孩子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网查资料或通过自己查书解决问题。

经过一番这样的培养后,孩子的观察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又培养了他们的爱心、同情心和责任感。

7.让孩子学会关心家人

由于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因此,父母应当在家庭生活中启发、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具体来说就是让他学会关心家人。比如,当家庭成员生病、受伤或心情不好时,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向宝贝“诉说”,并向宝贝寻求“帮助”。例如,让宝贝给生病的爸爸拿块糖,摸摸爸爸受了伤的部位,或者帮爸爸拿药,等等。每当宝贝以他独有的方式向你表达同情时,请愉快地接受,并诚恳地向宝贝道谢。

这种处理方式,会强化孩子关心家人的行为,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同情他人的心理。

8.鼓励孩子去帮助他人

让孩子拥有同情心,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鼓励他去帮助他人。

当然,帮助他人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媒体报道告诉孩子,社会中总有一些弱势群体,值得我们去关心、去帮助,我们可以鼓励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和衣物捐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为他们送上祝福的话语。让孩子在送出爱心的同时,也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9.培养孩子对动植物及物品的爱护

对于孩子来说,玩耍是主要的生活内容,他们会很自然地把玩具赋予生命,和它们说话。所以,要想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个心理特点。

比方说,当孩子在折树枝时,父母以小树的口吻说:“哎哟,我的胳膊好疼呀!呜呜呜呜……”父母模仿小树的哭声,很容易使孩子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这时再因势利导,让孩子想想自己的身体如果受伤了,自己会有什么感受。从这些角度引导他们去体会别人的痛苦,理解别人的感受,这样孩子的同情心就会大大提高。

6.脆弱的宝宝

——婴幼儿的蛋壳心理

幼儿园吃中午饭的时候,别的小朋友很快就吃完了,皓皓一边吃一边左顾右盼的,比别人吃得都慢。眼看就要到午休的时间了,老师对皓皓说:“皓皓,你怎么吃得这么慢?和你说过很多次了,要好好吃饭,不要一边吃一边看别的地方,你怎么总不听话?今天,不给你小红花了。”皓皓听了老师的批评,眼泪立刻就流了下来。老师见此情景赶紧劝说,可无论怎么安慰皓皓,皓皓都哭着喊着要回家。老师无奈,只能让皓皓的父母把他接回去。回家的路上,爸爸问皓皓:“皓皓,你是不是不舒服啊?为什么想回家呢?”皓皓眼里含着泪,抹着小鼻涕说:“老师批评我吃饭慢了,我觉得在其他小朋友面前很没有面子。”听了这样的解释,皓皓的爸爸觉得这个3岁半的小男孩心理实在是太脆弱了,就好比一个蛋壳,一碰即碎。

所谓蛋壳心理,就是指心理非常脆弱,像蛋壳一样,一触即破。当孩子出现蛋壳心理时,其具体表现就是:只能听赞美之词,听不得半点反对意见,对父母和老师的批评更是抱有逆反心理。有些具有蛋壳心理的孩子,还会表现出外表高傲、内心脆弱的特点。

这种蛋壳心理,对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有着严重危害,若处理不当,甚至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但令人担忧的是,许许多多的父母尚未认识到这一点,因此综观目前我国独生子女的现状,蛋壳心理已呈普遍泛滥的趋势。例如,有位小朋友在幼儿园竞选班长失败后,每天闷闷不乐,在课堂上开始不爱发言,回到家里也不再像过去那样爱动。后来,妈妈才知道原来是孩子接受不了竞选失败的现实,脆弱的心理承受不了。

蛋壳心理引起的负面效应已经开始困扰千千万万的家庭。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蛋壳心理的形成也不是一天两天的,它是多年的错误教育所导致的,父母需要从自身角度进行探究。

1.父母的教育原因

不当的家庭教育是导致孩子出现蛋壳心理的最根本原因。作为父母,谁也不愿意让孩子经历苦难,尤其是那些在艰苦岁月中长大的父母,更是不想让孩子吃苦。因此,父母总是千方百计地为孩子设计美好的明天;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对孩子极尽赞美之词,却不舍得批评和管教……

总之,过分娇纵、百般溺爱是导致幼儿蛋壳心理的最直接原因。

2.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如今,绝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从小就是在蜜糖水里泡大的。尤其是在幼儿园里经常受表扬的幼儿,更是一路绿灯,不管是家庭还是幼儿园都没有给他们坚强的理由和机会。

但恰恰是因为他们一直表现得十分优秀,家长、老师及其他小朋友都会对他们寄予很高的期望,经常拿他们作为“标杆”。外界的这种高期望,使得他们总是担心因某次表现不佳,改变自己在众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倘若这种担心、害怕日积月累,就会给孩子自身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之形成越来越严重的蛋壳心理,并最终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父母不关注孩子的挫折

孩子性格形成的第一个“染缸”就是家庭,蛋壳心理的出现,也主要是由于家庭造成的。比如说,如果孩子第一次遭到嘲笑后,与父母诉说时,父母能够耐心地倾听并细致地给予分析、引导,那么孩子的这种主动交流行为就会得到鼓励和支持,下次他还会用这样的方式进行交流。

如果父母能够将这种行为反复运用,不断对孩子予以支持和鼓励,那么,孩子便会自然而然地养成积极交流的习惯,并迁移、运用到今后生活的各种境遇之中。如此一来,孩子就能逐步形成坦诚、大胆地与别人沟通的性格,不给蛋壳心理以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