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江南鱼米之乡的人们,在冬至之夜会全家聚坐在一起,吃红豆糯米饭。据传,人们吃红豆糯米饭是为规避疫鬼,去灾防病。民间传说,共工氏有个作恶多端的儿子,正是死于冬至这天,死后到阴间化作疫鬼,仍旧祸害百姓。这个疫鬼最怕红豆,所以,人们每逢冬至就做红豆糯米饭吃,以驱邪避鬼。
冬至团
“冬至团”就是冬至吃的汤圆。我国江南地区盛行冬至吃汤圆。旧时的上海人也非常讲究吃汤团。古人的诗句中也有“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民间的俗语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人们在冬至“捣米做汤圆”,有的用来祭祖,有的则是用来馈赠亲朋。
祭祖
早在盛行过冬至节的唐宋时期,我国就产生了祭祖的习俗。这天,皇帝与群臣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们则各自向祖宗及父母祭拜。如今在我国台湾地区还留有冬至祭祖的习俗。同宗同姓的人会相约在冬至前后的一天,一起到祖宗的祠堂中祭拜祖先,叫做“祭祖”。祭祖之时要长幼有序,并向祖宗先辈供奉一种名叫九层糕的食物。九层糕是由糯米捏制成鸡、鸭等象征着吉祥的动物形状,然后在蒸笼中分层蒸成的。
祭祖仪式结束后,还有宴席,各位宗亲们聚在一起,饮酒畅谈,叙谈阔别之情,俗称为“食祖”。冬至祭祖的习俗在我国台湾一直流传至今,表达了世世代代的台湾人民不忘祖先的传统美德。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是腊八节,也叫做腊八祭、王侯腊、腊日祭或佛成道日。腊八节得名于腊月。农历十二月正处在丰收后的农闲时期,人们多在这个月进行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活动。古时,祭祀祖先称为“蜡”,祭祀神灵称为“腊”。可以说,十二月是一个祭祀的月份,“腊”和“蜡”都为祭祀之意,所以,人们就将十二月叫成了腊月。腊八就是腊月初八。当吃腊八粥的习俗在我国各地逐渐盛行时,便形成了腊八节。
腊八粥腊八粥的由来在民间流传着多种说法。这些说法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来自佛教,一类来自神鬼传说,一类来自民间故事。
据说,释迦牟尼得道成佛之日是腊月初八。释迦牟尼因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成佛,六年的苦行后,于腊月初八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修行期间,释迦牟尼每日仅进食一麻一米,饿得十分消瘦。他在腊月初八这天在菩提树下遇到了一个牧女,牧女用香谷及山上的各种果子做成粥给佛祖吃。之后,佛祖便得道成佛了。后来,僧人和百姓都在腊八这天吃腊八粥,以纪念佛祖得道成佛,并将这天叫做佛成道日,举行祭祀仪式。
腊八粥的另一个传说来自古时人们“赤豆打鬼”的习俗。传说颛顼氏的三个儿子死后变成了恶鬼,经常出来吓人。古时人们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皆为疫鬼所致。这些疫鬼唯一惧怕的东西就是红豆,民间就在腊八这一天用红豆、小红豆做粥食用,以驱疫避邪。因此,腊八吃粥的习俗就流传开来。
来自平民百姓家的两个关于腊八粥的故事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一说晋朝时的一个年轻人,懒惰、游手好闲,不爱劳作。妻子屡次劝说都不知悔改。直到有一天,家里的粮食几乎都吃光了,年轻人在腊八这天搜罗出一些残碎食物,做成了粥喝下。在辛酸的泪水中,他才悔过自新,好好过日子。另一个故事情节与这个情节雷同,主角是一对懒惰的夫妻,他们执迷不悟,导致在腊八这天只能用残余的杂粮做粥吃,寒冬的风一阵阵吹来,结果他们被倒塌的房屋压死了。民间用这些故事教育孩子只有勤奋劳作才能有饱饭吃,并在腊八吃腊八粥作为警戒提示。
另外有一些腊八粥的传说故事来自于历史。历史故事之一是说秦始皇修筑长城时期,服役的民工百姓们在没有饭吃的情况下,在腊八这天把共同积攒下来的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煮成粥,每人喝一碗。结果,这些民工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以后人们每年腊八都吃腊八粥,纪念这些饿死的民工。历史故事之二是说喝腊八粥是为了纪念岳飞。岳飞带领军队攻打朱仙镇时,正值寒冬腊月,在即将弹尽粮绝之际,百姓们送来了自家煮的粥,俗称“千家粥”,给官兵食用,结果岳家军大获全胜,而这天正是腊月初八。岳飞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腊八都吃杂粮豆果煮成的粥,后来演变成腊八粥。历史故事之三是说为纪念朱元璋起义军的胜利。朱元璋在起义成功之前,曾落难在牢狱之中,寒风呼啸的冬季,朱元璋从老鼠洞中抠出一些米粒杂粮,熬成粥,吃了顿饱饭。这天恰逢腊月初八。后来,朱元璋建立明朝,不忘往日之苦,将这天定为腊八节,每年此时吃腊八粥,以示纪念。
民间有冬至不吃素,腊八不吃荤,荤冬至、素腊八的说法。因此腊八节的节令食品多以素食为主。除了吃腊八粥,腊八节还有吃冰、煮“五豆”,泡腊八蒜,吃腊八面、腊八豆腐等习俗。
腊八粥
如今的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材料也颇为讲究,以北京的腊八粥最为典型。北京的腊八粥与天津的腊八粥近似,以莲子、百合、大麦仁、黏秫米、黏黄米、芸豆、桂圆肉、白果、红枣、黑米等为原料,色、香、味俱佳。山西的腊八粥以小米为主,辅以小豆、绿豆、大米、江米等,俗称为八宝粥。其他如甘肃、宁夏、青海、山东、河南等地,也有各自不同的原料,做法都为煮,味道鲜美。
吃冰
腊八正值寒冬,人们在腊八前一天就舀水使其结成冰,在腊八这天将其敲成碎块吃掉。相传在这天吃冰,在以后的一年里都不会闹肚子痛。
煮“五豆”
煮“五豆”就是有些地区对煮腊八粥的另一种叫法。不同的是,煮“五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加米和五种豆子一起煮。相传,人们吃“雀儿头”是为了让麻雀头疼,来年之时不会再来祸害庄稼。煮的“五豆”要分开一顿一顿地吃,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同时还要赠予亲人和邻居,象征连年有余。
腊八蒜
腊八蒜老北京有一句俗语叫:“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来还钱。”腊八蒜的“蒜”同“算”字音同,取算账的意思。这天各商号都要拢一下这一年的账,计算盈亏,债主也在这一天到欠债的人家送个信儿,让欠债的人家准备还钱。后来,欠钱的人家用“蒜”字代替“算”,避讳算账的意思。所以,大街小巷从来都看不到买腊八蒜的,因为百姓谁都不愿意听到这个“蒜”字。吆喝卖腊八蒜的就像是催债的,听起来让人不快。故而,家家户户都是在家里各自泡腊八蒜,自己先算计好今年这个年该怎么过。
腊八蒜一般用紫皮蒜和米醋泡制,将紫皮蒜去皮,加入米醋,密封于小坛子里,到除夕再开启,作为年夜饭的作料,味道独特。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在腊八节自然晒制的豆腐,是当地的风味特产。
腊八面
腊八面是我国北方一些不产米的地区的人们食用的腊八节食物。这些地区的人们提前用各种蔬菜、果子做成臊子,在腊八这天做面吃,俗称臊子面。
祭灶节
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祭灶节。民间还将祭灶节称作小年、交年、小年下等。古时民间有“官祭三,民祭四,王八祭五,鳖祭六”的说法。意思是说不同级别的人要在不同的日期祭灶。如今大多数地区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少数地区也有在腊月二十九和腊月三十行祭的。
祭灶,顾名思义就是祭祀灶王爷。相传灶君会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这两天上天庭,向玉帝汇报世人的善恶功过。人们为了让灶君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少说坏话,就在这两天供奉祭拜灶王爷,好生侍候着送灶王爷上天。祭灶时人们贴的对联就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又称为辞灶,也叫送灶。人们用糖果、清水、料豆等祭拜完灶神后,将贴了整整一年的灶神旧像取下,用一块黏稠的糖瓜粘在灶神的嘴巴上,最后将灶神和用稻草扎的草马一起焚烧掉,以众人齐呼“送灶爷骑马升天”宣告结束。在灶神的嘴上贴糖瓜相传既是为了让他嘴甜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也是为了黏住他的嘴巴让他在玉帝面前不能说坏话。等到年三十的时候,人们再接灶神和众位神仙到民间过年。
民间祭灶还有一些讲究。俗传,月亮属阴,灶君属阳,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一说。我国河南地区历来都是由男主人主持祭灶。只有在安阳一带有让家庭主妇主祭之俗。在祭灶时,人们用豆腐、海带、白菜等做成“祭灶汤”,供奉给灶王爷。祭灶之后,全家老少一起共进晚餐,品祭灶糖。在河南上蔡一带,这顿晚餐讲究吃素食,不能吃荤,以吃得多为吉,俗称“填仓”。
从祭灶节起,新年就拉开了帷幕。民间各家各户开始扫尘、剪窗花、写春联、洗浴,为过一个轻松快乐的新年做准备。
由于民间有祭灶节清扫的习俗,因此老北京又将祭灶节称为“扫房日”。在这一天,人们要将家中的窗户、犄角旮旯、地面等各处彻底清洁一番,使整个房舍窗明几净,焕然一新。民间俗信中,“尘”与“陈”谐音,扫尘为“除陈布新”的意思,主要是为了将旧日的所有晦气、穷运统统都扫出门,除旧迎新。
房舍打扫干净之后,人们就开始剪窗花、写春联。窗花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燕穿桃柳、喜鹊登梅、狮子滚绣球、二龙戏珠、三羊(阳)开泰、犀牛望月等。
旧时写春联都是红纸黑墨,如今春联流行写成红纸金字,四周也添加各式图案,金光闪烁,显得格外喜庆。春联的数量多,内容全面,主要以祈福敬神为主。如敬土地神的春联就是“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敬财神的对联为“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单联有在室内贴的如“抬头见喜”,在旺火上贴的如“旺气冲天”,在石磨上贴的如“白虎大吉”等。大门上的春联代表着一个家庭的门面,自然最受人们的重视。这里的春联或写景,或抒情,寄予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年复一年,妙语连珠,层出不穷。
剪完窗花,写完春联,人们也不忘给自己置办一身新年的行头。新年之际,人人都置新衣,换新貌,整理出个新形象。大人、小孩们都在腊月二十三洗浴、理发,俗话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无论贫穷富贵都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年。
另外,民谣中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就是说,过了祭灶节,民间多举行结婚典礼,新人们也借着新年的喜庆步入婚姻殿堂。民间笃信过了腊月二十三,诸神都上了天,所有的禁忌都没有了,一直到过年,这些日子都吉祥。所以,娶媳妇、聘闺女都不用再左挑右选的寻找吉日,在这几日的哪一天都诸事大吉。民俗中称之为“赶乱婚”。
除夕
“除”为除旧迎新的意思,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叫“岁除”,这一天的晚上叫除夕,也叫做除夕夜,民间俗称年三十、腊月三十。除夕是人们吃、喝、玩、乐迎新年的时候。除夕的每一样食品都很讲究,北方人吃饺子,寓意招财进宝;南方人吃年糕,代表年年高升。人们通宵不眠为熬年守岁,除夕的灯火彻夜不熄,俗称“光年”。除夕,即辞旧迎新之时,当寺庙的钟声敲击一百零八响,村落的爆竹声绵延不断,人们就踏进了新的一年。
除夕的节令起源于先秦时期逐除厉鬼的习俗。《吕氏春秋·季冬记》中记述,古人在腊月三十以击鼓的方式驱逐“疫疠之鬼”。这一习俗千年之后演变成了现代除夕夜除旧布新、迎接新禧、祭祀神灵、祈求丰年等多种习俗活动。
熬年守岁
放鞭炮人们在除夕之夜通宵不眠守候新年第一天的到来叫做守岁,也称为熬年。熬年守岁的由来还附有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相传在太古时期,有一种怪兽叫做年。它生性凶猛残暴,以飞禽走兽为食,而且还祸害人类。人们对它十分惧怕。不过,久而久之,人们逐渐掌握了“年”的生活规律。年每隔360天到人群之处猎食一次,天黑而至,鸡鸣破晓而出。算准之后,人们将“年”肆虐之时称为“年关”,并逐渐想出一系列过年关的办法。
每到这天晚上,各家各户都紧闭家门,把牲畜都关好,熄火净灶,躲在家里吃提前做好的“年夜饭”。由于这晚不知是吉是凶,人们做的“年夜饭”都很丰盛,并且在吃饭之前要祭拜祖先,祈求祖宗神灵保佑全家人平平安安。吃饭之后,所有人都不敢睡觉,大家就坐在一起聊天壮胆,熬到年走,等到金鸡啼鸣。这些过年关的办法演变至今就成了熬年守岁的习俗。
守岁最早出自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除夕守岁的习俗自南北朝时兴起,当时的人们在除夕之夜燃起灯火,通宵达旦,象征着熬走所有的鬼怪病疫,等待着新一年的喜庆吉祥。从唐朝开始,守岁的习俗逐渐盛行。唐太宗李世民曾作“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古时的守岁,对于年长者意为“辞旧岁”,以惜时光阴为本意;对于年轻人,则是为父母延寿。如今,守岁已经没有此种含义,但带着人们喜悦和热情的心情,守岁依旧是辞旧迎新的重要年俗活动。
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