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礼仪之邦,民间自然也少不了很多围绕“礼”字衍生出的习俗。这些礼俗驳杂而深广,涉及中国人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从中可窥探到不同时代的中国人的生活风貌与思想状态,在民俗学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的众多礼俗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围绕几件人生大事形成的习俗,即求子、婚姻、丧葬等。这些体现平凡生活的习俗,也是最能反映古代中国风土人情的精华所在。
一、求子习俗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子孙是传承家族血脉的根,多子多孙亦是一种难得的福分。在古代,上至皇室下至普通百姓,每对夫妻都渴望能够早日生个儿子,然而事与愿违,很多人婚后多年都未能生下孩子,于是民间产生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求子习俗。
古人求子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向神灵祈子
此种形式在民间流传最广,古人信奉的诸多神仙中有不少都与送子有关,例如送子观音、子孙娘娘以及送子仙张仙等。为了能够得到神仙的庇佑,早日得子,人们还附会出千奇百怪的求子习俗。
拴娃娃
旧时,我国很多地区就有拴娃娃的习俗。其中天津人拴娃娃最有特点。据说天津有一个专门供奉子孙娘娘的天后宫,天后宫的庙祝对人们求子心切的心情非常了解,于是就在天后宫的后山处摆放了很多用泥土塑造的娃娃,供人们“拴”取。此举果然得到了当地妇女的喜爱,她们不但将泥娃娃拴回家,还要虔诚地供奉,如果谁家有幸得子就让孩子尊称泥娃娃为大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泥娃娃的辈分也要随之变化。天津人的这种求子习俗还捧红了一类人的生意。说起来天津人对拴来的泥娃娃还真不错,不仅赋予它身份,还要及时为其置办“新衣”,而坊间擅做泥人、面人的手艺人无疑就是从中受益最多的人。
这种拴娃娃的习俗除了在北方地区盛行,在南方也有流传。四川地区就有一种名为拴童子的习俗,即北方的拴娃娃。古时四川人也信奉子孙娘娘,且这里的子孙娘娘非常有特色。与其他地方的子孙娘娘不同,四川地区的子孙娘娘身边有三百六十个童子环绕,看上去非常喜庆。当地妇女去寺庙上香时,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拴童子。据说妇女虔诚地跪拜送子娘娘后,只要将红色的丝线拴在某一个童子身上,就能生出和童子样貌相似、活泼可爱的孩子了。
2.从别人那里得子
除了向神灵祈求孩子外,古人认为从别人那里也可以得子。从别人那里得子的主要形式就是让亲友做出具有“送子”意义的举动,使自己沾染喜气。另外,从别人那里得到具有多子多孙含义的物品,也有得子的美好寓意。
抢童子
民间除了有拴娃娃的求子习俗外,有的地方还有抢童子的说法。相传每年的三月三日是送子娘娘的诞辰,在这一天民间会举行热闹非凡的娘娘会,而抢童子就是娘娘会上最受瞩目的活动。
抢童子的活动一般会在午时三刻正式拉开帷幕,其内容十分简单,就是让本地区德高望重之人将事先准备好的木质小童拿出来抛向人群,任人们去抢。据说率先抢到木童子的人能够最早得到孩子。即使有的家庭没有抢到木童子,也无须垂头丧气,因为有的家庭已经有了孩子,但在抢童子活动中又抢到了木童子,他们就会将木童子送给自己无嗣的亲朋好友,让那些尚无子息的家庭也沾染一些喜气,早生贵子。
吃碰头蛋
民间还有一种让媳妇吃碰头蛋的习俗。碰头蛋本是产妇生产后家人为款待亲朋好友准备的一种食品,由于做的时候要在盆中相撞而得名。在古代碰头蛋可是没有孩子的家庭争相追捧的食物,据说只要让自家媳妇吃了这种碰头蛋就能早日怀孕生子。古人吃碰头蛋也是有讲究的,相传碰头蛋一定要坐在卧室的门槛处,面朝屋内吃,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早生贵子”
民间有在结婚时用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布置喜床的讲究。这种习俗古已有之,至今仍在部分地区流传。之所以用这四种干果铺床就是为了得一个“早生贵子”的吉利说法。除了这四种食品,所有带“子”字的食物也都被古人所喜爱,这主要是因为人们认为它们有得子的寓意。
3.其他求子习俗
除了上述两类,民间也有一些其他的求子习俗,这些习俗来源甚多,有的由原始图腾崇拜与生殖崇拜转化而来,有的是古代巫术的残余,还有一些是人们根据谐音等臆想出来的。
传袋仪式
所谓的传袋仪式是指新娘过门时举行的一种有象征意义的活动。人们一般会在新娘下轿前,在地上铺好两三个布袋,然后随着新娘前进,逐渐向前传递,让新娘一路走在上面,直到进入婆家大门才能停止。在进行传袋仪式时,必须保证新娘脚不沾地,不然就是不吉利的征兆。据古书记载,唐代就已产生了这种传袋仪式。人们之所以要举行传袋仪式主要是因为“袋”与“代”同音,“传袋”即为传宗接代,与古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多子多福”等思想相切合。
喝糖尿
在古人信奉的众多求子习俗中,有一个习俗最具科学色彩,那就是喝糖尿。民间所说的糖尿是指古代杂货铺中的一种深褐色糖浆。这种糖浆并不是杂货铺中的商品,而是糖在夏季融化出的一种黏稠物,人们若想得到糖尿,不用付一分钱,到杂货铺中向老板乞讨即可。说也奇怪,人人都说商人重利,但对于这种东西,杂货铺老板非但不吝惜,甚至在本店没有的情况下,还会亲自到其他店铺中为乞讨者寻找。
民间乞讨糖尿主要是给妇女喝,人们普遍认为糖尿能够起到调经补气的作用,妇女喝了可以改善健康状况,增加怀孕概率与胎儿成活率。时至今日这种民间习俗已经很难看到了。
佩钱求子
古人用于求子的物品很多,就连日常所用的钱币也有求子的寓意。相传篡汉的王莽就曾铸造过一种名为布泉、能够使人求子成功的钱币。除此之外,不少朝代也都铸造了有“多子多孙”“五男二女”“红梅结子、绿竹生笋”等文字的钱币。
游灯求子
在我国不少地方都有正月十五或正月十八游灯会添丁的说法。由于“灯”与“丁”互为谐音,因此灯会也被视为添丁大会。对此,广东潮汕地区还有一句著名的谚语:“有游灯,家里生千丁;无游灯,家里要绝种。”由此可见人们对于游灯求子的重视。
旧时,福建地区也有在元宵节为嫁女送灯的习俗。不仅如此,人们还会根据嫁女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不同的灯。如果是新嫁娘,娘家人就会送去一盏芙蓉灯,若是生了孩子却还缺男丁的情况,娘家就会为其送去观音送子灯。另外根据不同情况,还有添丁灯等不同种类的灯供其选择。
除了以上介绍的,根据不同地区与民族的特点,民间还有很多颇有趣味的求子习俗。然而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求子习俗,展现的都是中国人传统的多子多福的观念。古人这种朴素的求子心理不仅寄托着他们传承血脉的世俗愿望,也是其热爱生命的一种表现。
二、生育习俗
中国人的民间习俗很多,涉及的领域也很广泛,就连生孩子也有相关的习俗讲究。这诸多讲究既体现了古人的医疗水平,也是民族文化的缩影。民间流传的生育习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家庭伦理与社会风尚的风向标,生育习俗也会随之改变。从这个角度来看,了解生育习俗无疑就是在阅读一本民间习俗文化的历史书。
孕妇的禁忌
我国古代盛传的生育习俗中有很多都是用来规范孕妇行为的,古人之所以创造了这么多的孕妇禁忌主要是为了让产妇生下健康的孩子。其实,那些流传至今的孕妇禁忌不仅寄托了古人简单质朴的美好愿望,有的甚至还有一定的医学根据。
民间流传最多的孕妇禁忌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孕妇不宜动土
关于孕妇不宜动土,民间有很多说法,有人说动土容易动胎气,伤害腹中婴儿;也有人说只要根据孕妇的喜忌神方位,避开五黄、三煞即可,不用过分强调孕妇不宜动土的说法。其实古人的这种习俗是有一定的医学根据的。当代妇科专家对此的解释是,动土容易使母体吸入尘土等不洁的气体,或遭受其他环境污染的侵害,此时就有可能影响孩子的健康,使孩子出现兔唇等先天性病症。
另外民间流传的孕妇忌塞洞、忌钉钉子也是出于保护产妇和孩子的健康而说的,从医学上看确有其合理之处。
2.孕妇忌食兔、狗、驴肉
古人除了要限制孕妇的行为,还有孕妇不能吃某些食品的说法。在众多食物禁忌中,最有名的就是孕妇不宜食兔肉的说法。
自古以来民间就笃信孕妇食兔肉能够导致孩子天生兔唇,因此很多地区都禁止孕妇食兔肉。西晋《博物志》亦留有“妊娠者不可啖兔肉,又不可见兔,令儿缺唇”的说法。时至今日,我国部分地区仍有人遵从此俗。然而兔肉与兔唇之间的关系完全是古人臆想出来的,在现代医学中完全找不到两者有关联的证据。
与此类似的还有孕妇不吃狗肉、驴肉的说法,据说如果让孕妇吃了狗肉就会生出喜欢咬人的孩子,食驴肉则有可能生出不服管教,具有“驴脾气”的孩子。另外,不吃螃蟹、公鸡、鸭子的说法在我国也有所流传,相传吃了这些东西孕妇生出的孩子就会具有此种动物的某种属性,因此民间多有孕妇忌口的习俗。
3.孕妇忌参加婚丧仪式
古人认为孕妇、经期妇女都属不洁之人,如果参加喜庆事就会冲撞喜神,将喜事化为凶事;参加丧事会沾染不吉之气。因此民间就有了孕妇忌参加婚丧仪式的传统习俗。在今人看来这种说法只是古人的一种主观臆测,并不具有权威性。
然而当代医生从保护孕妇和未出生的胎儿的角度出发,也得出了与旧俗相似的结论。由于婚丧场面易使孕妇产生剧烈的情绪变化,会影响胎儿的成长发育,因此医生叮嘱如非必要最好不要让孕妇参加婚丧仪式。如果是不能推辞的婚丧仪式,最好不要让孕妇与别人同桌而食,避免染上疾病。
生产时的习俗
1.催生礼
催生又名催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催生”一词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孕妇的子宫收缩,促使胎儿产出。古代也有专门用于催生助生的药物,不过这里所说的催生礼只是一种寄托人们祝福之意的礼节。
自宋代开始民间就有了催生礼一说。催生礼主要是指产妇娘家人在产妇生产前,送去贺礼的行为。能够被当做礼品赠送的主要有肉、蛋、桂圆、核桃、白糖等营养食品以及婴儿服装。在准备婴儿服装时,人们大多选黄色为主色。这是因为黄色等同于五行中的土,在阴阳五行学说中有五行土为尊的说法。给即将出生的孩子送黄色的衣服,就如同赐给他尊荣的地位一般,有着很强的吉祥寓意。此外,有的地方也会将红色筷子作为礼物送给产妇,据说这是为了取“快”的意思,祝其早生贵子、生产快捷顺利。
古人不仅在挑选催生礼时煞费苦心,送催生礼也很有讲究。不仅要选在朔日(每月初一)前去送礼,人们一般还要准备一只笙,在进门时一定要吹着进去,以表催生之意。
另外,也有一些地方在送催生礼时,有投衣入窗占卜男女的习俗。所谓的投衣入窗就是将事先准备好的催生衣服包裹好从产妇所在的窗口投进去,然后人们会根据包裹的朝向预测即将出生的孩子的性别。
2.忌在娘家生产
民间素有不在娘家生产的习俗。不论发生什么事,产妇回娘家生产都会被人视为不吉利的征兆。这种习俗从古代流传至今,在民间一直不乏信仰者。人们忌讳产妇在娘家生产主要是为了避免血污,据说产妇在娘家生产不仅会削减娘家人的福气,甚至还会为其带来血光之灾。
有时实在来不及将产妇送回婆家,人们就会将产妇抬到郊野中,使其在外生产。苗族人也有类似的习俗。若遇产妇必须在娘家生产的特殊情况,苗族人就会在自家房屋附近临时搭建一个小屋,供产妇使用。不过在产妇生产和坐月子的这段时间里,所有人都不得靠近小屋,只能让产妇独自居住在里面,以免招致灾祸。满月过后,娘家人还要杀鸡、在门上挂红布,用以消灾祈福,扫除晦气。
也有些地方的人认为,产妇在娘家生产不仅会影响娘家的运势,甚至会对娘家所在的村落产生不良影响。曾有新闻报道说,在我国南方某村由于一女子回娘家时突然分娩,不仅被罚戴了鱼罾(即一种用木棍制成的渔网),还花了不少钱请法师做法事,为村里人消灾。
此种习俗在很多人眼中也许就是一种迷信,但在信奉此种习俗的村落和民族中,它却是祖先留给后人最珍贵的遗产,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3.男子不进产房
先秦时期,我国就已产生了生育习俗。在当时,女子临产前是不能与丈夫同住一屋的。直到产妇进入阵痛的生产环节,丈夫才被允许进屋问候,不过此时还不能让妻子与丈夫相见,而是要通过接生婆传话。
古代有此种习俗主要是因为人们有很强的阴阳观念。在阴阳理论中,女子属阴,男子属阳。而女子生产时产生的大量污血,在古人看来携带极强的阴气,如果这种东西被男子看到不仅伤身而且有不吉之兆,因此民间就有了男子不进产房的习俗。
4.报喜礼
在我国民间有生孩子报喜的传统,然而不同地域的报喜方式和对象均有不同。其中最普遍的是向产妇的娘家报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