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常识一本通
24819200000040

第40章 古人生活剪影·器皿用具杂谈(8)

战国时,每个国家的两车轮间的距离都与别国不同,故无法套进别国的两道车辙。因此,其他国家的车也就不能在本国道路上行走。事实上,这是一种防御外敌的策略。秦统一后,全国各地的道路两道车辙之间的距离不同,也就对交通形成了阻碍。因此,秦始皇统一车轮的距离,将其定位一种尺寸。这样形成两道同等距离的车辙,车辆就可在所有道路上畅通无阻。《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如此,全国的辎重车可在各条道路上自由行驶,对发展各地经济、军事以及民生文化都有重要意义。同时,“车同轨”也是全国统一的象征。

安车是什么样的车

《礼记·曲礼上》载:“大夫七十而致事适四方,乘安车。”汉郑玄注:“安车,坐乘,若今小车也。”安车指古代一种马拉的、可以在车厢里坐乘的车子。上古时期的人们乘车子多是站立在车厢里,安车则可以坐在车厢里,故而命名为安车。在古代赐乘安车是一种礼仪方式,多用于官员告老还乡或者皇帝是征召德高望重的人。

安车有时是一匹马拉,也有时是四匹马拉。当然,四匹马拉的安车表示一种特殊的礼遇。《史记·儒林列传》载:“于是天子使使束帛加璧,安车驷马迎申公,弟子二人乘轺传从。”西汉时期,申公年事已高,他德高望重,因此,汉武帝用驷马安车去征迎他;他随行的弟子只能乘坐一马或者二马拉的普通轺车。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安车蒲轮”的典故:汉武帝以用蒲草裹着车轮的车征召著名的辞赋家枚乘进京,但是枚乘年老体弱,承受不了颠沛之苦,结果,在乘车途中病逝。

辒辌车是什么车

辒辌车是古代的一种卧车,此车设有帐幔,另在上面开有窗子,可根据气温的高低,开启和关闭窗子,使得车内或温暖,或凉爽,故此称为“辒辌车”。

秦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规定全国的辒辌车两车轮间的距离为二百三十厘米,并用四马驾驭,乘坐时可坐卧。根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秦始皇在巡幸过程中病逝,随侍的官员赵高等人为避免引起战乱,就将秦始皇的尸体放在他原来乘坐的辒辌车里,和往常一样接受官员的朝拜,直到回到咸阳之后,才矫诏立胡亥为太子,并宣布秦始皇驾崩的消息。

故此,辒辌车就被用来做丧车。《汉书·霍光传》载:“载光尸柩以辒辌车。”后颜师古注解为:“辒辌,本安车也,可以卧息。后因载丧,饰以柳翣,故遂为丧车耳。辒者密闭。辌者旁开窗牖,各别一乘,随事为名。后人既专以载丧,又去其一,总为藩饰。而合二名呼之耳。”

古代对于抬轿子的人数有什么规定

轿子起源于车,最初是一种山行的交通工具,后逐渐在平路使用。最初的轿子称为肩舆,两侧有长竿,中间放置椅子,上面无覆盖物,与现在的“滑竿”相类似。唐宋以后,轿子的形制发生了较大变化,椅子的上下和四周都添加了覆盖物,形状如车厢。此外,轿子还加了种种装饰,乘坐时十分舒适。

当时的轿子从不同的方面可分为多种,如在结构上,轿子是安装在两根杠子上可以移动的坐椅、床、坐兜或睡椅,有的有篷、有的没有篷;在种类上,轿子可分为民轿、官轿、喜轿和魂轿等;材料上有木制、竹制和藤制的;在使用方式上,有人抬的和牲口抬的,如“驮轿”就是骆驼抬的;而且在平路上和山路上使用的轿子也有区别。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抬轿子的人数有明确的规定。如《明会要·舆服上》载:“文武官例应乘轿者,以四人舁之。其五府管事、内外镇守、守备及公、侯、伯、都督等,不问老少,皆不得乘轿。违例乘轿及擅用八人者,奏闻。”

清朝时,轿子也有品级地位的区别。《清史稿》载:“官三品以上、京堂舆顶用银,盖帏用皂。在京舆夫四人,出京八人。四品以下文职,舆夫二人,舆顶用锡。直省督、抚,舆夫八人。司道以下,教职以上,舆夫四人。杂职乘马”,“庶民车,黑油,齐头,平顶,皂幔。轿同车制。其用云头者禁止。”民用轿有自备轿与营业轿两种类型,其中自备轿多是富豪之家所用,又分为凉轿和暖轿两种,凉轿体型较小,用纱做帷幕,轻便而凉爽,用于夏季,暖轿的轿身较大,以厚呢作帏,挂有门帘,轿内放置火盆,冬季时使用。还有一种轿子,装饰非常精巧,就是专用于妇女乘坐的女轿。女轿用红缎做帷幕,并有垂缨,小巧华贵,有很浓的闺阁气息。

民间将二人抬的轿子称为“二人小轿”,四人抬的叫做“四人小轿”,八个人以上抬的轿子称为“大轿”。古时,结婚娶亲时用八抬大轿,代表明媒正娶。后来,“八抬大轿”多表示邀请的态度诚恳,用作反语时则是讽刺人摆架子。

“骖乘”是什么意思

“骖乘”同“参乘”,指古代乘车时在右边陪乘的人。古人乘车时以左方为尊,故乘车时尊者在左边,驭手居中,右边另有一人陪乘,就叫做“骖乘”。参乘的任务就是侍奉尊者,防止车辆倾斜。但是,作战时兵车的乘坐情况与此不同,乘坐兵车时,主帅居中,掌握旗鼓,指挥作战,右边有一人陪乘,此人的任务就是保护主帅,排除行车过程中的障碍,此人叫做“车右”。《汉书·文帝纪》载:“乃令宋昌骖乘。”颜师古注解:“乘车之法,尊者居左,御者居中,又有一人处车之右,以备倾侧。是以戎事则称‘车右’,其余则曰‘骖乘’。”

“威权震主,祸萌骖乘”,说的就是西汉时期,汉宣帝继位时按例谒见高庙,当时就是大将军霍光骖乘同行,坐在舆中的汉宣帝感觉就像背上生着芒刺,非常不安。后来,霍光死后,汉宣帝杀了霍光一家。因此,人们用“威权震主,祸萌骖乘”来形容权臣功高震主。

古代“馆驿”是做什么用的

在古代,“馆驿”即驿站上的旅舍,是供传递政府文书或传递军事情报的人以及一些来往官员途中休息、换马、食宿的场所。“驿”指的是中央政府直接设置管辖的招待所,“馆”则是地方政府设置的宾馆。在我国,邮驿的历史长达三千多年。

关于“馆驿”,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于唐朝。唐朝时,驿多设在州或县城内,每三十里一个。另有一些馆驿设在州或县城外附近的地方,有的馆驿非常豪华,形式也很壮观,成为官方的高级宾馆。唐刘梦得《管城新驿》载:“门街周道,墙荫竹桑,境胜于外也。远购名材,旁延世工。既涂宣皙,领甓刚滑,求精于内也。”

元朝时期,我国的疆域辽阔,政府强化交通、驿站制度,并将其作为巩固政权的重要手段。当时的驿站称为“站赤”,是蒙古语的译音。明朝时,朝廷在主要道路上设置了馆驿和递运所,这些机构专门负责转运国家的军需、供赏和赏赐之物。各馆驿由地方政府管理。

清朝时,驿站分为“驿”、“站”和“铺”三个部分。其中,“驿”指的是官府接待宾客和安排物资的运输组织,“站”指的是传递重要文书和军事情报的组织,而“铺”指的是传递政府公文和信函的机构,由地方政府管理。当时,凡是向驿站要车、马或人夫,以运送公文或物资的都要看“邮符”,官府使用的邮符叫“勘合”,兵部使用的邮符叫“火牌”。清朝的驿站管理严格,日趋完善。清朝末年,政府设立文报局,驿站逐渐被废除。邮政设置以后,文报局也被废止。

古代不同的船都有什么名称

古代船的种类非常多,按用途可分为战船、漕船、课船等,其中战船又包括楼船、艋艟、福船、沙船等;按形状可分为舸、舴艋、舢板等。

楼船

顾名思义,楼船是一种多层建筑和攻防设施齐全的大型战船。因其外观像楼,故曰楼船。楼船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的越国有楼船军。秦汉时期亦有称为“楼船将军”的军事指挥官。到汉朝时,造船技术发展较快,当时的楼船高十余丈。三国时期,东吴所造的楼船有五层,一次装载三千人。楼船不仅外观巍峨,而且船上列有矛戈,树有旗帜,其戒备森严,攻守得力,是战船的首选。西晋时期,楼船上还设有拍竿。宋朝时,人们将车船的建造技术运用到楼船之中,建造出了能够装载二十四车的楼船,船上装设有拍竿六座。明朝的造船技术飞速发展,郑和乘坐宝船远渡重洋,航行在洲际之间。

沙船

沙船是我国最古老的船型,是一种平底、方头、方艄的在海上行驶的船。唐朝时期,沙船是我国北方海区的主要航船。因此船可在水浅多沙滩的航道上航行,故名为沙船,也称为“防沙平底船”。沙船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宽、大、扁,纵向结构采用“扁龙骨”,横向采用水密隔舱的工艺,如此,纵横一体,抗沉性好。此外,船上还设有“太平蓝”,以增加其抗沉性。在风浪大的情况下,就从船的适当位置将装有石块的竹篮放下,令其悬于水中,这样可减少船的摇摆。

古人对大门的颜色有什么讲究

古人对大门的颜色也很讲究。红色朱门曾是至尊至贵的标志,被列入“九锡”。汉朝何沐注《公羊传》记载:“礼有九锡”,而朱户排在第四位。

黄色的大门也是高贵的象征。唐朝人所说的“黄阁”指的就是宰相府。后世讲究“人主宜黄,人臣宜朱”,但是不同的朝代也有所不同。明初,政府对大门的颜色有明确的规定,《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六年明确规定,公侯“门屋三间五架,门用金漆及兽面,摆锡环”;一品和二品的官员,“门屋三间五架,门用绿油及兽面,摆锡环”;三品至五品的官员,“正门三间三架,门用黑油,摆锡环”;六品到九品的官员,“正门一间三架,黑门铁环”。此外,一品官房“其门窗户牖并不许用髹油漆。庶民所居房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及彩色妆饰”。

古代的黑色大门是非宦官之家的门色,在民间使用较为普遍。民间将“黑大门”说成“黑煞神”,可阻止邪气进入庭院。南北朝时期鲍照《芜城赋》中有“藻扃黼帐”,其中“藻扃”就是彩绘的门户,这种彩绘可能是花草,也可能是龙凤。此外,还有一种白板扉,此门为原木色,不施漆,略显寒酸,就是简朴农家的大门。

古代的门簪最初起什么作用

门簪是安装在门扇上轴、用连楹固定在上槛的如木制的销钉构件。门簪有方形、长方形、菱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多种样式,一般在门簪的正面雕刻或描绘,饰以花纹图案。

门簪少则两枚,一般为四枚,多可至数枚。随着其数量的增多,门簪也逐渐从实用性向装饰性过渡。最初的门簪只有两个,仅起到固定门扇的作用,后为追求美观,逐渐具有装饰趣味,门簪的数量也随着增多。比如,门簪的图案多为四季花,四枚门簪上分别雕刻有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常见的图案还有“福禄寿全”、“吉祥如意”和“天下太平”等。两个门簪多为“吉祥”字样。

“座右铭”在古代指什么

人们常用名人名言来当自己的座右铭,以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那么,“座右铭”是从何而来呢?在古代,“座右铭”又指代何物呢?

据史料记载,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生前非常喜欢一种酒具,酒具名为“歌器”,很奇特。歌器是一种盛酒器,它在空着的时候会往一边倾斜,装一大半酒以后就稳稳当当地正直站立,如果将其装满酒,此酒器就会一个跟头翻过去,结果所有的酒都洒出。这一酒器给人的提示是:不能自满,否则就会一个跟头翻过去,全都洒出。齐桓公喜欢将“歌器”放在座位的右边,以示警戒。齐桓公死后,人们为其建造庙堂时,将他生前钟爱的酒器放在了庙堂之中,供人祭祖。

后来,孔子率弟子来祭拜齐桓公,见到这个酒器,不知为何物,便向看管香火的人询问,之后方知是歌器。孔子回去之后,也请人做了一个,放在座位的右边,警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直至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科学家祖冲之也为齐武帝的儿子萧子良做了一个歌器。

在之后的历史中,这种酒器失传。人们改用语言,用铭文代替歌器放在自己座位的右边,以达到警戒的作用。于是,座右铭便产生了。

古代的枕头有何不同之处

原始社会,人们的枕头就是石头或草捆。战国时,人们对枕头更加讲究,有漆木枕、竹枕等。北宋的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用小圆木为自己制作了一个枕头,他在枕着这个枕头睡觉时,如果稍微动一下就会立刻从枕头上滑下来而惊醒,醒来后他就继续发奋读书。因而,他将这个枕头称为“警枕”。此外,古人还很重视枕头的治病养生作用,在枕头内放药物,以达到治病的目的,这样的枕头叫做“药枕”。《本草纲目》载:“苦荞皮、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作枕头,至老明目。”民间的枕头也多种多样,其主要目的就是清火和去热。明清时期,椅子搭脑的中部尺寸逐渐加大,样式也多种多样,然后再削出斜面,用于仰头时便于倚载。人们将搭脑的这一部分也叫做“枕头”。

皇帝使用的枕头叫做“玉枕”,此枕头以金丝为面,镶嵌有软玉框,非常华贵。富裕人家用的是“帛枕”,也称为“方枕”,多用丝绸做面料,内部放置精致的棉花,呈方形。古代的待嫁闺秀经常在枕头上刺绣,一般先绣凤凰,待嫁时再绣鸳鸯,用楠木做框,称为“楠枕”。因此,古有“结发共枕”的诗话。

中国的伞是谁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