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常识一本通
24819200000060

第60章 语言文学拾遗·轶闻趣话寻根(4)

“一问三不知”这句话来自“三不知”的典故,出自《左传》。公元前468年,晋国攻打郑国,齐国为了阻止晋国强大,派陈成子带兵协助郑国。陈成子手下一个名叫苟寅的部将向他报告,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军拥有一千辆战车将要袭击我军军营,准备将齐军全部消灭。”陈成子听了非常生气,骂道:“出发前,国君命令我,不要追赶零星的士族,不必害怕大批的人马,即使晋军有超过一千辆的战车,我们也不能避而不战。你刚才说的话,状敌人之势,灭自己威风,回去后我将你说的话报告给国君。”苟寅知道自己说错了话,感叹道:“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意思是说,聪明的人谋划一件事,考虑到事情的开始、经过和结局,之后再向上报告,而他这三个方面都不知道却向上报告,难怪引起将军大怒。

“小巫见大巫”的来历

“小巫见大巫”的原意是说小巫见到大巫,无法施展法术,后比喻二者相比,相差很远,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

此语与裴松之《三国志注》中的一则故事有关。据记载,三国时期,在魏国做官的陈琳和东吴孙权的谋士陈纮是同乡好友。二人都很有才华,却各侍其主,只得通过书信来往。而且,他二人经常互相鉴赏彼此的作品。

一次,陈纮做了一篇赋,并以书信寄给陈琳,陈琳看后赞叹不已,并在宴请宾客时让众人欣赏。他还不停地夸耀这篇文章写得清新脱俗,并告诉众人这是他的同乡好友陈纮所作。后来,陈纮也看到陈琳写得《武库赋》和《应机论》,同样赞赏有加,并写信给陈琳,称赞其文章见解独到、文辞清新,要向他好好学习。

陈琳受到信后,感慨万千,回信时谦虚地说:“我生活在北方,这里消息闭塞,写文章的人也不多,很少与天下文人交往,没见过世面,我在这容易冒尖,但才学并不是真的好,和你们相比,差距太大了,就像小巫遇见大巫,无法施展巫术了。”

“信口雌黄”最早指的是哪位名士

“信口雌黄”源自《晋书·王衍传》,说的名东晋人王衍。《晋阳秋》载:“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晋朝的清谈家王衍在元城担任县令期间,很少办公事,而经常约人闲聊。他喜欢聊老子和庄子的玄理,清谈时手里拿着鹿尾拂尘,侃侃而谈,却经常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当旁人质疑时,他便随口更改。人们就说他“口中雌黄”。

雌黄是在古时指的是一种矿物,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砷,其颜色黄如柠檬,为颗粒状、片状或者块状,有珍珠光泽。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就用这种矿物涂一涂,然后再重写。因此,信口雌黄就比喻人不据事实随口乱说话。

“有眼不识泰山”中的“泰山”指的是谁

“有眼不识泰山”中的“泰山”指的不是山东的泰山,是比喻见识太少,而看不见面前有名望、有本事的人。此语源自鲁班收徒弟的故事。

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他的手艺巧夺天工,相当高明。然而,这样一位高人也有看走眼的时候。鲁班招收了很多徒弟,但是为了维护班门的名声,便会定期会考,淘汰一些人。有一个名为泰山的人,这个人看上去很笨,在班门期间手艺也没有长进,因此,鲁班将他扫地出门。几年后,鲁班在街上闲逛,看到一些家具,做工精致,惟妙惟肖,很受欢迎。鲁班便打听制作家具的人,旁人告诉他说:“就是你的徒弟泰山呀!”鲁班感叹道:“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呀!”此后,这句话就流传至今。

何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宋代诗人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记载这样一个故事:“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唐朝中期,一位太守,名为田登,他专政专权,十分霸道,当地百姓都敢怒不敢言。古代有避讳的习俗,民间多避讳皇帝的封号以及名字,以免触怒皇帝。田登十分专政,也不允许百姓说与“登”字同音的字,否则会遭到鞭打,严重者还落得个“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被判刑。元宵之际,按照惯例,民间点灯庆贺。衙门要写告示,让百姓防患于未然,可是要避讳与“灯”同音的字,不得已将“灯”字改为“火”字,“放灯”就成了“放火”,其布告就是:今天百姓在三天放火期间要注意安全。百姓看到告示,都气氛地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什么世道!”后来,这句骂人的话就被传诵至今,比喻自己胡作非为,却禁止别人的正当行为。

“坐山观虎斗”源于何时

“坐山观虎斗”一词出自《战国策·秦第二》,曰:“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有两只老虎相斗,管庄子看见后想刺死它们。而管与阻止了他,说:“老虎是凶猛的动物,人是老虎的食物。现在两个老虎相斗,小的肯定会死,大的一定会受伤,等到它们受伤后再刺死它们,就可以一次杀死两个老虎,而且不用费杀死两只老虎的力气,就获得杀死两只老虎的名声。”

这个故事后来被提起于韩国与魏国发生战争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两国都不分胜负。秦惠王想出兵援助,大臣陈轸就以管庄子刺死老虎之事劝说秦惠王看两虎相斗,不要出兵。秦惠王听后恍然大悟,他说:“你的意思就是让韩国和魏国继续打,等一国打败,一国受损时,我军在出兵讨伐,这样就可以一次打败两个国家,就如卞庄子刺虎一样?”陈轸回答:“正是如此。”于是,秦惠王采纳了陈轸的意见,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现代汉语中,“坐山观虎斗”比喻对双方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两败俱伤时再从中获利。

“太岁头上动土”的“太岁”是谁

“太岁头上动土”这句话来自唐朝末年黄巢起义之时。当时的统治者荒淫无道,民间百姓不堪忍受欺压,纷纷起义。势力最大的要属黄巢率领的起义军。他率军进入潼关,直逼长安,并建立了大齐政权。但是,黄巢并没有在长安逗留,而是率领起义军到临潼继续消灭唐军。当时,他带人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半路中被一座大坟墓挡住去路。这正是汉高祖刘邦之父的坟墓。黄巢认为人死后还占这么大的地方,真是可惜,不如把它平了,让百姓种田。之后,他从附近的农民那里借了一把铁锨,平了这座坟墓,并在墓顶上挖了一个大坑。后黄巢放生大笑,吟诗道:

辗转中原逐惊鹿,

西进长安过齐都。

吾辈岂是山野人,

太岁头上敢动土。

从此之后,人们便用“太岁头上动土”这句话形容敢于触犯权势的人。

“哪壶不开提哪壶”最初的意思是什么

“哪壶不开提哪壶”最初的意思是指让人喝凉水,哪壶水没开提哪壶。唐朝时期,有父子俩在县城里开了一个小小的茶馆。他们热情、实在,开门早,收摊晚,生意非常红火。可是,这一年,一位吃惯了大鱼大肉的县太爷也到这里喝茶。这个县太爷贪财好利,一个人占一个桌子,还骂骂咧咧。众人都不敢来这个茶馆喝茶了。小店的生意越来越差,店主也病倒了。后来,店主的儿子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这日,县太爷又来喝茶。老板的儿子就在茶上做了文章,端给县太爷。县太爷喝后非常生气,说:“你这茶,水也没开,茶也没味。”小掌柜说:“老爷,茶还是为您准备的上好龙井茶,水用的还是滚开的水,怎么可能会没味呢?”之后,一连几天小掌柜给县太爷上的都是这样的茶。县太爷便不来了。小店又恢复了往日的兴旺。老掌柜便问儿子:“县老爷为什么不来了呢?”儿子说:“我给他沏茶,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县老爷喝的是不开的茶水,所以和以前的味道不一样。

这样故事在民间私下传开。“哪何不开提哪壶”也引申为做了不该做的事或说了不该说的话。

“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是哪位宰相

“宰相肚里能撑船”源自王安石的故事。据传,王安石是宋朝宰相,他丧偶、再娶,后又离异,婚姻一直不美满。他还曾做七言绝句抒发自己惆怅的心情:

春日春风有时好,

春日春风有时恶。

不得春风花不发,

花开又被风吹落。

王安石离异后,本不想再娶,后经人撮合,娶一妾,名为姣娘。姣娘出身名门,才艺双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是,王安石并没有将她扶为正室。婚后,王安石忙于革新变法,忽略姣娘。姣娘终日独守空房,心中寂寞,便与一位与她年龄相仿的仆人勾搭成奸。王安石知道后,非常生气,本想训斥姣娘,可是苦于没有证据。

一次,王安石回家,恰逢姣娘在与仆人在屋内调情。他为避免家丑外扬,故意用竹竿将乌鸦惊走,发出声音。果然,屋里的仆人听到声音后,从后窗逃跑了。事后,王安石与姣娘像往常一样谈笑自如。这日恰逢中秋,王安石作了一首诗,借此规劝姣娘:

日出东来还转东,

乌鸦不叫竹竿捅。

鲜花搂着棉蚕睡,

撇下干姜门外听。

姣娘一看便知道其中意思,但她确实不想再这样生活下去。因此,她回信给王安石道:

日出东来转正南,

你说这话过半年。

大人莫见小人怪,

宰相肚里能撑船。

王安石收到信,知道了姣娘的意思,想:自己已是花甲之年,而姣娘正值青春年少,有七情六欲也是人之常情,不能求全责备。于是,王安石将娇娘叫到跟前,问了她的愿望。后来,王安石休了姣娘,并给她一些银两,让她与仆人远走他乡,过日子去了。

这故事流传到民间,人们不但没有笑话王安石,反而称赞他“宰相肚里能撑船”。后来,人们用这句话来形容一个人宽宏大量。

“东窗事发”最初是谁说的

“东窗事发”出自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其卷四载:“桧归,无何而死。未几,子熺亦死。王氏设醮,方士伏章,见熺荷铁枷,问:‘太师何在?’熺曰:‘在酆都。’方士如其言而往,见桧与万俟卨俱荷铁枷,备受诸苦。桧曰:‘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秦桧夫妇将岳飞害死于风波亭,之后不久秦桧死了。他的妻子王氏请道士为他做道场,叫道士到阴曹地府探访。秦桧让道士捎话给妻子,说“东窗事发矣。”

“东窗事发”是指密谋败露。

“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的由来

这句话最早出现于《魏书·崔浩传》,曰:“其胸中所怀乃逾于甲兵。”《五朝名臣言行录》中也记载了一个范仲淹“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的故事。

北宋时期,西夏政权多次进攻西北地区。宋仁宗听人举荐,派范仲淹去守卫边防。范仲淹到了边关之后,对士兵十分关心,采取了“屯田久住”的方针。在他驻守西北地区期间,西夏人没有占得半点土地。因此,西夏人非常钦佩范仲淹,并说:“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小范老子”指的是范仲淹,“大范老子”指的是范雍,意思是说范仲淹胸中藏有好几万甲兵,不像大范雍那样好欺负。

“胸中自有雄兵百万”是形容一个军事家或者政治家精通战术、深谋远虑,让自己的军队立于不败之地。

“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典故

“冒天下之大不韪”原是“五不韪”,出自《左传》,曰:“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竟,息师大败而还。君子是以知息人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词,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公元前712年,郑国与息国同是周宗姬姓,双方因小事儿发生矛盾,弱小的息国派兵攻打强大的郑国,结果大败。公元前682年,息国被强大的楚国消灭。《左传》中分析息国,认为息国犯了五不韪,贸然出兵而导致失败。

“五不韪”的意思就是不估计自己威德是否高于对方,不权衡自己是否按照德的标准来处理邦交事物,不衡量自己的力量是否比对方强,两国属于同姓而不亲近,不分析双方争执的言辞是非对错,不认识自己的错误,即“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词,不察有罪”。“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指做天下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比喻不顾舆论的谴责去干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