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父母的言论常常是:“我们家的孩子还小,我不想让他这么早就经受挫折。”或者“孩子在父母身边的时候,能少受点苦就少受点苦。”天下疼爱孩子的父母都是一样的,我们都不想自己的孩子经受苦难和挫折,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哪怕我们把孩子保护得再好,他还是会遇到挫折,所以在孩子遭遇无法避免的挫折时,我们应该用鼓励和肯定激励孩子从困境中站起来,勇敢自信地继续前行。
王琪是我班上一个性格很要强的女生,也是班里的副班长,一直都是学生中最闪耀的女生,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父母都很信任和喜欢她,我也很喜欢这个做事让人很放心的女孩。
可是新学期开学没多久,我发现王琪变得有些消沉,上课发言也不积极了,做事也有些漫不经心,成绩也有所下滑,最重要的是她看我的眼神多了一丝哀怨和冷漠。
我自问在教学中和学生的关系一直处理得都很好,没有做什么让学生烦心的事,更没有过激地训斥或者批评过他们,王琪为什么用那种眼神看待我呢?
私底下,我询问了和王琪关系比较好的几个女生,这才了解了她这一段时间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原来事情还真和我有关系,她在吃另一个新同学的“醋”。
事情是这样的,新学年开始的时候,我班里转来了一个新生张佳,她也是一个很出色的学生,性格活泼开朗,学习成绩也很好,为人很亲和,所以没几天就博得了老师和同学的喜欢,而她也特别喜欢问我问题,喜欢和我在一起聊天讨论学习,我非常喜欢这个女孩。
可能就是因为我对张佳的喜欢显得有些过度,这让王琪感觉自己在老师眼里“失宠”了,以为我不再看重她、喜欢她了,所以这些日子以来,她才变得有些消沉,看我的眼神也是怪怪的。
或许在有些人眼里,王琪的这种行为显得很幼稚可笑,也很脆弱,其实这是孩子成长历程中必定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也是摆在她生命中的一次不大不小的挫折,老师不应忽视学生的这个挫折,父母也不应忽视孩子类似的挫折。
孩子都希望成为父母最看重的那个孩子,也希望成为老师心中那个最特别的学生,他们希望自己在别人的心中存有一定的分量,以显示自己在别人心中很重要,其实这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一种表现。正是心中对父母或者老师没有绝对的安全感,他们才会在患得患失之间不断地徘徊,进而怀疑自己的能力和魅力,自信心也会随着减弱。
找到了事情的症结,下一步就是要对症下药。我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强王琪的自信心,并且表达出我对她充分的肯定和信任,间接地传达给她一种信息:“你在老师的心中很有分量、很重要。”
于是,上课的时候,我就会特意让她站起来回答问题,每次她回答正确之后,除了表扬,我还会肯定她对班级的贡献和对老师的帮助。下课的时候,我也会借机让她帮我一些小忙,以此证明她和我的关系还是依然的亲密,当然我做这一切都是发自真心的,只有最真心的认同和称赞,才能让孩子真正感到你的诚意。
两个星期后,王琪和我的关系就恢复到之前的样子,而且比以前更加亲密,我们除了是师生,还变成了很好的朋友。
接下来,就是要让王琪意识到以后再遇到类似事情的时候,她要怎么应对和看待,然后妥善地处理好这样的情况,让自己受到的负面影响减到最低。我决定和她进行一次深入的谈话,毕竟上初中的孩子早已经学会了思考。
“王琪,你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非常好,不但很好地替老师管理了班级里的事情,而且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上去。你现在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越来越强了!”我一开口就是对她前一段时间的表现和努力做出肯定。
“老师,我会继续努力的!”王琪听到我的表扬感到很开心。
“老师相信你,而且老师相信你在另一方面也会表现得很好。”我决定把话题引到之前的事情上。
“什么方面?”王琪迷惑不解地看着我。
我笑了一下说:“你虽然已经是个有主见的大孩子了,但是你的心还是小孩的心。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你原本以为对你很重要,让它主宰你的生活、你的情绪和习惯,其实不用担心这个,当你把自己变得很出色的时候,那些对你很重要的东西并没有改变啊,相反,它们一直都在你身边。”
“老师,我没明白你的意思?”王琪说。
“打个比方来说好了,你有一个好朋友,你们关系很亲密,可是突然有一天,你的好朋友又有了另外一个好朋友,她们两个经常在一起,显得很开心、很亲密,你可能一下子觉得被朋友抛弃了,然后会感觉很孤单、很伤感,变得每天吃饭不香、睡觉不稳。其实真正的朋友是不会因为这样而疏远的,你也不用为此有挫败感,说不定你的朋友在说——为什么这一段时间她不理我了呢?”我笑笑说。
王琪有点听懂了我说的意思,不过,我想这件事情还需要她自己进行思考,只有她不断地拷问自己,找出的答案才能在她的心里存放最久,也才能真正对她起到作用。
孩子承受挫折能力差,是与现实的家庭环境分不开的,现在孩子大多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什么事情都有父母事先帮他们处理好,一旦他们自己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会变得无所适从和畏惧担忧,不知道要如何应对面前的问题。
孩子不可能一开始遇到挫折就知道如何应对,他们需要父母和老师的指引和帮助,而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先肯定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难,协助他们找出正确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增强孩子的耐挫力。这样在以后的日子里,如果他们再遇到挫折,自身的抗压力和承受力就会增强,信心也会跟着增加。
父母权威如何用
我看过一个家庭调查报告,上面说有61%的孩子在家中挨过打,84%的孩子在家中挨过骂。而根据全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显示,在犯罪之前曾经遭受家人“经常打骂”的有16%,被父母“赶出家门”的有6%。由此可见,父母对孩子不当的管教方式产生的后果有多严重。
中国传统的观念认为,父母给了孩子生命,那么他们就可以任意地对孩子进行管教和限制,这就是父母的权威。经常以“不准”“快点”“必须”为内容或辅助盯视、严厉、严肃地申斥、惩罚、武力等表现形式,对孩子运用强制性的、恐吓的、没有协商余地的、命令的口吻的家长,称之为权威性的家长。
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看,权威性家长也是这样,父母的权威可以成为打击孩子的利器,同样也可以成为培养孩子良好行为的有效推动器。这就要看父母如何使用自己的权威了。
我一直希望自己和孩子的相处方式是朋友式的平等关系,但是有时候父母的权威你必须要使用,因为孩子如果心中没有对父母的敬畏,他们极有可能会肆无忌惮地犯错误,而不担心自己会受到惩罚。以下是我和孩子相处过程中使用自己权威的两个例子。
鑫鑫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爱上了踢足球,常常在放学后和同学在学校的操场上踢足球,有时也在小区花园的小广场上踢。我一直以为他踢球就在这两个地方,直到有一天,一位气急败坏的中年妇女找到我家,我才知道鑫鑫和几个同学竟然在一个老住宅区的外边踢球,而且恶意地往别人家的玻璃上踢。
我觉得这次事件非常严重,鑫鑫一回来,我就严厉地批评了他,并且罚他写检讨,还禁止他再踢球。这是我头一次这么严厉地批评和惩罚孩子,所以鑫鑫被我吓住了,不但战战兢兢地回屋写了检讨,而且乖乖地写完作业,吃饭的时候也不敢看我,匆忙吃了几口就赶紧回屋了,连他平常最喜欢的动画片也不看了。
爱人有点担心地说:“今天你好像真的吓到鑫鑫了。”
我对他说:“孩子不能一直由着他,该批评教育的时候就要批评教育,否则他不会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那现在他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了?他只知道他的妈妈变得很可怕,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爱人提醒我说。
我仔细一想,爱人说得很有道理,我一气之下只知道利用自己的权威批评惩罚孩子,却没有告诉他错在哪里,如何改正这些问题。说不定孩子心里有不痛快,到时候更会把我撒在他身上的怨气撒在别人身上,那这样事情不就变得更严重了吗?
我想了想,还是决定和儿子谈谈,于是来到儿子的房间,发现他正躲在被窝里偷偷地哭泣。
我轻轻地拍拍儿子的被子,语气变得温柔了许多:“鑫鑫,你认为妈妈今天批评你错了吗?”
儿子勉强抬起小脸,不说对也不说错。
这时,我又问他:“你把球踢到别人的窗户上了吗?”
儿子马上摇摇头说:“我没有,我只是踢到墙上,没有踢到玻璃上,是别人踢的。”
我听到这里,用一种肯定的语气说:“你没有把球踢到别人的玻璃上,说明你还是个好孩子,就为你这点,妈妈就认为值得表扬。不过,往别人住的墙上踢球,也是不礼貌的行为,万一你踢的力道大了,砸了人家的玻璃,里面又正好有人,那你就伤着别人了,知道吗?”
儿子点点头说:“妈妈,我下次再也不去那里踢球了。”
我抱了一下儿子,表扬他说:“鑫鑫是一个好孩子,妈妈相信你。踢足球的话可以去学校的足球场,也可以在小区的广场,但是记住不能伤着路人。”
儿子说:“妈妈,我知道了,我不会伤着别人的!”
在这次事件中,我一开始的做法是不太对的,对待这件事情非常武断,没有考虑到孩子幼小的心灵。他只是个不到10岁的孩子,又正值调皮贪玩的年纪,犯点错误很正常,而且只是选择训斥惩罚他,并且禁止他玩足球,这让孩子心里产生了一种压力和对母亲的抵抗力,如果我没有在后来和儿子进行沟通,那么很可能孩子就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不愿告诉我他根本没有踢破别人家玻璃的事情,那么我和儿子之间很可能就此产生了误会。
父母和孩子之间一旦有伤害的创痕存在,这道伤痕会一直隐藏在孩子的内心深处,说不定哪天因为某些事情的刺激,就让孩子的这道伤痕再次划开,产生更大更深的伤口,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育都是隐疾。
还有我和妮妮的一件事情。她3岁生日的时候,是在她爷爷奶奶家过的,当时没有邀请其他客人,只有我们一家四口和妮妮的爷爷奶奶,两位老人都非常宠溺妮妮,妮妮也特别喜欢和他们在一起,所以在他们面前都表现得很活泼。
可能是气氛比较活跃,那天妮妮显得很兴奋,在屋子里跑来跑去,还恶作剧地把奶油都抹在了窗帘上。我觉得这是孩子非常不礼貌的一种行为,而且很浪费。
我口气严肃地把妮妮叫到一旁说:“妮妮,你怎么把奶油都抹在奶奶家的窗帘上,知道这有多难洗吗?不可以再这样做,这是不礼貌的,而且蛋糕是用来吃的,不可以随便浪费!”
没想到我严肃的语气当场就把女儿吓哭了,爱人和两位老人马上哄她说:“妮妮,别哭了,没关系,窗帘洗洗就行了。都是妈妈不对,奶奶替你打她!”
虽然老人是在安慰孙女,但是这种错误的信息如果在孩子的心中形成固定的意识,那她会以为她这样做是对的,妈妈那样做是错的,岂不是让孩子混淆是非?
我马上坚定地说:“我没有说错,妮妮这样做就是不对的!”
妮妮的奶奶有些生气地说:“孩子错就错了,你不要吓她,你没看她有多害怕,以后还怎么和你这个妈亲近。”
我还想要继续说,不过被爱人用眼神制止了,老人宠起孩子来比孩子犯错误更难纠正,但是回到家之后,我还是给女儿上了一堂思想教育课。不过,我采取的方法和之前不一样了,我先表扬了女儿是个好孩子,然后又给她分析了她在窗帘上抹蛋糕造成的难洗的后果,还告诫她不要浪费。通过这样的方式,妮妮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父母并不是要摆出一副多么严肃和严厉的面孔,训斥孩子那才叫权威,我认为父母的权威应该是指思想上的权威,能够给孩子指出正确的解决办法。当孩子遇到挫折或者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父母就成了给他们指引方向和解决问题的专家,这才应该是孩子心中的权威家长。
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
父母送给孩子最珍贵的一份礼物,就是让孩子把自己所有的感情,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表达出来。我之所以这样认为,是看到在生活中有很多父母都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把心里的情绪自然地发泄出来。
曾经有人问一位情绪管理方面的专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应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