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从你手里拿过来,
这个东西就是我的,
这个东西一直就是我的,
直到这个东西坏了,
我不再喜欢了,
那么这个东西才是你的。”
我想,这首歌可能是大部分孩子真实的心理写照。因为家长对他们的宠爱,使得他们学不会与别人分享,不会照顾别人的感受。
我邻居家的独生女莹莹今年4岁了,是全家人的心肝宝贝。她喜欢吃的东西不允许任何人吃,买给她的东西,她也是绝对不允许别人碰的。
有一天我去她家做客,正巧莹莹的小表姐也在,起初两个小丫头玩得很起劲,但是没一会儿,莹莹就和她5岁的小表姐吵了起来。原来莹莹妈妈洗了草莓给两个孩子吃,可两个人互不相让,都说自己最爱吃的就是草莓,而且在家从来都是自己独享草莓,就是不肯给对方吃。
其实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只会“独享”,不懂“分享”,渐渐变得自私和刻薄了。
拿我的两个孩子来说吧,每次给他们买了好吃的或者好看的书,妮妮都抢着要优先,她的理由是自己在家里最小,所有人应该都让着她。开始我和爱人觉得这是小姑娘正常的撒娇,还对儿子说:“妹妹小,你要让着她。可时间长了,鑫鑫也很委屈:“凭什么都让她先享受呢?不公平。”
一次我买了两包饼干分给妮妮和鑫鑫,没想到妮妮一看到哥哥手上的饼干,马上抢过来,大声说:“不给他吃,这是我的。”我蹲下来看着妮妮,说:“宝贝,你愿意和哥哥一起玩吗?”妮妮点了点头。
我又说:“那如果哥哥的东西也不给你玩,你会不会不高兴呢?”妮妮若有所思地眨眨眼睛,默默地放下了饼干。
和妮妮的谈话还是有效果的,晚上小家伙走进我们的卧室,说:“爸爸妈妈,我把我的彩笔借给哥哥画画了。”
我抱过妮妮,夸奖她:“我们妮妮可真乖,真是好孩子。”听了我的表扬,她很开心,慢慢改掉了自私的毛病,有好东西也愿意跟哥哥一起分享,孩子们的关系更融洽了。
在孩子学会分享的时候给一些鼓励,孩子能懂得与人分享是对的,自然能养成“分享“的习惯。
孩子小时候缺乏判断能力,不知道区分“自己的”和“别人的”这两种概念。当他们觉得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别人侵占的时候,往往会大发脾气,又哭又闹。如果我们没能给他们合适的指引,而是对此举熟视无睹,那么对孩子也是不利的。
贝贝是弟弟的孩子,有一次全家人在客厅看电视,贝贝拿着自己爱吃的薯片津津有味地吃着,这时母亲说:“贝贝乖,给奶奶吃一口。”贝贝听话地递了一片薯片给母亲,母亲假装咬了一口,说:“真乖,奶奶不吃,你吃吧。”贝贝受到表扬,很开心。
过了一会儿,小妹来了,贝贝举着薯片对小妹说:“姑姑,吃。”小妹看到贝贝这么热情,就抓了一把来吃,没想到贝贝的笑脸不见了,“哇”的一声哭出来:“姑姑讨厌,吃我的薯片,我的薯片没了……”母亲赶忙走过来,一边作势要打小妹,一边安慰贝贝:“乖宝宝别哭,我打姑姑,谁叫她吃我们贝贝的薯片了。”
小妹自然是一头雾水,她怎么知道贝贝不是真要给她吃薯片呢?
我听说之后,劝母亲不要再和孩子玩这种“假吃”的游戏。时间久了,孩子的意识里就会有这样的想法:他们不会真吃我的东西,还会表扬我。这样非但没有教会孩子如何与人分享,还在无形中助长了他的自私心理,变得更不愿意与他人分享了。
当然,孩子的分享行为是后天培养的。这其中有个“教育共识”的内容。什么是“教育共识”呢?就是家庭成员对待孩子成长教育问题的思想达到一致和统一,相比较父母的宠爱,老人往往更溺爱孩子一些,像前面提到母亲的案例,她的宠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爱,而是娇惯和纵容。
学会“分享”不是多么高深的命题,生活中一些小事就可以随时教会孩子“分享”的意义。
我曾经上课的时候给学生们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只叼着一大块肉的乌鸦落在树上,其他的乌鸦见了,成群的飞过来想要争夺它嘴里的肉。嘴里叼着肉的乌鸦这时已经很疲倦了,气喘吁吁的,它既不可能把肉一口吞下去,也不可能慢条斯理地把肉放下来,然后一点点啄碎。看着蜂拥而至的追随者,它只好停在树上,尽力保护它的食物。
可能因为它太累了,突然一摇晃,嘴里的肉掉在了地上,这时所有的乌鸦都猛扑过去,其中有一只动作敏捷的乌鸦抢到了肉,也和之前那只乌鸦一样叼起食物,展翅飞走了。其他乌鸦还是紧追不舍。
后来,这第二只乌鸦和第一只乌鸦一样,被追得筋疲力尽,无奈,只好也停在一棵树上,最终遗失了那块肉。于是新一轮的争夺战开始了,乌鸦们又开始追赶把肉抢走的“幸运儿”……
看到这儿,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些乌鸦太笨了,事实上那些不懂得分享的乌鸦,终将会失去自己的肥肉。它们非但没有保护好食物,还会累个半死。
分享和独占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分享被人认为是善良的,团结的,而独占则代表一个人的自私和小气。在这里,我所指的分享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分享,还有精神层面的分享。比如跟别人分享你的愉悦心情,把你的忧愁说给别人听。
有句话说得好,把快乐说给一个人听,你就有了两份快乐;把烦恼说给一个人听,你就少了一半的烦恼。让孩子知道,与他人分享是幸福的,帮助别人是有价值的。
有一次,班级举行讲笑话比赛,学生就讲了一个关于“分享”的很有意义的笑话:
在国外的一个小镇里,人们把每周的星期五作为“上帝日”,凡是“上帝日”期间,家家户户都要闭门祈祷,商店不营业,学生不上学,工人也不上班。
教堂里的神父每天都忙得要死,只有“上帝日”可以休息。神父有个爱好,就是打高尔夫球,于是趁着休息这天,他偷偷溜出去打球了。虽然技术不怎么样,神父还是玩得兴高采烈。没想到这一幕被上帝的天使看到了。天使很生气地向上帝告状:“你的神父不尊敬你,竟然在‘上帝日’偷跑出去打球,你一定要惩罚他。”上帝思考了一下,说:“是的,我一定要惩罚。”
天使正等着看上帝如何惩罚,却听到神父的欢呼声:“哦!我的天啊,我居然连续10次把球打进洞了!”不一会儿神父又呼喊着:“我竟然得了满分,高尔夫球的天才也不过如此吧!我能得世界冠军了!”天使很不解,问上帝说:“你不是给他惩罚吗?怎么还让他的球打得这样好?”
“我的确在惩罚他。”上帝说,“想想看,他能达到世界冠军的水平,可是又能跟谁分享这个秘密呢?”
所以,分享也是快乐的源泉,培养孩子的爱心,请让他们从懂得分享开始。
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接妮妮放学回家的路上,她仰起脸说:“妈妈,我想要个新的文具盒。”我问:“你的文具盒坏了吗?”妮妮说:“没坏,可是同桌的文具盒比我的新,是变色的呢!很漂亮,我也想要。”我说:“同桌的文具盒是很好看,但是妮妮的也很好啊,而且你才用了1个月。”
听了这话,妮妮不高兴了,一路上撅着嘴,跟她说话也不理。一回到家,她就含着眼泪找她爸爸告状,还反复强调同桌的文具盒有多高级。爱人不忍心了,答应周末给她买个新的文具盒,妮妮这才破涕为笑。
吃过晚饭,我们一起看电视,演的是一部历史剧,我就问妮妮:“宝贝,你觉得古代最富有的人是谁呢?”妮妮不假思索地回答:“皇帝。”
我说:“那妈妈就给你讲一个皇帝节约的故事吧。”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平时的生活非常节俭,反对奢侈。有一天,他看见女儿穿了一件孔雀羽毛装饰的短袄,马上命令她脱下去,以后不准再穿,并且罚女儿面壁思过。在这位皇帝的影响下,举国上下都形成了节俭的风气,大宋国力渐强。
讲完故事,我对女儿说:“皇帝是最富有的人,还能做到节约,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懂得珍惜每一分钱呢?”
看到女儿有所触动,我又说:“你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好好考虑一下妈妈跟你说的话。”
也许是我的话起到作用,第二天晚上,妮妮对我说:“妈妈,我决定不要新的文具盒了。”
我示意她坐在我身边,问:“为什么不要了呢?”
“因为我也要学会节约啊,其实我的文具盒也不是那么旧。”妮妮甜甜地说。
但是我知道,妮妮不要新的文具盒,这和真正意义上的节约还有一定差距。我决定给她培养正确的观念。
趁着妮妮在客厅看电视的功夫,我翻阅起了报纸,妮妮很快凑过来,她指着其中一副图片好奇地问:“为什么这个小朋友这么瘦呢?”她指的是记者在非洲拍到的照片。贫穷的家庭已经无力供养最小的孩子,他们吃不饱,穿不暖,孩子因为长年缺乏营养,患上多种疾病,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我教育妮妮说:“世界上有很多这样的小朋友,他们和你的年纪一样大,却在还没享受到生活的时候离开了。他们家里很穷,有时候连续几天都吃不上饭,和他们相比,你是多幸福的孩子啊。”
妮妮一边听一边点头,我又说:“钱要花在有用的地方,爸爸妈妈给你的零花钱你应该想好怎么花,学会合理地用钱。”
妮妮年龄还小,和她同龄的孩子一般都有这个心理,看到周围有小朋友用了什么好看的、新鲜的东西,自己也很想要。我的学生中有很多来自比较富裕的家庭,他们无一不是满身名牌,花钱大手大脚。
显然,这些泡在蜜罐里的孩子还没形成良好的金钱观,这和父母的溺爱不无关系。
我的班里有个孩子,根据我的了解,她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庭不是特别富裕,但是她用五六千块的手机,穿上千元的名牌鞋子,动不动就爱跟别人“摆阔”,说自己的衣服是在品牌店里买的,鞋子是限量版的,在周围人的赞叹中,她显得飘飘欲仙。
我见过她的母亲,也聊了这个问题,她的母亲说,她和丈夫挣不了几个钱,总觉得亏欠了女儿很多,所以女儿一提出要求,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设法满足。
存在这种“补偿心理”的家长不止一个,还有的家长认为自己从小吃过很多苦,没享受过什么优越的生活,一定不要让儿女重走自己的路。这类家长的共同特点就是刻意使孩子回避痛苦,逃避成长路上该经受的磨难。
像之前提到的那个女孩子,我问她为什么明知道家庭不富裕,还这么没节制地花钱时,她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他们生了我啊,就该养着我,这些也是我该得的。”
“补偿心理”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让孩子学会攀比和虚荣,看到别人用的东西好,自己的则要更好;别人的零花钱多,自己一定要更多。
大文学家泰戈尔曾说:“鸟翼系上了黄金,这鸟永远不再在天上翱翔。”孩子也是如此,用太多金钱堆积起来的青春是不完整的。
让孩子有计划地花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是家庭教育的又一项内容。
需要明确的是,“物质小孩”不一定最快乐:
我班上有个学生,他的父母均是医药企业代表,家庭收入丰厚,住豪宅,开名车,孩子在家里有专门的玩具房。可是这个孩子却是班里最不快乐的一个,因为他的父母很会享受生活,一有空闲就出去旅游,把他丢给爷爷奶奶照顾。他和父母沟通的机会很少,变得郁郁寡欢。
在给孩子物质的同时,千万别忽略情感交流,良好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孩子和家长的沟通,使孩子理解家长的意图。
我和爱人带着孩子去超市之前,都要详细列一份清单,除了生活必需品外,只允许孩子再买一件东西。我们家还有一本账本,上面记录了我们的收入和支出情况,然后详细念给孩子听,妮妮不但懂得钱来之不易,更明白不能随意花钱的道理。
这样,妮妮真正参与到了家庭的理财计划中来。我们常用信任为她建立自信,最后她也愿意为家里出谋划策了。
我常在书中看到,美国一些百万富翁的儿子经常在校园里捡垃圾,把草坪和人行道上的废纸以及被人乱丢的瓶子收集起来上交学校,学校就会给他们一些报酬。他们丝毫不会感到难为情,反而为自己能挣到钱而自豪。
美国著名喜剧演员戴维·布瑞纳中学毕业的时候,他的父亲送给他一枚硬币,并告诉他:“用这硬币买份报纸,在报纸上查找招聘广告,然后找到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在布瑞纳成名之后,他把他的成功归功于父亲送他的那枚硬币,他认为正是父亲的“放手”,让他明白了生活的艰辛,钱财的来之不易,并很好地把握住了机会。
让孩子自己有目标地计划人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懂得要用自己的双手开创未来。现在有那么多的“啃老族”,多半是因为他们不清楚身处什么位置,自己应该奉献一些什么,而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遇到困难本能地想到要父母来庇护。
还有一些家长,喜欢用金钱来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
大学同学王杰近些年来生意做得很红火,他有一个宝贝儿子,为了孩子,他立了一个规矩:如果他的期末考试每科分数在95分以上,给他2万块的“学习基金”,如果各科成绩都达到了满分,就给5万块“学习基金”。在他的物质鼓励下,孩子的各科成绩均达到满分,得到5万块钱的奖励。可是,孩子拿了钱以后变得不爱学习了,班级的值日他花钱找人替他做,就连作业都要“买答案”完成,第二学期的考试,他成了倒数第一。
“金钱刺激”的方法并不可取,那样会扭曲孩子学习的本质。学习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