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哈佛大学经典法则
24838400000019

第19章 不经艰辛,难有收获(2)

在去面试的那天,莉兹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她只能穿着破烂的衣服,外面罩上一件从姐姐那里借来的大衣勉强充场面。

上帝不会让一颗饱受磨难的美好心灵再哭泣,这个付出了顽强努力和艰辛的女孩最终收获了喜悦——她的论文、她的经历、她的真诚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评委。12万美元的《纽约时报》一等助学金,让她获得了进入哈佛的通行证。

莉兹成功了,在领奖致辞的那天,她说,她的生命就在那一刻“将永远地被改变”。

同样一个金色的季节,作为哈佛大学的一员,莉兹安静地坐在了校园的教室中。凭借着对信念的执著追求和改变困境的强烈愿望,莉兹实现了她的诺言。

莉兹——一个最贫穷,也是最勇敢的哈佛女孩。

这是生活中一个真实的故事,莉兹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实现了梦想。莉兹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经艰辛,难有收获。一个人的意志是惊人的,面对困境,只有自己不放弃自己,生活才不会放弃你。这个世界没有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只要你去努力,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的脚步。

成功不是偶然,

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在美国,“西奥多·帕克”这个名字可谓家喻户晓,他是美国历史上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为推动美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西奥多·帕克的奋斗历程充满了艰难,他一边做农活,一边自学,最终考上了哈佛。

这是8月的一个午后,在列克星敦的小农场里,西奥多·帕克小心地问他的父亲:“爸爸,明天我可以休息一天吗?”这位老实的木匠惊讶地看了一眼儿子,现在可是活儿最忙的时候,小儿子少干一天,就可能影响整个工作计划。但是,父亲不忍心拒绝西奥多企盼而坚决的目光,他知道,西奥多请假一定是有原因的,于是,他答应了这个请求。

第二天,西奥多早早地就起床了,因为他今天要赶10英里的崎岖山路,到哈佛学院去参加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学考试。

其实,从西奥多8岁那年起,就没有真正地上过学,但他一直在自学。农场里的活很多,只有在冬天才有比较清闲的时候,他就挤出3个月的时间来认真学习。但在其他的时间里,无论是耕田还是干农活,他也不让自己松懈下来,一边干活一边默默背诵以前学过的课文,直到滚瓜烂熟为止。在偶尔休息的时候,西奥多还到处去借书读,因此他慢慢地积累了大量的知识。

有一次,西奥多急需一本拉丁字典,但没有人可以借到。于是,西奥多就在一个夏天的早上,早早地跑到野地里采了一大筐浆果,背到波士顿去卖,然后用卖浆果的钱买回了这本拉丁词典……

终于,在哈佛的入学考试上,西奥多得心应手地答完了考题,第一个交卷。监考的老师惊奇地看着这个衣着简朴的考生,他听说这是一个连学校都很少去的穷少年,他完全都是靠自学学习的,监考老师好奇地抽出西奥多的试卷来察看,然后,他对西奥多说:“祝贺你,小伙子,我想,你很快就会接到录取通知的。”

西奥多走了很远的路才回到家里。那天深夜,当西奥多拖着疲惫的身体推开院门,发现父亲还在院子里等着他回家。

当父亲听到他考试通过的消息时,高兴地赞扬说:“我的孩子,你真是好样的……但是,西奥多,我实在没有钱供你到哈佛读书……”西奥多多的父亲感到很惭愧。

“没关系的,爸爸,别担心,我不会住到学校里去的,我会继续在家里抽空自学,只要通过了考试,我就可以获得正式的学位证书。”西奥多说。后来,他真的做到了,他长大成人后,通过自己的劳动为自己积攒了一笔学费,然后又在哈佛学习了两年,最终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毕业,他的成绩比谁都出色。

西奥多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我们通过他的奋斗历程可以看出,他付出的艰辛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没有机会去学校读书,就通过自学给自己创造机会;没有钱去哈佛学习,就先努力存钱。只要梦想不灭,走过艰辛,迎来的必将会是收获。

时光飞逝,当年那个读不起书的孩子后来成了著名的废奴运动倡导者和社会改革家,作为国务卿西沃德、首席大法官蔡斯、著名教育家贺拉斯·曼、废奴协会主席温德尔等人的密友和事业顾问,西奥多·帕克直到今天的影响力仍是不可估量的。当西奥多回忆起童年在列克星敦的岩石上和灌木丛里读书的情景时,仍感到无比的温馨和快乐。

罗曼·罗兰说过:“成功不是偶然,失败不是命运。”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成功从来都是青睐那些敢于奋斗、敢于付出和把握机会的人。

在哈佛大学校园里,打工几乎是每个哈佛学生的“必修课”,哈佛一半以上的本科生都打工赚钱,不论他是哪个专业。

不要以为打工的哈佛学生都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有很多人则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他们不愿意再依靠父母养活,更多的是想通过努力来实现自食其力。

哈佛大学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些打工和锻炼的机会,比如在哈佛经理学院内就设有学生自营企业的活动。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各项服务项目都承包给哈佛学生去办理。例如:学生旅行社、电话应答机出租、洗衣服务、冰箱出租、健身操学习班等。还有像《学生住址录》《哈佛经理学院年鉴》《净现值》《新生介绍》等一些实用手册,也由学生负责编辑出版,营业利润归学生所有。据统计,仅洗衣服务处的一学年营利就可达七千多美元,《新生介绍》的编辑出版利润竟高达2万到25万美元。这样,学生们不但锻炼了经营小企业的具体经验,而且还有实利可图,何乐而不为?

有一名哈佛学生甚至炫耀自己丰富的打工经历:在哈佛学习期间,他曾经先后做过图书馆员、助教、助研、推销员、电脑房助理、门卫、帮厨工、邮递员、铲雪员、搬家工、清洁工、粉刷工、花园工、包装工等近30个工种的活,他说自己“无论粗活细活、文活武活,只要是能干的活几乎全都做过了”,他的打工奇遇和打工故事更是数不胜数,让其他哈佛学生都羡慕不已。

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他的打工趣事吧——

“在哈佛大学求学时,我曾给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长孙詹姆士·罗斯福家清理过地下室,给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克拉克家擦过玻璃,给美国的中国专家费正清家清理过书,给世界著名谈判学家费舍家修过花园。当然更多的还是在寻常百姓家里干活,反正都是一样的‘见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

“当然,这当中也有不少有趣的经历。如1990年感恩节,我在一位哈佛校友家干帮厨的活。与主人闲聊时,我发现他家的祖上竟然是威廉·布莱福德。此人是随‘五月花号’船来美洲大陆定居的第一批清教徒,后又被推举为新移民据点的村长,就是他主持了美洲历史上第一个感恩节(1621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369年后,我能与他的后人共度此佳节,真不枉我在厨房里忙活了一场。

“但是,最最令我自豪的哈佛纪录还是我曾在哈佛大学计算机房连着熬过三夜。

“1988年5月间,我为了及早完成自己的期末功课,曾连着在哈佛大学电脑房熬夜三天(它24小时开放)。在那几天内,我白天照常上课、打工、去图书馆等地;晚上我就来到电脑房做功课,困了就趴在桌旁睡一会儿,醒了接着干。如此到了第四天早上,电脑房的主管走到我的桌前问:‘你是不是连着3个晚上都在这里熬夜做功课的?’

“‘是的。’我机械地回答。‘那你真够了不起的!’他赞叹道。‘没什么的。’我木然地回答道。‘你应该感到自豪的,’那位主管向我敬了一个美式军礼,然后凑近我说:‘小伙子,你知道吗?10多年前,当我刚开始在这里工作时,也曾有一个小伙子在这里连熬了三夜。他原本是学数学专业的,却迷上了计算机,到了不吃不睡的地步。后来他干脆从哈佛大学休了学,回到老家去开了一家电脑公司,干得相当不错,去年还上了杂志封面。有朝一日你见到他,可给我带个好。’

“‘那小伙子叫什么名字?’我好奇地问。‘比尔·盖茨。’那个主管说。‘比尔·盖茨。’我重复着这个名字。‘记住这个名字吧,’主管又说,‘至少你们两人都拥有在我这里连熬三夜的纪录’。”

当然,在哈佛大学打工并不总是遇到这些有趣的事,更多的则是劳累琐碎的工作。哈佛学生除了每天必须面对学习的巨大压力外,还要抽出时间来打工,有时候甚至都没有休息的时候,这种辛苦不是一般年轻人能承受的。但是哈佛人就是哈佛人,他们能够承受比一般人多好几倍的压力。哈佛毕业生的可怕实力并不是因为哈佛给了他们什么,而是,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做过的一切对他们的巨大回报。所以,哈佛大学走出了那么多足以改变世界的成功者,哈佛人获得的成功是他们必得的,他们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