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的求职信
像达·芬奇这样的天才兼全才人物如果出生在现代,一定是世界各知名高校竞相争夺的“抢手货”。
1482年,米兰大公鲁多维柯斯弗查收到了一名陌生男子的求职信。这名31岁的男子在信中列举出了自己的各项才能,并希望谋得一个军事工程师的职位。这封求职信就是著名的《致米兰大公书》——
尊敬的大公阁下:
我希望可以成为阁下的军事工程师。在看过和研究过战争装置领域中以大师自居的发明者们的试验后,我发现他们的发明与平时使用的相比并不高明,所以我冒昧地求见,希望殿下能知道我的某些秘密发明。
一、我能建造坚固、轻便又耐用的桥梁,可用来野外行军。这种桥梁的装卸非常方便。我也能破坏敌军的桥梁。
二、我能制造出围攻城池的云梯和其他类似设备。
三、我能制造一种易于搬运的大炮。可用来投射小石块,犹如下冰雹一般,可以给敌军造成重大损失和混乱。
四、我能制造出装有大炮的铁甲车,可用来冲破敌军密集的队伍,为我军的进攻开辟道路。
五、我能设计出各种地道,无论是直的还是弯的,必要时还可以设计出在河流下面挖地道的方法。
六、倘若您要在海上作战,我能设计出多种适宜进攻的兵船,这些兵船的防护力很好,能够抵御敌军的炮火攻击。
此外,我还擅长建造其他民用设施,同时擅长绘画和雕塑。
如果有人认为上述任何一项我办不到的话,我愿在您的花园,或您指定的其他任何地点进行试验。
向阁下问安!
达·芬奇
米兰大公在收到此信后不久,就召见了达·芬奇。短暂的面试后,他正式聘用达·芬奇为军事工程师,待遇十分优厚。
从达·芬奇这封短短的求职信中,我们不难发现他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他一连使用了6个“我能”,并一项项有条不紊地列举出自己的能力,而且敢于在信中声称:“如果有人认为上述任何一项我办不到的话,我愿在您的花园,或您指定的其他任何地点进行试验。”同时,我们更为达·芬奇的多方面才能而咂舌。
达·芬奇是一个神秘的天才兼全才,他不仅仅是画出《蒙娜丽莎》的微笑的大画家,还是一个工程师、科学家、建筑家、治水专家和音乐家等。
达·芬奇擅长用左手写字,但他写的字却全都是反字,即如果你从纸的正面看,每个字母都似曾相识,但又不认识。这时候,你需要对着阳光将纸张翻过来看。左手写反字,达·芬奇是这种文字的创始人。
直到1519年去世时,达·芬奇已画了5000多页复杂的结构图,并在旁边的注释里说明必须用放大镜才能看清。这些神秘的图纸上面有降落伞、曲柄升降机、自行车、军事坦克、充气救生衣、直升机、手榴弹、迫击炮、机关枪、人力或以马拉动的武装坦克车、子母弹、军用降落伞、含呼吸软管以猪皮制成的潜水装、子宫胎儿图、局部花卉研究、服装等,在当时的那个时代,简直让人目瞪口呆。
你是不是那个最受欢迎的人
在美国,能够反映学生学习水平的数字指标有两个,一是学生在高中4年的平均学习成绩,二是全国性的SAT(或是ACT)考试成绩。SAT考满分的学生大有人在,但在报考哈佛大学等名校时,最后还是被刷了下来。为什么呢?
在哈佛大学,如果只会读书,而无创造性,这样的学生并不被看好,也就是说,光学习好,进不了哈佛。
一位哈佛校长曾谈到哈佛喜欢招收什么样的学生,他说:“杰出的大学生来源于优秀的高中生,我们是一个极力培养、鼓励高中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学校。社会对一流高中生的赞美并不局限于好的课堂成绩,而是多方面的。要成为哈佛的学生,光学习好是不行的,还要看他是否有开创新天地的创造性;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还要看他是否有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单关心自身专业领域是不足的,还要看他是否有关注其他方面的广泛兴趣……”
光学习好不吃香,哈佛大学最经典的录取例子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女孩,她的母亲靠捡垃圾维生。
女孩并没有抱怨自己的父母为什么这么穷,而是立志通过努力来改变命运。她读书很用功,但更关键的是,她还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她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看到了有太多的人需要帮助,便利用课余时间做义工,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身边的穷人。
后来哈佛大学录取了这名女孩,这也成为哈佛广纳人才、贫寒子弟也可跃龙门的典型例子。
哈佛在录取学生时,不仅要求成绩优秀,更看重学生的基本素质,比如人品、意志、办事能力、社交能力、特长等。学生要有鲜明个性和创造才能,哈佛寻找的是“未来的领导人才”,所以,她更看重的是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不只是看学习能力。
除了学习能力外,社交能力是哈佛重点培养学生的必备能力。在哈佛,受欢迎的人往往就是那些社交能力出色的人。
哈佛对学生的社交和沟通能力有着始终不懈的要求,从哈佛走出的政界大腕和商界精英们在哈佛求学时几乎都是具备很强社交能力的人,罗斯福总统的演讲总能击中人心;国务卿基辛格是世界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肯尼迪在哈佛求学时“慷慨、有趣,对社交、对不同的女人感兴趣”;******曾经当选为哈佛大学《哈佛法律评论》总编辑,也是第一位黑人主编……他们都是当时的演讲名人和最受欢迎的人物。
在哈佛,无处不需要你展示自己的社交能力,社交能力是一门人生必修课。因为只要生活在社会中,就需要和人交往,懂得人与人交往的技巧和原则,而社交能力则体现了一个人的智商和情商,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办事能力、领导能力、演讲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
比如约翰·肯尼迪就在哈佛锻炼了出色的社交能力,并为他以后的成功铺平了道路。进入哈佛后,肯尼迪就是学校的“大红人”,他还赢得了学校提供的欧洲游奖励。
大二时,肯尼迪准备对哈佛顶尖的SPEE俱乐部发起冲击。哈佛有8个“终极”俱乐部,只有不到1/10的学生能够加入。肯尼迪由于天主教背景未能加入,但他充分施展自己的社交手腕,他利用了两个好朋友,他们都是人缘好、体育好的新教徒。他们3人决定绑在一起申请加入SPEE俱乐部,并说好如果不让肯尼迪加入,其他两人也不会加入。最后,他们成功了。
一位18岁的哈佛大一新生安娜,是个标准的全优生,她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拼命读书、做作业,因而没有时间过自己的生活。安娜非常内向,常常羞于和男孩接触,每当别人谈及她性格的这一方面,她的脸就会抽搐。她缺乏内心的安宁,过得非常不幸福。
一位教授鼓励她多和同学们接触,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会对她有帮助。一年后,安娜成了一个自信又受人欢迎的人,尽管大一的一次英语考试,她有生以来第一次得了个3分,但她自己却认为这是件大好事,这说明了她在其他方面的用心,她在全面发展。这是值得庆贺的。
还有一位哈佛学生,正是因为充分施展了社交能力,他申请到了全额助学金,他的经验或许能对你有所启示——
我入哈佛第一年时,只拿到了9000美元的助学金,自己还要补交1500美元的学费。我本着“先进去再说”的原则,开始了在哈佛教育学院的学业。但怎样确保进一步申请助学金,一直是我的焦虑。
第一个学年过去后,我申请了第二学年的助学金,但结果却让我大失所望。助学金办公室只给了我5700美元的助学金,而当时的年度学费却涨到了11500美元。
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不能获得进一步的资助,我就要支付5800美元的学费!这对我来说压力太大了,于是我找到学校助学金办公室的主管,想问问他有无补加的可能。
那位主管却坚定地告诉我绝无可能。
怀着极度的焦虑,我找到了导师雷万恩教授,请他帮我出主意。他听完我的话后,问:“你上个学年的学习成绩怎么样?”
“1个A,6个A-,一个B+。”我回答说。
雷万恩教授的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他慈祥地说:“很好,让我来想办法。”
两个星期后,我收到了哈佛文理研究生院的一封信,通知我接受一项名为JohnThayer的助学金。这项助学金只授予那些学习出色且经济困难的学生。
我兴冲冲地把消息告诉了导师,他告诉我这是因为他将我的情况与院长谈了,院长说哈佛每年都有各种名义的助学金可供申请,他会想办法。
“这么说,这个助学金是院长出面联络的?”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激。
“我想是吧。”导师说。
“那JohnThayer助学金大概有多少呢?”我问。
“我也不大清楚,等着吧。”导师说。
又过了一个星期,我收到文理研究生院的第二封信,通知我将授予我1676美元的助学金。1676美元,与我原来的希望相差很多,这使我颇感沮丧,于是我又与导师联络,向他咨询。导师建议我找文理研究生院的人谈一谈,看看还有没有别的方法。由此,我找到了文理研究生院的秘书赛克斯女士,她听完后问我:“你有没有在你们教育学院进一步想办法?”
“有,但他们说绝无可能了。”我回答。
“但我们这里的经费只资助我们文理研究生院的学生,我们是不会资助外院的学生的。”赛克斯女士说。
“这个我很清楚,我作为教育学院的学生,是不该从文理研究生院获得助学金的。我来找您,是想请教您哈佛有没有别的什么助学金是可供所有学生申请的,就像这个JohnThayer一样。”
“这……”赛克斯女士沉吟了一下说,“我可以帮你咨询一下,但我需要你的导师的一封推荐信,要知道哈佛的助学金不是可以随便申请的,你必须有院系的推荐信才可以。”
我心中掠过一丝兴奋:“谢谢您的费心!”转身便去找我的导师。
3个星期之后,我收到了文理研究生院的第三封来函,通知我哈佛将授予我12000美元的Currie助学金。我接到信后,马上找到导师与他一同分享我的激动。
“太棒了!”导师说,“这真是一个圆满的结果。”
“我真的不知道该怎样感谢您!”我说道。
导师笑了笑说:“没什么,其实这完全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要知道,如果没有你的出色成绩,什么都免谈!”
在这个事例中,我们看到这名哈佛学生为争取助学金,在各系之间四处奔忙,与各个相关人士沟通、联系,寻找一切能申请到助学金的途径。
在寻求帮助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他主动出击、永不放弃、积极寻找、充分自信的精神和社交能力,他的助学金是不可能像馅饼一样从天上掉下来的。
所以,社交能力是和学习一样重要的能力,当你走入社会就会更加明白这一点。哈佛不遗余力地支持并培养学生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正是因为更看重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力。出色的社交能力会使人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一个处处受欢迎的人,会更容易在各个领域获得成功。
你能领导谁
哈佛大学倡导领导精神,从进校那一天起,就开始树立学生们的领导意识。哈佛的目标就是要培养领导人——哈佛商学院的目标就是培养商界领导人和公司CEO;哈佛法学院和肯尼迪政府学院,就要培养出政界和公共领域的领导人;哈佛教育学院就要培养教育界的学术带头人;哈佛神学院就要培养出一代宗教领袖……
虽然,并不是每一位哈佛毕业生都会成为领导人物,但是在哈佛这种领导精神的倡导和培养下,在领导意识的灌输和强化下,也确实加大了哈佛毕业生将来成为领导人物的几率。
哈佛建校以来,无数领导人才从这里走出:8位美国总统、4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2位普利策奖获得者均出自哈佛;威廉·詹姆斯、巴纳德、哈金斯、默顿、保尔·安东尼·萨缪尔森等,无数知名学术创始人、世界级的学术带头人均出自哈佛;爱默生、亨利·戴维·梭罗、亨利·詹姆斯、艾略特等许多文学家与思想家均从哈佛走出;美国500家最大财团几乎2/3的决策者均来自哈佛,这些精英们活跃在各大公司的总裁、总经理、董事长等显赫位置上,而哈佛商学院的MBA证书,已成为当代年轻精英追求的一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