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有出息男孩的100个细节
24839000000005

第5章 男孩独立要趁早——父母学会放手,男孩才有出息(4)

对于这个阶段的男孩,父母应该用尊重来和他们沟通。

有人怀疑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否太“过火”了,但事实证明,受到父母良好尊重的孩子大多同父母非常合作,他们待人友善,懂礼貌,同大人谈话没有一点局促感,自我独立意识强。儿童心理学家认为,这些都是孩子们受到应有尊重的良好反应。

尊重孩子的选择,不一味地迁就孩子,给他们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当你养成了尊重孩子的习惯,不久你就会发现,孩子变得更加懂事、更加成熟了。

让他决定自己的一些事情

一般情况下,男孩出于“面子”问题,对自己不是很有把握的答案是不敢轻易说出口的。但是,用心的父母却会鼓励男孩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的意见即使是错误的,父母也会让他说完,然后再给予正确的指导。而对男孩正确的意见,父母应当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增强发表意见的信心。

一天,刚上一年级的章章放学回来后很沮丧,妈妈问他怎么回事,他也不说。后来经过妈妈的耐心鼓励和引导,章章终于说出了在学校里发生的一件事情。

原来在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个问题:“一棵树上站着3只鸟,一个孩子用弹弓打掉了一只,请问树上还有几只鸟?”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举手回答说:“3-1=2,树上还有2只鸟。”可是他却举起手说:“一只也没有了,树上应该是0只鸟。”

同学们都笑了,但是章章却仍然很执著地说:“就是没有了,弹弓打掉的虽然只有一只,可是弹弓一响,其他鸟都飞走了,所以树上一只也没有了。”但老师却对这个答案不置可否,所以章章才会如此沮丧。

难道章章错了吗?虽然从数学题的角度来说,他是答错了,但是妈妈却觉得他勇于发言陈述自己观点的精神是可嘉的,而且如果看做是一道智力题,他的答案也不能算是错误的。妈妈认为章章没有被大多数人的意见左右,坚持了自己的观点,不怕被同学耻笑,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这是值得称赞的,于是妈妈告诉他:“你没有错,大家也没有错。”章章不满意地喊道:“老师都不同意我的答案。”

“可是你的理论是成立的,而且你勇于发言的行为是值得表扬的,因为你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这点是别的同学做不到的。”

“真的吗?”章章有点不相信。

“是的,真理往往是被少数人发现的,所以世界上伟人很少,平凡的人很多。因为大部分人只懂得去附和别人的观点而不动脑子去想问题。我的儿子肯动脑子想问题,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也许以后会是伟大的科学家呢!”

章章很高兴,妈妈说的这番话让他很自豪。接着妈妈又鼓励章章继续发扬这种精神,不因为别人说的话而改变自己的想法,只要是自己动脑子想出来的,就要大胆地说出来。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可是“听话”难道就是要他们盲目地服从老师和家长的意见吗?听话只会让孩子的自信和主见一点点地被剥夺,而很多时候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不是只有一种。一个人只有对生活有自己的看法才能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并且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父母应当鼓励男孩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是错误的,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成长。

男孩往往不听话、叛逆,尤其是青春期的男孩,家长越让他向东走,他却偏偏向西走。对此,家长们都很头痛,打骂不行,赞扬也不是,不知道该怎么教育才好。其实,这是因为没有把好男孩的脉,如果家长告诉他,“你来决定这件事”,男孩往往愿意听。

对男孩来说,自己做决定是最引以为傲的事情。当父母让他做决定的时候,他认为,这是父母对他能力的认可,也是父母对他莫大的信任,因此,没有男孩愿意辜负这种信任。在这种心理效应下,男孩也就有了巨大的动力。

现在,你的任务就是学会让孩子决定一些他自己的事情,让他学会独立。

小浩是一个阳光、善良的男孩,他学习很刻苦,在班上的成绩数一数二,老师喜欢他,同学羡慕他。可是,有件事让他闷闷不乐。

事情是这样的:学校有3个去国外学习的名额,费用由学校承担,条件是学习成绩必须优秀。小浩认为这是个很好的机会,于是他报了名。过了几天,通知下来,他很幸运地得到了其中一个名额。

同学们都向他表示祝贺,然而,背地里却有人说小浩搞特权,因为他父亲在市政府工作。

这话传到小浩的耳中,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事实上,他并没有让父亲知道这件事情,而自己是市领导的儿子,他更没有宣扬。小浩的父亲也从不为儿子多做什么,因为儿子很懂事,从小到大,没有什么事令人担心。

回到家,小浩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父亲。父亲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问道:“你怎么办呢?”

“我心里很难过,”小浩难受地低下头,说,“后来我找了校长,让他们把名额给别人,校长让我再好好想想。”

父亲静静地看着儿子,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拍了拍儿子的肩,说:“你觉得对,就去做。”

一个月之后,小浩转学了,去了另一个城市的中学就读。在那里,没有人知道小浩的来历和背景,而他还是那么优秀。

他给父亲写信:“……爸爸,从小到大,您一直都尊重我的选择,我很高兴。您在市政府上班,来家里送礼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您总是拒之门外。您知道吗?我是那么钦佩您。这些年,我最怕的就是别人知道我的背景,现在,我要让他们知道,没有老鹰的小鹰也会飞翔……”

让孩子自己去决定一些事,可以使他变得更加成熟、懂事,更有男子汉的气概。事事包办只会让孩子养成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的坏习惯;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自主权,他们就能体验到尝试的喜悦和独立的快乐。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很难真正做到这一点,他们几乎从不对孩子说“你来决定这件事”,尤其是对那些他们认为很难管教的男孩。他们往往认为“孩子太小,没有决定事情的能力”“让男孩决定自己的事情,他很可能会变坏”。于是,他们包办了孩子的一切事情,结果却剥夺了孩子决定自己事情的权利,真的让孩子“变坏”了。

儿童心理学家表示,如果能够从父母身上得到充分的支持和爱,男孩会比女孩更早地走向独立。事实上,男孩最容易被这些话所打动:

“你来决定这件事。”

“如果你认为是对的,就去做。”

“这件事取决于你自己的想法。”

“这是你的选择。”

……

请你认真地倾听男孩的心声吧,他需要长大,需要独立,只有那样,他才能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男孩喜欢实践,喜欢尝试与竞争,他们喜欢享受在这些过程中思维与创造的乐趣。当家长告诉男孩“你来决定这件事”的时候,这种乐趣就开始了。在这种充满乐趣的独立行为中,男孩就慢慢地懂得了独立的价值。

这世上没有受不了的苦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需要磨炼,才能真正成熟,一个人如果没有独自经历风雨的磨炼,将无法立足于社会。可是,现在的家庭教育常常忽略了这方面。由于对孩子过分的保护,使他们失去了自立的机会。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生活都是不利的。

在生物界,有一种昆虫叫天蛾。这种天蛾的茧非常奇特,一头是细管,一头是个球形囊,颇像试验室里的细颈瓶。

有一个孩子对天蛾很感兴趣,有一次,他观察天蛾出茧,发现天蛾正努力地从球形囊里爬过那条细管。可是,那只天蛾挣扎了一个早晨,也没有爬出细管。

孩子觉得它实在太累了,便动了恻隐之心,他决定助天蛾一臂之力。于是,他便用小剪刀将细管壁的茧丝剪薄了一些。

有了孩子的帮忙,天蛾很顺利地爬到了茧外。孩子对自己的杰作非常得意。

然而,他没有开心多久。因为他发现,这只天蛾似乎和其他天蛾不太一样——身体显得异常臃肿,两支羸弱的翅膀抽搐着——它始终都无法自由自在地飞向天空。只见它挣扎了一会儿,便死去了。

看到这个情景,孩子很难过。他把自己的伤心告诉了一位生物教师,生物教师听了孩子的讲述,感叹道:“孩子,你那样做不是帮它,而是在害它啊。”

原来,天蛾通过在茧中的挣扎,使体内的一些能量流到翅膀的脉络中去,因此翅膀才变得坚强有力,从而奠基了它得以生存的基础。

此时,孩子才醒悟过来,正是自己愚蠢的“怜悯”,害死了那只原本可以翩翩飞舞的天蛾。

从这个故事,我们不由想起生活中的一些家长,他们也怀着同那个孩子一样的“怜悯”之心,让孩子很轻易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让孩子轻易地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帮助孩子躲避了“挣扎”,结果却使孩子失去了健壮的体魄和坚韧不拔的性格,让孩子成了未来社会竞争中的失败者。

也许很多父母没有想到,其实,所有降临到孩子头上的挫折、困难、委屈、痛苦,就如同阻挡天蛾爬出茧的羁绊。孩子若能够经历这些羁绊,他就能变得硬朗起来,享受自由飞舞的快乐。

有个体质瘦弱的孩子,受到了一个坏小子的欺负。他带着一脸的伤痕去见爸爸。爸爸是个体格健壮并且精通武术的硬汉。当爸爸看到儿子的样子后心如刀绞,当即拍案而起,想为儿子讨回公道。可是,当这位爸爸走到门口的时候,却停住了脚步。他回头看了看紧跟其后的儿子,半天没有说话。

忽然,他抓住了孩子的肩头,问:“你能忍耐吗?”

“不知道。”孩子摇摇头。

“忍耐,他还会再欺负你;不忍耐,你又打不过他。可是,孩子,今后你还会遇到这样的事,那时爸爸老了,你又该怎么办呢?”

孩子低下了头,好一会儿,他抬起头,说:“爸爸,我会自己应付的!”

“那为什么不从现在就开始试一试呢?如果你实在需要爸爸的时候再告诉我。”

当天晚上,孩子彻夜未眠。第二天,当那个坏小子带着一伙人正玩到兴头上的时候,那个孩子大步地走到他的面前。坏小子很诧异,说:“你想怎么样?”

孩子双目紧盯着那个坏小子的眼睛,用一种异常平静的口气说:“我要问你个问题。”

“什么问题?”

孩子一字一句地问:“你能为自己的尊严付出生命吗?”

坏小子听了这句话,惊呆了。

孩子冷静地说:“我知道你不能。但是,我能!要是你再敢碰我的话,我发誓绝不会放过你,你必须付出代价。”

坏小子眼睛一下子红了,他一步步地逼向那个孩子,周围的空气似乎凝固了……然而,孩子一步也没有退。

放学了,孩子出现在家门口,他对爸爸说:“那个坏小子说要和我做朋友,我同意了。”

有些艰难,要让孩子自己去经历;有些问题,要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即使结果是最次的,也比家长去解决更有意义。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从中学到东西,学会独立。

培养孩子,就要让他独自去经历风雨。若是父母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孩子不但没有任何收获,还会产生依赖感。记住,父母不可能永远陪伴孩子的左右,孩子的人生始终需要他自己去经历。

多给孩子一些尝试的机会

孩子一出生,便对世界上的一切充满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们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感,跃跃欲试;而另一方面,他们又怀有恐惧感,往往望而却步,不敢尝试。当孩子敢于尝试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时是值得鼓励的,因为这能锻炼他的独立性。

小明远6岁的时候很调皮。有一天,他跟着爸爸妈妈到郊外旅游,看见厚厚的白雪,突然就一下子扑到雪地上,父母想要拉住他已经来不及了。

“好冷啊!冻死我了。”小明远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

妈妈奇怪地问:“你为什么趴在地上?”

“看着雪白白的、厚厚的,就好像白棉被一样,所以就想上去躺躺。”小明远一脸天真地说。

妈妈顿时笑了:“你这个小傻瓜,现在吃亏了吧。”

“不,”小明远指着在雪地上印出的自己的轮廓,得意地对妈妈说:“妈妈你看,这是我的影子伙伴。”

妈妈一看儿子一脸认真的模样,便笑着说:“嗯,小精灵,真有你的。”

男孩天性好动,他们对世界充满着好奇,渴望探索,喜欢冒险。然而,许多父母却不希望孩子“乱来”,更不愿意让他冒险,因为他们怕孩子发生危险,弄脏衣服,破坏东西。这样做是不对的,孩子把衣服弄脏了,给他换一件就是了,何必阻止他去尝试、探索呢?当小明远体会到雪地的冰冷时,他就知道不能躺在雪地上,而他能够在雪地上印出一个影子伙伴,这又是一种创造性的想象。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每个男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对于一些问题,他总想自己去找答案。事实上,有些问题,即便你告诉孩子答案,他也未必理解。而当他自己动手去尝试之后,他才会懂得其中的奥妙。

尝试,不仅能让孩子了解事物,还能锻炼其自主能力。对于孩子,父母应该引导和鼓励他去尝试,只要能够保证孩子的安全,让男孩冒冒险,尝试一下未尝不可。

暑假期间,商场里的自行车大减价,爸爸便给儿子孜明买了一辆。自行车刚搬回家,孜明开心得不得了,急着要去学骑车。然而,爸爸怕他年龄太小,掌握不好自行车,就表示天气太热,不让他学。

孜明听了爸爸的话,表面上答应了,但等到父母午休的时候,他便偷偷地推出自行车,在烈日下开始练习。

他也怕摔倒太痛,就选择了在修剪后的草坪上练习骑车。就这样,在不停地练习下,孜明终于能够有模有样地骑车前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