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说:“一家人吃饭时是争论还是谈话,是称赞还是训斥,是一个很好的测量计,它可以看出这个家庭是在疏远分离,还是越来越亲近。”
适当的时候,要鼓励孩子请朋友来家中做客,这样可以让父母认识子女的朋友,也能使孩子感到自己在家里受到尊重。
5。定期和孩子合作完成一件事
在任何群体里都是这样,某人提出一件大家都感兴趣的事,会使所有人的心情都为之振奋。
斯宾塞就经常和小斯宾塞一起合作做一件事,比如种植物,把许多散乱的照片整理成家庭影集或一起烤一盘香气扑鼻的面包。
他们合作的最大的一件事是制作一张大餐桌。他们一起选木料、设计草图,经过几个星期的努力,当餐桌做成时,他们互相对望着,高兴得叫了起来。后来,这张餐桌成了斯宾塞和小斯宾塞的纪念品。
6。建立相对固定的家庭传统和仪式
相对固定的家庭传统和仪式会让孩子对家庭产生必要的敬畏和归宿感,也能培养孩子从小学会区别哪些是一般的事,哪些是重要的、有特别意义的事。比如到教堂参加礼拜、春天出去远足、秋天登高、特别的生日晚会等。
7。和孩子一起做游戏
在游戏中一定要公平,不能因为他们是孩子而轻慢他们。
斯宾塞最让小斯宾塞伤心的是,有一次在月光下捉迷藏,等小斯宾塞躲好以后,斯宾塞突然想起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做,没和他打招呼就离开了。最后,小斯宾塞的失望和伤心使斯宾塞内疚了很多年。
8。在孩子睡前给他讲一些家中的往事
例如,爷爷是怎样白手起家创办学校的?最早我们家是从什么地方搬来的?这些事有时会比讲虚构的故事对孩子的吸引力更大,同时还能让孩子体会到亲密、体贴的感觉。
9。建立一个没有距离的家庭
斯宾塞一度在家族里编写了一份家族通讯,要求每人都加一点自己的消息上去。斯宾塞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家庭和生活。
斯宾塞说:“看一看吧,一个家庭能传递给孩子的力量是如此巨大,什么不快乐都会被克服。”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先真心地快乐起来呢?
附录小问题奖惩妙招
附录小问题奖惩妙招
孩子偷钱怎么办
一个一年级的孩子,第一次从家里偷了10元钱,爸爸暴怒之下责打了他一顿,孩子终于承认了错误,同时保证下次再也不敢了。可是第二次,孩子居然又偷了30元,不用说,爸爸又是一顿暴打,孩子再次保证再也没有下次。可是过了几天,这个孩子没有偷家里的钱,却偷了表姐的100元。
他偷钱做什么?原来是自己无法按时完成作业,只能让别的小朋友帮他做作业,目的是让老师不再责罚自己。
很多妈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从家里偷钱,妈妈该怎样管?”
最直接的做法是,妈妈不要在家里放太多的现金,即使要用,也要把钱收好,想办法不要让孩子拿到。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个让孩子不会想到做坏事的环境。
为了做到有效预防,妈妈还可以把夸奖当做“预防针”。
夸奖不仅可以当做事后对孩子的肯定,有时在预防孩子做错事时,可以事先夸奖孩子,用表扬来打预防针,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演员宋丹丹在儿子巴图的一次发烧中,为了让孩子不怕吃药,就故意对家里的保姆阿姨说:“我发现巴图和别的小孩不一样,别的小孩吃药都哭,可他从来不哭,他不怕吃药。这一点他和别的小孩真的不同。”当然,说这些话时孩子必须在场,并听进了耳朵里。然后,宋丹丹把中药端给巴图。巴图捧着碗,烧得红红的小脸一副紧张的表情,但他仍然勇敢地闭上眼睛一口气把药喝了下去。大家都对他赞不绝口。从那次起,吃多苦的药他都不怕了。
为了预防孩子偷钱,妈妈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事先预防。比如,妈妈可以给孩子讲:“一个朋友昨天告诉妈妈她的孩子偷钱了,这太可怕了,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会让做妈妈的很伤心。值得高兴的是,我的宝宝从不偷钱,他用钱时都会通过帮妈妈干活自己挣,妈妈为有这样的好孩子十分自豪。”
通过预防,孩子被妈妈夸奖“从不偷钱”,在这样一个“好名声”下,孩子会认为偷钱是很坏的行为而不会去做。
如果这些方法效果不大,孩子偷钱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这个时候,妈妈最重要的是保持镇静,而不是急于去责打“犯人”。
举例来说,妈妈可以在一家人一起吃饭聊天的时候,若无其事地说:“我觉得我钱包里的钱好像少了,是不是有小偷进来呀?妈妈真担心。”这时,偷钱的孩子就会知道妈妈已经发现了。接着,由于孩子的个性原因,可能会有以下两种不同的反应:一种是偷偷把钱放回去;另一种是对妈妈不严厉的态度感到放心,不肯还钱,甚至会继续再偷。对待不同的反应,妈妈的态度也必须不同。
如果孩子把钱偷偷放回去了,妈妈就可以说:“妈妈好像弄错了,前几天说钱少了,其实是我算错了,真对不起。”假装自己被骗,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
如果孩子又继续偷钱,妈妈可以说:“糟糕,我的钱又少了。可能有小偷进来,下次钱再少,我就要去叫警察了,你们说好不好?”这就是妈妈向孩子发出的“不再原谅”的信号。如果想让孩子印象深刻,妈妈还可以对孩子说已经把情况告诉了社区警察,想请他一起到家里调查。
大致如此施行之后,孩子基本上就不敢再偷钱了。
这些方法,对妈妈而言应该不是难事。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妈妈绝不要对孩子指名怀疑,或者当检察官找出“犯人”,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只要让孩子知道妈妈已经发觉钱不见的事实,以及自己的处理方式就够了。粗暴地责打,不仅不会让孩子主动改正,还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越偷越厉害。
同时,妈妈更要把孩子偷钱的原因弄清楚,看到背后隐藏的症结。从症结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如本节开头案例中的孩子因为无法按时完成作业,才不得已偷钱让别的孩子帮忙,这时,妈妈就要从孩子的作业入手,帮助孩子有效地学习,自然而然的,孩子就不会再去偷钱了。
如何帮孩子戒掉电视瘾
孩子喜欢看电视无可厚非,健康的电视节目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成长,但是,看的“上瘾”了,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因沉迷电视对生活中的其他事情提不起兴趣,学习成绩下滑,性格变得孤僻等。
孩子年龄越小,妈妈对孩子看电视这件事更要加以控制,特别是对那些还不满两周岁的孩子,如果他们整天埋头看动画片,妈妈一定要加以阻止。
有的妈妈常常容易掉入商人们设下的陷阱,给孩子买大量的“教育光盘”让他们看。也有许多妈妈忙于自己的事务对孩子整天看电视视而不见。此时,妈妈就需要自我审视一下,是不是自己的原因才把孩子变成了一个“电视迷”?
说到底,孩子为什么喜欢看电视呢?主要还是因为电视里的节目有意思,孩子觉得有趣,所以就容易“成瘾”。可是一旦“成瘾”,想戒掉就非常难了。
孩子整天看电视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对电视产生依赖,形成消极被动的生活态度;大脑发育受到影响,如果整天沉迷于看电视,孩子大脑中负责交流思想、进行社交的机能就会出现问题;还有可能导致孩子生活在电视节目这种非现实的空间里,很难处理好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不仅如此,看电视成瘾还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比如孩子的独立思维能力下降,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降低,对读书产生排斥感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妈妈又怎能期待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呢?
电视瘾的危害如此之大,妈妈又该如何帮助孩子戒掉呢?首先必须明确单纯地依靠一纸协议、口头禁止不可能让孩子彻底改掉沉迷电视的坏习惯。在这里,妈妈不妨试试奖惩结合,运用“转移注意力法”和“提高转移兴趣法”,将孩子的注意力慢慢转移到其他可以替代的活动上。
第一,保护孩子的视力,必须严格控制开电视的时间。如果孩子闹着看电视,妈妈不妨与孩子约法三章,如果遵守就适当奖励,如果吵闹也绝不妥协。妈妈可以多和孩子玩一些亲子游戏,以转移孩子对电视的兴趣。
第二,丰富孩子的睡前活动。如果妈妈想让孩子彻底忘记看电视这件事,必须让他“忙”起来,忙的顾不上看电视。比如,有的妈妈会和孩子一起读绘本。一本绘本看完,马上给孩子补充新的绘本,久而久之,孩子的意识里就会形成一个“绘本时间”,自然就主动远离电视了。
第三,奖惩结合,如果孩子表现得不够好,妈妈就要惩罚,取消孩子当晚看电视的机会。如果表现好,就可以适当奖励一些与电视节目无关的东西,比如一本书、一盒橡皮泥等,慢慢地把孩子的注意力往别处转移。
第四,妈妈可以陪着孩子看电视。比如,有的妈妈经常和孩子一起看电视节目中的新闻、《动物世界》《人与自然》或其他一些纪录片。在这个时候,妈妈还可以就看到的电视内容进行对话,把看电视当做一种教育手段加以灵活应用。这里有一点妈妈必须重视,就是绝不能将孩子扔在沙发上,让他自己看,把电视当成哄孩子的保姆。
第五,合理分工。教育孩子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爸爸也要参与进来,要想戒掉孩子的电视瘾,每晚,除了亲子阅读最好再增加丰富的亲子游戏,这是转移兴趣最有效的手段。亲子游戏就可以交给孩子的爸爸来完成,比如爸爸和孩子玩藏猫猫,玩赛车追人游戏,或做些户外的健身活动等。
第六,多带孩子去大自然中玩耍。大自然中有最好、最天然的“玩具”,妈妈可以带孩子去儿童乐园、爬山、看海等。
让孩子完全不看电视是不可能的,妈妈可以做的就是在孩子还不沉迷于电视的时候想办法驾驭引导,让电视成为一种辅助性的、有效的教育手段。还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妈妈不仅要智慧地与孩子的电视瘾斗智斗勇,更要以身作则用好习惯来影响孩子。
怎样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有人说:“成功的人只是一个平凡人,但却多了一份专注。”一个人是否有力量,秘密就在于他做事是否能保持持久的专注力。
学习也是一样,让孩子一心一意地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孩子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孩子来说,是否具备专心的精神,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的一生。美国著名教育家斯托夫人认为:“孩子只有先形成一种专心的习惯,才有可能在日后对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投入,不会被其他事情所干扰。”
希尔伯特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凡是数学家都是思维极其活跃的人,但你能想到吗?希尔伯特在小时候却是一个反应非常迟钝的孩子,他的母亲为寻找教育孩子的适当方法付出了很多努力。
母亲甚至还专门找来教育学的书籍,一面学习,一面思考着教育儿子的方法。她细心地观察了儿子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尽管希尔伯特反应迟钝,语言能力差,但他也有自己的优点,他在听、看、想的时候都非常专心,一件事情想不明白,就绝不做第二件事情。在观察和思考某一个问题时,希尔伯特对于外界的任何强烈刺激都无动于衷。
做事专心是孩子一个非常大的优点,母亲发现儿子的这个特点后,立即调整了教育方法,她决定从希尔伯特最感兴趣的数学教起,强化他的专注力,借此打开儿子的智慧之门。
母亲在希尔伯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他数学,但都是随意教的,6岁的希尔伯特尽管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还不能一口气数到100。于是这一次,母亲为他找来了100个土豆。她把土豆排成一排,让儿子一个接着一个地往下数。一遍数不对,再数第二遍。
希尔伯特便按照母亲的要求,认真地数起来。不管母亲在不在身边,他都是一遍又一遍地认真地数着。母亲见儿子如此专心,就去干活了。当母亲把家务事忙完,做好饭来叫儿子吃午饭时,发现他仍然坐在那里专心地数着。
母亲走过来一看,发现儿子做了一件非常有创意的事情,只见他把这些土豆排成一排一排的,总共有10排土豆队伍。
母亲不明白儿子的举动,就问他:“你还在数数吗?”希尔伯特说:“妈妈,我现在已经数到10 000了。”母亲惊奇地说:“是真的吗?你刚刚连100都数不到呢,现在都能数到10 000了?”母亲虽然不相信儿子的话,但是,儿子的回答却让她感到极其兴奋。
希尔伯特高兴地对母亲说:“妈妈,难道您没有发现吗?现在的土豆是每排10个,10排是100个,20排就是200个,100排就是1 000个,如果是1 000排,那不就是10 000个土豆了吗?”
听了儿子的话,母亲高兴极了,夸奖道:“你说得太对了。”接着,母亲有些困惑地问,“我还没有教你学乘法,你怎么已经会了?是跟谁学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