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有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成年人要想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语言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父母、老师的语言内容、表达方式,都会对孩子的行为以及心理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犹如中国的一句古话:“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想让孩子获得一个健康的心理,家长首先要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争取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即使孩子有自卑心理,在长期受到家长的鼓励和良好的影响后,也会慢慢地产生自信。
一位有着良好素质和教养的家长不会当面讽刺孩子,或是在众人面前揭孩子的短处,因为这种做法对孩子的自信心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心理专家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之后,总结出了6种挫伤孩子积极性的语言表达方式。
1。迁移型
多数家长都会有这样的习惯,当发现别的孩子身上有某种缺点或是不良倾向时,总会不自觉地想到自己的孩子。于是回到家,就当着孩子的面将自己发现的那些缺点或是不足一股脑地安在孩子身上。
当然,父母最初的本意是为孩子好,想给孩子一个警示的作用。但孩子却不是这样想的,他们认为家长低估了自己,把自己想得过于“坏”。父母的做法很显然与青少年惯有的上进心和好胜心相违背,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就把孩子的情感推向了对立面,造成孩子对家长的说教经常是充耳不闻,甚至有的孩子还会与家长反唇相讥。
2。唠叨型
人生的某个道理,做孩子的明明很久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可是有些家长仍然会无数次的叮嘱。这种叮嘱对孩子来说其实是一种重复性的刺激,会对孩子的大脑皮层产生某种保护性的抑制。所以就会出现家长说得越多,孩子反而越不爱听的现象,甚至还会与家长产生冲撞。
3。讽刺型
几乎每个孩子在儿时都会有自己的梦想,无论这个梦想是大是小、能否实现,孩子在谈到自己的梦想时总会绘声绘色地对父母进行描述,但很多父母都会对孩子的梦想不屑一顾,有时甚至会大泼冷水。
上小学一年级的李芳曾经对妈妈说过:“等我长大之后,想去当空姐。”妈妈本想鼓励孩子几句,但是又一想,鼓励孩子或许她会骄傲,所以就奚落了她两句:“就你那么糟的成绩,还想当空姐,依我看,你这辈子有机会坐上飞机就不错了。”
“连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你都做不好,你将来还能干什么?”“你能考出好成绩的那一天,就是太阳从西边出来的一天!”……当看到类似这样的话语时,家长可能都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其中有些话是听别人说的,或是自己也曾这样“教训”过孩子;而孩子更是耳熟能详了。专家指出,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绝不可取,它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当家长脱口而出这些话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家长把孩子看得过“低”,这种刻薄的话语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且会长期停留在孩子的记忆中,从而增强接受教育的抵抗性。
4。提审型
当家长刚刚发现孩子有一些不良现象的苗头时,便会立刻对孩子进行“提审”,甚至有的家长还会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把可能性说成了现实性。这样,就把孩子轻而易举地定了性,也可以说是“判了刑”。父母这种草率、鲁莽的行为,极易激发孩子的抵触情绪。
5。威胁型
“别插嘴,你怎么这么不懂礼貌!”“以后再不听话,你就别吃饭了!”经常用类似的话教育孩子,说明家长把孩子看“厌”了。家长如果经常这样“训斥”孩子,孩子会极易产生恐惧和反感,甚至会在幼小的心灵上烙下抵触的印痕。
6。揭丑型
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有些家长总喜欢当着同学或他人的面直接数落自己的孩子。这样就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时间长了,孩子还会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走向父母的对立面。
犯错误的孩子总是希望得到家长的谅解和宽恕。如果家长过分强调、突出孩子的缺点,甚至攻击孩子的人格和自尊,那么,对孩子心灵的刺激和伤害将是无法预估的。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再坚强的孩子也会逐渐丧失自尊与信心,由此产生的自卑感会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发展。
家长一定要选择一套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而不能粗心大意、盲目地教育孩子,甚至粗暴地对待孩子,破坏孩子的自信心。此外,与孩子沟通时,家长还应注意言语的表达方式,做一个真正懂得关心、爱护孩子的家长。
警惕自己的弦外之音
在生活中,家长不要给孩子不良的心理暗示。如果孩子胆子小,家长可以常常鼓励他;如果孩子粗心大意、做事马虎,家长就要常提醒孩子,让他将未做好的事情做好,并及时赞扬孩子“做得很好,下次还应这样做”;如果孩子不爱运动,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到户外去散步,在散步的过程中给孩子讲故事,并模仿故事中的情节与孩子一起嬉戏,带动孩子相互追赶,这样就能让孩子潜移默化地体会到动起来的乐趣……这些良性的心理暗示会帮助孩子克服缺点,慢慢地你会发现孩子真的勇敢了、细心了、进步了。
避免生活中的消极暗示
许多家长常常会在不经意间给孩子某些心理暗示,有些暗示会误导孩子。
(1)有的父母一见到孩子就喜欢问:“宝贝,想妈妈了吗?”孩子常常回答“想了”,家长会立刻高兴得不得了,长此以往,孩子心理得到暗示,原来自己在学校想爸爸妈妈了,他们就会很高兴,于是就会出现不经意的走神,尤其是刚入学的孩子。
(2)还有的家长一见到孩子就问他“在学校开心吗?受欺负没?和小朋友打架了吗?”其实孩子如果有不如意的事自然会跟家长说的,家长常常这样问起,会让孩子格外在意这些事情。
(3)不要向老师抱怨学校的饭孩子不喜欢吃,小孩子就是这样,某个东西即使他不喜欢,但小朋友们都吃,而老师又鼓励说:“老师发现你吃饭时很乖,你一定是喜欢这个菜吧。”孩子一样吃得很好,根本不会出现挑食的现象,所以何必暗示孩子哪个是喜欢的,哪个是不喜欢的呢?
(4)不要表现出过多的挂念,好像孩子上学是外出受罪似的,因为这样会不经意暗示孩子学校是可怕的地方,只有家才好,由此让孩子出现对学校的厌倦甚至恐惧。
单一暗示引导孩子成长
微芹的女儿生性胆小谨慎,听到一些声响或是见到陌生的面孔都会流露出惊慌和畏惧,微芹每遇到这样的情景,总是张开怀抱将她揽入怀中,使她安定下来,并向人解释说孩子胆子小。微芹一再地向人解释她胆子小,这就施加了心理暗示,孩子变得更加依赖她的庇护和怀抱,而不能坦然地去面对和接受新的事物、新的人,这不是爱孩子,而是害了孩子。很多时候,孩子身上很小的缺点被大人们一再地放大,一再地强调,便成了不可克服的缺点。
孩子都喜欢被赞扬和鼓励,因为赞扬和鼓励会增加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在表现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揣摩、进步、完善,这一点每个父母都知道,所以父母们总是毫不吝啬地夸赞“宝贝儿真棒”、“好样的”、“真聪明”、“做得很好”等,然而有些家长却相反,对孩子的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往往忽视了正确的引导,不经意间一再地给孩子施加不良的心理暗示,比如经常地对外人说:“这孩子笨!”孩子便真的以为自己笨,做起事来没自信,动不动也就会拿自己笨做挡箭牌。久而久之,“笨”倒成了一个借口。
美国有一个心理研究组织做了这样的实验:安排一些志愿人员,先测量了他们的握力,平均为101磅,然后将他们催眠,暗示他们现在软弱无力、浑身没劲。经过这样的催眠后,再测量他们的握力,发现他们的平均握力居然只有60磅。但是,在同样被催眠的情况下,如果给予他们一种完全相反的暗示,告诉他们每人都是大力士,强壮无比。如此之后,其平均握力竟可达到140磅,由此可见,心理暗示的力量实在不可小觑。
体罚肯定是不合适的
体罚对孩子来说,是最下乘教育方式。如果父母经常打孩子,就会使孩子以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以至于产生暴力倾向,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
5岁的家怡长得很可爱,而且性情活泼,很招人喜欢。有一次,妈妈外出办事了,爸爸在书房写作。家怡在卧室玩耍,过了好长时间也不见出来,爸爸有些不放心,喊道:“家怡,你干什么呢?过来。”
家怡答应着爸爸却又磨蹭了一会儿,才慢慢地走到书房来。她的黑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爸爸,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爸爸一看便明白了,知道她一定有个小秘密,就又问:“你在干什么?”
家怡听了爸爸的问话什么也没回答。
爸爸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损害,心中的怒气便升起来了,他提高声音再次喝问:“说!你刚才干什么了?”
家怡见爸爸发怒,恐惧地哆嗦了一下,但依然沉默不语。爸爸顿时怒不可遏,三两步冲到她的面前,朝着她的屁股就打了下去。家怡马上大哭起来,这才抽抽噎噎地说了缘故。原来,刚才她一直在观赏妈妈的新衣服。孩子也是爱美的。在这种时候,来自父母的适当的点拨与引导比什么都重要,而爸爸却打了她。
从这以后,家怡就开始躲着爸爸走,平时即使和爸爸在一起,话也很少,笑容也很少。有一次,家怡在玩的时候把布娃娃狠狠地摔在地上,高声训斥着:“你不听话我就打你,你要是再不听话我打烂你的屁股!去,一边玩去!”
爸爸听后深感震惊:这不正是自己训斥孩子的话吗?
可见,体罚孩子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也许有的父母会问,如果不打孩子,孩子怎么能受到惩罚,又怎么会改正呢?其实条条道路通罗马,要想让孩子吸取教训,迅速成长,方式有很多种,而不是只有体罚这一种方式。
威尔逊有些马虎,经常丢三落四,但他又很倔犟,对爸爸妈妈的话常常反着做。有一天,威尔逊回到家高兴地对爸爸说:“爸爸,我们明天要去夏令营!”
爸爸说:“哦,是吗?那你要把东西带好呀!”
威尔逊说:“放心吧,我自己来准备,一定能准备好的。”
爸爸看到威尔逊开始把东西收拾起来,当他收拾好了,他让爸爸来看,以表示自己很能干。爸爸过来一看,发现威尔逊没有准备手电,而且带的衣服也不够。但是爸爸知道依孩子的个性,如果自己直接说了他一定不会听的,于是他只是提醒说:“威尔逊,夏令营的地点晚上会凉一点。你自己再考虑考虑带的东西够不够。”威尔逊信心满满地说:“你放心吧,我全都准备好啦!”爸爸就没有说什么。
过了几天,威尔逊从夏令营回来了。爸爸问威尔逊:“玩得怎么样?夏令营过得开心吗?”威尔逊说:“挺开心的,可就是带的衣服不够,很冷。真没想到山里面这么冷!我还忘了带手电,又借不到,就只好摸黑走路,差一点出麻烦。”
爸爸说:“是吗?这可以说是个教训呀。”
威尔逊说:“以后我再出去活动就要像爸爸一样先列一个清单,想清楚到底需要什么东西,要准备充分一些才对。”
可见,在需要警戒孩子的时候,巧妙地采用曲径通幽的方式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消除戒备心理,高兴地接受父母的告诫;另一方面,孩子也会因此而对自己的错误和过失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保证下次不再出现同样的问题。
在体罚之外,肯定有比体罚更好的教育方式,父母应该运用自己的智慧积极寻找出适合孩子心理健康的最好的教育方式,而不是遇事就体罚孩子。
不要轻易给孩子下定义
美国斯坦福大学曾经做过这样一项实验: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中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画面,这一画面随即就会指挥他的行动,结果事情总是朝他害怕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这时候,球大多都会掉进水里。这就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
被《纽约时报》称为日本最伟大的女性、畅销书《窗边的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彻士,在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小林校长时,曾经充满无限感激地说:“先生每天都要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好几遍‘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我一直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好孩子,等我长大以后回忆起来,才注意到先生的话里有一个‘真’字。先生的这句话几乎决定了我的一生。对我来说,这真是一句难得的金玉良言。因为这句话,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好孩子,我信赖先生,怀着这份自信慢慢长大了。”
这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不同的心理暗示会带来不同的后果,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带来良好的结果,消极的心理暗示往往会带来消极的结果。
陶乐是个聪明活泼的女孩,但是她的父母却常常批评她:“你是个小姑娘,不能老像个男孩子似的整天搞恶作剧。淘气的女孩不讨人喜欢!”结果时间长了之后,陶乐就不怎么讲究了,无论父母怎样说,她也总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疯疯癫癫的,一点都乖巧不起来。
在这个案例中,陶乐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父母总是看到陶乐的缺点并且总批评她的缺点(即给陶乐消极的心理暗示),于是陶乐开始破罐子破摔。这种只否定不肯定的做法也正是很多父母的常见做法,他们常常觉得自己的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结果孩子的情形就真的越来越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