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中国史
24844000000023

第23章 汉朝卷汉朝卷·享誉世界的东方帝国(2)

东汉初年,匈奴大量进入塞内。后来,匈奴国内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饿死了很多人。而此时,匈奴的统治阶级内部,因为夺权而发生了分裂。呼韩邪单于之孙日逐王比被匈奴八部族人立为单于,和当时的蒲奴单于分庭抗礼。自此,匈奴分裂为两部。后来,日逐王比率四万多人南下归附汉朝,历史上称他们为南匈奴,汉朝将他们安置在河套地区,而留居漠北的称为北匈奴。

北匈奴的优留单于死后,国内大乱,加上又发生了蝗灾,饥荒连年,内部冲突不断,危机连连。东汉乘此时机,于公元89年到公元91年与南匈奴联合夹击北匈奴。北单于战败,残部西逃至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国,在当地立足后,仍然出没于天山南北,实施掠夺。

后来,东汉为了对付西域的北匈奴,任命班勇为西域长史,屯兵柳中,班勇于公元124年、公元126年两次击败北匈奴,西域的局势开始稳定。公元151年,汉将司马达率汉军出击蒲类海,击败北匈奴新的呼衍王,呼衍王率北匈奴又向西撤退。北匈奴在西域遭到汉朝的反击,已无法立足,大约在公元一百六十年左右,北匈奴的一部分又开始了西迁,来到了锡尔河流域的康居国。至于北匈奴人在康居的活动,因为缺乏史料记载,最终不得而知。

而南匈奴内附期间,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从中国历史中逐渐黯淡。

后据史料记载,南匈奴后裔多生活在今天的陕西、山西、山东和福建等地。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出现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被后人尊为“史圣”。《史记》共有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大部分,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太初四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

汉武帝罢黜百家的政治目的

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让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在华夏传统文化舞台上独领风骚两千多年。不过,汉武帝并不是要限制其他各家的发展,他是要大力提倡儒法结合,即所谓的“儒表法里”。

束缚女人千年的“三纲”的出处

西汉董仲舒在先秦儒家“五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三纲五常论。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道德规范的内容,它则起源于孔子。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有三种关系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君臣、父子、夫妻三种关系,“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无条件服从于君、父、夫,同时君、父、夫也要为臣、子、妻做出表率。“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是用来规范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思子台”:宫廷大位之争的见证物

公元前91年,有人向汉武帝举报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以巫蛊之术诅咒皇上。公孙贺为了替儿子赎罪,向汉武帝承诺捉拿阳陵大盗朱安世。朱安世被捉后,为了报复公孙贺,便向汉武帝写了一封揭发公孙贺的信。他在信中说公孙贺在皇上经常进入的甘泉宫买下了木偶,巫蛊皇上。生性多疑的汉武帝刘彻看了信后,立即命人查处。当时这件事由江充负责,江充趁机将公孙贺的人马一网打尽。最后甚至连皇后的姐姐卫君儒也不放过。

这一巫蛊案使得汉武帝更加疑神疑鬼,总怀疑有人要害他。江充便利用汉武帝的迷信猜忌之心,除了公孙贺后,又将矛头指向其他掌握重权的皇亲国戚们。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卫青的儿子长平侯卫伉也全部被杀。

一天,汉武帝做梦梦见有几千个木偶人,拿着兵器向他袭来。醒来后,他觉得浑身酸软,毫无力气,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于是又命令江充查实巫蛊案。江充便进入后宫,对每个宫都掘地三尺,搜查木偶。甚至汉武帝御座下的地面也被挖了。他自然也不会放过太子东宫和皇后中宫。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夫子很生气,但也毫无办法。江充挖完之后,上奏武帝,说太子东宫和皇后中宫的木偶最多,并且每个木偶上都写上了咒语来诅咒皇上。

汉武帝听后十分震怒,但仔细一想也不至于此,便召太子进宫,想问个明白。太子得知自己被诬陷后很害怕,担心皇上不听自己的解释,便在万般无奈之下采用了少傅石德的计策,派人佯称天子使者,收捕江充,一举把江充及其死党杀死。然后他又告诉皇后情况危急,又调用皇后的车马、骑士大肆搜捕江充党羽。不过他最后战败,带着残兵败将逃出京城长安。丞相刘屈耗率军占领京师后,把这次叛乱的主谋全部缉拿,跟太子有关的人都被杀害。皇后卫夫子觉得自己脱不了干系,自杀身亡。而后太子的行踪被发现,也被迫自缢而死。

一年后,真相大白,太子是无辜的,皇后也是被冤枉。汉武帝得知这些全都是佞臣江充策划所为,便诛灭江充家族,然后建筑“思子台”,并在太子蒙难处筑“归来望思台”。汉武帝在思子台老泪纵横,但后悔晚矣。

冲破世俗的女追男

卓文君,汉朝临邛(今之邛崃)大富豪卓王孙的掌上明珠。司马相如,西汉著名的辞赋家、音乐家。早年家贫,父母双亡后寄住在好朋友王吉家里。卓王孙和王吉交往甚繁,当时司马相如从成都前来拜访王吉时,王县令也请来了卓王孙陪宴。

后来卓王孙为附庸风雅,巴结王县令,便请司马相如来家中做客。宴席中,司马相如奏了一首《凤求凰》,因为他得知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才貌双全。

卓文君也爱慕司马相如的才华,躲在帘后偷听。她如此聪明,怎能听不出司马相如的琴中之意?两人互生爱慕之情,但卓王孙不同意此事。于是,两人只好私奔。

两人到了成都,因生活窘迫,卓文君便当了自己的头饰开了一家酒铺,她亲自当垆卖酒。卓王孙得知这个消息后,为了顾及脸面,只好将他们接到临邛。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依然安于清贫,在临邛街头开了一个酒肆。“文君当垆”、“相如涤器”从此而来。

才女文姬的乱世人生

文姬就是蔡文姬,生于约公元177年,卒年不详。蔡文姬,名琰,原字昭姬,晋时为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是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才女和文学家。

蔡文姬自幼年开始跟随父亲学习,不仅饱读诗书,还擅长书法,精于天文。

蔡文姬第一次出嫁,她的丈夫是卫仲道,他是当时有名的士子。但两人生活在一起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

蔡文姬夫家认为是她克死丈夫,年少气盛、心高气傲的蔡文姬受不了这种白眼,她不顾父亲的反对,回到了娘家,并立志与父亲一起修汉书,但遭遇东汉末年动荡,她被掳到了南匈奴,嫁给了匈奴左贤王,并生儿育女。尝尽了背井离乡的苦楚。但也因为这样的经历,才使得她创作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

蔡文姬在南匈奴生活十多年以后,曹操统一了北方,他感恩恩师蔡邕的教诲,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文姬回到家乡,嫁给了董祀。董祀是当时有名的才子,那时他并不想娶蔡文姬,但迫于曹操的压力,不得不娶。而蔡文姬也没有感觉到和董祀生活有多么幸福,而且她常常怀念胡地的两个儿子,整日精神恍惚。

后来,董祀犯罪当死,蔡文姬不顾性命安危,找曹操为丈夫求情。曹操感念他是恩师之女,又觉得她一片诚意,遂起了怜悯之心,放了董祀。

董祀感谢妻子的救命之恩,开始转变态度,后来夫妻俩看透世事,选择了风景秀丽,林木茂密的山林,过起了隐居生活。很多年以后,曹操打猎经过夫妻俩住的地方,还去探视过他们。

班婕妤:汉成帝遗弃的红颜

班婕妤(公元前48年-公元前6年),班况之女,是西汉著名的女辞赋家,她少年即有才学,善于诗赋。公元前32年被选入宫,成帝授予她少侠名号,后封为婕妤。当时赵飞燕还没有入宫,汉成帝对班婕妤非常宠爱,她的贤德在当时也被传为美谈。

汉成帝不仅爱她的貌美,也爱她的才华,整天和她在一起。班婕妤因为熟悉史事,每当汉成帝遇到头疼的事情,她常常能够引经据典,开导汉成帝。所以,对于汉成帝来说,班婕妤不仅仅是宠妾,更是一位他可以谈心的朋友。

谁知好景不长,赵飞燕姐妹进宫以后,汉成帝便不再理睬班婕妤,一心专宠赵飞燕。赵飞燕姐妹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开始打击身边的情敌。她们先进谗言,让皇帝废了许皇后,后来又开始对付班婕妤。班婕妤对汉成帝说:“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正尚未得福,为邪欲以何望?若使鬼神有知,岂有听信谗思之理;倘若鬼神无知,则谗温又有何益?妾不但不敢为,也不屑为。”汉文帝觉得她说得有道理,想起两人昔日恩爱的情形,便没有为难班婕妤。

当时,王太后也很喜欢班婕妤,一心护着她。王太后常常对左右说:“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

绥和二年三月,汉成帝崩于未央宫。班婕妤心灰意冷,整日郁郁寡欢。她想为汉成帝看守陵墓,王太后念她心意恳切,便让她担任守陵人。就这样,班婕妤与青灯、松林相伴,度过了寂寥的晚年。

恃宠而骄的赵飞燕姐妹

赵飞燕,原名宜主,出身卑微,被选入宫中之后,做了一个普通的婢女,做一些洒扫庭院的杂活。后因为容貌美丽,被阳阿公主选去学歌舞。赵飞燕身材袅娜,娇小可爱,天生就是个跳舞的材料。因为身材婀娜,她跳起舞来如杨柳扶风,蹁跹如飞。因此,很多人称其为“飞燕”。

汉成帝刘骜本来就是个喜欢游乐的皇帝,一****来到阳阿公主家见到赵飞燕,被她曼妙的舞姿和清丽动人的歌喉吸引,便召她入宫,极为宠爱。后来成帝又废了许皇后,把赵飞燕立为皇后。赵飞燕之妹赵合德亦被立为昭仪,两姐妹专宠后宫,显赫一时。

赵飞燕姐妹并没有为汉成帝诞下一男半女,所以汉成帝死后,便由定陶王刘欣即位,即汉哀帝,赵飞燕被尊为太后。而哀帝没过几年也死了,汉平帝刘衎即位,赵飞燕被贬为庶人。

赵飞燕被汉成帝宠爱时,民间曾有一首童谣记录了此情景: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琅,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燕燕尾涎涎”说的是赵飞燕的美貌,“木门仓琅琅”说的是她当皇后的样子。

谁开辟了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指的是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张骞出使西域时开辟的西北丝绸之路。这条丝路以长安为起点,路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这条路以运输丝织品的影响最大,所以被称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在历史上促进了中国和欧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为盐铁官营政策的实行打下基础的盐铁之议

汉武帝中期,因为连年战争,军队开支耗尽国库,百姓四处流亡,财政入不敷出。汉武帝不得已开始向国家豪富借贷,这些富商大贾用“冶铁、煮盐”财累万金,但却不愿意将钱借给汉武帝,武帝一怒之下,重禁山泽,任命“大煮盐”东郭咸阳,大冶铁业主孔仅为大农丞,实施盐铁官营。

元狩年间,汉武帝起用桑弘羊等人,制定和推行一系列的新经济政策,如统一币制,盐铁和酒类官营,实行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等。当时,贤良(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之一,有功名但不一定有官职)、文学(统称读书人)等60人齐聚长安,与桑弘羊进行了辩论。史称“盐铁之议”。

贤良、文学等人尊奉儒家学说,矛头直指汉武帝说:“昔文帝时,无盐、铁之利而民富,今有之而百姓困乏……”“今郡国有盐、铁、酒榷(专营)、均输,与民争利……”,主张“罢盐、铁、酒榷、均输,以促进农业,限制工商业”。桑弘羊引用法家观点指出:“盐、铁之利是国家经济的命脉;盐铁官营、平准、均输的经济政策有利于堵塞豪强、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桑弘羊旗帜鲜明地捍卫了汉武帝盐铁官营的政策。

盐铁之议为盐铁官营政策后来在全国实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政策实行一段时间以后,国家的国库得到了充盈。

但是,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土地兼并现象又开始严重,农民负担也越来越重。盐铁官营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如铁器苦恶,价格不平,主管官吏废公法、谋私利,强征农民冶铁煮盐等,也直接贻害农民,加剧了国家和百姓之间的矛盾。

《九章算术》:不知来由的数学巨著

《九章算术》共收录了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章。

这九章分别为:方田、栗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它是世界上最的早系统叙述分数运算的著作,其中盈不足的算法是一种令人惊奇的创造。

而且其中的“方程”章也在世界上第一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

不过,此书成书于何时、作者是谁,到现在还不详。多数认为是在西汉末到东汉初这段时间成书,很可能是一段历史时期内经过多人之手逐次整理、修改、补充而成的集体创作结晶。

抢眼的“艳事门”

西汉刘弗陵做皇帝的时候,有个著名的官员叫张敞,他在首都担任地区长官时,以擅长治理地方治安闻名。他为人豪爽,喜欢结交当地的三教九流人员,因此常常被人说“为人轻浮,且不成体统”,但他本人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