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唐朝是世界上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的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因此华人也被称为“唐人”,现在西方华人聚居的地方也被称为“唐人街”。
隋炀帝的重臣:李渊
李渊(公元618年-公元626年),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李渊家族世代显贵,受北周唐国公爵号。后来李渊被隋炀帝受为弘化留守,兼领潼关以西的军事指挥大权。李渊见隋炀帝荒淫无道,天下混乱,便起兵太原,定鼎关中,创建了唐朝。
李渊是我国历史上功业卓著的帝王,但也是颇有争议的帝王之一。他打下了盛唐江山,并因此得到后人褒扬;不过因为他无力阻止亲生骨肉间的相互残杀,还被李世民请下了丹墀,因此也被人看做是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人。
“唐”这一国号的由来
李渊的祖父李虎,先祖家世居住之地是传说中的帝尧始封唐国,因为他佐周有功,而被封为唐国公,此爵位传至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便自称为“唐王”,后来废除隋恭帝杨侑(随炀帝孙)建立唐朝。
唐初的太平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代英明帝王,他的业绩一直被后世所传颂。他即位后,因为曾经亲眼目睹了隋朝的灭亡,所以常常拿隋炀帝的例子来警戒自己和大臣们。他励精图治,选贤任能,从谏如流,不计出身,任用了许多敢于直言的大臣。
李世民在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并休养生息,减轻徭役,使得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在文化上,他大力奖励学术,并在长安设立国子监,鼓励四方君长子弟来京都留学。在边疆上,他尊重边地民俗,并稳固边疆,使大唐的威名远扬。唐太宗被西北诸国尊为“天可汗”,可以说是当时东方的国际盟主。
总之,在唐太宗执政的贞观年间,唐朝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历史上将这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期。
十三棍僧助秦王李世民
隋末唐初,天下大乱,各地诸侯自立为王。占据洛阳的王世充自称为“郑王”,与占据河北的窦建德联合起来对付李唐王朝。唐武德年间,秦王李世民亲自率领大军来虎牢关迎战窦建德。
在十万火急的时刻,少林寺十三名僧人决定出手帮助李世民。他们夜入城内活捉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并将他交给唐军。郑军顿时群龙无首,乱成一团,很快被唐军攻破城门,王世充也被迫投降。唐朝统一大业由此奠定。而这十三名僧人的武器仅是一根木棍,也就是少林棍,这蕴含着佛祖的慈悲和法力的武器,堪称世界上最质朴的兵器,完成了世界上最经典的斩首行动!李世民当皇帝后,对少林武僧大加封赏,赐给少林寺田地四十顷,水碾一具,十三棍僧也都受到了封赏。
中华帝国的千古一帝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年-公元649年),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被称为是“中华帝国的千古一帝”。“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源自李世民,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接纳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兄弟俩的大位之争
唐朝建立之初,李世民就和太子李建成因皇位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唐朝的建立,李世民出力是最多的,而且他还网罗了尉迟敬德、秦叔宝、李靖等著名将领,所以他的势力无人能比。但太子李建成虽说没有李世民那么大的势力,但却有太子的合法身份,还有他在京城长安一带有坚固的基础,齐王李元吉也被他拉拢了过去。所以,李世民和李建成算是平手。
唐高祖武德九年的一天,李世民上朝控告李建成和李元吉,说他们在后宫胡作非为,还说他们还要谋害他。唐高祖决定亲自审问。夜里,李世民开始调兵遣将。这年的七月二日,李世民亲自率领长孙无忌等人,埋伏在玄武门附近。玄武门的守卫将领原是李建成的心腹,不过早已被李世民收买。李建成和李元吉走到临湖殿,感觉不对,马上调转马头向东宫跑。后面便有人喊:“太子、齐王为什么不去上朝?”李元吉回头一看,正是李世民。他朝李世民射了三箭,没有射中。李世民对准李建成射了一箭,李建成坠马身亡。李元吉也被尉迟敬德一箭射死。
三兄弟自相残杀的时候,唐高祖正和大臣、妃子们在海池中游玩。这时尉迟敬德赶过来告诉他太子叛乱,秦王已将他杀死。唐高祖很是伤心,问后面的大臣该怎么办。大臣们说李世民功德盖世,理应立为太子。三天后,唐高祖宣布李世民为太子。
这年的八月,唐高祖被迫让位,自称太上皇。李世民当了皇帝。历史上将这次政变称为“玄武门之变”。
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人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李世民告发,说东宫有个叫魏征的官员曾劝说李建成杀害秦王。李世民一听,连忙召见魏征,还问他为什么要在他们兄弟中间挑拨离间。魏征却神态自若地说:“只可惜当时太子没有听他的话,要不然也不会有今天。”李世民听了,觉得他这个人直爽,有胆识,很是欣赏他。
李世民即位后,提拔魏征为谏议大夫,并且鼓励大臣们将意见当面说出来。在他的鼓励之下,大臣们都敢于说真话了。尤其是魏征,对朝廷大事想得很是周到,给唐太宗李世民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一次,唐太宗问他,为什么历史上的君王,有的明智,有的昏庸。魏征答说:“多听听各方的意见,就明智;只听一方所言,就昏庸。”
魏征非常能犯颜直谏,即使是太宗在大怒的时候,他也毫不相让。因此,太宗对他是又敬又怕。有次,太宗要出去打猎,已经收拾好了行装,但魏征过来问及此事,太宗怕他说什么,便说取消打猎了。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等的鹞鹰,把他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魏征这个时候过来了,太宗赶紧把它藏在怀里。魏征也看见了鹞鹰,便故意奏事很久,结果鹞鹰被生生闷死在太宗怀里。
魏征去世后,太宗很难过,他说:“一个人用铜做镜子,可以正衣冠;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衰的原因;用人做镜子,可以知道自己做得对或错。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犯罪率低下的唐初
贞观年间,社会秩序空前安定,甚至好得让人难以置信。全国判死刑的只有29人。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死刑犯增加到290人,这年的年底,唐太宗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然后次年秋天回来再执行死刑(古时秋天行刑)。第二年九月,290名囚犯全部回还,没有一人逃亡。当时政治清明,管理者各司其职,百姓安居乐业,很少有不公平的现象,所以人民心中很少有怨气,没有什么怨气人自然也不容易走极端,所以犯罪的概率非常低。
唐朝开放国门的迎客之道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为文明强盛的国家,都城长安就如同现在的纽约,是国际性的大都会,是世界上各国仁人志士所向往的地方,有许多外国的青年才俊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到当时的中国来。一些外国人看到当时的中国如此繁荣和文明,便设法留下来。贞观年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放王朝,外国人入境以及国人出境都没有什么严格的限制,既不担心国人忘本忘祖;也不担心外国人进来喧宾夺主。而且当时的国民素质非常高,他们对外国人既不逢迎也不歧视,总之是一副不卑不亢的大国民气度和王者风范。外国人享有和当时中国人一样的权利,既可以经商也可以做官。当时除了大量移民以外,还有不少的外国学生到当时的中国学习。
“分权学说”的第一实践者
我国封建制度的显著特征就是权力高度集中,地方听中央的,中央又只听皇上的。所以这种****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国民的创造性、主动性以及灵活性,而且很容易造成****。不过贞观王朝的三省职权划分却初步体现了现代化政治特征——分权原则。
这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及尚书省。中书省负责发布命令,门下省审查命令,尚书省则是执行命令。一个政令,先是由各个宰相在设于中书省的政事堂举行会议,决议达成后再向皇帝批准,然后由中书省以皇上的名义发布诏书。发布诏书之前。必须通过门下省审查,门下省觉得不行的,可以拒绝“副署”。诏书没有副署,便不能颁布。只有门下省“副署”后的诏书才是国家正式法令,才能由尚书省执行。
这种政治运行方式很像现代民主国家的“三权分立”制。西方在17世纪才兴起的分权学说,李世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运用,可见贞观王朝的文明程度之高。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李世民也规定自己的诏书必须通过门下省“副署”后才能生效,这样便能阻止他在心情不好或者心血来潮时作出冲动的决定。我国历史上853名帝王中,也只有李世民拥有如此的智慧和胸襟。
唯一一位女皇君临天下
武则天(武曌)(公元624年-公元705年),中国的唯一一名女皇帝。她具有绝顶的才华和不同于常人的智慧和胆识,不仅工于心计,而且心狠手辣。她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李世民去世后,她成为唐高宗李治的昭仪。经过长期的苦心孤诣终于当上了皇后。最后她推翻李氏王朝成为皇帝。武则天在位期间,任用酷吏用强硬的手段来统治天下。虽然她的手段比较强硬,但她在位期间,并没有损害大唐的元气,并且使得唐朝进入了第二个黄金时代。
武则天的两大酷吏:来俊臣和周兴
唐代女皇帝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他的人,任用了一大批酷吏。其中最为狠毒的就是来俊臣和周兴。
来俊臣曾任司仆少卿、侍御史、左台御史、中丞等职务。他是典型的迫害狂,像疯狗一样咬人,非常嚣张。来俊臣的“整人”不仅是为了排除异己,他还有许多变态的行为,比如,他喜欢人家的妻妾,若是谁家的妻妾被他看上了,他便会罗织罪名上告别人,然后用酷刑迫使别人认罪。来俊臣以逼供为乐,以施暴为趣,以杀人为荣,根本无人性可言。
周兴,也是滥杀无辜达数千人。他还创造了许多刑法,用刑十分残酷。后来有人向武则天告密,说他要造反。武则天便派来俊臣去查办他。来俊臣先请周兴喝酒,然后询问他对付囚犯的方法,周兴得意地说用大瓮烧火对付,来俊臣便用这个方法“对付”了周兴。“请人入瓮”这个成语也就是从此得来的。
武皇十万宫廷乐舞
女皇帝武则天非常喜爱诗歌舞乐,她曾花了十万两银子精心培育了“武皇十万宫廷乐舞”。武皇十万宫廷乐舞每天都要在万象神宫进行演练,寓意着武则天的江山稳如磐石。武皇十万宫廷乐舞气势磅礴、雍容华贵,构成了我国古典音乐舞蹈的灿烂辉煌。
武皇十万宫廷乐舞的乐曲主要是歌颂太平盛世、赞美祖国河山等。乐器有数十种,有琵琶、琴、筝、管子、笙、琵琶、编钟等。十万宫廷乐舞讲威仪、图声势、尚奢华,保留了皇家风范,并且只是在祭祀、庆典及重要活动中演出。
武则天为何立“无字碑”
从古至今,树碑是为了立传。可是武则天却为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给后人留下了不解之谜。有学者以为女皇立“无字碑”是为了夸耀自己的功德,要显示她的功绩不是文字所能表达的。还有一种说法,说她自知罪孽太大,所以还是什么都不写为好。除此之外,还有人说武则天立“无字碑”,也就是说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不过,到底她为什么要立无字碑至今谁也说不清楚。
懦弱无能的唐中宗
唐中宗李显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儿子,他遗传了父亲软弱无能的基因,甚至比他父亲更甚。他不仅纵容自己的老婆韦皇后和臣下偷情,还事事听命于韦皇后,最后竟被自己的老婆和亲生女儿用毒酒毒死。他算得上是中国帝王中最窝囊的一位了。
唐中宗曾是英王时,以父命聘赵氏女为妃,不过武则天不喜欢赵氏,所以把她关了起来。赵氏自囚禁一直到自杀,中宗都听任他母亲所为。中宗为太子时,武则天为他娶了一名韦氏女为妃,也就是他即位后的韦皇后。中宗登基后,韦皇后便效仿武则天,牢牢控制中宗。韦皇后非常****,使得皇宫中男女关系十分混乱。中宗却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们的女儿安乐公主也像她母亲一样****、为所欲为。后来韦皇后和安乐公主都想日后自己能做女皇,于是两人合谋将中宗毒死。不过,恶有恶报,她们俩最后都被李隆基杀死。
中宗的一生,算是吃尽了女人的苦头,起初受制于母亲武则天,后又受制于韦皇后,到后来竟然被自己的老婆和亲生女儿杀死。看来,他对女人充满了恐惧心理。
恃宠而骄的唐朝第一美人
安乐公主是唐中宗的幼女,名为李裹儿。她十多岁时,聪慧美艳,中宗对她十分宠爱,可谓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因此便养成了她骄横任性的脾气。安乐公主有“唐朝第一美人”的称呼,她起初是嫁给武则天的内侄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后又嫁给武承嗣之子武延秀。
在唐中宗统治时期,她更是为所欲为,大肆开府设官,干预朝政,贿买官爵,宰相以下的官员多奔走于她门下。她曾向中宗要求立她为皇太女,企图中宗死后自己能改朝换代。只是她没想到的是,李隆基发动了唐隆政变,她死在乱刀之下,在死前的一刻,她还在化妆,准备和丈夫武延秀狂欢。安乐公主在生前有许多之最:出生时最苦的公主、最漂亮的公主、最有野心的公主、最受宠的公主等。
李隆基发动的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