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人很重要,用人更重要
24878100000005

第5章 好的领导者必须是一个造梦大师(2)

这话听起来颇为有道理,但细想一下:员工如果没有职业规划,职业前景一片茫然,没有目标和动力,他们会在你的公司长久地效力吗?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便员工长期效力于你的公司,他们也可能是抱着“就这样吧,混下去吧”的心态对待工作。也就说,当员工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时,他们就会迷茫,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并且很有可能频繁地跳槽,你是留不住他们的。

对企业发展而言,如果留不住人才,尤其是那些优秀的人才,那么企业的发展就会充满诸多变数。要知道,优秀的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如果基石不稳固,企业大厦怎么能牢牢矗立于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呢?

某公司的部门经理辞职了,公司需要从团队内部选一名合适的人担任此职位。这件事让老板十分烦恼,因为他选出了两名候选人,其中老赵在公司工作时间很长,属于第一批老员工。无论是从资历上,还是从工作能力上,他都非常优秀。如果让老赵做部门经理,大家会心服口服,工作将会顺利地开展。因为在员工的心目中,这个经理也是非老赵莫属。

小韩到公司仅一年多,表现也十分出色,其个人素质、业务能力,在员工中都有突出的表现,更可贵的是,他是一位可塑性十分强、接受新事物能力很强的员工,他的知识结构、管理素质、性格等各方面也符合部门经理的岗位要求。

面对两名出色的候选人,老板左右为难,思前想后不知道该提拔谁。最后,他通过竞选的方式来考核他们的综合素质,结果,在考核中,小韩胜出,并顺利当上了部门经理。

虽然老赵表面上表示服气,但是从他之后的工作表现上,他明显对这次竞选失败感到失望,他的工作积极性大不如从前。每次老板找他谈话,他都表示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也会努力。但是两个月后,他毅然选择了辞职。老板最后一次挽留他,问他为什么要辞职时,他给出的回答是:“我找不到努力的方向,看不到自己的职业前途。”

自从老赵辞职之后,公司在短时间内出现了一阵“员工辞职旋风”,大家表示:老赵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对公司做了很大的贡献,却没有获得晋升,他们从这件事上感觉到在公司没有希望。

可以说,员工找不到努力的方向,看不到自己的职业前途,这是目前职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多数管理者并未意识到自己在这其中肩负的责任,没有意识到有什么必要帮助员工进行职业规划。即使当员工辞职时说“我找不到方向,我看不到自己的职业前途”时,他们也无法认识到员工需要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

在上面的案例中,老赵辞职的根本原因也不是没有被提拔为部门经理,而是他找不到努力的方向,感觉不到职业的前途。试想一下,一个在公司效力多年的老员工,基本上到了一个职业瓶颈期。这时老板如果经常与老赵谈话,和他探讨职业规划,并明确告诉他:下一步公司会如何提拔他,为此他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自我完善,以便更好地胜任这个职位。那么,老赵就会清楚自己要干什么,明白自己的职业前途在哪,也会觉得在公司工作是有上升空间的。即便这次没有提拔他担任部门经理,他也不会感到沮丧,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朝哪个方向努力,就会获得怎样的职业成绩,这样一来,他会充满希望地去努力工作。

身为管理者,如果消除不了员工的失望情绪,驱散不了员工心头的迷茫,那么员工的工作热情就会逐渐降低,直至离开公司。这就需要管理者帮员工找到职业的方向,帮他们做好职业规划。为此,首先要让员工有职业规划的意识,让员工明白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并指导他们如何去规划。其次,他们帮助员工、指导员工完善他的职业规划。这是帮员工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

比如,当你发现公司的某员工适合做客户服务工作时,把他调换到客服部,对他进行培养,并告诉他:“你做客服有独特的优势,你好好锻炼半年,公司将根据你的表现,决定是否提拔你做客服部经理。”当你发现某员工技术过硬,管理能力很强时,你也可以培养他,然后把他提拔为执行经理。这是在帮助员工明确职业方向,帮助员工不断变得优秀起来。在这方面,谷歌公司有独特的职业规划五步法,相信对你会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第一步:根据员工当前所在的职位特点以及职责评估,找出适合员工的努力方向和晋升路径。

第二步:把员工的绩效与晋升的关系列出来。比如,如果员工在考核中获得了五个“优”,工资就能升两级;行政职位升一级。如果员工在考核中不达标,公司会给他改善的建议。

第三步:结合员工的能力与素质进行规划。在帮助员工进行职业规划时,必须考虑员工的能力与素质,因为不同的职位所需要的员工的核心能力是不同的。员工有哪方面的优势,就让他从事与他优势相关性最大的工作,这便于员工扬长避短、最大化发挥优势。

第四步:确定发展和晋升的方式。晋升有多种方式,不同岗位的晋升方式是不同的,需要在岗位说明书中明确指出。

第五步:指出需要改善之处。职业生涯规划不单单是帮员工确定下一个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更重要的是,指出员工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帮助员工改善,这样有助于员工进步。

5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让员工创造性地工作

健康优雅的工作环境,对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的美好追求,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舒适的环境中,员工往往会感到心情愉悦,并容易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

在一家民营企业的办公楼大院里,有一个约占大院面积一半的人工湖,水非常清澈,而且是流动的。水中养了很多观赏鱼。人工湖的周围是绿草坪,还有松柏、桃树和翠竹。办公楼的窗户是整块的玻璃,没有墙壁阻隔视线。员工可以在工作的间隙,把视线转移到窗外的大院,欣赏院内的风景,让繁忙的身心得到片刻的放松。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你会感觉身心愉悦吗?反之,如果在下面这种环境中工作,你的感受会怎样呢?

某公司的办公大厅设置在暗间里,四面都是墙壁,根本见不到阳光。进入公司就要开灯,而屋顶的灯光非常昏暗。在里面待上几分钟,人就会感到压抑和憋闷。员工们说,由于灯光太昏暗,看东西久了,眼睛会发痛,进而会目眩,工作效率没法提高。

当环境令人压抑时,员工的精神状态无法兴奋起来,思想和行动都会变得萎靡和迟缓,这样很难创造性地工作。身为管理者,如果你无法理解员工对舒适环境的渴望,你也可以扪心自问:在环境糟糕的环境中,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千万不要为了节省一点成本,就忽视办公环境的营造。

一般来说,舒适的环境最起码要满足这两点:

第一,环境要健康、清洁、卫生,如果办公环境中垃圾横飞,地上满是废纸、办公桌上脏乱不堪,墙上还有许多口水印、口香糖,试问,在这样的办公室你会觉得舒服吗?

第二,环境要舒适,比如,自然光线、空气流通、绿色植物等等。当然,如果室外还有绿色景观,比如,大片绿色草坪或繁茂的树林等,那是最好不过了。

创造一个舒适的办公环境,体现了公司对员工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这是公司人性化的体现之一。这种环境不仅仅指空间上的环境,还包括心理上的、精神上平等的氛围,这种环境相对于空间环境,对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影响更大。

微软公司云集了许多优秀的人才。比尔·盖茨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营造了一种没有等级隔阂的文化氛围。在微软公司,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或房间,在每个办公室里,都可以透过窗户眺望外面的风景。每个办公室的大小都差不多,比尔·盖茨的办公室也不比大家的办公室大多少。每个员工都有权按照自己的想法布置和装饰自己的办公室,其他人没有权力干涉。

在办公室里,你想坐在哪个位置呢?对此,微软公司没有硬性的规定,而是让员工自由地挑选。如果某个办公室多人都想要,那么将会通过抽签的办法来决定。如果第一次员工没有选到中意的办公室,下一次他还有机会选,直到满意为止。

微软公司尊重每个员工的隐私,每个办公室都有门。这种做法让员工感受到了平等与尊重,大家都很舒心。

微软的总部大楼在西雅图,办公大楼主要是玻璃和钢材结构,地上铺着地毯,天花板上散发着柔和的灯光。但是在办公大楼内,你找不到一个时钟。因为微软提倡大家凭良心上班下班,如果你不愿意来上班,你可以在家里办公,只要你能按期按质完成工作任务,没有人强迫你加班,如果你愿意加班,完全可以加班。西雅图的天气多为阴天,晴天较少,每当风和日丽的日子,员工就会在公司外面散心。

微软公司营造了一种无等级隔阂的办公环境,让每个在这里的员工,都能感受到尊重与平等,这有利于大家平等地沟通与交流,对增强企业凝聚力、加强团队合作是非常有益的。在这种自由宽松的工作氛围中,员工可以自由地创新,自发地工作。正是靠着别出心裁的人性化的办公环境和管理制度,微软才能吸引一大批富有创造力的人才,并且让这些人才心甘情愿地留在微软。

微软的做法告诉我们:舒适的环境不仅体现在视觉上、感觉上,更表现在心理上。有些企业的做法与微软的做法截然相反,他们的工作环境中处处充满了对员工的不信任和监控,让员工没有任何隐私和自由,使员工感受不到尊重。比如,某公司办公大厅的天花板上,安装了8只“电子眼”,随时监视着员工的一举一动,这让员工感觉很压抑、很不舒服。

员工小黄说,自从有了“电子眼”,她就常常感觉有一双眼睛在看着自己,感觉后背脊发凉。她在座位上不敢再“开小差”,不敢再偷偷挖鼻孔、看新闻,然而,她的思想却经常“开小差”,工作效率并没有比以前高。和小黄的感觉一样,8只“电子眼”让办公室的很多员工感觉到压力,有人甚至萌生了辞职的念头。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只想问一问公司的管理者:“如果你经常被摄像头监视着,你的一举一动都被‘公开化’,你没有任何隐私,没有任何自由,你会作何感想?”

6大目标分成小目标,让员工每天都有奔头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组织三组人员,让他们沿着公路往前走,去往10公里外的庄园。但是三组人员对相关的信息了解程度不一样。

第一组人员不知道庄园的名字,也不知道距自己出发的地方有多远,他们只被告知跟着向导走。第二组人员知道去哪个庄园,也知道有10公里远,但是路边没有路程牌,他们只能凭经验判断自己走了多远,距目的地还有多远。第三组人员最幸运,他们知道庄园的名字,也知道那个庄园离出发地有10公里远,并且路边有路程牌,只要看指示,就知道自己离庄园有多远。

那么,接下来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呢?

第一组人员刚走出两三公里,就有人就开始叫苦,走到一半时,有些人几乎开始愤怒了,他们大声地抱怨:为什么要大家走这么远?什么时候才能走到?有的人甚至坐在路边,用行动表示抗议。最后,人们情绪低落,队伍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第二组人员走了一半,有人开始叫苦。很多人都想知道他们已经走了多远,经验丰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当他们走了四分之三的路程时,大家的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他们感觉前面还有很漫长的路,当有人说“快到了”时,大家又振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