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赢家通吃、精英为王的时代,工作不到位的人走到哪里都不受欢迎。只有工作到位了,才会有好位、高位,才能得到发展,成为精英。但实际情况却令人堪忧,工作不到位的现象随处可见。一次次很小的不到位的做法最终会将整体工作推向临界状态,像雪崩事件一样导致整个工作的失败。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考察工作是否到位,除了从管理层、员工的角度看以外,还需要引入一个旁观者。旁观者由于置身企业之外,不但能看清企业自身看不懂的一些事情,还能为企业把脉开方。旁观者越专业,观察越深入,观察的结果就越有价值。
揭示精英们的成功密码
这几乎是一个赢家通吃、精英为王的时代。
一栋又一栋高楼拔地而起,一个又一个遍地铺金的新兴行业,一份又一份诱人的高薪职位,时尚跑车,高级时装……这一切似乎都和精英有关。
精英何以成为精英?精英和我们有什么不同?昔日不如自己的同学何以摇身一变步入精英行列?昨日不起眼的同事今朝何以成为精英分子?
精英不一定都穿着笔挺的高级西装和锃亮的皮鞋,也有不修边幅、不刮胡须的。
精英不全是高学历,也有读书时的“差生”。
精英不必都是智商高人一等,全都可以加入“门萨顶级智商俱乐部”,也可以考试不及格,不过他们的情商一定不错。
精英不一定是留学镀金回来的“海龟”,更多的可能是“土特产”。
精英不全是靠背景,更有很多自创背景白手起家闯荡天下的。
精英99%和你一样,但有1%与众不同的成功密码。99个成功的精英人士,可能有99种不同的制胜密码。但在所有的制胜密码之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密码,那就是:工作到位,绝不打折!
就拿现在颇有争议的唐骏来说,那个该死的“学历门”确实让人扫兴,但说起工作到不到位,唐骏这个人的确令人刮目相看。他曾经说:“你看我的样子就知道我不是一个聪明人。但是你看不出来的是我几年、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我没有其他秘诀,只有靠勤奋。一点聪明,加上十的努力,就足够了。领导不会讨厌勤奋的人,勤奋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比什么都重要,勤奋会影响你整个命运。”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这样的人工作起来怎么能不到位呢?
1997年,微软公司NetPC的全球首发式在日本东京的帝国饭店举行,作为主设计师的唐骏是负责接待的人员之一。当时,唐骏已经加入微软三年了,但盖茨除了知道他的名字之外,几乎对他一无所知。当盖茨指出他设计的这个系统不能够代表计算机的未来时,唐骏马上承认这一点,给了盖茨足够的面子,然后解释原因,接着又说:“我们会回去改正,这已经在我们的计划当中了。”后面这句话让盖茨非常满意。更精彩的故事还在后面。为了让盖茨演讲时和观众的距离恰到好处,使演讲达到最好效果,唐骏特地在舞台上画好一串脚印作引导,这样,盖茨在台上需要走几步、需要多长时间,就非常精确了。其实这个招数也不是唐骏发明的,原来,老布什参加总统竞选演讲时,随从都有这样的周密安排。当盖茨了解到这一点后,对唐骏的好感油然而生。
这当然只是唐骏职业生涯中无数“到位”工作的一个小例子。在这件事情上,也可以说唐骏赢在了局部的一个细节上,但仔细分析,整件事情就是由很多细节构成的,如果缺少了这个细节,接待尽管也算完成了,却不够到位,不够用心,不具备卓越工作的特点。
到位就像一个三棱镜可以折射出很多方面,比如工作能力是否强,工作态度是否端正。很多人能力是有了,心态却很浮躁。心态不到位,即使是精英,也会做出不那么精明的事情来。
一个老木匠向老板请辞,老板为了表示感谢,准备让木匠给他自己盖一栋房子。当然,木匠事先并不知道这个惊喜。老木匠干了一辈子,当然是这个行业的精英,可惜他归心似箭,心已经不在工作上了,盖出来的房子粗制滥造,连自己都觉得过意不去。可以想象,当他最后得知自己要住进这栋房子时的心情。
可见,工作到位的前提是用心,用心工作是精英的基本素质。用心工作意味着无论你在任何一个岗位,哪怕马上就要离职,只剩下最后一天、最后一个小时,也必须尽心尽力。很多人在公司一直表现都不错,但到了最后辞职的时候却闹得很不愉快。
来看一个用心工作、连辞职都很到位的真实故事,可谓善始善终:
周红决定从现在的公司辞职。在公司三年,她已经从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成长为一位精明能干的营销精英了,说实话,她对公司的领导和团队充满了感激之情。于是,周红先写了一封真挚的感谢信。第二天,她趁李总单独在办公室而且不太忙的时候,把感谢信和辞职书递给了李总,感谢他不仅是自己的领导,更是自己的人生的导师。尽管要辞职了,周红还是把自己对公司的一些建议和盘托出,让老板大为感动。按照公司的规定,辞职要提前三个月打招呼,何况她这个业务骨干呢?于是周红和老板商量了接替她工作的合适人选,并主动要求由她来重点辅导和培养。结果不到一个月,这个员工的业务水平就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能够接手她的工作了。周红还主动约请了几个因为工作原因而有点冲突的同事吃饭,修补同事关系。这些李总都看在眼里,决定给她提前放行,就定在发工资的那天。李总不但把年终奖金都提前发给她了,而且破例宣布:“感谢周红三年来对公司作出的贡献,今天下班后公司人员集体给周红饯行,欢迎她以后常回家看看,我们公司就是她的家……”
像这样的员工,可以说任何一个公司都欢迎。不管你有多平凡,只要将平凡的工作用心地做到位,坚持下去,你也会成为精英。
工作到位才有好位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在职场,打拼却完全要靠自己。加薪晋级,为何有他没有你?我们每个人也许都是不凡的白天鹅,但为何大多数人却过着丑小鸭的日子?也许每个人都是胸怀壮志的雄鹰,但为何大多数人却不能展翅高飞?
全球化时代,产品的同质化现象很严重,一家企业要胜出,最后靠的还是卓越的企业文化和理念。同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每个相同专业的大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的那一刻,所具备的能力都差不多,甚至同一个职位的任职者,最开始拥有的能力也都差不多。那么,是什么因素让他们在职场的大海中沉浮,有的成了弄潮儿名利双收,有的退而结网东山再起,有的望洋兴叹一蹶不振?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个让人搁浅的“沙滩”就是工作不到位。一句话,工作到位才有好位、高位,才能有所发展,最终脱颖而出。
某家集团公司有十多个专职司机,但在确定司机主管的时候,一个工作没几年的年轻小伙子入选了。原来,其他司机接人时,最多给客户打个电话,约定什么时候在哪里等就到此为止了。但这个小伙子很有意思。他自己做了一张表格,上面有是否举了接站牌、是否向客户微笑、是否主动提行李、是否主动介绍日程安排、是否帮客户办理入住手续等数十项内容,并且让客户回答对他的工作是否满意,是否下次还希望由他负责接待。后来,这家公司就推行了“司机接待规范单”制度。有趣的是,推行了这个小举措之后,连公司的业务都成倍增长了。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到位,不但自己能升上高位,而且还能提升公司的整体素质。
再来看一个因为做事到位而获高位的例子,主人公是日本大名鼎鼎的前邮政大臣野田圣子。
野田圣子曾经说:“我的偶像是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但这样一位奇女子,当初从上智大学外国语系比较文化专业毕业到一家饭店工作时,主管派给她的任务竟然是刷洗厕所的马桶。她曾发誓要走好人生的第一步,但这个第一步似乎太过委屈了,是退还是进?这时,她生命中的“贵人”迟史珍厢出现了,所谓“贵人”,不过是酒店的一位老员工、曾经的洗厕工,他将脏污的马桶擦洗得光洁如新,并从马桶里舀了一杯水喝下了。以后的情节想必大家都知道了,野田圣子下定决心,哪怕一辈子干这种活,也要干出成绩来。她当然没有一辈子洗马桶,但这份经历和决心,让人想起我国的淘粪工时传祥。野田圣子曾多次喝过马桶里的水,表明她对工作的充分自信。据说她现在总是这样介绍自己:“我是最敬业的厕所清洁工和最忠于职守的内阁大臣!”
野田圣子特别强调工作到位的重要性,即便在之后的从政生涯中,她也希望人们评价她的依据不是因为她是内阁唯一一名女性成员,“不是靠最初的支持率,而是靠最后完成了什么工作”。最后完成了什么工作,说的就是工作的最终效果,工作是否到位。工作种类尽管可能不同,但性质都一样,只要到位了,洗厕工和内阁大臣都一样值得敬佩。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强调的也是到位,恰到好处。
为什么举这些看似卑微的工作为例呢?这是因为工作无小事,任何一件大事都是由很多小事构成的。一个人的职位再高,他所做的也不过是很多相比之下比较重要的小事而已。从这些大家忽视、不重视甚至厌恶的工作中,更能看出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是否端正、是否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工作是否到位。
比如说秘书这个职位,每个公司都有,是很平常的一个职位,端茶倒水的是秘书,起草公司文件的也是秘书。有人看不上这个职位,有人是能力不够,但也有人一辈子做的都是秘书,论能力不能说没有,但说要提拔似乎还不够格。有这样一个秘书,他经过13年的奋斗,现在已经是大名鼎鼎的商界精英。
1993年,卫哲大学毕业后,担任万国证券公司总经理管金生的秘书。管金生被誉为“中国证券之父”,是一代帅才,他身边的这个秘书也不简单。像倒茶这种小事谁不会,但卫哲却做得很专业、很艺术。老总喝哪种茶叶、什么时候喝、多大的杯子、一次喝多少、不同客人用哪种茶叶、茶杯怎么放等,他都会细心观察,了如指掌。又如放文件,别人是按时间顺序放,他是按轻重缓急的程度放。这样一个小小的调整,让老总感到这个年轻人是很用心地在工作,自然会格外重用。1995年1月,卫哲出任上海万国证券公司(现申银万国证券公司)资产管理总部副总经理;2002年6月出任百安居(中国区)总裁;2006年11月出任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兼企业电子商务(B2B)总裁。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越是对工作负责的人,越能得到发展的机会。获得好位、高位的前提是工作到位,追求卓越和完美。相反,如果凡事得过且过,总是以最低标准要求自己,那么,离失去工作也就不远了。据统计,职场中有5%的员工起的是负面影响,20%的员工盲目工作,40%的人工作及格但是不到位,只有5%的人能真正到位。毫无疑问,一个公司的高位、好位,都是留给最后提到的这5%的人。
不到位的典型:差不多先生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做事不到位”好像是一种“美德”,几乎生活中处处能见。1919年,有感于国人做事不认真、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的态度,胡适写了一篇著名的杂文发表在《新生活》杂志上,这就是《差不多先生传》。文章不长,标准的千字文,姑且引述几段: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记性却不很好,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
差不多先生做的最荒唐的事,是得了急病时请错了大夫,让兽医治病,还说反正都是医生。也许正因为差不多先生太多了,担心“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胡适才提出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口号,可谓振聋发聩。时间过去了近百年,差不多先生依然不见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差不多先生也许没这么糊涂,让兽医给自己看病,但造成的危害却一点也不比差不多先生小。不管在什么单位、企业,只要有差不多先生的身影在,就很难说工作能到位。
差不多先生喜欢虎头蛇尾,一件事情干到一半就可以扔下不管;喜欢敷衍了事,口头禅是“凑合吧、还行吧、大概吧”;喜欢推卸责任,工作刚交代下来,就想好了一百个做不好的借口。差不多先生遇事喜欢拖延,今天的事情明天做,他们也往往是眼高手低、哗众取宠、指手画脚、光说不做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