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百慕大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24901600000015

第15章 海洋灾害可能是轮船失踪的祸首(2)

两艘大型轮船的碰撞是在一瞬间发生的。由于当时海面有大雾,驾驶员的肉眼不可能发现对方。但是,两艘船都装有雷达,怎么在荧光屏上也没有发现对方呢?这是由于船在靠近陆地水域航行时,雷达电波会受到陆地及岛屿阴影的干扰,同时也不能及时发现被自己的桅杆死角遮住的目标物,加上受到陆地上无线电发射天线的干扰,使雷达的作用大为降低,才酿成了这次事故。

摧毁一切的海上巨浪

的确,喧嚣不息的海上波涛具有千钧之力。根据计算,海浪拍岸时的冲击力每平方米会达到20吨至30吨,有时甚至可达到60吨。

如此巨大冲击力的海浪,自然会毫不费力地把十多吨重的巨石抛到数十米高的空中。

通常,海浪的高度并非高得惊人,到目前为止,人们观测到的海浪的最大高度是34米,但是,它的威力实在大得吓人。人们一般把浪高达6米以上的海浪看作是灾害性海浪。那么,灾害性海浪在海上和海岸会引起哪些灾害呢?海浪到了近海和岸边不仅会冲击摧毁沿海的堤岸、海塘、码头和各类建筑物,还将会伴随风暴潮,沉损船只,席卷人畜和水产养殖品。海浪所带来的泥沙还会使海港和航道淤塞。

法国的契波格海港曾发生过一件事,一块3.5吨重的构件在海浪冲击下像掷铅球似地从一座6米高的墙外扔到了墙内。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防波堤上,一块20吨重的混凝土块被海浪从海里举到7米多高的防波堤上。苏格兰有一个叫威克的地方,一个巨浪竟然把重约1370吨的庞然大物移动了15米之远。西班牙巴里布市附近的海边,有一块大约1700吨重的岩石,在1894年的一次狂风巨浪之后,竟然翻了个身。此外,巨浪冲击海岸所激起的浪花也很厉害,常常高达六七十米,而且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航行在海上的船只,最怕的就是海浪,由于海浪的上下起伏,会使船身左右摇摆,颠簸动荡。最大的危险在于船只自由摇摆周期与海浪周期相近时,会出现“共振”现象,使船舶倾覆。当海浪波长与船长相近时,由于船舶的自重能使万吨巨轮拦腰折断。

海洋中有许多风大浪大常常令航海者生畏的海区。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就被人们称为“风暴之角”,这里除受风暴危害外,还常常有被称为“杀人凶浪”的狂浪作孽。这种海浪的前部犹如悬崖峭壁,而后部则像缓缓的山坡,一般高达15~20米,有时竟达到24米,这种浪在寒冷的季节出现尤为频繁。此外还常有一种由极地风产生的既短促又旋转的海浪。当这两种海浪叠加在一起时,浪高又大大地增加。同时这里还有一股很强的从北向南的沿岸海流,当急驰的海浪与这条快速流动的“海洋之河”相遇时,就出现极不平常的海况。

如果船只遇到这种海况,即使20万吨以上的巨轮也难逃厄运,轻则重伤,重则翻沉,有的甚至拦腰折断。为此,人们把好望角说成是“船只的坟墓”。

在海上不只是船只经常受到海浪的侵扰,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更是海浪袭击的目标。1980年8月,一阵狂风恶浪摧毁了墨西哥湾里的4座钻井平台。1989年11月,美国的“海浪峰”号钻井平台被海浪翻沉,84人淹死。我国近海类似的海难事故也时有发生。1979年以来,已有两座石油钻井平台“渤海2”号和“爪哇海”号分别沉于渤海和南海,损失达数亿元。可以说,几乎每年都有钻井平台被海浪推翻的事件发生。仅到1989年为止,全世界被狂风恶浪翻沉的石油钻井平台就有50多座。

1994年9月27日,排水量达15566吨的“狂饮之舟”号渡轮从爱沙尼亚的塔林市启程开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虽然只有1 049名乘客,仅是满载量的一半,但甲板上的酒吧、餐厅里却已是座无虚席。

然而,渡轮开出没有多久,海上就狂风大作,浪高达6米,尽管这不是一年来最大的风暴,但旅客们还是预感到,这次旅程不会如想象的那么轻松。晚上8点30分,也许人们消受不起风浪的颠簸,酒吧里的乐队早早便收了场。午夜刚过,一场可怕的灾难就从天而降。主机房里,25岁的值班机械师西拉斯特突然从监视屏上看到几个前舱门正在进水,他以为这只是打在船上的暴雨和海浪,便打开水泵向外排水。可是,几分钟之后,海水便一下子涌进了底舱的停车库里,没过了他的膝盖,水泵已经无济于事了。这时,船体已开始向左舷急剧倾斜。西拉斯特一看大事不妙,便纵身跃入了海中。不一会儿,随着一声巨响,“狂饮之舟”号的烟囱倒在了水面上。然后,船底朝天,沉入了80米深的海水中,据估计,从发现险情到沉船,整个过程不到15分钟。人们接到惟一一个报警信号的时间是12点24分。

当渡轮沉入海底之后,海面上除了能听见风暴的咆哮声,就是妇女们歇斯底里的尖叫声。能看见的只是几十点随着波浪起伏的微光,它们是固定在救生筏和救生衣上的应急灯。大部分从沉船中逃出来的人,即便穿着救生衣,也都因浸泡在12℃的海水中,先后在一小时内受冻而死。即便上了救生筏,也并非人人都能生还。

幸存下来的只有140人,而遇难者总数则高达900人,其中大部分为爱沙尼亚人和瑞典人。芬兰的“马瑞亚拉”号是在接到呼救信号一小时后最早赶到遇难现场的船只。

自从1912年著名的“泰坦尼克”号巨轮冰海沉船,造成1 500余人惨死之后,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造船家敢保证有哪艘船是不会沉没的。然而,各种事实表明,“狂饮之舟”号应该是安全的。这艘14岁的德制渡轮设计合理,保养有方,船员都是些航海老手,而且船上备有足够的救生筏和救生衣。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起航之前它刚刚做了一次全面的检查。

灾难发生后,瑞典、爱沙尼亚和芬兰的专家们迅速组成了一个联合调查小组。采用声纳探测仪所作的初步调查表明,灾难的起因大致是前舱门进水。其实,早在行前检测中,他们就注意到前舱门上的橡皮密封圈已经破损。据估计,“狂饮之舟”号外层前舱门不是松开,便是完全脱落,而内层单薄的前舱门是抵挡不住汹涌的海浪拍击的。于是,海水马上冲进底层的停车库里。一般情况下,只要进水1 000吨,就会引起翻船;而“狂饮之舟”号底舱里的积水高达35厘米,早已超过了上述极限。

海浪中还有一种俗称“睡浪”的,它堪称海浪家族中的“巨无霸”。这种巨浪大都在离岸很远的外海生成,且力大无比,足以覆船。其实,“睡浪”也是由许多个波峰和波谷累积汇合而成的。据说,历史上众多海船神秘失踪的罪魁就是“睡浪”。海洋学家威拉德巴斯康认为,巨大的浪头猛扑过来,常常会把船的驾驶室盖住,船首突然下沉,导致全船急速坠海。迄今测得的“睡浪”浪高最大达34米。

看得见的“杀手”——海洋中的冰山

浮冰山是在辽阔海洋中漂游的巨大冰块、奇特的冰岛。冰山的产生,或是缓慢(每昼夜1~4米)滑向海洋的大陆冰的新裂块,或是由于海流、潮汐、静水压力和浮冰挤压作用的大陆缘冰的脱离部分。

浮冰山的故乡在南北半球的寒冷地区,这里具有形成和聚集大冰块的条件。而且,在南半球的这些条件比北半球更好,有冰层覆盖的巨大陆地(如南极洲)及其独特的气候和气象特性。因此,南半球浮冰山的数量和体积要比北半球大得多。北大西洋浮冰山的源地是格陵兰的西海岸。从这里流入海洋中的上百条冰川,每年摔掉1万到1.5万个大冰块。它们顺西格陵兰海流向南漂移并进入戴维斯海峡,后被拉布拉多海流推向大西洋海上航线区。

根据规定的分类,浮冰山分成五类: 第一类是冰的危险聚集区;第二类是大冰块;第三类是小冰山;第四类是中等冰山;第五类是大冰山。

浮冰山有两种形状:平台形和锥体形。

平台形浮冰山是脱离大陆架冰川或陆缘冰的大场冰。这种浮冰山的特点是,顶部平面体积大。例如1956年,“格列西尔”号破冰船在斯科特岛以西见到一座长385米、宽111米、水上部分高约60米的浮冰山。这样大的浮冰山偶尔可见,但大部分要小于它。这样的浮冰山水下部分平均是水上高度的4倍。

平台形浮冰山的冰具有不同的形成阶段——从雪冰到坚硬的冰川冰。因此,这种浮冰山的比重从每立方厘米0.5~0.8克,颜色开始为暗白色,以后变成柔和的浅蓝色。

锥体形浮冰山是由于大冰块从岸边的多山区滑向海洋而形成的。它们的特点是顶端尖而呈锥体。此外,冰内含有许多杂物,如石块、沙粒和淤泥,冰本身呈柔和绿色。锥体浮冰山的颜色取决于内含物的数量和颜色,一般呈暗色。因此,它给人以不洁之感。

与平台形浮冰山相比较,锥体形浮冰山的长度较小,平均长约30米,水下部分是水上高度的两倍。非常高的锥体形冰山可达450米,但也并非最高纪录。

上述两种形状说明,它们是前不久形成的。以后,由于风、浪、气温和水温改变的影响,浮冰山开始融化和变形,失去原来的形状,成为圆滑的丘陵形。在冰山上有时形成许多深沟,甚至有透洞和拱门。

浮冰山的生存时间不等。大的平台形浮冰山可生存10年,锥体形浮冰山则很少超过三年的(体积小的冰内存有大量的内含物)。北极地带的浮冰山(如果不搁浅)生存的时间更短,大约一年左右。这就说明了,它们的体积不仅小,而且生存的条件也比较差。夏天,它们的覆盖层——雪完全融化,因而,它们的反射能力减弱,光能的吸收剧增。南极洲浮冰山雪覆盖层的厚度,在夏季实际并未减少,因为雪的融化被经常的降雪所补充(雪的受污程度,南半球比北半球小)。雪的绝热性和反射性保证冰的完整性。

南极洲水域中的浮冰山极多。夏冬两季皆可遇见单个的、数个一起的和成群的冰山群。在1月份最多,6月份最少。每年的数量不等,要取决于形成和消失的条件。在11月份,它们向北漂游的最远点可达到南纬26°30′和西经25°40′,最远的航程约8000千米,即从海峡进入大西洋。

浮冰山对航海是一极大威胁。格陵兰的冰山能漂移到纽芬兰浅水区及其附近的水域,这里是欧美两洲大西洋两岸海港之间航船的规定航线。然而每年这里有400~500座冰山漂移着,有时多达1000余座。

最危险的是融化了的、突出水面不高而难以发现的冰山。就是这样的浮冰山造成“泰坦尼克”号客轮的沉没,使1500余人丧生。

由于冰山的冷却影响,使空气中的水蒸汽冷凝,产生浓雾,因而导致视距不良,极易发生海上事故。为避免碰撞,人们把保证在浮冰山危险区航行安全的希望寄托在雷达设备上。实际上,这种搜索冰山的方法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根据国际冰情巡逻局和生产电子设备的公司研究证明,浮冰山的反射无线电波要比船的反射差很多。

雷达发现冰山的距离和反射回波信号的稳定性取决于很多因素:雾、降水、浪和由于浮冰聚集区空气温度的下降而引起折射的降低。冰山的体积、外形、表面情况和缩小程度都会影响发现冰山的距离。

探测浮冰山的设备还有浮冰山辐射探测器、红外辐射器、微波辐射器等,后者在密云条件下能测出浮冰山的位置。

1956年,科学考察船“奥比”号在戴维斯海上,就遇到了巨大的锥体浮冰山的翻倒,下面是当时的记载:“天气晴朗,船在航行,突然一声巨响,好似万炮齐鸣。站在甲板上的人们,看见距船不到1千米之处,一座高40米的锥体形冰山正在慢慢翻倒。从冰山上飞出许多大冰块落入水中。当浮冰山的水上部分以巨声沉入海中时,有一个巨大波涌四散,引起船的剧烈摇晃。一个新的丘陵形不平的冰山峰在海面上缓慢晃动。”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由于浮冰山的水下部分很大,主要靠海流的作用移动。运动的速度和方向与冰原的漂流不一致。大风浪时,浮冰山缓慢而顽强地逆风和逆漂流冰移动,好似破冰船切割冰原,在后面遗留一条静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