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周发增教育与教学文集
24916500000119

第119章 赵素珍文集(11)

印度民族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英国殖民者的野蛮统治,导致了民族矛盾的激化。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在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疯狂掠夺和剥削下,一是田园荒芜,农民贫困,每一百人中有九十九人负债,遇有灾荒,大批饿死;二是棉织工业被摧毁,手工业工人被剥夺了旧的谋生手段,又找不到新的生活出路,沦为乞丐。农民和工人是当时社会的最下层,是民族起义的主力:三是被英国招募的印度士兵,遭受种族歧视,一方面迫使他们充当镇压亚洲人民的工具,另一方面驻印度的四万英兵又对他们的行动实行监视,称他们为土兵,表示蔑视,并对他们恣意欺凌和侮辱,引起了他们的愤怒,马克思认为,这是“印度人民过去从未有过的第一支核心的反抗力量”;四是对部分封建王公的领地和特权也采取剥夺政策,如起义前十年内总共三万五千个大小封邑赐地中,就有二万一千个被兼并,像中印度中心詹西土邦的王公去世后,因为没有直系后嗣,英国殖民者就兼并了他的土地,激起了王公夫人詹西女王的愤怒和强烈抗议,这就把部分王公推向了起义者一边。这样英国殖民者和印度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起义在印度全国酝酿起来。作为起义信号的薄饼和荷花,在农村和军队中,一个村庄接着一个村庄,一个团队接着一个团队广泛地传递着,以表示准备参加起义。1857年联络已遍及印度北部、西北部和中部的许多地区,一些大城市出现了号召人民进行“圣战”的文告,印度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

(2)导火线——米鲁特事件

1857年2月的一天中午,一名士兵手拿盛水的铜杯朝营房走去,路上一个出身首陀罗种姓的清道工人向这个士兵借杯子喝水,这个士兵拒绝出借,于是清道工人气愤地说:“你们的种姓出身现在还有什么可神气的!你们马上得用牙齿去咬牛脂和猪油了,包裹新子弹的纸是涂有这两种东西的。”士兵听了马上跑回营房,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同伴,士兵们愤怒万分,因为印度教徒忌食牛肉,伊斯兰教徒忌食猪肉,士兵认为这是对他们宗教信仰的极大侮辱。印度教士兵手捧恒河水,伊斯兰教士兵面对《古兰经》发誓要消灭英国殖民者,1857年3月一名叫曼加尔·潘迪的士兵号召同伴不接受涂油子弹,高呼“起来,弟兄们,为了自由,向阴险的敌人进攻!开枪打死了三个英国军官,被判处绞刑,屠杀并不能抑制反抗,4月德里附近米鲁特城八十五名士兵公开拒绝使用这种子弹,被殖民者判刑入狱,成为了起义导火线的米鲁特事件,由此掀起了印度民族起义的大风暴。

2起义的经过

挂出《印度民族起义图》,指明起义的区域主要是中部和北部,战斗的中心是德里、康普尔、詹西的地理位置,先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一个轮廓印象,再逐一讲解。

(1)米鲁特军民起义

1857年5月10日,驻在德里附近米鲁特第三骑兵连首先起义,士兵们在大敌当前时放弃了宗教的偏见,拿起了曾经拒绝使用的涂油子弹,射向敌人,杀死英国军官,焚毁兵营,在人民支持下占领了首都德里,拥立莫卧尔王朝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为印度皇帝,成立了起义领导机构——行政会议。

(2)德里保卫战

德里光复的消息像闪电传遍印度各地,起义扩及印度三分之二的国土,席卷了以奥德、康普尔、詹西为中心的中部和北部。英国殖民者惊慌失措,为了镇压起义,英国采用了什么措施呢?(提问)1856年—1860年英国与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当时英国总督赶忙截住派往中国的侵略军,又从伊朗调来大军,并招募锡克人和廓尔克人组成雇佣军,用以扑灭这场烈火。由此看出印度民族起义间接支援了伊朗和中国人民的反英斗争。6月初英军围攻德里(指导同学看《英国殖民军进攻德里》的插图)起义军寸土必争,一条二百码的小巷,英军屡攻不下,巷里堆满了英军尸体,一颗颗仇恨的子弹从窗户、阳台和屋顶上射向敌人,在7、8、9三个月中英军屡遭挫败,后英国大量增援部队赶到,发动猛烈攻势,用重炮轰破德里城,在城内展开激烈巷战,英军死亡五千多人,两个英军司令官也被击毙,但由于起义军缺乏统一指挥,加之巴哈杜尔·沙为首的王公贵族屈膝投降,起义军被迫撤出德里,英军入城后,洗劫了三天,德里变成了暗无人影的空城。

(3)詹西保卫战

对詹西女王拉克西米·芭伊抗英救国的事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对她亲自指挥军民,激战八天、重创英军、手刃敌人,英勇突围,后在游击战斗中以身殉国,时年二十三岁飒爽英姿的英勇形象,要生动地进行描述。芭伊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使她成为印度历史上一位流芳百世的巾帼英雄,詹西失陷后,印度起义由城市保卫战转为游击战,各地游击战争一直坚持到1859年底。最后英国殖民者采用反革命两手把印度的封建王公拉过去,以武装镇压和收买内奸的手段,将起义人民淹没在血泊中。

3起义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师生共同小结)

(1)失败原因

一方面由于印度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参加起义阶层虽很广泛,但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领导中心,各地起义互不配合,给英国殖民者以可乘之机,英国殖民者采用分化瓦解办法,将各地起义军各个击破,再者起义领导权掌握在封建王公手里。他们的动摇妥协,叛变投敌,使起义军内外受敌,遭到失败。

(2)历史意义

历时两年之久的民族起义,是印度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巨大的民族起义,充分显示了印度人民团结对敌争取民族独立的坚强意志,它沉重地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起义打乱了英国在亚洲的侵略部署,间接支援了伊朗和中国人民的反英斗争。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唐太宗轻骑退突厥

唐太宗即位不久,突厥乘机兴兵侵犯。颉利可汗率兵进至渭水便桥之北时,离长安城只有四十里了。便派心腹执失思力到长安去见唐太宗,借以观看虚实。执失思力威胁太宗说:“颉利与突利两位可汗已经率兵一百万到达了。”太宗当即进行责问:“从前我与你们的可汗,当面约定和亲修好,送给你们的金帛,不计其数,你们的可汗怎么能背负盟约,引兵入侵呢?何以全忘大恩而自夸强盛呢?为此,我今先砍掉你的头。”执失思力吓得连求饶命。有的大臣劝唐太宗按接待来使的礼节放他回去算了。太宗说:“若是放他回去,突厥一定认为我怕他,就会更加变得放肆,欺凌我朝,先把他关起来吧!”

接着,太宗只带了房玄龄等六人,骑马直抵渭桥,与颉利可汗隔河对话,责备颉利不讲信义,有违盟约。紧接着唐军相继到来,太宗命唐军后退,布成阵势。颉利见他派去的心腹执失思力未返回,唐军军容整齐,旌甲遍野,太宗又轻骑与他对话,于是被震慑住了,请求讲和。太宗当即同意,并在便桥上杀白马,与颉利会盟,突厥兵退。

唐太宗后来谈到他为什么采取这种策略时说:“突厥兵虽多,但不整齐,君臣之志在于掳掠钱帛。若是我与颉利会盟时,乘其酒醉,将他抓住,再用大军突袭其军队,将如摧枯拉朽。”

不以盛衰论友谊的中日交往

不以盛衰论友谊,这是中日友好的佳话。唐玄宗开元初年,正是唐朝全盛之时,日本遣唐使请“儒士授经”。唐玄宗即诏令赵玄默到遣唐使者寓邸传授儒经。安史之乱时,日本派高元度来唐迎接遣唐使回国。唐肃宗考虑到“残贼未平,道路多难”,特派官员保护日本使者去苏州,造了一只长八丈的大船,派官员、水手护送使者归日本。高元度回到日本说:“我自唐归来时,唐帝向我说,安禄山叛乱,兵器损耗很大,现在要造弓箭,需要牛角,听说日本牛角很多,希望得到我国的帮助。”于是日本造遣唐船四只,赠送牛角七千八百只之多。775年唐代宗时,日遣唐使来唐,临行时,日皇授遣唐使节刀,并告诫他说:你们这次赴唐,言语要和,礼意必笃,若是发生了有损友好的事,判官以下的人员,你有处置的权力。从上面几件事可以看到,唐朝在极盛时期,玄宗变通了“礼闻来学,不闻往教”的惯例,选派有学问的儒士到日本使者住所讲授经学,满足他们的要求,不以大国,强国而表现骄吝。当唐朝遭乱而衰弱时,日皇不只是赠送唐朝造武器所需的牛角,还告诫使者,不许因唐丧乱而有非礼的行为。两国的相互尊重,友善往来,确是中日友好的生动历史见证。

杨门女将的蛛丝马迹

杨门女将未见诸于正史,但在小说和戏剧中有着极其生动的描绘,在人民群众中更是广为流传,可谓家喻户晓。那么,她们是否都是虚构的人物呢?笔者曾经读到一些材料,请教了一些同志,觉得还是有蛛丝马迹可寻的。

杨门女将中的第一号人物佘太君。在毕沅所写的《关中金石记》中说:“折太君,德扆(yi)之女,杨业之妻也。墓就保德州折窝村。”在乾隆年间修的《保德州志》中也说:“杨业娶府州折氏,称太君。……系德女,性机敏,尝佐业立战功。”西北人读“折”为“佘”,年长日久,竞相传说,“折太君”就传成“佘太君”了。

再说穆桂英。在《保德州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大意是杨文广娶慕容氏为妻,武艺超群,在战场上英勇驰骋,辽国兵将极为惧怕。“慕”与“穆”读音相同,久而久之,“慕容”这个姓,就为“穆”姓所代替了。至于“桂英”是汉族妇女常用的名字。从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以来,现在的山西在当时是各少数民族相融合最深的地方。“慕容”是鲜卑族的姓,鲜卑族是当时汉化最深的少数民族,因此“慕容氏”逐渐传成穆桂英也就不足为奇了。

郑和的姓氏和称谓

郑和(1371—1435年,洪武四年至宣德十年)原是回族巨族,元代时从西域迁往云南,朱元璋平云南后,被迫入宫充当太监。

郑和本姓马,因在燕王朱棣争夺帝位的“靖难之役”中,“出入战阵”,“多建奇功”,受到朱棣的赏识。朱棣即帝位后,于永乐二年,赐他姓郑。朱国桢所撰的《皇明大政记》卷七中有此记载。在封建社会时,由皇帝赐姓,是一项很高的荣誉。

郑和世称“三宝(保)太监”,关于郑和这个称谓,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是说:“三宝(保)太监”之名,源于郑和小名三宝(保)。

一是说:郑和于1403年(永乐元年),受永乐帝的亲信和尚道衍(即姚广孝)的召引受戒,皈依三宝(佛、法、僧)成了佛门弟子,法名福善,故称“三宝太监”。

一是说:郑和在明初入宫当太监。始被分配为燕王棣做小侍童,永乐二年被提拔为内官监太监,以后又担负起了船队下西洋的重任,前后达七次之多,长达二十八年,历经三朝之久,侍奉过永乐(明成祖朱棣)、洪熙(明仁宗朱高炽)、宣德(明宣宗朱瞻基)三朝皇帝,故称“三保(宝)太监”。

谁最早提出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

义和团运动以后,辛亥革命之前,革命的人们在揭露清政府的卖国罪行及其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关系时,称清政府为“洋人的朝廷”,这一形象而又深刻的概括,自然是来自广大人民。他们是从19世纪40年代以来备受外国侵略者欺凌以及清政府从闭关自守,对外国侵略提防与戒备,逐步退让到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切肤之痛中体会出来的,但最早见之于文字,公开指责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的是谁呢?他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青年思想家陈天华。他为了唤起人民群众的觉醒和鼓舞革命斗志,以满腔的爱国热情,用通俗的韵文和说白,在1903年写了《猛回头》和《警世钟》两本册子。在《警世钟》里写道:“列位,你道今日中国政府还是满洲政府的吗?早已是各国的了。那些财政权、铁道权、用人权,一概拱手送与洋人。洋人全不要费力,只要下一个号令,满洲政府遂立刻奉行。”他在《猛回头》中又说:“请看近来朝廷所做的事,哪一件不是奉洋人的号令。我们分明是拒洋人,他不说我们与洋人作对;反说与现在的朝廷作对,要把我们当做谋反叛逆的杀了。……朝廷固然是不可违拒,难道这洋人的朝廷也不该违拒么?”陈天华在这两本册子中,明确地指出了清政府的实质就是“洋人的朝廷”;指出其最要害之处,就是“近来朝廷所做的事,哪一件不是奉洋人的号令”。历史的事实也正是如此,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也有了新的认识,并最终确定了侵华的方法。如英国外交部副大臣在议院演说中提出“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治华地”;法国议员在国会演说中说:“为吾西人计,莫善于广索矿场及开通口岸两端。”帝国主义侵华重要代理人赫德在所著《中国实测论》中提出“策之最易行者,莫于扶植满清朝廷”。以上三例表明帝国主义者们已确定了清政府“洋人的朝廷”的地位。清政府也着实在“奉洋人的号令”行事。如:帝国主义列强要清政府改革外交体制,在《辛丑和约》中就订上了“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按照诸国酌定,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清政府练兵、修铁路、开矿都得按照洋人的旨意办,要接受洋教练,购买洋枪械,用路权、矿权抵押贷款。甚至出现了给洋人“借地修路——中东铁路”和“借地打仗——日俄战争”的奇闻怪事,这些赤裸裸的史实,表明帝国主义者已公开的做了清政府的主子。这就激起了广大人民爱国情绪的普遍高涨,辛亥革命也就是这样的背景下爆发出来。

胡绳同志所撰《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1952年以后版本)就以“洋人的朝廷”作为一章的标题,自此以后各级学校的教材中和很多专著里,都用“洋人的朝廷”为题揭露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和清政府的卖国行径。

巾帼英雄秋瑾

秋瑾(1877—1907年)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女革命家。

秋瑾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家庭,少年时代就和表兄学习骑马、击剑、拳术等武艺。她天资聪敏,喜爱读书,擅长填词赋诗,性格开朗。但生活在封建时代的秋瑾,18岁时,迫于父母之命嫁给了湘潭大官僚的儿子王廷钧。王廷钧是个纨绔子弟,与豪爽热忱的秋瑾志趣迥异。婚姻的不幸,使秋瑾对封建礼教极为痛恨。1900年秋瑾在北京目睹了八国联军的暴行,国破家亡,使秋瑾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与仇恨之中,因此,她产生了离开家庭,外出寻求救国之路的思想。1904年,她在朋友的帮助下,冲破了封建家庭的束缚,只身去日本留学,开始踏上了革命生活的道路。

在日本,她广交爱国志士,参加各种进步集会,她与革命党人刘道一等组织“十人会”,宗旨是唤起民众,反对腐败的清朝政府。她先后加入了光复会和同盟会,并被推为同盟会浙江省负责人。为表示自己为国雪耻的决心,她改名为竞雄,号鉴湖女侠,常常腰佩倭刀、身穿男装,为宣传革命四处奔走,成为日本留学生中的活跃分子。

1906年春,秋瑾回到上海,创办《中国女报》,她在《敬告姊妹们》一书中指出,中国妇女仍是“沉沦在十八层地狱”,成为“一世的囚徒,半生的牛马”,公开向几千年的封建礼教挑战,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