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周发增教育与教学文集
24916500000088

第88章 论文(43)

师:现在要求同学们在课本33页末一段第一行开始“为了解决财政上的困难”前面,注以“目的”两字。第二行“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前,注以“办法(1)”,在“分夏季和秋季两次收税”前,注以“办法(2)”。倒数第三行,在“开始实行的一段时间里,唐政府的收入增多了一些”前,注以“结果(1)”,在“但是……农民受到的剥削仍然很重”前面,注以“结果(2)”。

(讲评: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课堂上教给学生对重要年代、人名、关键性的字句、关键性的地方等作注,表明这些史实的重要性,这不只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在课堂上易于理解,课下易于复习的方便条件,更重要的是教之以法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师:同学们,唐朝后期的两税法和前期的租庸调制有很大的不同。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他们不同在哪里?

生:两税法一年分两次收税。

师:两税法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收税,而租庸调制没有这样的规定。这是一个不同,为什么规定夏季和秋季收税呢?因为夏天麦子熟了,老百姓手里有东西了。秋天大秋作物又熟了,老百姓手里又有东西了。一年的税分在夏秋两季交,这个规定是比较符合实际的。除此之外,两税法和租庸调制的不同,更主要的是两税法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收税,土地多、财产多的户就多交税,你要是没有了土地又没有财产的就可以不交税。而租庸调呢,是按人头征税。你是个成年男子,你就得交纳租、庸、调,不问你在土地和财产上的实际情况如何。同学们,这样看起来,两种赋税制度哪一种更加合理些?(学生答:“两税法。”)两税法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大变化,同学们应该给以重视。两税法实行的结果怎样呢,开始一段时间里,见了效,有田有钱的人成了纳税户。改变了以前贵族和官僚少负担或不负担租税的状况,这样唐政府的收入成倍地增加了。但是有田有钱的地主官僚想方设法把新增加的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农民受到的剥削仍然很重。

(讲评:比较,是揭示历史特殊本质的重要方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方式。“均田制”是学生已学过的旧知识,与这堂课要学的“两税法”加以适当的联系,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均田制的破坏是唐朝由盛转衰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两税法实行的前提,从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的征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个大变化,这样,学生对旧的概念获得了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对新的概念也就易于领会了。]

师:今天的新课就进行到这里。现在同学们和我一起进行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的是唐朝后期的历史。唐朝后期不像前期那样强盛和统一了,唐朝衰落下去了。唐朝前期强盛,后期衰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什么啊?

生:安史之乱。

师:安史之乱发生的时间?

生:755—763年。

师:叛乱为首的是谁?

生:安禄山、史思明。

师:安史之乱以后,地方上出现了什么局面?

生:藩镇割据。

师:中央政府内部又出现了什么现象?

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

师: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大大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唐朝衰落了。

唐朝后期均田制已经破坏,租庸调制不再行得通了以后,780年,杨炎建议实行什么赋税制度?

生:两税法。

师:两税法按土地和财产为标准征税,改变了历史上按人头收税的办法,这是赋税制度的一大改革。但是两税法也没有救得了唐朝统治的命。唐朝越来越衰落下去了。后来又经过一场大规模农民战争打击之后,唐朝灭亡了。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唐末农民战争”。

[讲评:为了巩固新的知识,检查教学效果,采用提问一系列的问题进行谈话,对初中学生尤为必要。这里所提问题的特点,是基础知识,又是本章的各个要点,若把这些要点联系起来,就能对本章所学教材有条理地进行表述。从学生回答问题看,基本上做到了准确地掌握了这节课的基础知识。]

师:布置两个作业题,要求课后完成;

1解释名词。“安史之乱”。从时间、性质、发动叛乱的人、叛乱的出发地点、结果和影响等方面来回答。

2在笔记本上“两税法”一行的下面,写上①目的、②办法、③结果。并分别填写简要的内容。

[讲评:少而精,要求具体明确。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手,必须进行独立思考,不难而又能充分发挥能力,既学内容,又学方法,费时不多,有助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智能的发展。]

师:下课。

[讲评:陈毓秀老师是执教四十余年的一级教师,但在钻研教材方面仍然一丝不苟,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法上,采取以讲为主,兼用多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讲授基础知识和发展学生智能方面体现了任课教师的教学艺术。

从全课看,始终坚持以教材为依据,从具体的历史史实出发,抓住历史事件内在的联系,在系统讲授中突出教材重点,生动形象地讲授历史基础知识,并注意学生智能的发展,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如安史之乱和两税法这两个重点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和主要内容,背景和结果,等等,都讲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有起有伏,人物的动态,事件的情节,发展的过程,细节的补充,场面的描绘,在学生的观念中再造历史形象,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再加以分析、综合和对比,找出教材中的内在联系,揭示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本质,如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的因果关系,租庸调与两税法的比较,等等,从而得出了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两税法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化等结论,形成了历史概念。

全面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一节好课

——介绍时宗本老师的录像课“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的特点

原载《历史教学》1984年第10期

“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录像课,由北京165中学特级历史教师时宗本主讲,于1983年4月录制,曾在同年5月召开的北京市中小学历史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放映,受到中小学教师和与会同志的好评。可以说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历史课,基本上反映出时宗本老师平时教学的特点。

一节历史课是否成功,主要看它是否能全面完成了历史教学的任务,是否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关系到评价一节课的根本标准问题。我们认为时老师这节课以传授基本知识为基础全面完成了教学任务,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录像课思想性很强,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史实,就事论事,而是以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对“文艺复兴”的论述为指南,对“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本质和作用,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论述;使学生懂得“文艺复兴”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以及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对文化的垄断等等基础之上产生的;向学生进行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需要造就英雄豪杰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在讲到“文艺复兴”时出现的如灿烂群星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和科学家时,时老师也不是客观地介绍他们的成就,而是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讲述这些人物和成就,给学生以正确的观点和强烈的感染。无论是讲但丁的抨击教会,粪土教皇,还是讲布鲁诺的坚持真理,为科学献身的大无畏精神,时老师都是饱含激情,拨动了每个学生的心弦,使他们受到了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勇于为真理而献身的思想教育。

其次,在培养智能方面,时老师这节录像课也进行得很好。抓住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一中心环节。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最根本的是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现实问题。时老师这节课从分析“文艺复兴”的背景、人文主义的实质到文艺复兴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都运用了这一观点和方法,而且寓论于史,史论结合。比如讲但丁的《神典》和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时老师都具体介绍了故事的情节,指出在宗教神学统治思想、垄断文化的情况下,这些文艺复兴的大师们采用宗教题材来抨击封建教会、鞭挞教皇、犹大等邪恶势力正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反映。表现形式虽然是宗教题材,实质却贯彻了人文主义精神。我们不能脱离开具体的历史环境来评论文艺作品。这样,时老师除了教给学生一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外,还教会学生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文艺作品的能力。

再次,“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录像课非常重视历史基本知识的传授,把思想教育、培养智能和传授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传授知识为基础,寓思想教育和智能培养于基本知识的传授之中。

时宗本老师一向重视历史基本知识的教学,凡是听过他讲课的同志都对此有深刻的感受。他讲基本知识既丰富具体又系统完整,做到概念清楚、明确、严谨,有源有流,条理分明。他讲基本知识既紧紧依靠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又不拘泥于教科书。在精心钻研教材之后,他往往从两个方面围绕教学目的的要求和重点内容作些必要的补充,一是丰富些史实,让学生获得有血有肉的感性认识,二是在关键地方画龙点睛地作出一些分析,使学生深刻领会教材的思想内容,可以说丰富与精深是时老师讲课的突出特点。在“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这节课中,时老师引述了几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文艺复兴”的论述,还补充了天主教会在文化思想方面的黑暗统治,东罗马帝国灭亡后大量希腊罗马文化流入西欧,以及“文艺复兴”大师们的光辉成就的具体材料。由于时老师对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和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讲得那样绘声绘色、丰富具体,真使学生产生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受,取得了强烈深刻的教学效果。

通过传授历史基本知识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智能,进而全面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应该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离开基本知识的讲授进行所谓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智能培养,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基本知识教育也不能代替政治思想教育和智能的培养,不是讲清了基本知识就自然而然地进行了思想教育,自然而然地培养了智能。思想教育和智能的培养也是教师自觉地有计划地进行方能取得成效的。我们认为时宗本老师这节录像课正确处理了三项任务之间的辩证关系,全面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当然,完成教学任务与采用的方法手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时老师这节录像课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型。采用这种课型并不意味着就是“教师一讲到底”,由教师唱独角戏。从时老师和其他一些优秀教师的录像课看,除了教师的讲授外,还辅之以启发提问,阅读课本,展示图片、图表等直观教具等方法。关键还是教师的讲授。时老师以他渊博的学识、生动风趣而又幽默含蓄的语言,形象地再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画面,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紧紧跟着教师的讲授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学生通过边看、边听、边想、边记很好地掌握了这节教材的内容。因此,它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节课里有无学生的活动呢?有。除了学生回答问题、阅读课本、观看图画等活动外,主要是学生的思维活动。这种课有无启发性呢?有。除了教师用一些启发性的提问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外,主要是教师的讲授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启发性,启发学生探求知识、追求真理的欲望。

目前,中学历史课本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还不能写得非常丰富、生动、具体,还不能图文并茂。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尚未普及和推广、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也很少。在这种条件下不能不说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同时辅以其他教学方法的课型仍然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类型。通过教师讲授弥补课本的不足、引起学生的兴趣、明确并巩固基本知识、培养观察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全面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当然,在课堂类型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主客观条件,各展所长,百花齐放,而不必拘于一格。应当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创造,勇于革新,努力探索,总结经验,摸索历史教学的课型、形式和方法,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让它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觉得时宗本老师的这节录像课并不是完美无缺,但是,作为一位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而又精心备课的老教师,经过多次试讲、修改而录制成的这节课,优点是主要的。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它的优点和长处,细心体察老教师在几十年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并创造性地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不断提高历史教学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