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更是在命名上就表明了新闻与文学双重特色的文体特征,所以有人认定它就是有新闻性的文学体裁。报告文学用文学的形式真实地记录时代风云的变幻,描绘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历史事件,刻画社会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是当代的历史,是时代的艺术。报告文学全面借用了文学中小说、散文、戏剧等体式的艺术手段,以求对事件或人物进行多角度的立体透视。它忠实地报告事实,及时地反映现实,保持着新闻的本色和对社会广泛渗透的优势,又借助文学表现手法的丰富多彩增强了作品的艺术底蕴。
如,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内容厚重、行文却清新流畅的《西行漫记》,对全世界了解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向往革命、参与革命所形成的影响力、引导力,是任何一篇简洁、平实地报道事件的新闻,甚至结合了相当多描写、抒情、议论手段的通讯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再如,夏衍的《包身工》通过对“芦柴棒”等包身工的悲惨遭遇的描写,激发了人们对残酷剥削制度的憎恨。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动情描写,使“最可爱的人”与志愿军战士成为同义的称谓。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让被视为“怪人”的科学家陈景润变得可敬可亲。
不言而喻,这些作品非同凡响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学手段的鼎力渲染。
新闻评论虽然以逻辑语言为主体,但也不得不借用一些文学要素和文学手段的修饰力。一则客观真实、形象逼真的叙述和描写是评论得以充分展开的基础,二则是文学表现手法的运用,能使评论语言文采斐然,精彩动人。
20世纪80年代,新闻语体与文艺语体还发生过一次影响面较大的功能交融。1982年秋,新华社社长穆青同志提出“创造和发展一些新的报道形式,”“向自由的活泼的散文式的方向发展,改变那种深重的、死板的形式,而代之以清新的明快的形式”的要求,并且认为“我国有很好的散文传统。我们应该继承这种好的传统。充分吸收散文写作中那种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精炼的表现手法。”
穆青还身体力行,与周原同志深入河南农村,写了六篇语言生动传神、风格鲜明的散文式的通讯。由于新闻工作者的热烈响应、勇于实践,新闻文体与纪实叙事的散文体裁因此产生了进一步的交融。其结果是新闻界广泛接受了穆青的用散文笔法写作新闻报道的理念,新闻写作因此增加了清新明快、自由活泼的写作形式,使得作品的艺术性更强,语体交融的风格特征也更为确定,出现了“文艺通讯”等新兴文体和一大批成功地将“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精炼的表现手法”结合起来报道新闻的作品。
新闻与政论的交融历史悠久,当新闻还处在萌芽时期时,政论因素就参与其中了。而近代报刊出现之后,新闻评论语体的产生,更成为新闻语体与政论语体高度融合的一个典型范例。
远古时代,没有文字,人们对某些事情和问题的记载与评论是口耳相传的。文字出现以后,各代君主历经的重大事务、政务和相关评论都用文字记录下来了。如《尚书·盘庚》是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但在记事的基础上也记下了君主、臣民对那些事件的认识和评论。到了《左传》《国语》《战国策》,记事简略了,议论增加了,有的语篇已经很像今天的时评;有的语篇在叙事之后有一段“君子曰”,都是针对时事发表的评论,就像今天的“编后”。
春秋战国时的《论语》《孟子》《墨子》《荀子》中许多语篇就象独立成篇的评论。汉代贾谊《治安策》、晁错《论贵粟疏》、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等诸多针砭时弊、逻辑严密、说理清楚的论说文直接奠定了今天社论、时评、评论员文章等的写作基础。刘勰《文心雕龙》立“论说”一类,更是从理论上阐释了论说一类文体的写作性质和写作特点,还分出了“论、史论、设论、议、辩、说、解、驳、考、原、评”等下位类型。
近代新闻报刊出现之后,新闻评论语体成为报刊的重要语体。王韬的以政论为主的论说,梁启超的时务文章,《民呼日报》《民立报》《民吁日报》中的社论,《新青年》的批判文章,无产阶级政党报刊的新闻评论,都表明新闻与政论的交融逐步完成,新闻评论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新闻评论语体逐步发展成熟。
1904年4月29日,梁启超在《时报》发刊词中提出了新闻评论的一些重要原则,直接道明了新闻与政论的关系:
1.本报论说,以公为主。
2.本报论说,以要为主。凡所讨论,必一国之大问题。
3.本报论说,以周为主。周到、不遗漏,每日所出事实,关于一国一群之大问题,必以论之,或著之论说,或缀以批评。
4.本报论说,以适为主。适宜于中国今日之社会程度。
论说因社会政治而生,为社会政治而评。梁启超以新闻评论的社会功效作为办刊的目标,实际上指出了新闻评论与政论结合的必然性。再则,配合社会政治,也是新闻的价值所在和安身立命的根基。
新闻语体与科技语体的交融。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科学知识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满足了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需求。相应地,运用科技术语,高效准确地反映科技知识的新闻报道也越来越成为新闻的重要内容之一。
报道科学信息的新闻语篇,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是把科学的信息用规范的新闻语文体式组织到新闻语篇中去。由于科技是一个科学知识体系,其特点是一元的、逻辑的、实证的,其语言表达讲求验证关系、逻辑关系、解释力和预测力。而新闻不仅仅是人文知识体系,它还是社会价值体系,其特点是多元的、非逻辑的、非实证的,语言表达注重信息的反映功能和对受众的导向功能,注重准确达意和形象描述的审美功能。所以,要完成新闻报道的任务,首先要解决两种体系的语文体式的选择表达、融合的问题。
而向新闻语体的语文体式靠拢,弱化科学语体在表达层面上“质”的规定性,以新闻语体语文体式与科技语体语文体式的交叉渗透融合来消解两种体系之间的差异性,应该是一种有力的措施和有效的途径。比如,专业词语、科技词语本来是在一定的专业领域、科学领域内使用的,适应于科学技术的语言环境。当这些较强专业性、科学性的词语进入新闻消息报道的语境时,新闻语体的语文体式就会在采用这些术语的同时,也选用一些相关的词语和修辞手法作辅助的表达。尽量淡化专业和科技色彩,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变专门为普通,使报道起到播发信息,普及专业科技知识、宣传教育人民的作用。
公文是适应于公文事务交际目的的文体,用于记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之间的行政事务,以事务性为其表现特征。公文的语文体式适用于公共行政事务领域,以其作为出现的典型语境。而时下宽松的政治环境,广大人民勇于、乐于参政、议政的行为,又使得媒体成了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广大受众的代言人,新闻语篇成了发布命令、指示,登载布告、通告,出示条例、准则的载体。
取新闻的格式,装公文的内容,弱化公文体例的程式性,是新闻语篇报道公文事务信息最经常采用的体例。这是为了“获得某种特殊交际效果或为了达到某种特殊交际目的而有意主动地交叉运用不同类型语体的表达手段”,使公文语体“专用”的表达手段发生分化,转化为新闻语体所需的表达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当公文为了满足新的交际目的,以大众传媒作为新的交际语境时,公文已不再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之间交际的文书,事务性的特征中已经融入了大众传媒的新闻性。它的公文语文体式也不再典型,公文语体事务性的个性特征与消息语体新闻性的个性特征交融为一体,以满足大众传播中公文事务广而告之的交际目的。
新闻文体的问题,一直以来是新闻理论界一个难题。这个问题之所以成为难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新闻的“格式化”和“自闭倾向”,忽视了新闻语体与其他语体之间的“杂交”与“婚配”。这使得传统的消息、通讯、报告文学、述评等划分,最终走向“以形定义”的桎梏。
如果非要给新闻划分体裁的话,在认知论视角之下,新闻文体划分应突破传统的模式,还原到语言的多元本体属性。按照新闻的语言特征,可以划分为:叙述性新闻、评论性新闻、体验性新闻、探索性新闻;按照新闻的时空状态划分,可以分为:史态新闻、突发新闻、状态新闻、预测新闻。
按照这一划分,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全部可以归入叙述性新闻;社论、时评、杂文、专论等,全部可以归入为“评论性新闻”。同时,体验性新闻、探索性新闻等新的新闻文体,还是有待探索尝试的“处女地”。而在时空状态上,可以实现新闻的超时空转化,打破新闻与评论的界限,打破新闻与历史的隔膜,打破新闻与文学的分裂,打破新闻与科学的游离。
实际上,新闻形式千变万化,远不止“新华体”所能涵盖——新华体不过是特定时代条件下的新闻表现形式,是一家之体。新闻应有千家万家。新闻流派应有百舸争流之象。尤其在互联网、3G时代,媒介传播形态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图、文、声、像杂交繁衍,新闻主体空前丰富、多样化,为新闻文体的百家争鸣打开了场域。
物种多样化,是世界生机与活力的源泉。
人类采食以杂为指向,食谱多样化、多元化。但是,惟一不吃的是自己。生物群落的发展,以杂交为种群优化的动力。而新闻,何以走向“自繁殖”?
一切文体,都可拿来,为新闻所用,为新闻所化。
6.1.4新闻记者的语言
新闻语言大解放
2008年,我曾写过《文字的狂欢——从新疆经济报的新闻看“新闻语言的解放”》一文,对新闻记者的语言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张雷《文字的狂欢——从新疆经济报的新闻看“新闻语言的解放”》,《新疆经济报》,2009年2月版7日AB版)
作为世界上现今流行的“八大”语系之一的汉语言,从中国历史的时空隧道中走来,无时无刻不处于变革之中。汉语言的创造,吸取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宇宙万物的色彩、动作、姿态、变化、声音、韵律、活性,融会了宇宙万物的生命、自然界的奇瑰、社会生活的壮美、思想世界的丰盈,呈现出“天人合一”的境界,闪耀着“宇宙之美人”的光华。
从远古先人的创造,到殷商甲骨文的出现,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摇曳、诗性张扬,到两汉时期汉语言走向成熟,出现第一次“完美的凝固”;从魏晋南北朝汉语言的新突破,到唐朝汉语言达到诗性的高峰;从宋元以来戏剧的发展,语言被赋予新的生命,到明清小说的生花妙笔书写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卷……汉语言的创造始终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前行。
我们的新闻语言,植根于汉语言的沃土上,可谓得天独厚。从白话文时代汉语言的扬弃,到近代梁启超、邵飘萍、鲁迅等大师新闻语言的汪洋恣肆;从极左思潮泛滥中新闻语言遭到桎梏,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新闻语言迎来新一轮大解放——新闻语言的创新,同样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新闻语言的诗性、个性、思性的解放。
新疆多元文化的土壤与空气,再加上大转型的社会环境,孕育出了《新疆经济报》这样以改革创新为特质的报业奇葩。《新疆经济报》近二十年的历程,始终把新闻创新当作一种自觉的追求,始终在个性化新闻写作的原野上耕耘、播种。在这片不设栅栏的原野上,构建起“新闻语言大解放”的强磁场,构建起不断吸收与创新的阵地和舞台。
在《新疆经济报》这个创新的大舞台上,记者的新闻语言进入了一个自由天地,尽情狂欢。经过多年的厚积,一大批记者在新闻语言上纷纷实现了新突破。在时政要闻、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特稿、新闻文学、道德建设等众多版面上,出现了新闻速写、新闻聚焦、新闻评论、生活深处、边远人物、社会心态透视、景观扫描等众多新闻形式和栏目,在新闻语言上呈现出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局面。审视一张张报纸,研读一篇篇新闻,新闻语言的创新之活力如波涛滚滚,跌宕着诗性的张扬,思性的张扬、个性的张扬……
新闻语言之美,在于诗性的张扬
《新疆经济报》的新闻语言,已经进入了一个诗性张扬的时代。
汉语言的诗性本质,在这里得到了解放和发扬——翻开《新疆经济报》,你不得不惊叹于一篇篇新闻精品的诗性纵横,文采飞扬。
最令人惊叹的是刊发在2008年9月6日《新疆经济报》一版的《喀什深度》。在这篇有着里程碑意义的“新闻速写”中,记者帕蒂曼为我们献上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和谐、发展画卷,更是一首浪漫主义诗篇——那一行行美妙的文字,诗意流淌、风情摇曳,字里行间不仅绽放着缤纷色彩,回荡着清脆的声音,更跳跃着欢快的韵律,激荡着物我交融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