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为根据,我们在中国语境下来评断中国传媒,我们得到的结论是中国传媒的主体性是缺席的。仅从字面意义上看,媒体就不具备主体地位,而从实际内涵上看,媒体必须毫不动摇地接受党的领导,这种领导并不是恩格斯所言的“道义上的影响”,而是从人事、财务、宣传方针、稿件安排到字体要求、版面设置的全面把握,党政权力依然延伸在媒体体系中。
“传媒不再外在于国家的权力系统,而是其中的构成部分;传媒不再从事思想启蒙,而是灌输主导意识形态,并且执行政治的指令”。
“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收编进了‘党—国’的体制,将他们定位成党的意识形态的承载者和宣扬者。新闻从业者不仅是文人和信息流通的‘把关人’,更重要的是党的宣传工作者。”(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传媒学术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
传媒自身主体性的缺乏直接导致了传媒工作者主体性的缺席,这就是传媒人自主性弱的深层次原因。
新闻是精神产品,它是精神劳动的价值创造。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新闻是商品,而且必须是商品——新闻的商品性,是无法否定的。
有人对新闻的商品性极为反对,第一个理由就是“有偿新闻”。事实上,有偿新闻的根源并不在于“权钱交易”,而在于长期以来新闻的“商品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实现。
区区几千元、几万元“封口费”可以使记者或新闻单位放弃一条重大新闻,可以使记者、媒体编造谎言,这是一种极为“贱卖”的交换。其本质和1元钱卖掉国家千万资产并无区别。消除“有偿新闻”的根本出路,恰恰在于保障新闻的商品性,恰恰在于保障知识的价值得到尊重和实现。
同样,现有的新闻流通体制,使我国的新闻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处于“计划消费”、“福利性消费”的层次。而党报以外的大众媒介的兴起,恰恰是对传统新闻生产、消费体制的挑战。新闻的商品性与媒介的商品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媒介可以分为公益性、福利性、行政性、商品性等不同类别,可以具有政治性、垄断性、商业性等不同属性,而新闻作为知识的劳动和创造,则必须保证其商品属性。
新闻是精神产品
今天,我们对新闻的价值应有再认识。
在知识经济时代,新闻将成为知识经济体系的活跃部分和重要支撑。新闻产业是典型的知识产业、智慧产业。我国新闻产业的现有水平是和知识经济的总体水平相适应的。如果说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是否具有商品属性还有所争论的话,那么职业新闻的商品属性是无可置疑的。
李向民、王晨等著《文化产业:变革中的文化》一书,对“精神经济”进行了开拓性的探讨与研究,其中不少观点和思想对我们审视新闻产业的内涵,具有很好的参照意义。(李向民、王晨等著《文化产业:变革中的文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在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已经极大提高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都已有较大的提高。其最主要的标志就是人类需求等级的提高。除了少数相对贫困的地区和群体外,人们正越来越关注高层次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技术、设计和品牌将成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内生变量。这种以精神因素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形态或阶段,就是精神经济。
从经济增长的动力看,物质经济的主要资源是土地、矿产、体力等物质资源,精神经济的主要资源是知识、智慧。物质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对土地、矿藏的开发和占有,精神经济发展的基础则是对专利等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占有。在物质经济时代,财富分配的基础是对物质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在精神经济时代,财富分配的基础则是对知识产权的拥有和使用。
在物质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开矿是第一次产业,是基础产业。在精神经济的条件下,精神产品的生产再生产是第一次产业,是基础产业。精神生产应该是精神经济时代的龙头产业。
在历史上,一些资源匮乏的小国如瑞士、日本的崛起和一些物质基础资料受到毁灭性打击的国家如德国、苏联的成功复兴,都向人们雄辩地证明了,对于现代经济发展来说,物质财富的拥有并不是最重要的要素,人才(智慧、创新能力)才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
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来说,目前各种物质基础设施的落后并不能成为下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最大的问题是智力资源的匮乏和不能有效使用。从人才流失的方向,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在用人制度和激励机制上的不足。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尽快妥善解决,将直接影响中国在下个世纪的国际竞争力。
进入21世纪,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生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非物质消费将逐步成为主导性的消费,物质产品将逐步成为精神消费的载体,经济的精神化进程也将随之加速。如何因势利导通过发展新的产品和产业,引导和满足人们的需求将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新闻就属于精神产业的范畴。
从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看,随着国内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和国外产品的大量涌入,传统的物质产品生产无一例外地面临生产过剩和市场危机。继续走传统的价格竞争的路子已经不现实。关键在于如何提高产品的精神内涵,引导和满足人们内在的高层次需求。
中国的新闻消费,目前仍处于总量过剩,而满足高层次需求短缺的局面。
精神经济不仅仅是一个新的时代,而且也是一种新的经济观。既是转变人们的观念,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又是关乎中国经济振兴和民族复兴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需要决策者认真加以重视。
现代经济增长以资本、技术、知识为推动力。经济这种转变过程表现为一个长期徘徊和停滞,然后是转型的过程,紧接着是现代经济的高速增长。在经济长期增长过程中,当要素的积累作用达到一个临界点时,经济资源从传统经济领域向现代领域流动,经济的转型开始发生。
世界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的进步,我们可以大致地确定三个基本的阶段。一是工业革命以前的农业经济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时期,二是工业革命到20世纪80年代工业经济发达时期,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到21世纪的信息技术发展时期。
根据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第一阶段,创新主要依靠个人的偶然的发明,由于采取家庭的经济组织形式,技术进步和创新扩散后到地域、物质条件和应用领域的局限,在相当长时期生产率的增长十分缓慢。
第二阶段,工业革命时期,以机器和制造技术发明为特征,科学技术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应用为特征,技术进步和扩散的步伐加快,其曲线形态起点较高,曲线相对前一时期要陡峭。此时技术进步的特征表现为分工引起的中间产品的增加和知识在生产过程的积累而引起的产出增加。
第三阶段,进入信息革命时期以来,以半导体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为特征的技术进步又在更高的起点上,以更快的速度进行。此阶段,创新不仅仅是科学技术进步,而且还包括了创意、设计、流程、生产运营的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主要依靠智力资本和知识要素积累的创新。因此,技术进步在内涵和形式上的不同,对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模式有着本质的影响。
信息资本在产业中积累的结果是促使产业中大量的无形资产积累,以及知识的流动和转化的速度加快,并进一步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丰富了技术进步的内涵。这些无形资产以人力资本、企业组织资本和产业的网络关系资本的形成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时代,新闻将愈加显示出其认知本质的价值。
新闻消费是一种精神性消费,而且是一种生产性、建设性的精神消费。它所起的最根本的作用是更新人们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新闻消费”的质和量,将显得尤为重要。新闻产品的质量,不仅决定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还会对整体社会精神生产的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在农业经济的古典增长模型中,由于收入增长缓慢,精神消费只是一种奢侈品,总产量函数中的劳动投入主要为劳动力要素,而资本和知识的积累贡献又被劳动力数量和人口数量的增长所抵消,再加上家庭的生产模式决定资本深化过程十分缓慢。工业革命期间,技术进步和收入的增长使得技术工人出现,以机器为代表的资本的深化过程十分迅速。劳动深化过程也随着工人收入的提高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并随着大规模生产方式对知识扩散的推动而加快。在经过长期的转型过程之后,形成了1950—1980年的经济增长过程。由于人力资本、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的贡献,以普通劳动力为特征,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也随之减弱。
从精神经济的角度对传统的经济两部门模型进行拓展,伴随收入增长,教育、健康、休闲、娱乐等精神消费成为家庭支出的主要构成之一。家庭的精神消费可以看作家庭的生产过程,这一过程积累了人力资本、社会关系、名声等知识资本。其中,人力资本既包含了个体知识能力和经验等智力资本,也包含了个体的社会地位、名声和社会网络关系等社会资本。而家庭成员的人力资本的积累又会影响到家庭对休闲、教育、健康、品牌、名声等精神产品和富含精神内容的创意型产品的消费需求。
这一阶段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精神消费的增加,使得文化相关的产业迅速成长起来;在生产和供给方面,产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为了适应消费者的精神需求的增加,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中的文化要素和知识要素特别重要,以创意、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为特征的无形资产成为企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要素,这一结果是产业的软化,也可称为产业的文化化。
精神产品的消费使得一些非物质生产部门发展起来。服务产业的进一步分化使得旅游、娱乐、教育、保健等文化产业成为主要产业之一,并形成信息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
可以说,任何产品中都凝结着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在精神经济时代,产业的文化化、信息化和文化产业化过程的本质,是生产技术、投入要素质量和数量变化导致产品可以较低的成本凝结更多的知识和文化等精神要素。消费者精神消费的增加又形成了厂商的生产和投资劳动力。另一方面,精神要素与物质资本的结合又形成了产业的文化过程。
由世界经济发展的曲线规律来看,后进经济的增长转型可以在较低的水平上实现,这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人均4000美元,是经济转型的临界线,中国人均GDP水平已经达到了这个水平。
此外,经济转型的条件,还需要在产业内通过信息资本和无形资产的积累,以及人力资本投资形成投入要素质量的提高,从而实现经济的内涵式增长。因此,政府此时的作用就较为重要。我国目前过度重视物质资本的投资政策,不能满足精神经济转型对信息资本、人力资本和产业组织资本的要求,政府应通过促成改变现有投资方式的经济政策,促进企业对信息技术的投资,并且通过教育等文化产业的发展政策,促成人力资本的积累,加快产业无形资产和信息资本积累。
自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和思想,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财富”,这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基本共识。新闻,作为人对新事物的认知、表现和传播,本应是一切知识财富中最为活跃、最具负熵效应的组成部分。可以说,近现代文明的发展,为新闻事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反过来,没有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现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到了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新闻的价值就显得更加重要而不可替代。
随着中国家庭收入的增长,与物质生产能力和物质产品过剩相对比,精神消费需求趋旺,文化产业需求开始萌动,而我们在产业供给能力和产品供给的质量方面严重不足,文化精神产品提供单位还多数处于事业单位运行状态,严重制约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的改革,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作为社会产品,无非就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质的,它们以有形的可见物呈现在人们眼前;一类是精神的,它们以无形的概念存在和作用于人们头脑的思维活动之中。但是,二者是统一的,即统一于人类社会实践之上。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水平的提高,这两种需求越来越紧密地相联系,而且文化艺术产品在人们生活中的比重和地位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