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24946300000182

第182章 新闻超越论(11)

受众参与新闻作品的二次创作,也有一定的规律性:

1.受众参与二次创作的“基本素材”只能是新闻作品本身。受众自身的特点决定他不可能像记者那样便利地接近新闻事件的现场,不可能掌握大量的新闻原始材料,他的素材只能从记者发表的新闻作品中寻找。

2.受众参与新闻二次创作受到自身阅历、经验和知识的限制。不同的受众会对同一新闻作品做出不同的二次创作结果,甚至是结论完全相反的结果。

3.受众参与新闻二次创作活动主要有三个思考走向。其中包括:

是不是事实真实。一般表现是:受众对该新闻作品所报道的事件所产生的置疑:是不是真的?广大受众要以自己的知识、阅历来推演事件的“来龙去脉”,来推断事情的“前因后果”。如果一件新闻作品在受众看来是“不可思议的”。那么,这件新闻作品的“真实性”便会受到置疑,其宣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是不是总体真实。一般表现是:受众对该新闻作品的描述没有异议后,会判断:这件新闻作品能反映事件的总体(全貌)吗?是不是“以偏概全”的结果?事实上,在多年的新闻实践中,我们的新闻作品常常是主题先行,从而围绕主题向受众提供素材。而受众的心理则总是希望了解这一事件的全部。

是不是本质真实。一般情况是,层次越高的受众,越想接近这一事件的本质(内核)。他要分析,这一新闻作品是不是单纯地为了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是不是仅仅是一次偶发事件,而代表不了社会本质。

阅读、收听和观看,本身就是一种创作型行为,尤其在“自媒体时代”,这一特征得到空前突显,“二次创作”不仅深刻影响着受众对新闻的理解,也影响着受众自身创作能力的提升。

由于新闻受众对新闻作品进行了二次创作,致使受众在内心形成了一种不同于新闻原作的新的新闻产品,从而影响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解读。可以肯定地说,目前,任何一件新闻作品所涵盖的信息都不是平面的,而是二维的或者是多维的。受众对于新闻作品的二次创作是不可避免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应该有意识地延展到受众的二次创作领域。如果引导方法不当,很容易让受众作出一些记者所不愿意看到的新闻解读。

分析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新闻从业人员没能很好地把握新闻主题,更没有很好地筛选新闻素材。不该说的说了,不该写的东西写了。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让受众走进了可以推演的想象空间。

其次,新闻从业人员缺少宏观把握。面对一个新闻事件,不能从总体上进行把握,更不能深入到事件的本质进行全面报道。结果,给受众留下了太多的想象余地。

再次,新闻从业人员业务能力不过硬。对于收到的新闻信息缺少起码的新闻判断,迷信权威,在权威面前自动丧失了思考能力。可是,受众却并不像你一样好骗。在受众那里,总要有人问个为什么。如果我们的新闻作品难以自圆其说,新闻的真实性便会遭到置疑。

最后,新闻从业人员为了追求新闻作品的轰动效果,或不求甚解,没有刨根问底搞清楚,或者夸大其词。结果是弄巧成拙,自相矛盾。

新闻是人对新事物的认知、表现和传播。新闻传播是一个层级传播、非线性扩散的过程。受众的“二次创作”影响受众对信息的再传播,也影响着新闻传播的整个进程。

在传播学领域,有一种“两级传播论”的观点。其主要的提出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保罗·拉扎斯菲尔德以及他的社会学系和应用社会研究部的几位同事。其主要观点是:概念往往先从媒体流向社会的主流人群(这部分人往往是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上网,有手机的),然后,再由主流人群向那些非主流人群传播。

这种“两级传播论”观点在中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当一件新闻作品到达主流人群的时候,作为受众的主流人群往往又是最具二次创作能力的。当这些主流人群再向非主流人群传播的时候,这条信息就可能已经发生了改变。口头传达或口头转述往往是最容易被加入二次创作成分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讲的“添油加醋”或者“删繁就简”。这种有意或无意的“添油加醋”或“删繁就简”本质上都属于二次创作范畴。

其结果是:影响受众对信息的再传播。

传统意义上,一个新闻事件的传播大体上经过这样一条传播链:

新闻事件→采访→写作→发布→受众。

当某一新闻事件抵达受众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传播过程便告结束。

而今天,由于新闻受众对新闻作品进行了再创作。这个新闻传播链条发生了变化。确切地说,新闻传播链条开始继续向下延展。新的新闻传播链到达受众之后衍生出下面两个重要的环节:受众(通过二次创作)→新的新闻作品→新的受众。

新的受众可能再进行第三次新闻创作,产生更新的新闻产品,以此不断循环,构成了一个无穷的新闻纵深。新闻传播则成为一个“传播环”:

新闻事件→采访→写作→发布→受众→新闻事件。

由于受众的二次创作,导致新闻记者在整个新闻传播链条中只能是第一次创作。后来的N次创作已经不属于记者本人。但是,第一次创作仍然是很重要的,因为,记者的首次新闻写作构成了此后受众所有再创作的基础,受众二次创作的所有“素材”均来源于记者的新闻作品。

信息时代的政府

社会是新闻的大环境。

今天的社会环境,其背景是信息时代的大幕。

互联网新技术的不断突破,将工业社会的运行、思维方式彻底颠覆。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也在不断超越:从封闭向开放超越,从狭隘向宽容超越,从倾斜向平等超越。

荣肖磊、张军民《审视记者的政府信息获知权——从国内首例记者诉政府部门信息不公开案说起》一文,对“政府信息的传播属性”问题的触及,颇有启发意义。(荣肖磊、张军民《审视记者的政府信息获知权——从国内首例记者诉政府部门信息不公开案说起》,《青年记者》,2006年第18期)

文章提到,拉斯韦尔是美国系统研究政治传播的第一人。1948年,他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明确地提出当政府在传播过程中担当传播主体的角色,要达到在公众中树立良好形象这一效果时,它就必须重点考虑其中的两个环节,即传播什么和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前者就是对于政府信息的选择,而后者则是对政府信息传播的途径的选择。

政府信息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具有其行政管理职能的其他机关依法行使职能而产生、获取、利用、传播、保存和负责处置的信息。在社会信息化的构成中,政府是最主要的信息生产者、消费者和发布者。繁多的政府信息对不同受众而言,有着不同的价值。通过新闻媒介来向公众传递信息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媒体记者的角色是根据其本人的经验和价值判断选择最有价值的信息传播给受众。在这个过程中,海量的政府信息就成为了记者重要的新闻源。

从传播的角度而言,可以将政府信息的属性归为三类。

一是职权属性。政府处于在社会公共事务中的管理地位,使得政府信息具有了职权的色彩。这也是政府在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掌控信息中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二是公众属性。公众有权通过任何媒介知悉可能影响自己生活和作出理性选择的各种信息的权利和自由,特别是对政府信息的知悉是公众知情权最本质的内容。

三是透明属性。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和公众相关的政府信息应该公开透明,任何公民通过一定的途径都能获得。从广义的角度来讲,所有的政府信息都应该公开,不仅是结果公开,更要过程公开。

由于政府信息的特殊属性,我国各级政府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有关信息公开的法规。特别是在出现了非典、松花江污染等一系列事件之后,政府信息的公开制度相继出现在一些地方政府新规中,如河北、湖北、广州、杭州等省市的规章均明确规定了“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

这里体现了由“法无准许即禁止”到“法无禁止即公开”的转变,从单项的信息公开到整体的信息公开的转变。政府公开信息逐渐成为一项义务,拒不履行义务就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理论超越论

理论,是认知的产物,是思考的产物。

理论最怕僵化。理论最怕神化。理论最怕停滞。理论最怕封闭。

理论,生来与创新、突破和超越同生共死。

理论超越,需要独立之思考,需要多元之思想、多样之视角、多维之参照。

7.2.1独立之思考

所谓独立思考,是指不依赖于或不盲从于他人的思想,而自主地、创造性地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提出独到的见解。

主见性、独创性、主动性、新颖性是独立思考的四个特征。

独立思考与人云亦云是相对立的。创造性就是要克服人云亦云,提出不同于他人的有价值的新概念、新观点、新方法。

一般来说,人的思考有三种情况:进行思考;被动思考;主动思考。

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最显著的特点在于独创性的主动思考。

一位教授的呼吁

2010年04月21日下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李良荣来到合肥报业传媒集团,为采编人员带来一场生动的讲座,题为《记者要能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中国记协网>;>;传媒院校>;>;传媒讲堂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0-04/22/content_13401426)

“思想才是稀缺资源。”

“为什么看了互联网的报道,还要看报纸?因为报纸为我们提供了思想。”在李良荣看来,互联网的发达和3G手机的出现,使得每一个人都具有到网上发布最新信息的可能,“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思想才是稀缺资源。”

“报纸比互联网要强大,是因为对新闻的解读。”

“解读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长篇大论,稿件中的‘画龙点睛’之笔也可以做到解读。”

“信息是银,解读是金。”李良荣如此概括二者之间的关系。

“真相比事实更重要。”

“相信我们合肥报业传媒集团也有不少做调查性报道的记者,我对他们表示钦佩。”李良荣以台湾陈****“遇刺”事件,告诉在场采编人员,“有时候我们离事实很近,但是离真相很远。”李良荣认为,在新闻报道中,了解事实比较简单,但是真正接触真相,困难就要大得多。

“比技巧技能更重要的是专业精神。”李良荣对“专业精神”的解读是独立精神,“记者要能够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在新闻报道中,我们的记者要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公信力至关重要。”

“如果是假话,宁可不讲。”李良荣看重媒体“讲真话”的品质,“报纸如果丧失公信力,那么它在读者心目中已经死了。”

“我们的报纸有没有讲真话,老百姓是能看出来的。”李良荣略微加重了语气说:“没有老百姓的信任,是很可怕的。”

“我们报业集团最有价值的资产是什么?”

李良荣环顾报业集团大大的会议室,然后把目光落在台下所有采编人员身上。

“是我们的大楼,是我们的设备吗?”

“都不是!最有价值的资产是我们的品牌。”

一位老人的遗嘱

陆定一是我国新闻理论界的前辈。现在流行的新闻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就是他最早提出来的。他的一生,是与中国新闻事业、新闻理论一起在坎坷中进步的一生。直到晚年,他的思考都在继续。

2006年,《********》杂志曾授权人民网,发表了由陆定一之子陆德整理的文章——《陆定一晚年的几点反思》。这可以看作是一位党的新闻工作者以一生之经验和思考,为后人留下的一笔宝贵的思想遗嘱。

作为一个执政党,主要要致力去抓大政方针,是要去创造出一个适合科学、文化艺术蓬勃、健康发展的大环境,在这些大的方面能“有所作为”,而对具体的学术、技术性问题,则应提倡“无为而治”,应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每个科学家、艺术家和团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他们的潜能。“有为”和“无为”,是辩证的统一。我们是一个政党,而不是生产党,也不是学术党,很多东西我们不懂,也不可能全懂,什么都要管,都要“越俎代庖”,想“事事有为”,结果反而会“事事不为”。

当然,唯物主义者一定要承认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另一种属性,即它的“社会属性”,科学和技术是要为社会服务的。但这毕竟是第二性的、派生的、被决定的。没有了属于“自然属性”这第一性的科学和艺术成果,你拿什么去服务于社会?哪还有它的什么“社会属性”?早已不存在了!

对马克思主义的“二元论”学说,不仅要重视对它二元论的研究,还要认真研究它的“第一性”和“第二性”的问题,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转换。没有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论,哪会产生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有的同志只讲“单元论”,有的同志把“二元论”中的第一性和第二性关系倒置,只讲转换,不讲第一性,这些,我都是不同意的。

社会主义是在一切社会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我们应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如果说以前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这个是封建主义的,那个是资本主义的,一切都不承认,一切要“从零开始”,没有了基础,哪有社会主义?“一切从零开始”,对体育比赛可以,对社会发展、对人类文明,不能说“从零开始”,而应说“继承发展”。这个“继承”,是在兼收并融基础上批判地吸收和继承,这个“发展”,是在人类文明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古人曰:“不积跬步,难以进千里”,就是这种道理。社会在不断进步,我们对自然的认识也永远不会完结。

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还有待时日,我可能看不到了。但总希望在科学、艺术领域,能创出一个自由研讨、畅所欲言的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促其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