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与负反馈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证明它是正确的。反馈方法的精髓是它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目的性行为保证了目的既符合主体需要,又随着实践进程紧密地结合客体对象运动变化的实际,使目的概念变为预测概念,也就是说目的必须是有实效的。这对于我们新闻工作者也是有启发的,如何提高工作的科学预见性,特别是宏观决策的科学预见性是至关重要的。既要保证目的辩证实现,达到预定的目标,又要紧密结合不断变化的形势,采取灵活的策略,这就要我们采用反馈和负反馈的方法,不断掌握新的情况(信息),分析研究,排除干扰,修正和完善原定的措施,然后及时地发出指令性信息。
以上论述,分别考察了与信息概念紧密相关的一些重要概念——负熵、控制、目的、反馈与负反馈的内涵。它是属于信息科学的,也是可以引入到新闻学研究中来的,在方法论上对我们也是有理论指导价值的。
陈坚先生在《新闻本质论》一文中所提出的新闻定义,更强调了作为一般概念新闻在构成上的主体能动作用。在种差方面,除“及时公开传播”外,还加上“有用”“经选择加工”等定语。这样处理主要是为了说明新闻对现实的反映并不是直观的、受动的,而是辩证的能动的。
“及时公开传播”规定了传播的方式和在时间上的要求,这固然很重要,但“有用”“经选择加工”则规定了传播什么样的信息和在“及时公开传播”之前必不可少的“工序”,不仅在形式上进一步提出了要求,而且在内容上也作出了规定。对于新闻活动中的主体,不仅要求它是及时、公开的传播者,而且同时也是信息的选择者、加工者。这样,选择——加工——传播三者连成一气,结为一体,便可以从总体上涵盖了实用新闻学中的方方面面,使理论新闻学与实用新闻学有机地、合逻辑地联系起来。
新闻的主观性追问
为了进一步论证新闻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的本质,陈坚对“有用”概念的内涵和“选择”“加工”等体现主体能动作用的机制,作了较为深入的考察和剖析。
一、有用。有用是客体对象所固有的属性适应主体的需要,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或评价。作出这样的判断和评价,主要取决于主体,而不是决定于客体。也就是说,“有用”是主体性的。能否把主体性概念引入新闻定义,一直是新闻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我们的新闻理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唯物辩证法为方法论的,这是无需争论的。但由于理解的不同,在运用到理论新闻学领域时往往出现了分歧。有些同志所理解的唯物主义,实际上是“唯客体主义”。他们对“主体性”则误解为“主观性”而加以排斥。从信息科学的角度看,有用信息即可以用来实现目的的那种信息。从杂多的信息中选取出合目的的有用信息,是在使用信息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起始“工序”。只有有用信息才能被输入信息传输系统,其余的与实现目的无关的信息都可以不加过问。这和我们新闻工作者始终把注意力集中在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上一样。“有用”是选择、加工的依据。
二、选择。首先从在认识活动中作为客体对象的信息本身来说,它既是需要被选择,也是可以被选择的。其次,从作为认识活动的主体——人来说,为实现目的需要必须选择信息,同时人也是有能力选择信息的。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人的思维器官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对信息的接收和使用,绝不仅仅是受动的。这是由于人的思维器官同时也是一个信息贮存器。在接收到某一新的信息后,往往运用已贮存的信息结合主体的需要,对新信息进行理解、鉴别、评价等。这样就可以使作为信宿、认识主体的人,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地、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选择,并把它用到实践中去。
选择是一种主体性的行为。经过选择出来的信息已不是纯然的客体,而是主体化的客体,因而有可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运用这种经选择出来的信息,如公开传播出去也就会起一定的舆论导向作用。新闻与宣传是有区别的,但又是可以结合的。选择符合目的的信息是新闻与宣传的结合部。这就是利用新闻也可以进行宣传的内在根据。
三、加工。加工也是主体性行为。它是按照主体的内在尺度(主体需要)和外在尺度(思维器官中贮存的与该信息有关的信息)所进行的加工。加工过程中,认识主体除对该信息认知外,还必然结合自身的价值取向以及原先贮存的信息(有关知识),分别从利、知(真)、义(善)、情(美)等方面综合地进行理解、评价、整合、解释,并转换成语言、文字等信号,或贮存,或传送或再进一步转换成决策信息,反作用于外部事物。这和新闻的制作过程大体上是相当的。加工是选择的继续。为了体现该信息的有用性,在选择中常常结合加工,在加工中进一步选择。所谓“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就是不断地选择和加工的过程。
选择、加工的实质是控制。对信息加工的基本要求主要是两条:一是可靠,二是有效。这和新闻写作中“真、短、快、活、强”的要求是一致的。为了排除干扰(噪声),防止失真,一直是通信科学和通信技术着力解决的问题,也是新闻工作中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从通信科学的角度看,信息每经过一次“过滤”(选择、加工),必然要丧失一部分信息量(信息不增原理)。这就提示我们,为了保持一定的信息量,中间经过的环节和层次要尽量减少——以上是在信息加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对信息概念有多种解释,而作为新闻属概念的信息,陈坚认为只能是那种“经选择加工的”“有用”的信息,从而对信息的性质作了规定,加上“及时公开传播”等公认的种差,这样便构成了新闻的较全面明确的定义。陈坚关于新闻本质的追问,最终没有突破信息论的层次。这是由他对于新闻的认知参照所决定的——他的考察,始终是在信息论的参照下展开的。
本书《新闻哲学——以人类认知为参照》,则是以“人类认知”为参照系来考察新闻的。新闻是人对新事物的认知、表现和传播。这个概念里,突出了新闻的主体,即“人”。这个“人”,可以是职业新闻人,也可以是非职业新闻人;这里的“新事物”,本身就暗含了“价值判断”,“新”与“旧”是相对性的,是由具体的人来决定的。对“桃花源中人”来说,“秦汉魏晋”的一切,尽管已经成为主流社会的“历史”,但对他们来说依然是新闻。新与旧之间,没有绝对的、唯一的标准,它是具体的、可变的、多维的。“认知、表现和传播”是一种规定新闻特征的“综合体系”,它们是密不可分、互为支撑的。
对新事物的认知,体现的是一种普适性的价值追求。不论对于生活在封闭的、原始丛林里的人来说,还是对于生活在信息社会里的城市人来说,认识新事物都是一种社会性需要。“新事物”不仅是对于新闻传播主体而言的,也是对于新闻受众而言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德先生”和“赛先生”在中国成为“新闻”,成为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对象。可是,在西方,这两位“先生”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新闻人承担“社会启蒙”使命就显出了意义。
新闻人的使命,就在于向公众表现和传播新事物——一个事物是不是新事物,不仅由传者来决定,还要由受者来决定。
3.2.4“主观新闻”的探索
一张报纸的创新
报纸是以传播新闻为主要使命的媒体——“新”是报纸存在的意义。
报纸自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站在时代前沿、推动社会改革创新的历史使命,为世界历史和文明的进步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近现代报纸,从诞生起就承担起了推动社会启蒙、推进民主革命的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报纸事业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在推动改革开放的同时,自身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今天,在中国改革开放深度推进的大潮中,报纸长期以来的主流地位受到了网络等新媒体的严峻挑战。甚至“报纸的明天在哪里”这样的问题已经成为报业整体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沉重命题。
今天,还有哪一张报纸感受不到新媒体的挑战?还有哪家报社感受不到生存的危机?但是,真正可怕的并非新媒体的“进逼”,而是报纸自身改革创新能力的衰退——任何一个机体走向衰亡,首先要表现在活力和适应性的丧失上,报纸也是如此。判断一张报纸还有没有明天,有没有生命力,有没有存在价值,根本的是看它改革创新的能力如何。判断一张报纸还有没有青春,就在于它是否在改革中谋求突破,是否在创新中寻求超越,是否保持着动感和活性,是否涌动着创新的豪情。
《新疆经济报》是一份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孕育诞生的报纸。她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成长,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迅速发展。孕育《新疆经济报》的土壤里,包含着古西域多元开放的文明特质,也包含着中国开发西部、向西开放的时代风。从白手起家到今天,新疆经济报系已经发展成一个拥有强大生命力和创新力的庞大体系。不仅为推进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党报改革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也见证中国报业改革创新之路上的风雨波涛、酸甜苦辣。
在《新疆经济》报近20年来的历程中,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从新闻业务改革到新闻理论创新,率先打出了“主观新闻”的旗帜,实现了对传统办报理念的突破性超越;从创办《都市消费晨报》到联办地州党报,从进京办报到开拓中亚市场;从管理创新到运行机制创新,一个现代化的大型报业集团运行模式已经成熟……多年来,《新疆经济报》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推向新的高度,不断创造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业绩。事实证明,正是永不停息地改革创新,为《新疆经济报》的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可以说,正是改革创新则生,不改革创新则死的压力,支撑起《新疆经济报》的生存天空。创新就是《新疆经济报》存在的意义,创新也是《新疆经济报》存在的根本。
报纸的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工程。报纸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是报业创新的前沿与体现,一张报纸的新首先表现在报纸的新闻、图片、版面、风格等外在形式上,而更深层次的改革和创新,则是报纸的运行机制和思想观念。
为了推进改革和创新,就必须敢于探索、敢于尝试,敢于不断打破旧的自我,把自己放在新的参照系里进行审视。为了引进新的人才、机制、管理等,没有成文不可更改,没有成见不可变更。
改革创新本身就是旧格局的不断打破、重组,新元素的不断引进、化合。
改革创新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
改革创新不仅需要春风雨露,更需要土壤。
新闻理论的突破
在朱又可先生主编的《主观新闻——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种新闻实验》一书中,系统地总结和阐述了新疆经济报人以打破新闻“客观论”、实践和探索“主观新闻”为主题的20年漫漫长路。
该书开篇指出:
现在我们国家正经历着伟大的历史转折,这就是由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单一的国家经济向世界经济一体化转型。对我们新闻工作者和从事相关工作的同志来说,转型就是我们报道的母题,一切报道都要围绕这个母题进行。我们有责任用最生动的事实,最精美的语言,最恰当的形式表现这个母题,在大大小小的报道里映现出这个母题。
历史社会转型就意味着社会整体转向,经济领域在变,由经济领域的变引发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变,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都发生了由旧到新,有广度、有深度的变。从城市到乡村的新的人、新的社会角色、新的社会机制、新的社会功能、新的社会组织、新的社会关系、新的人际关系,满目都是。变就是新。变是相当困难的,形成困难的因素很多,有观念上的,有认识上的,有实际操作上的,有人的素质上的,每种变化都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些过程充满了新与旧的冲突,从这些过程中,也可以看出中国人的进步。
尤其在这个历史转型期,报纸的启蒙功能特别重要。报纸发几条新闻,不光是传播几个信息,通过这些信息还要使读者感悟到历史转型的音符,这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任务。
我们的记者习惯于就事论事。但任何事物都有表象层面和意义层面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的合一才是事物的整体。只抓住一个层面,只是认识了事物的一部分,是很不全面的。表象材料能通过眼观、耳听、口问就可以得到,而意义层面的材料不经过思维器官是得不到的,在表象层次上还只能是感性认识,只有升华到意义层面才算抓到了事物的本质。